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历史

android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1-07 00:29:30

1. Android历史版本的版本列表

Android 3.0(蜂巢 Honeycomb)软件开发包正式发布,该版本基于基于Linux 2.6.36内核,是第一个Android平板操作系统。全球第一个使用该版本操作系统的设备是摩托罗拉公司于2011年2月24日发布的Motorola Xoom平板电脑。主要更新如下:主要更新如下: 仅供平板电脑使用 Google eBooks上提供数百万本书 支持平板电脑大萤幕、高分辨率 新版Gmail Google Talk视讯功能 3D加速处理 网页版Market(Web store)详细分类显示,依个人Android分别设定安装应用程序。 新的短消息通知功能 专为平板电脑设计的用户界面(重新设计的通知列与系统列) 加强多任务处理的界面 重新设计适用大屏幕的键盘及复制粘贴功能 多个标签的浏览器以及私密浏览模式 快速切换各种功能的相机 增强的图库与快速滚动的联系人界面 更有效率的Email界面 支持多核心处理器 3.2版优化了7吋平板显示 Android 3.1 Android 3.1软件开发包于2011年5月10日正式发布。主要更新如下: 用户界面的改进 连接USB配件 扩大最近的应用程序列表 可调整大小的主屏幕小部件 支持外部键盘和鼠标等设备 支持操纵杆和游戏控制器 FLAC音频播放支持 高性能的WiFi锁,维护高性能WiFi连接设备屏幕关闭时。 支持HTTP代理为每个连接的WiFi接入点 Android 3.2 Android 3.2软件开发包于201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全球第一台使用该版本操作系统的设备是中国 华为公司制造生产的MediaPad平板电脑。主要更新如下: 改进的硬件支持,包括为更广泛的芯片,并且进行优化。 增强应用程序访问SD卡上文件的能力,提供同步功能。 增加应用程序兼容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兼容性功能适配更多应用程序。 新的显示支持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更多的显示外观在不同的Android设备的控制。 Android 3.2.1 Android 3.2.1更新包于2011年9月20日正式发布,包含以下更新: 修复存在的Bug和安全性问题,增强系统稳定性和WiFi的性能 升级自带的Android Market 升级自带的Google Books 提升浏览器对Adobe Flash的支持 增强对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的手写功能 Android 3.2.2 Android 3.2.2更新包于2011年8月30日正式发布,该版本修复了在摩托罗拉Xoom 4G上存在的Bug和性能方面的提升。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Android 4.0(Ice Cream Sandwich 雪糕三明治)于2011年4月在 Google I/O大会上首次被宣布,并且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发布Android 4.0“雪糕三明治”操作系统和搭载Android 4.0的 Galaxy Nexus智能手机。 Android 4.0.1的软件开发包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发布。Google公司的发言人加布·科恩(Gabe Cohen)指出,Android 4.0“理论上”与任何一个当前市面上搭载了Android 2.3.x 版本的设备兼容。关于Android 4.0的 源代码已于2011年11月14日正式公布。 该版本的主要更新内容如下: 统一了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的系统,应用会自动根据设备选择最佳显示方式。 提升硬件的性能以及系统的优化,提升系统流畅度。 支持在系统中使用虚拟按键,该功能可以取代物理按键。 界面以新的标签页形式展示,并且将应用程序和其他内容的图标分类。 更方便地在主界面创建文件夹,并且使用“一拖”、“一放”的操作方式。 一个定制的启动器 改进的可视化语音邮件的能力,加快或减慢语音邮件。 在日历中也可以使用多点触控,进行缩放和拖拽操作。 Gmail离线搜索,两行预览,和新的任务栏。 与其他第三方微博、博客类应用程序的无缝连接,实时更新的内容会被展示在主界面上。 Gmail支持缩放操作,支持左拉、右拉进行查看。 增加截图功能(可以同时按住电源键和音量向下键进行截图操作)。 改进虚拟键盘可以产生的误操作 在锁屏状态下也可以对用户设置的某些应用程序进行操作 改进的复制、粘贴功能 更好的语音集成,实时录音,文本听写等语音功能。 脸部识别进行锁屏,可以通过脸部识别进行锁屏。 新标签页模式的网页浏览器,支持最大同时打开16个标签页。 自动同步用户手机中的网页书签,可以在桌面版Chrome和其他Android设备中进行同步。 全新的现代化Roboto字体 内置流量监控功能,用户可以对流量进行设置,超出设置流量时,手机会自动关闭上网功能,并且可以随时查看已使用和未使用的流量,并且以报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帮助用户了解使用情况。 能够随时关闭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 提升自带的相机功能 内置图片处理软件 新的图库软件 与其他第三方应用程序进行无缝衔接,用户可以在任何界面看到自己需要的消息和图像。 新的启动画面,主画面右下角类似Tray的图标,内有多个程序可运行。 Google Search Bar会设置在最上方 Apps/Widgets会类似Honeycomb模样 增加支持硬件加速的功能 Wi-Fi直连功能 支持1080p视频播放和录制 Android 4.0.1 修复Android 4.0中的Bug。 Android 4.0.2 Android 4.0.2更新包于2011年11月28日正式发布,该更新包修复了存在于Verizon版本Galaxy Nexus中的Bug。 Android 4.0.3 Android 4.0.3更新包于2011年12月16日发布,包括修复Bug和系统的优化,并且针对图形、数据库、拼写检查、蓝牙功能和其他功能的改进。公布了新的API,包括联系人API,日历增强,新的摄像头应用程序,提高视频稳定和QVGA分辨率和辅助功能的改进,如屏幕的改进等。 Android 4.0.4 Android 4.0.4更新包于2012年2月6日发布,主要更新如下: 更快的运行性能 Android操作系统的漏洞(电池问题)修复 3G/4G切换改进 信号强度增强 新的Power菜单(与之前的4.0.2不同,接近4.0.3) 更快速启动 自动亮度调节功能改动,有了平滑的过渡。 重新调整了相机的Holding down按钮 多点触控的问题解决 自动旋转更迅速 浏览器的性能显着提高 最近应用程序列表打开更快速 相机UI的变化 音量增大 键盘问题修复 更新新闻及天气应用程序的UI 浏览器中的快速控制改进 Android 4.1(Jelly Bean“果冻豆”)更新包于2012年6月28日在Google I/O大会上随搭载Android 4.1的Nexus 7平板电脑一起发布,可能的更新如下: 基于Android 4.0改善 “黄油”性能(Project Butter),意思是可以让Jelly Bean的体验像“黄油般顺滑”(锁定提升用户页面的速度与流畅性)。 “Google Now”可在Google日历内加入活动举办时间、地点,系统就会在判断当地路况后,提前在“适当的出门时间给予通知”,协助用户在准时时间抵达。 新增脱机语音输入 通知中心显示更多消息 更多的平板优化(主要针对小尺寸平板) 强化Voice Search语音搜索,与S Voice类近,相当于Apple Siri。 Google Play 增加电视视频与电影的购买 提升反应速度 强化默认键盘 大幅改变用户界面设计 更多的Google云集成 恶意软件的保护措施,强化ASLR Google Play 采用智能升级,更新应用只会下载有改变的部分以节约时间、流量、电量,平均只需下载原APK文件的三分之一。 不会内置Flash Player,并且Adobe声明停止开发,但可自行安装APK。 Android 4.1.1 Android 4.1.1更新包于2012年7月23日发布,主要是修复Nexus 7的Bug。 Android 4.1.2 Android 4.1.2更新包于2012年10月9日发布,主要更新如下: 加入主画面的旋转功能 一些错误修正 提升性能及稳定性 单手指开合通知中心消息 Android 4.2 Google原本预计于2012年10月29日于纽约发布Android 4.2,但因为飓风桑迪吹袭被取消,而改以新闻稿发布,以“一种新口味的果冻豆”(A new flavor of Jelly Bean)作口号。首款搭载Android 4.2的手机LG Nexus 4及平板电脑Nexus 10于2012年11月23日上市。
主要更新如下: PhotoSphere 360°全景拍摄 手势输入键盘 改进锁屏:支持Widget,可于屏幕锁定界面直接打开相机功能。 Daydream屏幕保护程序功能 可直接进行操作的状态通知列功能 支持多重账户(仅适用于平板电脑) Miracast无线显示分享功能 连点三次可放大整个显示页及两指旋转和缩放 增加为盲人用户设计的语音输出及手势模式导航功能 内置时钟新增世界时钟,秒表和定时器 Google Now新增以Gmail登录信息作为数据源 Google Now新增航班追踪功能、酒店、餐厅预订,与音乐和电影推荐功能。 Gmail邮件可缩放显示 Android 4.2.1 修复Android 4.2中的Bug。 Android 4.2.2 Android 4.2.2更新包于2013年2月11日发布,主要更新如下: 性能及稳定性的提升 一些错误修正 改善蓝牙A2DP流问题 Google Play在下载内容时会显示剩余的时间 在快速设置中长按WiFi和蓝牙图标可切换开关 当设备电量低于95%并开始无线充电时会发出提示音 在USB Debug加入白名单功能 优化电池耗电量,增加续航时间。 Android 4.3 2013年7月24日与Nexus 7平板二代同步发表,主要更新如下: 支持多用户登录,支持一台终端设备上有多个登录帐号。 “蓝牙低功耗”功能,开启蓝牙后,耗电量相比之前大幅降低。 支持更多缓冲器对象 新版OpenGL ES 3.0着色语言,支持32 位整数和浮点数据类型以及操作。 增加多个纹理的支持,包括浮点纹理、深度纹理、顶点纹理等等。 多重渲染目标(Multiple Render Targets),让GPU一次性渲染多个纹理。 多重采样抗锯齿(MSAA Render To Texture),让3D物体的边缘不出现毛刺,可提升图像效果。 使用统一的纹理压缩格式ETC 增加TRIM指令,使得内置存储(Internal Storage)不会越用越慢。 新增App Opt功能(默认隐藏),允许用户强行解除已安装应用的特定权限。 Android 4.3.1 2013年10月5日发布,改进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开发代号:Android L
2014年6月25日于Google I/O 2014大会上发布Developer版(Android L),之后在2014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且名称定为Lollipop“棒棒糖”。 采用全新Material Design界面 支持64位处理器 全面由Dalvik转用ART(Android Runtime)编译,性能可提升四倍 改良的通知界面及新增优先模式 预载省电及充电预测功能 新增自动内容加密功能 新增多人设备分享功能,可在其他设备登录自己账号,并获取用户的联系人、日历等Google云数据 强化网络及传输连接性,包括Wi-Fi、蓝牙及NFC 强化多媒体功能,例如支持RAW格式拍摄 强化“OK Google”功能 改善Android TV的支持 提供低视力的设置,以协助色弱人士 改善Google Now功能 Android的下一个版本,即盛传已久的Android M很可能会在Google I/O大会上被正式发布。一个在业内已经被热议的议题是:Android M“为工作升级而生”(Android for Work Update)。有业内人士解释道:“Android M将把Android的强大功能拓展至任何你所能看到的工作领域。 ”“
根据Android系统以往的惯例,每一代新系统往往会根据其字母代号,对应一个关于零食的全名。如去年在Google I/O大会上发布的Android L,其代号“L”一开始还只是Google为开发者称呼方便而准备的一个代号,但后来逐步演变成了“Lollipop”(棒棒糖Android 5.0)。所以,按照这种命名的传统,Android [字母]这种新模式也将意味着,一款新口味Android“零食”即将出现。
主要新功能如下:
● 应用权限管理
● SD卡可能和内置存储“合并”
● Android Pay
● 原生指纹识别认证
● 自动应用数据备份
● App Links(尽量减少诸如“你想要使用什么来打开这个?”的提醒)
● 打盹和应用待机功能
● 多窗口(隐藏技能,未来不确定)
●主题支持(隐藏技能,未来不确定)
● Dark主题(已经被移除,未来不确定)
● 可定制的Quick Toggles和其他UI调整
● 可视化的语音邮件支持
● 重新设计的时钟插件和音乐识别插件
● 在设置中新出现的全新“Memory”选项条目(早期版本出现,不过后来被隐藏)
● 在完成截图之后可以通过通知中心直接删除截图
● Google Now Launcher支持横屏模式
● 带滚动条和垂直滚动条支持的全新应用和窗口小部件抽屉
● 内置的文件管理器能够获得功能方面的明显升级
● 支持原生点击唤醒功能
● 可以选择“heads up”或者“peeking” 通知
● 原生4K输出支持
● 严格的APK安装文件验证
● 支持MIDI
● USB Type-C端口支持
● 全新的启动动画
● 引入“语音交互”API在应用中提供更好的语音支持
● 可通过语音命令切换到省电模式
● 可以通过蓝牙键盘快捷方式来撤销和重做文本
● 在联系人应用中能够对已经添加的联系人进行合并、删除或者分享功能。
● 会有针对文本选择的浮动工具栏出现,以便于更快的选择文本
● 默认应用的UI
● 允许通过分享菜单直接分享给联系人好友
● 更细化的应用程序信息
● 原生蓝牙手写笔支持
● 分屏键盘
● 移动的收音机
● Mobile Radio Active服务电池续航BUG将会被修复
● 除重复来电之外优化勿扰模式
● 蓝牙扫描来改善定位精准度
● 原生Flashlight API
● 更容易访问控制多个声音空控制( 铃声、多媒体和闹钟)
● 更平滑的声音滑块

2. Android:安卓发展史

1973手机馆| 数码文化

手机 历史 未来发展

深度好文 全面详细

近几年来,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稳定在60-70%,从诞生到击败Windows Phone(微软)、Symbian(诺基亚)、BlackBerry OS(黑莓),安卓只用了非常短的时间。

Android这个词最先出现在法国作家维里耶德利尔·亚当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中,作者把外表像人类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

而安卓的创始人则是大名鼎鼎的安迪·鲁宾,196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1986年获得纽约州尤蒂卡学院计算机学士学位,之后加入卡尔·蔡司担任机器人工程师。

1989年,鲁宾到开曼群岛 旅游 ,遇到了苹果公司一位叫Bill Caswell的工程师,之后被推荐到苹果公司,于是26岁的鲁宾便加入了苹果公司。

1989年到1992年,安迪·鲁宾在苹果担任软件工程师,工作期间,由于喜欢研究机器人,还得到了一个外号:Android(机器人)。

1990年,苹果将手持电脑部门和通讯设备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了一个新公司General Magic,中文叫通用魔术,主要研究个人通讯器一类的手持设备,也就是智能手机,两年后,鲁宾加入了这个新公司。

通用魔术不仅研发出了早期的手机系统Magic Cap,还做出了便携的移动设备,是智能手机和手机系统的奠基者。

由于概念太超前,只有少数几个生产商和通讯公司能勉强接受,之后通用魔术公司破产,部分人员后来都成为了谷歌、苹果、微软的高级工程师,毫不夸张的说一定程度上对苹果和安卓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个伟大公司我们之后单独讲。

而安迪·鲁宾则选择了加入了三名苹果公司元老成立的Artemis公司,参与开发交互式互联网电视WebTV。1997年,Artemis公司被微软收购,鲁宾留在微软,继续 探索 机器人项目。

1999年,鲁宾离开微软,在硅谷中心城市帕罗奥图租了一个零售商店做实验室,研究各种机器人。

之后安迪·鲁宾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名为“Danger”的公司,名字来自美国电视剧《迷失太空》,剧中有个机器人经常发出“Danger!”警告。

开发一个可联网的相机,为了吸引投资人的兴趣,他们为相机加上了键盘、无线通讯等模块,做成了可上网的智能手机Sidekick,并决定与运营商进行合。

2002年10月,Danger发布了SideKick首款产品Hiptop,这是一台具有革命性的无线设备,支持网上冲浪、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在线 游戏 、电子邮件、小说、通讯功能。

之后陆续发布了Hiptop2、Hiptop3、SideKick iD、SideKick LX、SideKick 2008、摩托罗拉Q700、Sidekick 2009,直到2011年,三星还推出了Sidekick 4G。

2002年初,在斯坦福大学给硅谷工程师讲课,谈到了Sidekick的研发过程,恰好台下坐着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受到Sidekick的启发,佩奇有了开发手机和一个移动操作系统的想法。

Danger公司成立之后,安迪·鲁宾从工程师转变为管理者,公司运营不理想,虽然SideKick是超越了时代的产品,但商业上却无比失败,之后鲁宾选择了卸任CEO。

2003年10月,安迪·鲁宾联合几位朋友创建Android公司,自己也把所有积蓄投入了进去。

一开始Android主要是针对数码相机开发操作系统,但是无法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由于很喜欢机器人这个称呼,安迪·鲁宾购买了Android.com 作为个人网站的域名,2008年Android.com变成了安卓开发联盟的本部。

一开始,安迪·鲁宾就把Android的商业计划确定为免费向手机生产商开放,然后向运营商出售增值服务。

但Android的经营一直不太良好,关键时间安迪·鲁宾还得靠朋友的资助才维持了公司的运营,为此只好寻找投资,就这样谷歌走了进来。

2005年1月,安迪·鲁宾和西尔斯到谷歌山景城总部会谈,Google三驾马车,只有拉里·佩奇欣赏鲁宾的构想。

45天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会面,Android四位创始人全部到齐, 向 谷歌展示了一款软件原型,谷歌也直接表明态度:想要收购Android。

正缺投资的Android接受了谷歌的收购提议,据说交易价格为5000万美元。

2005年7月11日,Android团队搬进了谷歌。

一开始Android略有点抗拒成为谷歌的一部分,谷歌会对每一行代码进行审查,保证质量和统一性,但是Android一直反对,两年后,谷歌才如愿以偿,但Android在谷歌一直是特立独行,像孤儿一样闭门造车。

因为谷歌的移动战略是把自己的应用安装到其他手机上,而Android的理念不仅要把应用装到其他手机里,还要把自己的系统装到手机里。

要想推广Android,谷歌还需要开发出运行这款软件的手机,为了找到愿意销售手机的运营商,安迪·鲁宾不停游走在芯片生产商、智能手机生产商、移动运营商之间寻找合作。

时间来到了2007年,谷歌一边加紧安卓系统的完善和开发,一边寻找生产手机的合作伙伴。

在美国手机销售由运营商控制,没有一家运营商感兴趣,Verizon、Sprint、AT&T都不感兴趣,与T-Mobile谈判了6个月后,还是被拒绝。

关键时刻,恰好Android联合创始人尼克·西尔斯,曾担任过T-Mobile的营销高管,成功说服了CEO罗伯特·道森答应了合作。

谷歌终于找到了愿意销售Android手机的运营商,但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2007年1月苹果推出了智能手机,2007年6月正式发售。

全触屏的体验式革新给谷歌带来了巨大压力,打乱了谷歌的步伐,但也让谷歌和安卓因祸得福。

Android在正式发行之前,有两个内部测试版本,分别是阿童木、发条机器人。

而第一部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也有两个版本,第一个代号Sooner,使用HTC Excalibur的机身,T-Mobile的定制版本叫Dash。第二个代号Dream, 采用了新的设计和触摸屏。

普通的Sooner版本采用的是早期的Android M3系统,很粗糙,软硬件开发度都比较低,原型机既不支持触摸功能,也不支持3G网络和WiFi,外形还非常像黑莓的翻版。

早期版本Android系统的主页的风格借鉴了MacOS的风格,底部有一个Dock可以显示五个应用图标,按Home键弹出快捷方式抽屉,操作完全用摇杆键切换图标,与苹果全触控的交互逻辑完全没法竞争。

半路杀出个苹果之后,谷歌不得不放弃之前计划,跟随苹果趋势,转向更激进的Dream版本,跟进触屏趋势,重新设计系统。

原始Android M3版本有太多全键盘的交互逻辑,时间紧急,谷歌只好以侧滑盖方式保留了全键盘,在默认状态下以屏幕触控进行交互。

谷歌正在不停地完善新系统的主屏幕、通知栏、拨号键盘、快捷方式、日历、Gmail、电子市场等等最基础的功能。

另一边,初代iPhone已经发布。

2007年11月5日,谷歌也赶紧展示了Android系统,并宣布建立一个联盟组织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来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

该组织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芯片制造商、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营运商组成。

2008年,Android.com变为OHA(手机开放联盟)的官方网站,在Android上,鲁宾吸取了Magic Cab和Sidekick的教训,为了让更多厂商生产相关的设备,坚持Android开源。

时间来到了2008年6月,苹果发布了iPhone 3G,而到8月份,谷歌终于发布了Android 0.9 Beta版,终于是一个崭新完善的系统了。

在展示了Android系统一年以后,终于有了成品亮相,2008年9月22日,谷歌正式对外发布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G1,又名HTC Dream。9月23日,谷歌发布了Android1.0。

手机是由运营商T-Mobile定制,台湾HTC代工制造。早在鲁宾洽谈制造Sidekick手机的时候就和HTC有过交流,看来多年的合作默契也是后来谷歌手下HTC手机部门开发Pixel的原因之一。

HTC G1发布后,对手iPhone的畅销反而又帮了谷歌和安卓一把,AT&T获得了iPhone在美国的独家销售权,其他运营商找不到可以与iPhone匹敌手机,被迫开始关注Android。

之后大厂摩托罗拉也开发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Droid,Verizon甚至花一亿美元推广摩托罗拉Droid。

2009年4月,T-Mobile宣布,G1销量突破一百万台。到2010年末仅仅推出三年的Android已经超越称霸十年的诺基亚Symbian系统。

站稳脚步后,谷歌推出了自己旗下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机,Nexus one(HTC G5),依然由HTC代工生产。

2010年,新设计了Android的Logo,是由Ascender公司设计,灵感源于男女厕所门上的图形符号。

安卓系统虽然不是谷歌100%说了算,但英文的Android和中文安卓,以及这个绿色机器人都是谷歌的商标,只有谷歌可以直接用,其他厂商则必须打上Powered by Android的标识。

2009年4月,Android 1.1发布三个月后,Androud1.5发布,这也是第一个有公共代号的版本:纸杯蛋糕。

从这个版本开始,Android每次会以英文字母的顺序,以甜点作为版本代号。

从Android 10开始,Android不再按照零食或甜点的字母顺序命名,而是转换为版本号。

安卓逐渐强大,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苹果的助力,也有运营商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开源。

而创始人安迪鲁宾则慢慢在Android的发展方面失去了话语权,桑达尔·皮采(Sundar Pichai)接管了Android、Chrome和谷歌的大多数产品。

2013年3月,安迪鲁宾离开了Android部门,负责谷歌的机器人部门,2014年离开谷歌,投入到自己的创业孵化公司。

2015年,安迪鲁宾创立了一家手机公司Essential,并于2017年发布Essential Phone,2020年2月Essential宣布停止运营。

而正在孕育的Essential Phone 2、Essential Phone3全都无疾而终。

大部分数据来自网络

3. 安卓系统发展历史

结合网络资料,现在为你总结如下:

安卓Android是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其公司于2003年在美国加州成立。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2007年11月12日,Android Beta操作系统SDK正式发布。

Android 1.0
2008年9月23日发布,这也是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

伴随1.0的发布,首款搭载Android 1.0 OS的Android手机诞生。因为1.0不支持触摸输入,因此G1配置了实体键盘。

2009年4月30日发布。从这时起,Android系统版本都是以糕点进行命名,并以字母排序。

Android 1.6
2009年9月15日发布。Android1.6首次支持了CDMA网络,为诸如Verizon和Sprint这样的CDMA运营商打开了一扇大门。

Android2.0
2009年11月——G1面世后1年左右——Android2.0降临了。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它都是Android发展历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第一个是Android1.5)。

2010年5月20日发布。直到Android2.2发布时,谷歌似乎才开始认真考虑Android的企业级功能。

2010年12月7日发布。该版本开始对NFC的支持。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NFC功能作用也仅限于扫描景点的NFC便签,从而获得URL网址等更多的信息——其实和二维码没什么区别,但是谷歌随后在Sprint版本的Nexus S中引入了谷歌电子钱包——一个重要的移动支付创举。许多公司现在开始注意到NFC和移动支付的前景,而毫无疑问,Android2.3是这方面的先驱者。

2011年2月2日发布。“蜂巢”更像是Android系统发展历程上向分岔路的一次尝试,与智能手机无关,正式进军平板电脑。

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发布。Android4.0是Android发展历史上最重大的而一次升级。

2012年6月28日发布。Android4.1是谷歌继蜂巢之后,一次全新的平板策略尝试。

关于 Android 的故事,未完待续……

4. 怎么才能看到一个 Android App 的所有历史版本,及每次改版的变更

安卓系统:手机乐园app 可以查看和下载app各个历史版本,并且提供更新内容和时间。APP STORE现在提供了。不过只有变更点,没有截图。
搜索→输入APP名称→详细信息→版本历史记录

5. Android、iOS历史版本对比

本文按时间顺序,试着梳理Android和iOS诞生以来的各重要版本以及其特点,看看这两个系统各自的发展速度和重点。

划时代的iOS第一代发布,可以说最核心的智能手机应用在这个版本已经有了,包括地图、浏览器、itunes、全屏幕触摸操作,这也可以理解当第一代iphone出现时带给所有人的震撼。

2.0最重大的改变是开放了AppStore,可以开发和使用第三方应用了,这几乎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基石。

iOS2.0之后2个月,Android横空出世,全球第一台Android设备是HTC Dream。Android在1.0时基本也把完整的智能手机体验带给了广大用户,当然也包括了AndroidMarket。

各功能的优化,包括支持了早该有的文本剪切、复制、黏贴等功能

主要添加了对iPad的支持

显着的变化是支持了多任务,尽管并不同桌面系统中真正的多任务处理,但这是苹果理解的在移动设备上用户所需要的多任务。随着多任务支持,双击home键的效用由原来的截屏操作,变为显示最近运行的应用。

这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系统,导致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国产机一直保持在这个系统版本上。

专为Android平板设计的操作系统,但却是个短命的版本,因为他不兼容phone

重点功能是增加了siri,虽然当时很惊艳,但现在基本是个鸡肋功能。

无明显亮点,槽点是把之前一直使用的GoogleMap换成了苹果自己的Map

各种功能的优化,虽然没有明显的亮点,但稳定性较高,很长一段时间国内Android系统的主流版本,甚至到4年后的今天,仍然占有了约5%的市场

加强了开放,给与开发者更多的框架接口,比如支持小插件,通知可自定义更多操作,支持第三方键盘,开放指纹识别等。

还是一些新特性,如iPhone 6s/6s plus支持3D-Touch等

-TensorFlow Lite
TensorFlow Lite是谷歌机器学习工具TensorFlow的精简版,新工具可帮助低功耗设备跟上当今高强度任务处理,利用新的神经网络API帮助底层芯片加速数据处理。

可以看出,从一开始两个平台的高歌猛进,版本频发(特别是Android系统,当初的版本真的是满天飞,记得还有个中移动定制的android版本),到现在基本上是一年一个版本。两个系统都从野蛮成长阶段过度到了平稳发展的阶段。

同时两个平台也显示出了高度的同质化,从拍照、音乐、App市场、地图之类的基本功能,到语音助手(siri、now)、支付的高阶功能,再到现如今的AI、AR等,两个系统虽然你追我赶,但基本还是保持了步调的一致。随着Android系统性能的不断优化,如今的Android高端机至少在系统层面已经不差iOS了。

可以预见,未来2个系统也注定会越来越像,无论是功能还是性能,甚至随着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等厂商的发力,Android系统在某些细节层面肯定会超过iOS。细节+性价比,也许是用户从iOS转向Android的理由之一,而用户维持iOS的理由则是已经习惯了iOS的生态,怕做出改变。

无论如何,这两个系统恐怕还得长期共存,他们互相恐怕是无法打败对方的,更有可能的是一起被新出现的更高层次的系统打败,毫无还手之力的那种。

6. 安卓手机发展历史

一、手机的发展史

手机的发展史不只代表着科技的进步,也证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从模拟到GSM、从GSM到GPRS等等,每样新技术的发明都对手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力。

手机的发展史大致上可分为这几代:

第一代 (1G)

第二代 (2G)

第三代 (3G)

第一代手机(1G)---模拟移动电话在70年代末诞生了。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

AMPS(北美蜂窝系统)、NMT(北欧移动电话)和TACS(全向通信系统)是主要的模拟标准。

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和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也不充分。

第一代无线网络技术的最大成就是去掉了将电话连接到网络的用户线,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无线接收和拨打电话。

第二代 (2G)

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手机是GSM手机,CDMA手机和小灵通(PHS)手机,这些都称为第二代手机(2G)。

第二代系统引入了数码无线电技术,它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改善了语音质量和保密性,还引入了无缝的国际漫游。

第二代系统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彩信(MMS、多媒体简讯)、WAP等。

如今全世界第二代手机的市场标注,包括GSM、D-AMPS、PDC和IS-95CDMA等。

第三代 (3G)

第三代移动系统,即IMT-2000,是宽带多媒体系统,能提供高质量宽带综合业务。

第三代手机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结果出现了多种不同制式,包括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

这些新的制式都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在带宽利用和数据通信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二、手机发展史

手机发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三、手机的发展史

如果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

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

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1973年4月,美国着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

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

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

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机的CDMA技术应运而生。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

1831年 ,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

1844年5月24日 。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02年 ,一位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

194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战地移动电话机 。1946年,世界上从圣路易斯的一辆行进的汽车中打出了第一个电话用移动电话所拨打电话 。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

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 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

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 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 。

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

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

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

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

1991年 ,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 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 就轻到了60克以下。 现在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是所谓的第三代手机(3G),以欧洲的GSM制式和美国的CDMA为主,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无线应用协议等。

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及,CDMA手机也很流行,整个行业正在向第四代手机(4G)迁移过程中。电话键盘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机、摄影、录音、GPS、上网等多种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

电话的口承、耳承和相应的话筒、听筒都装在单个把手上。旧称为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传真,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距今的手机安全产品基础防护功能比较完备,但在防骚扰、隐私保护和数据保护方面仍有欠缺,未来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QQ手机管家、安全管家、网秦等安全厂商纷纷宣布进军云安全领域,2013年将是移动云安全加速落地的关键年,各大安全厂商必将继续加大对移动云安全解决方案的投入力度。1G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

最先研制出手机的是美国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

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

四、智能手机发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五、安卓手机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结合网络资料,现在为你总结如下:

安卓Android是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其公司于2003年在美国加州成立。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2007年11月12日,Android Beta操作系统SDK正式发布。

Android 1.0

2008年9月23日发布,这也是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

伴随1.0的发布,首款搭载Android 1.0 OS的Android手机诞生。因为1.0不支持触摸输入,因此G1配置了实体键盘。

2009年4月30日发布。从这时起,Android系统版本都是以糕点进行命名,并以字母排序。

Android 1.6

2009年9月15日发布。Android1.6首次支持了CDMA网络,为诸如Verizon和Sprint这样的CDMA运营商打开了一扇大门。

Android2.0

2009年11月——G1面世后1年左右——Android2.0降临了。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它都是Android发展历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第一个是Android1.5)。

2010年5月20日发布。直到Android2.2发布时,谷歌似乎才开始认真考虑Android的企业级功能。

2010年12月7日发布。该版本开始对NFC的支持。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NFC功能作用也仅限于扫描景点的NFC便签,从而获得URL网址等更多的信息——其实和二维码没什么区别,但是谷歌随后在Sprint版本的Nexus S中引入了谷歌电子钱包——一个重要的移动支付创举。许多公司现在开始注意到NFC和移动支付的前景,而毫无疑问,Android2.3是这方面的先驱者。

2011年2月2日发布。“蜂巢”更像是Android系统发展历程上向分岔路的一次尝试,与智能手机无关,正式进军平板电脑。

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发布。Android4.0是Android发展历史上最重大的而一次升级。

2012年6月28日发布。Android4.1是谷歌继蜂巢之后,一次全新的平板策略尝试。

关于 Android 的故事,未完待续……

六、手机发展历史

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1973年4月,美国着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7. 安卓系统有几个版本

Android现在大大小小有十八个版本,分别是:
安卓1.1,安卓1.5,安卓1.6,,安卓2.0,安卓2.1,安卓2.2,安卓 2.3,安卓3.0,安卓3.1,安卓3.2,安卓4.0,安卓4.1,安卓4.2,安卓4.3,安卓4.4,安卓5.0,安卓5.1,安卓6.0。

以下是一些关于Android的发展历史:
2007年11月5日,Google发布了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移动手机平台 --Android。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等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的开放的移动开发平台。
2008年9月22日,美国运营商T-Mobile USA在纽约正式发布第一款Google手机 -- T-Mobile G1。该款手机为中国台湾宏达电代工制造,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支持WCDMA/HSPA网络,理论下载速率为7.2Mbit/s,并支持Wi-Fi无限局域网络。
Google与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合作开发了Android移动开发平台,这个联盟由摩托罗拉、高通、宏达电和T-Moblie、中国移动等在内的30多家移动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组成。Google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第三方结成了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在移动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
Android作为Google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推进“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提供信息”这一企业目标的实现。全球为数众多的移动电话用户从未使用过任何基于Android的移动通讯设备,Google的目标是让移动通讯不依赖于设备甚至平台。处于这个目的,Android将补充而不会代替Google长期以来奉行的移动发展战略:通过与全球各地的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结成合作伙伴,开发即有用又有吸引力的移动服务,并推广这些产品。
Android系统在国内的发展主要在于针对Android系统的二次开发上,以Android系统源码为基础,再深度定制改版而成的操作系统主要有创新工场投资的点心公司开发的点心操作系统、中国移动的Ophone、联想的乐Phone、阿里云手机操作系统及雷军的小米科技开发的MIUI。

8. Android历史版本的开发代号

Android在正式发行之前,最开始拥有两个内部测试版本,并且以着名的机器人名称来对其进行命名,它们分别是:铁臂阿童木(Astro Boy,注意不是Astro阿童木)和发条机器人(Bender)。需要注意的是,Android 1.0和1.1的版本代号并不是这两个,维基网络中的“Android Version History”词条部分是错误的。
后来由于涉及到版权问题,谷歌将其命名规则变更为用甜点作为它们系统版本的代号的命名方法。Android 1.0是于2008年9月23日正式发布的Android第一版,Android 1.1发布于2009年2月2日,但其实谷歌内部有更多的1.1版的变种。甜点命名法开始于第三版Android 1.5(实际上是第四版,因为Android 1.0其实有两版)。而从Android 1.6 Donut甜甜圈开始,项目组才正式确定将Android开发代号首字母从“C”一直延续下去。值得一提的是,Android 1.1 的内部代号为 Petit Four ,但项目主管喜欢美味的点心,最终结束了这种命名方式。
So Astro Boy and Bender were real, but they went with the super-early milestone builds. 完整的时间表是这样的: Android milestone builds (with Astro Boy and Bender floating around in here somewhere) Android 1.0(没有开发代号) Android 1.1 - Petit Four Android 1.5 - Cupcake Android 1.6 - Donut Android 2.0/2.1 - Éclair Android 2.2 - Froyo Android 2.3 - Gingerbread Android 3.0/3.1/3.2 - Honeycomb Android 4.0 - Ice Cream Sandwich Android 4.1/4.2/4.3 - Jelly Bean Android 4.4 - KitKat Android 5.0/5.1 - Lollipop(Android L) Android 6.0 - Marshmallow(Android M)

9. 谷歌是安卓的吗还是安卓属于谷歌

安卓属于谷歌。

安卓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谷歌)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

1998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谷歌在线搜索引擎,并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8月7日,谷歌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型式创立。同年,发明Google PageRank专利。

2007年11月05日,谷歌宣布开发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并命名为Android。

(9)android历史扩展阅读:

一、安卓历史历程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创建Android公司,并组建Android团队。

2005年8月17日,Google低调收购了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及其团队。安迪鲁宾成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总裁,继续负责Android项目。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这款名为Android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该组织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共同组成。

并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成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来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这一联盟将支持谷歌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Google以Apache免费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

二、谷歌公司业务

1、业务板块

包括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开发线上软件、应用软件,还涉及移动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谷歌ChromeOS操作系统的开发。

2、组织架构

2014年10月25日,谷歌CEO拉里·佩奇将谷歌核心产品领导权移交给副总裁桑达尔·皮查伊,皮查伊同时还是谷歌Android、Chrome和应用业务主管。

2015年8月10日,谷歌宣布将重组为新控股公司Alphabet,并采用新运营架构,把旗下搜索、YouTube、其它网络子公司与研发投资部门分离开来。同时谷歌宣布,Alphabet将成为新控股公司的名称。

2015年10月2日,谷歌宣布实施控股公司重组,Alphabet成为了谷歌的继任者。从2016年第一季度开始,Alphabet分为谷歌和其它业务两个部分。

10. android 历史

这种问题直接去网络搜索不就什么都有了,还在这里问。

热点内容
qq里的互动访问 发布:2025-05-17 07:26:53 浏览:663
口语易账号密码发送到哪里 发布:2025-05-17 07:26:52 浏览:61
核桃编程幼儿 发布:2025-05-17 07:26:50 浏览:784
2台服务器集群搭建 发布:2025-05-17 07:18:57 浏览:184
北方园林配置植物有哪些 发布:2025-05-17 07:18:20 浏览:543
数控加工零件图及编程 发布:2025-05-17 07:18:11 浏览:729
炼钢碱度算法 发布:2025-05-17 07:17:26 浏览:13
python获取年月日 发布:2025-05-17 07:15:33 浏览:302
手机加密软件java 发布:2025-05-17 07:00:24 浏览:442
网页如何连接密码器 发布:2025-05-17 06:54:49 浏览: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