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扁平化设计
① Android 和 iOS的设计区别(笔记)
1、 从Flat Design 到Material Design 的转变,总体都是简约扁平化的设计理念了。
2、从设计思路来说,Android 的设计风格应该是开放的,比如自定义的控件可以带来多样化的设计,但是也同时带来了“杂乱无章”的感觉和不统一的用户界面;iOS 的人机交互规范让界面整体会使用系统原生的控件,设计师对于控件的修改非常局限,但是这样可以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用户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3、从动效展现方面来看,我没有了解太多,但是可以拿日历的例子来说一下,比如三星、小米手机的日历操作,当用户点击一个触点后就会泛起“涟漪”或者波纹一样的效果作为一个交互响应;iOS 的话好像有一种镜头感,或者说远景近景的切换,用户去点击,镜头就会切近。 总之他们本质上都是为了帮用户更好的理解界面切换和时间线之间的关系。
4、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分辨率了, iOS的分辨率相对固定,设计效果更容易被还原。但Android屏幕尺寸很多,虽然做设计稿子只做一套来适配,但同时要考虑是否符合不同分辨率尺寸下的屏幕显示效果。
其他可能就是字体、Tab bar 设计、编辑模式等方面了
② Android与iOS: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设计的差异和比较
移动领域的两大风向标--Android和iOS,也是移动应用设计时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Android与iOS在市场份额、受欢迎程度、使用人口统计方面数据不相上下,在这里,我们对比了Android和iOS之间的简单设计差异,这将帮助我们弄清一个与另一个有何不同。
由于碎片化的原因,安卓系统的应用设计会有细微的差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ndroid与iOS UI应用设计在扁平化设计和材质设计方面的对比。
人机界面指南主要基于三个原则。清晰、尊重和深度。简单来说,该方法支持极简主义,使用简洁的元素,注重排版和扁平化色彩。
简而言之,Android Material Design被认为是Flat设计的升级版,带有拟态性(一种流行的设计概念,即让所代表的物品与现实世界中的对应物相似)。
用Google设计副总裁 MatíasDuarte 的话来说,它是–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让我们从7个方面研究两个平台之间的差异。
目录
1. 导航
2. 按钮
3. 图标和屏幕分辨率
4. 字体
5. 控件
6. 卡片
7. 警报
对于iOS应用程序,总是在“后退”按钮旁边提示上一个选项卡的名称。在中间,显示当前选项卡的名称,而在右上角则显示“编辑”或“完成”(控制按钮)。
说到Android的设计规则,应用程序通常在抽屉菜单或后退按钮(可选)之后的左上角显示标题。移至右上方,总是有一个操作项,例如搜索图标(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收藏夹”图标),其后是溢出菜单。
在iOS中,主导航始终显示在底部,功能菜单专门用于存储一次性功能。而在Android中,通常会在功能菜单中看到主要导航,或者以搜索栏,浮动操作按钮等形式在整个界面中存在。
ios界面指南中,没有类似抽屉导航菜单的标准控件。iOS的全局导航被放置在应用屏幕的底部,一般位于最末位的 "更多"标签下找到二级导航。
Android中,二次导航是一个抽屉,一旦按下功能菜单图标,就会从左到右打开,同时产生一个深色的遮罩层。
有四种方法可以在iOS应用中实现“后退”操作:
在某些情况下,Android应用程序中给出了类似后退的操作,您可以通过该操作进入前一个标签。但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导航栏中的后退按钮(Android 10中现在是可选的)。
iOS和Android中的按钮风格最主要的设计区别在于,iOS中的按钮遵循扁平化的设计模式,不带阴影、支持标题大小写。Android遵循Material Design,带阴影且字母大写。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按钮是Floating action button(FAB行动呼吁按钮)。例如安卓系统中Gmail的compose按钮,iOS系统中社交媒体应用的新建文章按钮。
两种系统都使用8dp的网格来构建屏幕结构,而最常见的边框是16dp。
在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时,以预定义的尺寸设计图标是非常关键的。这里有一个表,描述了所有的测量。
这些表格一开始可能会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如果你知道基本尺寸,并且能够使用倍数进行检查和导出,会发现这并不复杂。
多年来,苹果一直是Helvetica Neue字体的粉丝,然而在2015年,苹果开始使用San Francisco,它更节省空间,非常适合手机、台式机和iOS Watch使用。
Android系统,一直使用Roboto作为标准系统字体。在可预见的未来,谷歌也没有计划改变这一深受喜爱的元素。
控件设计包含搜索、CTA按钮、选择控件和标签等元素。每一个都满足了这样或那样的目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位置。
搜索功能对于两个平台来说都非常重要,苹果最近还在iMessage中加入了 "搜索栏 "。
在苹果中,搜索选项有两种类型--突出和隐藏。通常情况下,搜索图标会显示在上边的选项卡上,而有时需要从上到下拖动屏幕才能显示搜索栏。此外,如果要取消搜索查询,可以按 "取消",如果要清除,可以用 "X"。
在安卓系统中,没有隐藏的搜索栏,你总能在上层标签中找到一个。如果要取消搜索,只需点击"←"图标即可,如果要清除查询,则和iOS中的一样。
浮动的动作按钮(FAB)在Android中充当主要行动按钮,可以出现在顶部应用栏或一些组件的边缘。而iOS应用中的主要行动按钮总是出现在页面的右上角。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少数iOS会在底部工具栏显示CTA,而Android则在上部工具栏显示。
如果需要显示一些选项,可以在iOS平台上使用选取器控件,选取器一般出现在底部。
对于在Android平台上显示很少的选项,通常使用一个出现在原地的下拉菜单,或者一个出现在中心的模态对话框,使用模态框时应用背景变暗。
据观察,iOS系统并没有一个视觉上类似于 "标签"的控件。它使用的是一个分段的按钮。Android使用了"扁平化设计的tab"来实现同样的效果。
卡片是图片、文字、视频的集合,还包括按钮和评论。
在iOS中,卡片的特点是无阴影、全宽、无圆角。而在安卓系统中,卡片的设计有阴影、沟槽、圆角等功能。
安卓系统的提醒采用的是扁平化的按钮样式,具体尺寸可以在材质设计指南中找到。操作按钮被放置在提醒的右下角。这些 "按钮 "完全以文字为主(全大写),让用户更容易理解。
至于iOS系统的提醒,则是用分割线隔开。它们基本采用句子或标题的形式,在独立的区块中呈现。它们被放置在弹出窗口的中心。
本文涵盖了iOS和Android所有的初步差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而设计一个iOS或Android的移动应用,总是有迭代的准则,所以,一定要保持信息的更新,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设计。
Q. 为什么iOS和Android上的应用看起来不一样?
品牌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已经波及到他们的操作系统的运作方式。两个平台的UI设计已经成为品牌的符号化。
Q. 如何设计一个原生应用?
在设计原生应用时,必须始终遵守iOS UI应用设计指南和Material设计指南。这样才能使应用与它所要针对的平台同步。另外,这些平台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你的应用必须满足它们才能在应用商店上发布。
Q. iOS比Android更方便用户使用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纯主观的。它是基于用户的个人偏好。有些人可能会觉得iOS更实用,而有些人则在各方面都偏爱Android。
③ Android 5.0、6.0、7.0、8.0、9.0、10.0特性
1.扁平化,设计理念(Material Design);
2.新设计风格(Material Design材料设计,参考文档: https://materialdoc.cn/ );
3.全新的通知中心设计,优先显示对用户来说比较重要的信息,把不太紧要的隐藏起来,向下滑动就可以查看所有通知。通知功能的另一个炫酷新功能是在锁屏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查看通知消息,还可以在锁屏下直接回复或进入应用。另外在操作手机的过程中有电话进入,也不会进行全画面切换,而是同样以弹出的当时告知用户;
4.开始支持多种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汽车等);
5.性能上放弃Dalvik虚拟机,改用ART模式,实现跨平台编译,程序加载时间大幅度提升,未来Android智能手机支持4GB以上的内存;
6.增加了Battery Saver模式进行省电处理;
7.全新的最近应用程序;
8.改进安全性,当用户的蓝牙耳机连接到手机或平板电脑时,设备可以基于当前的位置和用户的声音自动解锁,绕过锁屏界面;
9.不同数据独立保存;
10.改进搜索
11.支持蓝牙4.1、USB audio、多人分享等其他特性。
1.为用户提供了两套相互独立的解决方案,即数据存储方案(1.一套存储工作资料,2.存储个人信息);
2.Android M系统层面加入了指纹识别(厂商自行开发的改为原生的,提升了指纹支付安全性);
3.APP关联(APP links),在微信打开京东链接,会提醒跳转到京东APP;
4.Android pay,Android支付唯一标准,简洁、安全、可选性;
5..运行时权限(危险权限和正常权限);
6.电源管理,APP standby(应用待机),Doze(瞌睡),Exemptions(豁免),生命周期等模式来加强电源管理。
提升性能、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无缝更新
1.对文件数据加密,更加安全;
2.添加了分屏多任务;
3.全新下拉快捷开关页,例如WiFi的开关;
4.重新设计了通知,消息归拢,通知消息快捷回复,如视频全屏下,屏幕顶部出现两个按钮(接听、挂掉);
5.夜间模式;
6.流量保护;
7.全新设置样式;
8.改进Doze休眠机制;
9.系统级电话黑名单功能;
10.菜单键快速应用切换;
一、Fluid Experiences概念,提高生产力,日常使用中可以使用多个任务工具
1.画中画,悬浮小窗口,与分屏不相同;
2.TensorFlow Lite,谷歌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应用程序中的尝试,并进一步将机器学习的优势扩展到Android生态系统;
3.Notification Dots,桌面程序未读消息小图标提示;
4.Smart Text Seletion(智能文本选择),导航应用,电话号码,邮件等应用;
5.auto-fill(自动填写),例如记住密码;
6.自适应图标(adapter icons);
7.固定快捷方式和小部件(pinning shortcuts),长按应用桌面图标弹出提示;
二、Vitals,新概念,对于设备电池续航、安全、应用启动时间和稳定性的优化
1.Google Play Project,Android应用的病毒扫描程序;
2.系统、应用启动程序加速,为原来系统的一半时间;
3.Play Console Dashbard,新的开发人员工具,可提供应用在设备上使用情况分析,开发人员 可以深入了解如何调整应用程序,以减少电池消耗并提高在各个设备上的运行速度;
4.其他特性:字体、WiFi感知
1.adaptive battery自适应电池,如果在Android 6中使用了休眠模式,它会让所有的程序都休眠,而自适应电池功能是它的一个进阶版,默认情况下是启用的;
2.Actions和Slices,为你的手机提供一些建议,如插入耳机会显示最近播放列表或者建议你打个电话;
3.切片,跳出执行信息对话中列出的操作;
4.shush,屏幕朝下时进入完全勿扰模式;
5,通知栏的多种通知;
6.通过WiFi rtt 进行室内导航;
7.改进dnd模式;
8.所有应用都是用HTTPS;
9.后台程序无法访问相机和麦克风;
10.wind down,夜间模式;
11.Android Dashboard,应用使用时间提醒;
12.网络还有神经网络,节省流量和网速优化;
13.多摄像头的更多画面;
14.全面屏支持。
1.可折叠设备(更改了resizeableActivity) 清单属性的工作方式);
2.5G网络,提速降延迟;
3.通知中的智能回复(提供建议和操作,并支持自定义回复和操作;使用 setAllowGeneratedReplies()和()即可精确选择停用);
4.系统级深色主题;
5.全手势导航;
6.新的设备面板;
7.共享快捷方式;
8.保护用户隐私,给予用户更多权限控制权;
9.安全性等。
④ Android 12系统即将来袭:首批测试机型曝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距离Android 11发布没过多久,关于下一代手机系统Android 12的参数信息就陆续曝光。
近日,据媒体XDA报道,一份关于总结Android 12变化的早期草案文档在网上得以曝光。
据悉,全新的Android 12采用了全新的扁平化设计,用户界面将由浅米色替代当前的透明背景。
在通知栏中快捷设置的图标从6个减少至4个,并且每个图标尺寸变得更大。
同时, 谷歌还对界面中的电池与时间的位置进行了调换,并在右上角添加隐私指示器。
据了解,Android 12除了带来全新的UI界面,似乎还为用户增加了新的隐私功能。
通过隐私保护器可监控不同应用对摄像头与麦克风的调用权限, 当有应用使用这两个硬件时,隐私指示器便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此告知用户,避免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私泄露
此外,当用户点击隐私指示器图标时,可知道是哪款应用正在使用摄像头、麦克风。
相信使用新版苹果iOS与小米MIUI系统的用户,对这项功能并不陌生。
新版系统将在今年上半年亮相,谷歌Pixel系列将是首批支持Android 12的机型。
除此之外,还有三星Galaxy S21、摩托罗拉Edge、Edge+、小米11以及一加9、Poco F2、Realme 8等多款安卓机型。
不过,由于距离Android 12正式发布时间还有一段距离,最终发布时是否支持以上机型目前还未知晓,后续相关信息我们将持续跟踪,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