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鸿蒙不是第二个安卓
‘壹’ 你认为鸿蒙能否取代安卓原因是什么
说起安卓系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安卓系统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能够跟苹果公司的iOS系统抗衡的手机系统,能够在手机市场屹立多年,必然是有它的好处。近两年来,华为也开始研制属于华为的手机系统,这个手机系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鸿蒙系统。鸿蒙系统出现以后,很多人都问鸿蒙系统是否能够取代安卓系统,小编认为是不能的,因为鸿蒙系统远远没有安卓系统那么完善。
综上所述,我们不可否认鸿蒙系统有比安卓系统更厉害的地方,但是安卓系统作为发展了这么多年的老系统,能够在手机市场占据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不仅仅说明了安卓系统的强大,也说明了安卓系统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产业链,至少不可能轻易被鸿蒙系统取代。
‘贰’ 鸿蒙系统比安卓好在哪儿对比这三个方面,差距一目了然
6月2号晚上8点,备受期待的鸿蒙系统正式发布,鸿蒙系统的发布对于华为乃至我国 科技 领域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刻。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鸿蒙系统的辉煌时刻,但是鸿蒙系统背后的艰辛历程是大家所没看到的。
早在2012年,华为就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了。 所以才说鸿蒙系统并不是因为华为受到美国打压而诞生的,也就是说华为在9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准备鸿蒙系统了,可以看出华为是一个敢于尝试的 科技 公司。
直到2019年8月9日,华为正式带来了鸿蒙系统,从计划开发鸿蒙系统到面世,中间历时7年时间,可以看出开发一款优秀的系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在鸿蒙系统面世之后,当时的余承东在发布会上也表示,鸿蒙系统将会和安卓一样实行开源。
时间到了2020年9月10日,时隔一年,华为鸿蒙系统已经升级至2.0版本。 2021年6月2号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2.0的beta版本,在这一天鸿蒙系统正式面向市场开启商用,标志着鸿蒙系统的正式到来。
不同于安卓系统,鸿蒙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到华为手机、智慧屏、华为手表上等等自家产品上,而且已经有一部分其他品牌的产品也接入鸿蒙系统,比如美的、360、魅族等等国产品牌,未来将会有更多全场景终端设备用上鸿蒙系统,实现1+8+N的万物互联。
对于鸿蒙系统很多人会拿它和安卓系统对比,那么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比起来,都有哪些优势呢。
一、系统设计更简洁,更流畅
首先可以明确的第一点是,鸿蒙系统的基因必定要优于安卓系统。 鸿蒙系统的出现是为了解决IoT硬件设备的装载要求,它的内核并不是单纯的linux系统,而是整合了鸿蒙微内核、Lite OS系统和linux内核。简单来说,鸿蒙系统是可以兼容安卓系统的应用。
如果我们将安卓下软件重新编译的话,在鸿蒙系统的带动下,运行速度将会提升超过60%,这也是为什么鸿蒙系统会比安卓系统流畅的原因之一。 其中最重要的是目前安卓系统的代码已经超过一亿行,整套系统过于臃肿庞大,其中真正用的的代码不到8%,而鸿蒙系统的关键代码行数为460万行,相当于安卓的10%到30%。
所以鸿蒙系统相比安卓系统来说,系统包袱小了,那么运行起来的流畅性自然就更好了。因此,在同样的手机硬件配置下,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运行速度会更快更流畅,这就是鸿蒙系统的先天基因优势。
二、鸿蒙系统对设备兼容性更强
鸿蒙系统和安卓以及iOS系统之间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兼容性,首先鸿蒙系统可以同时支持手机、智能手表、电脑、智慧屏等等智能家居设备。 鸿蒙系统可以形容无缝的统一操作系统,可以做到每个智能设备都是控制中心。
而安卓以及iOS系统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就远远不如鸿蒙系统,他们基本只适用于手机端,如果放在其他设备上使用,那难用的简直就是灾难。
而随着5G网络的不断普及,大家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是要基于高速的网络连接上。所以说,鸿蒙才是面向5G和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在未来系统大战中,鸿蒙系统已经抢先立于不败之地。
三、自主研发的系统,不受制于人
安卓和iOS系统都是国外的系统,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鸿蒙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核心技术当然是掌握在国人手上,如果哪一天安卓系统不让国产手机使用了,那么鸿蒙系统就可以随时顶上。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那么未来必将受制于人。我国的 科技 发展之路必将会受到阻碍,我们也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鸿蒙系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鸿蒙系统正式发布了,而且大家对鸿蒙系统的期待也非常高。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对于鸿蒙系统的现在,他还只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而安卓系统已经是一个壮年,两者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鸿蒙系统有以上三个优势,但是弱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应用数量和生态建设还不完善。另外一点是目前鸿蒙系统的支持者太少了,国产手机中也就华为自己在用鸿蒙系统,其他手机厂商基本都在观望,一个系统想要快速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有用户基础才行。
最后,以下手机都是可以升级鸿蒙系统的机型,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有没有你的手机。
‘叁’ 为什么“鸿蒙”不是第二个“安卓”,如何看待鸿蒙里的安卓痕迹
华为将在6月2日晚8点举办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 全场景 新品发布会。官方微博也在同一时间更名为Harmony OS,同时更新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开机视频。 ——Harmony OS会带来哪些改变?
“鸿蒙”走过的那些路
Harmony OS 历程
目前,已经有19款机型提前享受到了HarmonyOS; 鸿蒙的出世,看似是华为的应对之举,实则是提前的布局和积累;
鸿蒙的多个版本…
为什么“鸿蒙”不是第二个“安卓”
HarmonyOS从设计之初,就是面向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我们希望用一套操作系统解决所有IoT硬件设备搭载系统的问题,硬件生产厂家不需要在生产不同硬件的时候,裁剪或者寻找一个新的系统安装。” ——王成录表示 。
鸿蒙系统的开发和诞生,是基于华为对于物联网时代的观察——原本就是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万物互联”准备的。
更重要的是,HarmonyOS给所有应用开发者提供分布式编程框架,让大家用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只写一次的业务逻辑就能够运行在所有设备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在各个孤立设备上的共享,打通各个设备间交互的障碍。
相比安卓在不同的 :操作系统、屏幕尺寸、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整套的开发适配; 鸿蒙采用分布式的开源方式,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开发效率大大提高, 分布式技术、跨终端、多场景,是HarmonyOS中不断被提及的特点。
谷歌的安卓系统虽然开源,但却不具备将其他设备的功能整合起来的能力,属于单一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 ;而鸿蒙能够打通手机与其他设备间沟通的障碍,整合各个设备的能力,可以说是面向全新的“5G时代”的底层系统;
鸿蒙的意义:跳脱出此前直接售卖硬件的商业模式,摆脱芯片封锁带来的业务风险,通过鸿蒙OS为业务开拓出全新的空间。 虽然鸿蒙当前还在努力崛起的初级阶段,生态打造任重道远,但是背后的意义却极为深远。
如何看待Harmony OS里Android痕迹
一直以来,对于鸿蒙的争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 “华为鸿蒙系统到底是不是安卓系统套壳”?
关于代码等专业方面的问题,此处不做赘述,其实只要考虑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想必就能够得出结论。
首先, 谷歌在对华为的限制方面,并没有切断安卓的供应,被切断的是GMS的供应,针对这一点,华为找到了HMS的解决方式,其中压根没有鸿蒙什么事;
其次, 华为作为一个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在明知安卓系统发展成熟的前提下,造一个哪怕与安卓完全独立的应用生态是没有问题的;
再简单直白一些,如今智能手机市场上,用户在搭载什么样的系统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鸿蒙系统来说,它的UI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流畅,是否能够使用原先用户可应用的APP,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此: 从现阶段华为公开的消息看,如果说鸿蒙是“套壳安卓”,那么安卓也可以是“套壳EMUI”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滑稽的说法。
‘肆’ 鸿蒙到底是不是安卓
这几天我的4台手机都升级到了鸿蒙。Mate X2、Mate 40 Pro、Mate 40 Pro+、P40 Pro。使用起来,其实我觉得和之前没什么明显变化。偶尔看到微博上有人说流畅了,反正我没感觉。流畅了吗?那之前是卡了吗?
这几天也自然不免俗在微博上炫耀一下我用了鸿蒙。然后奇怪的事儿发生了。在我的评论区,总有两种声音说鸿蒙就是安卓或者鸿蒙就不是安卓。
然后我也就奇怪了。幸好,摄影笔记的两个合伙人都是开发大牛,我不懂,我可以问专业的。于是昨天傍晚到现在,村支书和班长一直在给我解释。我脑袋里塞了好多东西。最终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加上村支书给我做的一张图,我来尽量简单但未必非常严谨地让大家明白,
鸿蒙到底是不是安卓?
计算机语言是0和1,人类是很难看懂的。所以我们需要人类能够和计算机沟通的语言。于是有了汇编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后来有了C语言就是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可以说目前一切操作系统源于Unix,一切语言源于C语言。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用这个呢?因为不好用啊。
所以Unix这个操作系统主要分化出了三个操作系统。
第一个就是微软的,从DOS到Windows,是借鉴了Unix的“树”的思想。一脉相承下来。从不图形化的MS DOS到图像化的Windows。
第二个就是苹果,虽然几经起落变革,但是基本上都可以看做是Unix的变种。在Unix的系统上创造了很多。
第三个就是今天的主角——Linux。这个是一个叫Linus的小伙子觉得Unix不好用从而写出来的。而且一开始就是完全开放。于是经过成千上万工程师大家一起添砖加瓦,终于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
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呢?简单说,如果把这三者看成国家的话。微软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树”的思想,文件就像一草一木一人一屋,都要在国家登记造册。所以总是动不动就要整个国家重启。
苹果和Linux则像邦联制国家。比如春秋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国文化,都供奉共主周天子,但是一个诸侯国人家自己管自己。所以就有一种即插即用的感觉。用什么程序,拖进来用就行了。
自然是后两者更加好使和先进,所以主流服务器什么的,大家都喜欢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
接下来就讲讲Linux这一支。因为是完全开源的,所以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就开始了魔改。于是就有了红帽、红旗、乌班图三个较为常见的Linux系统。
咱们可以把这三个系统看成是Linux的儿子,三个人分别着重继承了性格、体能、样貌,或者有眼睛像的,有鼻子像的,有嘴巴像的。都是亲儿子。
而安卓呢?因为是更加强调移动与生态,所以魔改比较大,看起来就不像Linux了,就好像Linux找个了外国媳妇,生了个混血儿。真的是不像,但是还是亲儿子。
所以你看,原来Windows也搞过移动版,算上安卓和iOS,基本上一开始从系统本源Unix分支开始就在不同道路上,就是不同的操作系统。
那么鸿蒙也是基于Linux是不是就不可能和安卓独立,也成为独立的操作系统呢?
还真不是。
大家还记得有个叫塞班的操作系统吗?这个也是基于Linux的手机操作系统。但是塞班可以说与安卓是互为独立的两个操作系统。
所以如果鸿蒙也成为一个全新独立的操作系统,就算是基于Linux的也是没问题的。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鸿蒙算是全新独立了么?
安卓的主要构成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AOSP,就是安卓的核心。另一个就是GMS就是谷歌服务。
咱们先说说GMS谷歌服务吧,就是之前安卓系统禁止华为用的那套东西。其实往简单了说,GMS就是基于安卓系统的,嵌入了谷歌自己的一套体系。比如你可以用谷歌地图啊,可以用谷歌应用市场啊,比如一个账号就可以登录谷歌的各种网站应用啊——比如油管,等。
那么大家在国内用谷歌地图么?我用的是高德。大家用谷歌市场么?更常用的是华为市场或者vivo市场——因为我自己用这俩牌子的手机。至于账号,谷歌的那些网站不用梯子也上不了。国内的网站基本都是微信或者支付宝一键登录,或者手机号注册。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GMS咱们没怎么用过。华为的则是用HMS替代,GMS的G表示谷歌,HMS的H表示华为。
其实各个国产手机厂商在国内推出的手机,基本都是自己一套服务体系。GMS不用也就不用了。
关键是AOSP——安卓核心。这个是安卓系统的根本。
我们看鸿蒙,现在鸿蒙的组成可以看成依然存在的AOSP、HSM、万物互联分布式、全场景这4个部分。
HSM我刚才说过了,这个没什么,其实各国产厂商基本都有。鸿蒙目前极力说的万物互联分布式和全场景是什么意思呢?
万物互联分布式可以这么理解。原来啊,你不同种类的设备,比如手机、平板、手表、电脑……乃至冰箱、电饭煲,每个都是不同的安卓系统。就好像一种设备一个国家,互相沟通谁都听不懂。如果大家都用鸿蒙了。好了,机器猫拿出了翻译魔芋冻!大家互相都能听懂了。沟通就畅快多了。
而全场景呢?则是大家都基于鸿蒙系统,一个软件的开发可以更容易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设备。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
这三个就是目前鸿蒙与安卓不同的。而万物互联分布式和全场景则是鸿蒙比安卓更加先进的。
但是,我们聚焦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安卓的根本AOSP是目前鸿蒙依然没有摆脱的。这个关键点才是很多质疑鸿蒙是不是还是安卓的原因。
我们看到目前鸿蒙四大组成,AOSP只占了1/4,但是实际上AOSP可以占到真正开发量却是巨大的。如果鸿蒙不摆脱AOSP,从最严格的考量来说,在手机侧就依然不能称之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为什么鸿蒙手机系统不摆脱AOSP呢?
其实我觉得可能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是技术方面的。要完全摆脱AOSP,还需要不断有人来添砖加瓦,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一切都要华为自己搞定。也许2年,也许5年,也许更长。需要华为有更开放的态度,以及更多手机大厂以及技术大牛来共同打造。就像打造安卓一样。
第二就是市场方面的考虑。如果完全不要AOSP,可能所有的安卓App已经无法在已经升级了鸿蒙的手机上使用了。就算各个App提供者立刻马上开始做鸿蒙App,时间也是问题。既然使用AOSP可以让大家没什么不适就升级了鸿蒙,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华为使用AOSP人家谷歌让么?当然了,AOSP是完全开源的,不仅仅是谷歌一家的。华为这么多年也没少为AOSP做贡献,甚至可以说很多。既然是公共领土,大家都能用,随便用用自然是没问题。不但法理上没问题,道德上也没问题。
其中AOSP中负责运行安卓程序的环境——ART,也被华为替换成了方舟编译器。让手机能直接听懂“高级语言”,能够覆盖更多语言,多种芯片,覆盖更广的场景。也是鸿蒙的要求。
可以说AOSP虽然是安卓的,但是里面有一些是华为贡献的,也掏空了一部分。步步蚕食。那么具体什么时候能彻底替换呢?
这就是需要时间的。不仅仅是研发时间,也是整个生态建立的时间。
目前对于很多非手机产品,如果之前就不需要AOSP的,现在可以完全使用鸿蒙,最底层架构可以完全是鸿蒙,或者华为的LiteOS。这可以说就是完完全全全新独立的系统。
这些可以是1+8+N中的8或者N。
但是作为这些8和N的中心——1,手机系统,依然需要摆脱AOSP才能称之为全新独立的系统。
能不能成,真的只有时间给我们答案。
各个国产手机厂商大抵都有自己的OS,但是都是基于安卓魔改的。您可以看成是一个人去整容。整得更加好看。整得深度一点可能还得换点器官。
但是再怎么整,你还是这个人。再怎么魔改,你还是安卓。
而鸿蒙,不但有整容,不但有器官移植,而且还加了一些新东西,比如给这个人加了翅膀。但最重要的,鸿蒙现在正在改基因——逐步替换掉AOSP。
一个人如果基因完全改变了,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物种了。一个操作系统如果摆脱了之前的基因,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全新的“大”操作系统了。
虽然我认为目前鸿蒙还没有做到完全全新的操作系统,与安卓依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起码在建立新秩序的路上了。
如果我们把塞班等等基于Linux开发的操作系统看成是第一代移动操作系统。那么安卓可以看做二代的。
而鸿蒙,如果未来真的成功了,则是领先于安卓的第三代。
所以一旦鸿蒙成功了,它并非是一个和安卓平起平坐的兄弟(认为安卓是鸿蒙爸爸的更是没理解这件事儿的)。鸿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如果安卓是一个人的话,鸿蒙可以看成是一个X战警了。甚至我们就应该将鸿蒙2.0看成X战警的幼崽。
国外的厂家们也不会放弃三代操作系统之争,去创造自己的X战警。
华为鸿蒙已经远远走在了其它品牌的前面。所以非要说华为鸿蒙就是套壳,真的是理解太浅。说鸿蒙完全不需要安卓,也是太热血无脑。
鸿蒙就是要不伤筋动骨,要润物细无声地建立起凌驾于安卓的第三代系统。
我希望鸿蒙能够成功,因为那毕竟是咱们自己的。就像中国忍辱这么多年,有了自己的5G技术。希望未来的鸿蒙,也成为世界领先的独立操作系统。
P.S. 我自己用了好多天的鸿蒙了。因为没有多设备协同,而且Mate X2本来就很流畅。所以现在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进步。不过绝对没有一点点哪怕一丝一毫的退步。这就足够让我们换鸿蒙了啊。这是只多不少的升级啊。
感谢从昨天傍晚就一直在帮我捋这个逻辑的村支书和班长。对于我来说,我对操作系统一无所知,他们先给我讲明白——虽然我没有完全明白。然后我尽量给大家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