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ipandroid
1. 有哪些 Android 的开源界面库
比较火爆的Android开源库有以下:
1、volley
主要有以下模块:
(1) JSON,图像等的异步下载;
(2) 网络请求的排序(scheling)
(3) 网络请求的优先级处理
(4) 缓存
(5) 多级别取消请求
(6) 和Activity和生命周期的联动(Activity结束时同时取消所有网络请求)2、android-async-http
主要有以下模块:
(1) 在匿名回调中处理请求结果
(2) 在UI线程外进行
(3) 文件断点上传
(4) 智能重试
(5) 默认gzip压缩
(6) 支持解析成Json格式
(7) 可将Cookies持久化到SharedPreferences 3、Afinal框架
主要有四大模块:
(1) 数据库模块:android中的
,使用了线程池对sqlite进行操作。
(2) 注解模块:android中的ioc框架,完全注解方式就可以进行UI绑定和事件绑定。无需findViewById和setClickListener等。
(3) 网络模块:通过httpclient进行封装http数据请求,支持ajax方式加载,支持下载、上传文件功能。
(4) 图片缓存模块:通过FinalBitmap,imageview加载bitmap的时候无需考虑bitmap加载过程中出现的oom和android容器快速滑动时候出现的图片错位等现象。4、xUtils框架
主要有四大模块:
(1) 数据库模块:android中的
,一行代码就可以进行增删改查;
(2) 注解模块:android中的ioc框架,完全注解方式就可以进行UI,资源和事件绑定;
(3) 网络模块:支持同步,异步方式的请求;
(4) 图片缓存模块:加载bitmap的时候无需考虑bitmap加载过程中出现的oom和android容器快速滑动时候出现的图片错位等现象;5、ThinkAndroid主要有以下模块:(1) MVC模块:实现视图与模型的分离。
(2) ioc模块:android中的ioc模块,完全注解方式就可以进行UI绑定、res中的资源的读取、以及对象的初始化。
(3) 数据库模块:android中的
,使用了线程池对sqlite进行操作。
(4) http模块:通过httpclient进行封装http数据请求,支持异步及同步方式加载。
(5) 缓存模块:通过简单的配置及设计可以很好的实现缓存,对缓存可以随意的配置
(6) 图片缓存模块:imageview加载图片的时候无需考虑图片加载过程中出现的oom和android容器快速滑动时候出现的图片错位等现象。
(7) 配置器模块:可以对简易的实现配对配置的操作,目前配置文件可以支持Preference、Properties对配置进行存取。
(8) 日志打印模块:可以较快的轻易的是实现日志打印,支持日志打印的扩展,目前支持对sdcard写入本地打印、以及控制台打印
(9) 下载器模块:可以简单的实现
、后台下载、
、对下载进行控制、如开始、暂停、删除等等。
(10) 网络状态检测模块:当网络状态改变时,对其进行检6、LoonAndroid 主要有以下模块:
(1) 自动注入框架(只需要继承框架内的application既可)
(2) 图片加载框架(多重缓存,自动回收,最大限度保证内存的安全性)
(3) 网络请求模块(继承了基本上现在所有的
)
(4) eventbus(集成一个开源的框架)
(5) 验证框架(集成开源框架)
(6) json解析(支持解析成集合或者对象)
(7) 数据库(不知道是哪位写的 忘记了)
(8) 多线程断点下载(自动判断是否支持多线程,判断是否是重定向)
(9) 自动更新模块
(10) 一系列工具类
2. 如何修改android系统的ramdisk以及boot镜像
ramdisk 是一种基于内存的虚拟磁盘技术,采用ext2文件系统。ramdisk.gz是ramdisk文件再压缩后的格式。查看ramdisk.gz根文件系统,或者对原有的文件系统进行修改,只需解压,再把获得的镜像文件挂载即可。
修改步骤如下:
解压:转到ramdisk.gz所在文件夹#gunzip ramdisk.gz
注意,解压后会得到ramdisk镜像文件,该镜像文件会把原有的ramdisk.gz覆盖,因此如果想保留ramdisk.gz复制到其他文件夹后再解压。挂载: #mkdir /mnt/loop
#mount –o loop ramdisk /mnt/loop //挂载镜像到loop目录
#cd /mnt/loop这里可以看到, 就是ramdisk.gz成功加载后的目录。修改文件系统的内容比如设置固定的IP地址,MAC地址。
umount /mnt/loop卸载 /mnt/loop0。
重新压缩成.gz压缩文件
#gzip –v9 ramdisk//生成新的ramdisk.gz压缩文件。
3. Android 网络框架解压缩(gzip)浅谈
六谈这个话题,是因为很多时间都忽略了这个因素,网络传输数据的压缩很少有人去关注,然而有时间提到这个问题的时间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已经忘掉了这个概念...
进入正题,首先来聊聊Gzip。
Gzip是GNUZip的缩写,他是一个GNU自由软件的文件圧缩程序。
我们在进行网络传输数据时,经常用到json、xml等格式的数据,这些数据在传输前可以进行压缩,这时候就会涉及到一种压缩格式—Gzip。Gzip的压缩比率非常大,有的甚至能达到99.9%以上,可以大大减少传输内容,提高用户的传输速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http://tool.chinaz.com/Gzips/
https://gzip.51240.com/
比如我们通过第一个链接看一下“开源中国的新闻页”,网址如下:
http://www.oschina.net/action/api/news_list?catalog=1&pageIndex=0&pageSize=20
结果显示,这个网页没有进行压缩,源文件大小为12KB,而压缩后,文件可减小到0.01KB,可以节省99.92%的传输控件。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00MB的数据经过压缩后不到1MB。
说道这里,我们先说一下Http中的Gzip技术细节
HTTP协议上的GZIP编码是一种用来改进WEB应用程序性能的技术。一般服务器中都安装有这个功能模块的,服务器端不需做改动,当浏览器支持gzip 格式的时候, 服务器端会传输gzip格式的蔽清数据。具体讲就是 http request 头中 有 "Accept-Encoding", "gzip" ,response 中就有返回头Content-Encoding=gzip ,我们现在从浏览器上访问玩啥网站都是gzip格式传输的。
同样的的道理,我们可以在android 客户端 request 头中加入 "Accept-Encoding", "gzip" ,来让服务器传送gzip 数据知并渣。
首先,客户端发请求给服搭悄务端,会带上请求头:Accept-Encoding:gzip。第二步,服务端接收到请求头后,可以选择压缩或不压缩。第三步,服务端选择压缩后,文件明显变小,同时在响应头加上Content-Encoding:gzip。第四步,客户端接收到响应后,根据响应头中是否带有Content-Encoding:gzip,判断文件是否被压缩,如果压缩就进行解压,如果没有压缩,就按照正常方式读取数据即可。
OKhttp3.4.0开始将这些逻辑抽离到了内置的interceptor中,看起来较为方便
在 BridgeInterceptor.java 这个类里边可以看到
如果header中没有Accept-Encoding,默认自动添加 ,且标记变量transparentGzip为true。
针对返回结果,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移除 Content-Encoding、Content-Length,并对结果进行解压缩。
可以看到以上逻辑完成了,由此我们通过OkHttp源码得出以下结论:
由于引用太多源码就不写了,直接针对以上6点做结果分析
Android’s HTTP Clients
HttpURLConnection
HTTP 协议中的 Transfer-Enco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