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reference

androidreference

发布时间: 2023-10-08 16:09:34

A. 如何调用Android系统程序详细信息界面

调用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信息(Application Info)”界面“Android系统设置->应用程序->管理应用程序”列表下,列出了系统已安装的应用程序。选择其中一个程序,则进入“应用程序信息(Application Info)”界面。这个界面显示了程序名称、版本、存储、权限等信息,并有卸载、停止、清除缓存等按钮,可谓功能不少。如果在编写相关程序时(比如任务管理器)可以调用这个面板,自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那么如何实现呢?

在最新的Android SDK 2.3(API Level 9)中,提供了这样的接口。在文档路径

docs/reference/android/provider/Settings.html#ACTION_APPLICATION_DETAILS_SETTINGS

下,有这样的描述: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CTION_APPLICATION_DETAILS_SETTINGS Since: API Level 9

Activity Action: Show screen of details about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In some cases, a matching Activity may not exist, so ensure you safeguard against this.
Input: The Intent's data URI specifies the application package name to be shown, with the "package" scheme. That is "package:com.my.app".
Output: Nothing.
Constant Value: "android.settings.APPLICATION_DETAILS_SETTINGS"

就是说,我们只要以android.provider.Settings.ACTION_APPLICATION_DETAILS_SETTINGS作为Action;“package:应用程序的包名”作为URI,就可以用startActivity启动应用程序信息界面了。代码如下:

view plain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Settings.ACTION_APPLICATION_DETAILS_SETTINGS);
Uri uri = Uri.fromParts(SCHEME, packageName, null);
intent.setData(uri);
startActivity(intent);

但是,在Android 2.3之前的版本,并没有公开相关的接口。
通过查看系统设置platform/packages/apps/Settings.git程序的源码,可以发现应用程序信息界面为InstalledAppDetails。
在这里(2.1)还有这里(2.2),我们可以分别看到Android2.1和Android2.2的应用管理程序(ManageApplications.java)是如何启动InstalledAppDetails的。
view plain
// utility method used to start sub activity
private void () {
// Create intent to start new activit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VIEW);
intent.setClass(this, InstalledAppDetails.class);
intent.putExtra(APP_PKG_NAME, mCurrentPkgName);
// start new activity to display extended information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INSTALLED_APP_DETAILS);
}

但是常量APP_PKG_NAME的定义并不相同。
2.2中定义为"pkg",2.1中定义为"com.android.settings.ApplicationPkgName"
那么,对于2.1及以下版本,我们可以这样调用InstalledAppDetails:
view plain
Intent i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VIEW);
i.setClassName("com.android.settings","com.android.settings.InstalledAppDetails");
i.putExtra("com.android.settings.ApplicationPkgName", packageName);
startActivity(i);

对于2.2,只需替换上面putExtra的第一个参数为"pkg"

综上,通用的调用“应用程序信息”的代码如下:
view plain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CHEME = "package";
/**
* 调用系统InstalledAppDetails界面所需的Extra名称(用于Android 2.1及之前版本)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APP_PKG_NAME_21 = "com.android.settings.ApplicationPkgName";
/**
* 调用系统InstalledAppDetails界面所需的Extra名称(用于Android 2.2)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APP_PKG_NAME_22 = "pkg";
/**
* InstalledAppDetails所在包名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APP_DETAILS_PACKAGE_NAME = "com.android.settings";
/**
* InstalledAppDetails类名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APP_DETAILS_CLASS_NAME = "com.android.settings.InstalledAppDetails";
/**
* 调用系统InstalledAppDetails界面显示已安装应用程序的详细信息。 对于Android 2.3(Api Level
* 9)以上,使用SDK提供的接口; 2.3以下,使用非公开的接口(查看InstalledAppDetails源码)。
*
* @param context
*
* @param packageName
* 应用程序的包名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InstalledAppDetails(Context context, String packageName)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final int apiLevel = Build.VERSION.SDK_INT;
if (apiLevel >= 9) { // 2.3(ApiLevel 9)以上,使用SDK提供的接口
intent.setAction(Settings.ACTION_APPLICATION_DETAILS_SETTINGS);
Uri uri = Uri.fromParts(SCHEME, packageName, null);
intent.setData(uri);
} else { // 2.3以下,使用非公开的接口(查看InstalledAppDetails源码)
// 2.2和2.1中,InstalledAppDetails使用的APP_PKG_NAME不同。
final String appPkgName = (apiLevel == 8 ? APP_PKG_NAME_22
: APP_PKG_NAME_21);
intent.setAction(Intent.ACTION_VIEW);
intent.setClassName(APP_DETAILS_PACKAGE_NAME,
APP_DETAILS_CLASS_NAME);
intent.putExtra(appPkgName, packageName);
}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B. Android四大组件是什么讲讲你对它们的理解

Android有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Content Provider。

Activity

做一个完整的Android程序,不想用到Activity,真的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除非是想做绿叶想疯了。因为Activity是Android程序与用户交互的窗口,在我看来,从这个层面的视角来看,Android的Activity特像网站的页面。

Activity,在四大组件中,无疑是最复杂的,这年头,一样东西和界面挂上了勾,都简化不了,想一想,独立做一个应用有多少时间沦落在了界面上,就能琢磨清楚了。从视觉效果来看,一个Activity占据当前的窗口,响应所有窗口事件,具备有控件,菜单等界面元素。从内部逻辑来看,Activity需要为了保持各个界面状态,需要做很多持久化的事情,还需要妥善管理生命周期,和一些转跳逻辑。对于开发者而言,就需要派生一个Activity的子类,然后埋头苦干上述事情。对于Activity的更多细节,先可以参见:reference/android/app/Activity.html。后续,会献上更为详尽的剖析。

Service

服务,从最直白的视角来看,就是剥离了界面的Activity,它们在很多Android的概念方面比较接近,都是封装有一个完整的功能逻辑实现,只不过Service不抛头露脸,只是默默无声的做坚实的后盾。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Android中的服务,和我们通常说的Windows服务,Web的后台服务又有一些相近,它们通常都是后台长时间运行,接受上层指令,完成相关事务的模块。用运行模式来看,Activity是跳,从一个跳到一个,呃...,这有点像模态对话框(或者还像web页面好了...),给一个输入(抑或没有...),然后不管不顾的让它运行,离开时返回输出(同抑或没有...)。

而Service不是,它是等,等着上层连接上它,然后产生一段持久而缠绵的通信,这就像一个用了Ajax页面,看着没啥变化,偷偷摸摸的和Service不知眉来眼去多少回了。

但和一般的Service还是有所不同,Android的Service和所有四大组件一样,其进程模型都是可以配置的,调用方和发布方都可以有权利来选择是把这个组件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下,还是不同的进程下。这句话,可以拿把指甲刀刻进脑海中去,它凸显了Android的运行特征。如果一个 Service,是有期望运行在于调用方不同进程的时候,就需要利用Android提供的RPC机制,为其部署一套进程间通信的策略。

Android的RPC实现,如上图所示(好吧,也是从SDK中拿来主义的...),无甚稀奇,基于代理模式的一个实现,在调用端和服务端都去生成一个代理类,做一些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事情,使得调用端和服务器端都可以像调用一个本地接口一样使用RPC接口。

Android中用来做数据序列化的类是Parcel,参见:/reference/android/os/Parcel.html,封装了序列化的细节,向外提供了足够对象化的访问接口,Android号称实现非常高效。

还有就是AIDL (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一种接口定义的语言,服务的RPC接口,可以用AIDL来描述,这样,ADT就可以帮助你自动生成一整套的代理模式需要用到的类,都是想起来很乏力写起来很苦力的那种。更多内容,可以再看看:guide/developing/tools/aidl.html,如果有兴致,可以找些其他PRC实现的资料lou几眼。

关于Service的实现,还强推参看API Demos这个Sample里面的RemoteService实现。它完整的展示了实现一个Service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定义好需要接受的Intent,提供同步或异步的接口,在上层绑定了它后,通过这些接口(很多时候都是RPC的...)进行通信。在RPC接口中使用的数据、回调接口对象,如果不是标准的系统实现(系统可序列化的),则需要自定义aidl,所有一切,在这个Sample里都有表达,强荐。

Service从实现角度看,最特别的就是这些RPC的实现了,其他内容,都会接近于Activity的一些实现,也许不再会详述了。

Broadcast Receiver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需要等,等待系统抑或其他应用发出一道指令,为自己的应用擦亮明灯指明方向。而这种等待,在很多的平台上,都会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比如,在Symbian中,你要等待一个来电消息,显示归属地之类的,必须让自己的应用忍辱负重偷偷摸摸的开机启动,消隐图标隐藏任务项,潜伏在后台,监控着相关事件,等待转瞬即逝的出手机会。这是一件很发指的事情,不但白白耗费了系统资源,还留了个流氓软件的骂名,这真是卖力不讨好的正面典型。

在Android中,充分考虑了广泛的这类需求,于是就有了Broadcast Receiver这样的一个组件。每个Broadcast Receiver都可以接收一种或若干种Intent作为触发事件(有不知道Intent的么,后面会知道了...),当发生这样事件的时候,系统会负责唤醒或传递消息到该Broadcast Receiver,任其处置。在此之前和这以后,Broadcast Receiver是否在运行都变得不重要了,及其绿色环保。

这个实现机制,显然是基于一种注册方式的,Broadcast Receiver将其特征描述并注册在系统中,根据注册时机,可以分为两类,被我冠名为冷热插拔。所谓冷插拔,就是Broadcast Receiver的相关信息写在配置文件中(求配置文件详情?稍安,后续奉上...),系统会负责在相关事件发生的时候及时通知到该Broadcast Receiver,这种模式适合于这样的场景。某事件方式 -> 通知Broadcast -> 启动相关处理应用。比如,监听来电、邮件、短信之类的,都隶属于这种模式。而热插拔,顾名思义,插拔这样的事情,都是由应用自己来处理的,通常是在 OnResume事件中通过registerReceiver进行注册,在OnPause等事件中反注册,通过这种方式使其能够在运行期间保持对相关事件的关注。比如,一款优秀的词典软件(比如,有道词典...),可能会有在运行期间关注网络状况变化的需求,使其可以在有廉价网络的时候优先使用网络查询词汇,在其他情况下,首先通过本地词库来查词,从而兼顾腰包和体验,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注,真实在有道词典中有这样的能力,但不是通过 Broadcast Receiver实现的,仅以为例...)。而这样的监听,只需要在其工作状态下保持就好,不运行的时候,管你是天大的网路变化,与我何干。其模式可以归结为:启动应用 -> 监听事件 -> 发生时进行处理。

除了接受消息的一方有多种模式,发送者也有很重要的选择权。通常,发送这有两类,一个就是系统本身,我们称之为系统Broadcast消息,在reference/android/content/Intent.html 的Standard Broadcast Actions,可以求到相关消息的详情。除了系统,自定义的应用可以放出Broadcast消息,通过的接口可以是 Context.sendBroadcast,抑或是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前者发出的称为Normal broadcast,所有关注该消息的Receiver,都有机会获得并进行处理;后者放出的称作Ordered broadcasts,顾名思义,接受者需要按资排辈,排在后面的只能吃前面吃剩下的,前面的心情不好私吞了,后面的只能喝西北风了。

当Broadcast Receiver接收到相关的消息,它们通常做一些简单的处理,然后转化称为一条Notification,一次振铃,一次震动,抑或是启动一个 Activity进行进一步的交互和处理。所以,虽然Broadcast整个逻辑不复杂,却是足够有用和好用,它统一了Android的事件广播模型,让很多平台都相形见绌了。更多Broadcast Receiver相关内容,参见:/reference/android/content/BroadcastReceiver.html。

Content Provider

Content Provider,听着就和数据相关,没错,这就是Android提供的第三方应用数据的访问方案。在Android中,对数据的保护是很严密的,除了放在SD卡中的数据,一个应用所持有的数据库、文件、等等内容,都是不允许其他直接访问的,但有时候,沟通是必要的,不仅对第三方很重要,对应用自己也很重要。

比如,一个联系人管理的应用。如果不允许第三方的应用对其联系人数据库进行增删该查,整个应用就失去了可扩展力,必将被其他应用抛弃,然后另立门户,自个玩自个的去了。

Andorid当然不会真的把每个应用都做成一座孤岛,它为所有应用都准备了一扇窗,这就是Content Provider。应用想对外提供的数据,可以通过派生ContentProvider类, 封装成一枚Content Provider,每个Content Provider都用一个uri作为独立的标识,形如:content://com.xxxxx。所有东西看着像REST的样子,但实际上,它比REST 更为灵活。和REST类似,uri也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id的,另一种是列

表的,但实现者不需要按照这个模式来做,给你id的uri你也可以返回列表类型的数据,只要调用者明白,就无妨,不用苛求所谓的REST。

另外,Content Provider不和REST一样只有uri可用,还可以接受Projection,Selection,OrderBy等参数,这样,就可以像数据库那样进行投影,选择和排序。查询到的结果,以Cursor(参见:reference/android/database/Cursor.html )的形式进行返回,调用者可以移动Cursor来访问各列的数据。

Content Provider屏蔽了内部数据的存储细节,向外提供了上述统一的接口模型,这样的抽象层次,大大简化了上层应用的书写,也对数据的整合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Content Provider内部,常用数据库来实现,Android提供了强大的Sqlite支持,但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封装文件或其他混合的数据。

在Android中,ContentResolver是用来发起Content Provider的定位和访问的。不过它仅提供了同步访问的Content Provider的接口。但通常,Content Provider需要访问的可能是数据库等大数据源,效率上不足够快,会导致调用线程的拥塞。因此Android提供了一个AsyncQueryHandler(参见:reference/android/content/AsyncQueryHandler.html),帮助进行异步访问Content Provider。

在各大组件中,Service和Content Provider都是那种需要持续访问的。Service如果是一个耗时的场景,往往会提供异步访问的接口,而Content Provider不论效率如何,都提供的是约定的同步访问接口。我想这遵循的就是场景导向设计的原则,因为Content Provider仅是提供数据访问的,它不能确信具体的使用场景如何,会怎样使用它的数据;而相比之下,Service包含的逻辑更复杂更完整,可以抉择大部分时候使用某接口的场景,从而确定最贴切的接口是同步还是异步,简化了上层调用的逻辑。

C. android用cmake怎么导入cpp文件夹,undifined reference to

ndroid Studio升级到2.2之后,我们可以先配置好NDK开发的一些所需工具,如图,在SDK Tools中勾选安装CMake、LLDB、NDK。

CMake: 外部构建工具。如果你准备只使用 ndk-build 的话,可以不使用它。
LLDB: Android Studio上面调试本地代码的工具。
Android Studio自带DEMO了解CMAKE
Android Studio升级到2.2版本之后,在创建新的project时,界面上多了一个Include C++ Support的选项。勾选它之后将会创建一个默认的C++与JAVA混编的Demo程序。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官方标准Demo吧。
开始之前最好先下载好NDK,见NDK开发 从入门到放弃(一:基本流程入门了解),即在Project Structure界面Android NDK location处下载或选择正确的路径。或者使用上方提供的工具安装方法来进行下载。否则,创建的新project也会报错,需要配置好后clean。
File -> New -> New Project,在如下界面中勾选Include C++ Support,然后一路 Next,直到 Finish 为止即可。

项目打开后我们查看目录结构,与常规项目不同的是多了.externalNativeBuild文件夹、cpp文件夹、CMakeLists.txt文件,如下图:

这三个东西都是NDK部分:
1. .externalNativeBuild文件夹:cmake编译好的文件, 显示支持的各种硬件等信息。系统生成。
2. cpp文件夹:存放C/C++代码文件,native-lib.cpp文件是该Demo中自带的,可更改。需要自己编写。
3. CMakeLists.txt文件:CMake脚本配置的文件。需要自己配置编写。
Gradle中也有两处不同:

java代码: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Example of a call to a native method
TextView tv = (TextView) findViewById(R.id.sample_text);
tv.setText(stringFromJNI());
}

/**
* A native method that is implemented by the 'native-lib' native library,
* which is packaged with this application.
*/
public native String stringFromJNI();

// Used to load the 'native-lib' library on application startup.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native-lib");
}
}2223

从native-lib.cpp的代码中我们能看到它使用的是静态注册的方式,动态注册的方式代码同传统JNI。
#include <jni.h>
#include <string>

extern "C"
jstring
Java_com_example_person_myapplication_MainActivity_stringFromJNI(
JNIEnv* env,
jobject /* this */) {
std::string hello = "Hello from C++";
return env->NewStringUTF(hello.c_str());
}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

CMakeLists.txt文件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下面这三个地方。两个library的名字(需一致)以及一个cpp文件的路径,彼此需要对应一致,当我们自己定义library以及自己创建cpp文件时需要对应修改。

D. Android 开发,Android Studio编译慢,卡死和狂占内存怎么破

已经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开发超过一年,随着项目的增大,依赖库的增多,构建速度越来越慢,现在最慢要6分钟才能build一个release的安装包,在网上查找资料,发现可以通过一些配置可以加快速度,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开启gradle单独的守护进程
在下面的目录下面创建gradle.properties文件:
/home/<username>/.gradle/ (Linux)
/Users/<username>/.gradle/ (Mac)
C:\Users\<username>\.gradle (Windows)
并在文件中增加:
org.gradle.daemon=true

同时修改项目下的gradle.properties文件也可以优化:
# Project-wide Gradle settings.
# IDE (e.g. Android Studio) users:
# Settings specified in this file will override any Gradle settings
# configured through the IDE.
# For more details on how to configure your build environment visit
# http://www.gradle.org/docs/current/userguide/build_environment.html
# The Gradle daemon aims to improve the startup and execution time of Gradle.
# When set to true the Gradle daemon is to run the build.
# TODO: disable daemon on CI, since builds should be clean and reliable on servers
org.gradle.daemon=true
# Specifies the JVM arguments used for the daemon process.
# The setting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weaking memory settings.
# Default value: -Xmx10248m -XX:MaxPermSize=256m
org.gradle.jvmargs=-Xmx2048m -XX:MaxPermSize=512m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Dfile.encoding=UTF-8
# When configured, Gradle will run in incubating parallel mode.
# This option should only be used with decoupled projects. More details, visit
# http://www.gradle.org/docs/current/userguide/multi_project_builds.html#sec:decoupled_projects
org.gradle.parallel=true
# Enables new incubating mode that makes Gradle selective when configuring projects.
# Only relevant projects are configured which results in faster builds for large multi-projects.
# http://www.gradle.org/docs/current/userguide/multi_project_builds.html#sec:configuration_on_demand
org.gradle.configureondemand=true

同时上面的这些参数也可以配置到前面的用户目录下的gradle.properties文件里,那样就不是针对一个项目生效,而是针对所有项目生效。
上面的配置文件主要就是做, 增大gradle运行的java虚拟机的大小,让gradle在编译的时候使用独立进程,让gradle可以平行的运行。
修改android studio配置
在android studio的配置中,开启offline模式,以及修改配置。实际上的配置和上面的一大段一样,主要是在这个地方配置的只会在ide构建的时候生效,命令行构建不会生效。

命令行构建
基于上面的配置,命令行构建时在命令后面加上这个参数即可 --daemon --parallel --offline。
引入依赖库时使用aar
使用网上第三方的依赖库时尽量使用aar,可以在mavenhttp://gradleplease.appspot.com/或者githuhttps://github.com/Goddchen/mvn-repo搜索。
自己的库模块也可以打包成aar,关于这个可以参考stormzhang的文章http://www.stormzhang.com/android/2015/03/01/android-reference-local-aar/。

热点内容
什么软件可以查电脑配置牌子 发布:2024-05-22 01:19:54 浏览:373
废电脑变成服务器 发布:2024-05-22 01:19:29 浏览:411
c语言函数手册chm 发布:2024-05-22 01:15:32 浏览:871
linuxservice命令 发布:2024-05-22 01:07:56 浏览:373
clinux程序设计 发布:2024-05-22 01:04:47 浏览:513
armc编程 发布:2024-05-22 01:02:26 浏览:158
铣圆弧编程 发布:2024-05-22 00:41:54 浏览:28
php网站运行 发布:2024-05-22 00:38:02 浏览:655
扑狗源码 发布:2024-05-22 00:26:30 浏览:243
多节点cdn服务器搭建 发布:2024-05-22 00:25:44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