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历程
① 介绍下安卓系统的研发历史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创建Android公司,并组建Android团队。[2]
2005年8月17日,Google低调收购了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及其团队。安迪鲁宾成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总裁,继续负责Android项目。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这款名为Android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该组织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共同组成,并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成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来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这一联盟将支持谷歌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Google以Apache免费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3-4]
2008年,在GoogleI/O大会上,谷歌提出了Android HAL架构图,在同年8月18号,Android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在2008年9月,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1.0系统,这也是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
2009年4月,谷歌正式推出了Android 1.5这款手机,从Android 1.5版本开始,谷歌开始将Android的版本以甜品的名字命名,Android 1.5命名为Cupcake(纸杯蛋糕)。该系统与Android 1.0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
2009年9月份,谷歌发布了Android 1.6的正式版,并且推出了搭载Android 1.6正式版的手机HTC Hero(G3),凭借着出色的外观设计以及全新的Android 1.6操作系统,HTC Hero(G3)成为当时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Android 1.6也有一个有趣的甜品名称,它被称为Donut(甜甜圈)。 安卓各个版本在市场受欢迎度
2010年2月份,Linux内核开发者Greg Kroah-Hartman将Android的驱动程序从Linux内核“状态树”(“staging tree”)上除去,从此,Android与Linux开发主流将分道扬镳。在同年5月份,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2.2操作系统。谷歌将Android 2.2操作系统命名为Froyo,翻译完名为冻酸奶。
2010年10月份,谷歌宣布Android系统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即电子市场上获得官方数字认证的Android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个,Android系统的应用增长非常迅速。在2010年12月,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2.3操作系统Gingerbread (姜饼)。
2011年1月,谷歌称每日的Android设备新用户数量达到了30万部,到2011年7月,这个数字增长到55万部,而Android系统设备的用户总数达到了1.35亿,Android系统已经成为智能手机领域占有量最高的系统。
2011年8月2日,Android手机已占据全球智能机市场48%的份额,并在亚太地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终结了Symbian(塞班系统)的霸主地位,跃居全球第一。
2011年9月份,Android系统的应用数目已经达到了48万,而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系统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43%。继续在排在移动操作系统首位。谷歌将会发布全新的Android 4.0操作系统,这款系统被谷歌命名为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
2012年1月6日,谷歌Android Market已有10万开发者推出超过40万活跃的应用,大多数的应用程序为免费。Android Market应用程序商店目录在新年首周周末突破40万基准,距离突破30万应用仅4个月。在2011年早些时候,Android Market从20万增加到30万应用也花了四个月。
② 安卓是哪国创的
安卓是美国。
安卓系统创造者是Andy Rubin(安迪·鲁宾),是美国人,也是Google工程副总裁,Android开发的领头人。Android及它的绿色小机器人标志和苹果iPhone一样风靡世界,掀起了移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风暴。
创办Danger并担任CEO的过程中,Andy完成了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他和同事一起找到了将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利益结合起来的模式,这与iPhone非常类似。
但是,公司的运营并不理想,Andy接受董事会的决定辞职,并有些失望地离开了公司。Danger后来被微软收购,2010年这个部门发布了很酷但是很快失败的产品Kin系列手机。
(2)Android历程扩展阅读
Android是由Google开发的,直至准备发布前最新的修改及更新,在这一点上源代码可供Android开源项目(AOSP)使用,这是一个由Google领导的开源计划。AOSP代码可于无需的修改选定设备中找到,主要是Google Nexus及Google Pixel系列的设备。反过来说,那些开源码是由代工生产定制和调整以在他们的硬件上运行。
此外,Android的源代码并不包含某些硬件组件所需专有的驱动程序,因此大多数的Android设备(包括Google自己的设备)最终都会附带着自由及开放源码软件及专有软件的组合,伴随着用于进入Google服务所需的软件,都会落入后者的一类。
③ 安卓系统的有多少种
从2007年到2012年,Android已经过了五个年头。五年间,从初生的婴儿,到今天王者,Android通过八次大的升级完成了这一成长历程。本文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头梳理了Android这五年来的进化历程。
④ 介绍下安卓系统的发展史.要详细的.
很多玩家用户可能会奇怪:“为什么 Android 会用甜点作为它们系统版本的代号?”这个命名方法开始于 Andoird 1.5 发布的时候。作为每个版本代表的甜点的尺寸越变越大,然后按照26个字母数序:纸杯蛋糕,甜甜圈,松饼,冻酸奶,姜饼,蜂巢。
Android 1.1
发布时间:发布于 2008 年9月
Android 1.5 Cupcake纸杯蛋糕
发布时间:发布于 2009 年 5 月
Android 1.6 Donut甜甜圈
2009 年 9 月发布
Android 2.0 Eclair松饼
2009 年 10 月 26 日
Android 2.1 Eclair松饼
Android 2.1: 2009 年 10 月 26 日,又一个主要版本升级以创纪录的速度放出。这次,大版本升级到了Android 2.1 “Eclair.”Android 2.1主要特性:提升硬件速度更多屏幕以及分辨率选择大幅度的用户界面改良支持 Exchange活动墙纸大幅改进虚拟键盘蓝牙 2.1Google 地图
Android 2.2 Froyo冻酸奶
谷歌于北京时间2010年5月20日晚上10:30点在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举办Google I/O 2010大会第二天的会议,Google正式发布了代号是“froyo 冻酸奶”的Android操作系统2.2版。 相对于上一版本的 改变: 1、整体性能大幅度的提升 2、3G网络共享功能。 3、Flash的支持。 4、App2sd功能。 5、全新的软件商店。 6、更多的Web应用API接口的开发。
Android 2.3 Gingerbread姜饼
gingerdroid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7日凌晨,Google正式对外发布了他们的下一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2.3也就被大家所熟知的Android Gingerbread系统。 主要更新包括: 游戏:增加了新的垃圾回收和优化处理事件,以提高对游戏的支持能力。原生代码可直接存取输入和感应器事件、EGL/OpenGL ES、OpenSL ES。新的管理窗口和生命周期的框架。 多媒体:支持VP8和WebM视频格式,提供AAC和AMR宽频编码,提供了新的音频效果器,比如混响、均衡、虚拟耳机和低频提升 通讯方式:支持前置摄像头、SIP/VOIP和NFC(近场通讯) 站在用户的角度看,这次更新的亮点主要有: 简化界面、速度提升: 更快更直观的文字输入: 一键文字选择和复制/粘帖: 改进的电源管理系统: 新的应用管理方式: 原生支持前置前置摄像头、互联网通话和NFC(近场通讯): 系统原生支持VoIP,可以在联系人里加入它的SIP帐户,然后直接通过系统来拨打VoIP电话。 增加下载管理器:Android 2.4 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预计在2011年第四季度发布。其甜品代号为 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 预计与2.3版本之间的变化不会太大,但是会有不少功能更新。毕竟已经采用了新的代号。 目前已知的Android 2.4带来的更新包括更多的动画特效、更快的运行速度、软件通话降噪、视频聊天等。 Android 2.4系统不会是之前一直谣传的Android 3.0,其真正的版本号将会是Android 2.4。
Android 3.0 Honeycomb蜂巢
3.0系统特性 ·优化针对平板 ·全新设计的UI增强网页浏览功能 ·n-app purchases功能 ·经过优化的Gmail电子邮箱; ·全面支持GoogleMaps
Android 3.1 Honeycomb
Google发布了最新的Android3.1操作系统,新版本最大的改变是将Android手机系统跟平板系统再次合并,从而方便开发者。Android3.1相比3.0的升级有限,除了任务管理器可以滚动,支持USB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另外还有,它会支持 Google TV.可以支持XBOX 360无线手柄,这个就牛掰了,大屏幕的Android平板电脑肯定会非常吃香,简直就是一台随身游戏机嘛,还是用手感最好的无线手柄的。此外就是一些widget支持的变化,能更加容易的定制屏幕widget插件。
希望楼主给分
⑤ Android发展到现在共有多少个版本
2010年五月,Androidnbsp;2.2正式发布。在经历了1.0、1.1、1.5、1.6、2.0、2.1的版本发展历程之后,新版Android2.2系统使用了JIT编译器,它可以让整个系统的效能提升2至5倍,速度是2.1版本和2.2版本的最明显差距 查看原帖>>
⑥ 安卓系统是那个公司开发出来的!
安卓系统是google公司开发出来的。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谷歌)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
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8月由Google收购注资。2007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
(6)Android历程扩展阅读:
一、发展历程: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创建Android公司,并组建Android团队。
2005年8月17日,Google低调收购了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及其团队。安迪鲁宾成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总裁,继续负责Android项目。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这款名为Android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该组织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共同组成。
并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成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来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这一联盟将支持谷歌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Google以Apache免费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
2008年,在GoogleI/O大会上,谷歌提出了AndroidHAL架构图,在同年8月18号,Android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在2008年9月,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1.0系统,这也是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
二、平台优势
1、丰富的硬件
这一点还是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相关,由于Android的开放性,众多的厂商会推出千奇百怪,功能特色各具的多种产品。
功能上的差异和特色,却不会影响到数据同步、甚至软件的兼容,如同从诺基亚Symbian风格手机一下改用苹果iPhone,同时还可将Symbian中优秀的软件带到iPhone上使用、联系人等资料更是可以方便地转移。
2、方便开发
Android平台提供给第三方开发商一个十分宽泛、自由的环境,不会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阻扰,可想而知,会有多少新颖别致的软件会诞生。但也有其两面性,血腥、暴力、情色方面的程序和游戏如何控制正是留给Android难题之一。
3、Google应用
在互联网的Google已经走过10年度历史,从搜索巨人到全面的互联网渗透,Google服务如地图、邮件、搜索等已经成为连接用户和互联网的重要纽带,而Android平台手机将无缝结合这些优秀的Google服务。
⑦ 安卓系统发展历史
结合网络资料,现在为你总结如下:
安卓Android是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其公司于2003年在美国加州成立。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2007年11月12日,Android Beta操作系统SDK正式发布。
Android 1.0
2008年9月23日发布,这也是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
伴随1.0的发布,首款搭载Android 1.0 OS的Android手机诞生。因为1.0不支持触摸输入,因此G1配置了实体键盘。
2009年4月30日发布。从这时起,Android系统版本都是以糕点进行命名,并以字母排序。
Android 1.6
2009年9月15日发布。Android1.6首次支持了CDMA网络,为诸如Verizon和Sprint这样的CDMA运营商打开了一扇大门。
Android2.0
2009年11月——G1面世后1年左右——Android2.0降临了。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它都是Android发展历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第一个是Android1.5)。
2010年5月20日发布。直到Android2.2发布时,谷歌似乎才开始认真考虑Android的企业级功能。
2010年12月7日发布。该版本开始对NFC的支持。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NFC功能作用也仅限于扫描景点的NFC便签,从而获得URL网址等更多的信息——其实和二维码没什么区别,但是谷歌随后在Sprint版本的Nexus S中引入了谷歌电子钱包——一个重要的移动支付创举。许多公司现在开始注意到NFC和移动支付的前景,而毫无疑问,Android2.3是这方面的先驱者。
2011年2月2日发布。“蜂巢”更像是Android系统发展历程上向分岔路的一次尝试,与智能手机无关,正式进军平板电脑。
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发布。Android4.0是Android发展历史上最重大的而一次升级。
2012年6月28日发布。Android4.1是谷歌继蜂巢之后,一次全新的平板策略尝试。
关于 Android 的故事,未完待续……
⑧ Android OS的历程
Foundation
公司成立于帕洛阿尔托,加利福尼亚州,美国的安迪·鲁宾(联合创始人)Rich Miner(野火通信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2003年10月尼克·西尔斯(T-Mobile的副总裁)和克里斯·怀特(为首的设计和接口开发的WebTV)合伙发展,在鲁宾筹备研发智能的移动设备,当然这必须使他们更清楚知道其拥有者(User or Owner)的需求和喜好。“尽管有创始人和团队过去取得过一定的成就,其公司经营黯淡,只露出它正在对软件的手机。同年,鲁宾花光了钱。没想到的是他的另一个朋友史蒂夫·帕尔曼,鲁宾,给他带来了10,000美元的现金表示歉意,并拒绝在该公司注入股份。
⑨ 从HTC G1到Nexus 6 看安卓手机发展史
【IT168 评测】根据去年上半年的统计,安卓阵营同期发售的手机达到了1123款。而在当年,被人反复提及的精品手机,其实也不过是2、30款的样子。但说来说去,如果要在这些产品中选一款代表整个安卓阵营,那么选择似乎也只有一个——谷歌Nexus系列手机。的确作为谷歌一年一款的亲生机型,Nexus每年都扮演着“行业风向标”的角色。尤其是今年年初,一度盛传Nexus 6将停止发布,令上周Nexus 6的发布显得异常珍贵。那么回顾HTC Dream G1到Neuxs 6,这些年安卓手机又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一款一款慢慢回顾。
机型一:HTC Dream G1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
关键词:全球首款Android手机
HTC Dream G1是全球首款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作为第一款GPhone拥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回顾当时的背景,美国运营商T-Mobile、Google、HTC三家之间的共同合作才打造了这么一款产品,可见新系统推广的不易。不过虽然有难度,但是Google和HTC这对好搭档确实在未来的两年让安卓平台迅速蹿红,梦想成真。
▲首款安卓机 其实还留有功能机转型的影子
硬件上,HTC Dream G1采用26万色3.2英寸的电容触摸屏,分辨率为320×480像素;搭载主频为528MHz的处理器,配合192MB RAM+256MB ROM的机身内存储。虽然该机在当年为了方便用户减低上手难度,配备了全键盘(早期不少安卓触屏机均拥有全键盘,不信可以去问Moto和Sony)、同时该机没有通用耳机听筒、输入还必须依靠键盘,但都没能掩盖掉Android在系统上的闪光点。
机型二:Nexus One
发布时间:2010年1月
相关关键词:高通CPU、HTC代工
有了G1的合作,此次Nexus One的出现就显得格外的顺理成章。这款由HTC代工的Nexus One有着当年中高端智能手机的配置,包括了一块3.7英寸AMOLED屏幕,分辨率达到了480x800。内置了1GHz高通单核处理器,512MB RAM+512MB ROM存储空间,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在系统方面,该机运行了基于安卓2.1的操作系统,并拥有语音输入功能。硬件搭配语音,如今交互的主要硬件一个不少。
▲整体造型已经没什么功能机的影子了
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些,HTC在2010年以后依旧风生水起;高通则成为当年芯片厂商的一方霸主,其实都能从这款产品上看到影子。基本上“硬件代工厂商+完整的芯片解决方案+开放的安卓系统”,也在今后的几年快速的吞噬着原本属于“诺基亚、黑莓”等老牌手机厂商的份额。相对较低的入门门槛除了除了让这个行业迅速壮大,其实也埋下了一些“小问题”。
机型三:Neuxs S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
相关关键词:NFC、2.5D屏幕、蜂鸟A9芯片
距离首款机型发布仅12个月不到,我们就再次看到了Nexus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不过代工厂商换为了三星。硬件上这款手机采用4英寸Super AMOLED屏幕、1GHz蜂鸟处理器、512MB RAM+16GB ROM,另外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也配备了LED闪光灯。在Android 2.3中,谷歌新增了下载管理功能,以进一步规范已下载的文件。
▲曲面玻璃 当年一度屏幕产能不足还更换了材质
同时,仔细前后左右翻看这款手机的设计细节,你能看到NFC近场通信,还能看到曲面的玻璃设计,甚至还能看到iPhone 6身上的2.5D屏幕。作为一款谷歌标杆式的产品,你在Nexus S身上能看到太多如今手机的蓝本。
▲2.5D屏幕 除了滑动手感更好还能提升显示效果
另外,虽然同为单核1GHz芯片,但是三星蜂鸟A9芯片在性能上可以说是全面领先同时期的高通产品。而在当年那个硬件性能匮乏的年代,“核心论和发烧论”则成了主流。在这一前提下,相继拥有蜂鸟、猎户座等强大芯片的三星,也走上了崛起之路。至于三星Super AMOLED屏幕与诸家厂商的“产能游戏”(由于自家研发屏幕供应不足,曾影响过包括Nexus S和HTC G7在内的多款热门机发售),三星代工苹果零配件和其后的“抄袭风波”又是另外的插曲了。
机型四:Galaxy Neuxs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
相关关键词:Android 4.0、德州仪器TI OMAP4460双核、集成基带、虚拟按键
这依旧是一款由三星代工的Nexus手机,只是硬件本身三星的色彩却不那么浓郁。整机采用了4.65英寸1280x720分辨率Super AMOLED屏幕,也是首批“准大屏”720P分辨率级别手机。另外该机采用了德州仪器TI OMAP4460双核处理器,主频1.2GHz,内存也达到了1GB,摄像头方面则为前置130万+后置500万像素组合。
▲同样的曲面屏 看起来很像Nexus S的放大版
需要注意的是,当年的CPU大战造成了太多的手机CPU厂商的出现,譬如早期的英伟达、博通、也包括本机所采用的德州仪器,都曾有着各自的阵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CPU集成基带芯片”则成了手机厂商的选择,而没有集成网络芯片的一众厂商也随之推出了历史舞台。
另外,此次Galaxy Neuxs搭载Android 4.0原生系统,而随着系统版本的升级和推广,早年间准入门槛低,碎片化严重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新系统推出,但是仍旧有多余70%以上的用户卡在Android 2.3,后期的用户体验遭人诟病。
机型五:Nexue 4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
相关关键词:双面玻璃设计、高屏占比
4.7英寸720P全贴合IPS屏幕、高通APQ8064处理器,内置2GB RAM+8GB ROM,后置800万像素镜头。虽然时隔两年,Nexue 4的配置放在如今依旧是能排到中端水平。当时官方售价299美元(8G版)、349美元(16G版),也足够有性价比。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硬件上安卓陷入了一个相对的瓶颈。
▲造型上机器经典的一代nexus
当然了,其实这款手机除了不错的性价比,其实也有不少信息值得分析。外观上,该机依旧延续了虚拟按键的设计,同时也引入了超窄边框的设计。“超窄边框+高屏占比+大屏幕”这种组合无疑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同时整体不错的配置和双面玻璃的造型,也确实让这款手机成为了一款安卓经典。如果非要带上自己的观点讲,从Nexus 4开始,安卓在硬件体验上才开始有了追上iPhone的水平。
机型六:Nexus 5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
相关关键词:干儿子手机、光学防抖、LG
Nexus 5由LG代工,事实上Nexus 4也同样出自LG。除了证明了LG和Google关系的升温外,也从侧面反映了谷歌和三星之间关系的微妙。毕竟就在这两年三星越做越大,几乎坐稳了Android阵营的头把交椅,把曾经的老对手HTC甩在身后的同时,也不满足于“Android手机阵营一员”这样的成绩。如此一来,和Google的疏远也算是必然了。
▲外观上Nexus近几款产品高度趋同
硬件方面,Nexus 5正面采用了一块4.95英寸IPS原色硬屏,分辨率达到1920X1080像素;内置一颗主频2.3GHz的骁龙800四核处理器,以及2GB RAM+16GB ROM的内存组合。整体表现优秀,但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而其中最大的亮点,则是搭载一颗支持OIS光学防抖功能的800万像素摄像头。弱化屏幕、性能上的提升(实际体验影响不大),转而将着眼点放在了拍照、音质、续航、设计、系统,这也是最近这一年全体Android手机整体发展趋势。
▲当年的热门机型都位列其中
另外就在当年,Google还开始招收“干儿子”系列。详细讲就是将诸如HTC ONE、三星S4这样的明星旗舰机型推出原生系统版。一方面能够将原生安卓的系统标准推广,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相对缓和于厂商之间的“冲突”。而除此以外,Google还在酝酿模块化手机,Neuxs亲生系列似乎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时间来到了2014的下半年,几经沉浮的Nexus 6终于和诸位见面了。没了HTC、没了三星和LG,此次Google选择了曾经被收购的Moto进行了代工合作。以“美国制造和定制化设计闻名的新Moto x”为蓝本,推出了屏幕更大的Nexus 6。
▲造型上和此前的多代都有着不小差别
再看一下这款Nexus 6,该机采用了2.65GHz高通骁龙805四核处理器,2560*1440分辨率屏幕,目前还并不清楚该屏幕是否为Super AMOLED材质。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和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电池方面搭载了3220mAh不可拆卸电池,上市搭载安卓5.0系统,裸机价格649美元,折合人民币4000元左右。
分析上面的信息,不难发觉这已经是Google连续三年选择高通的SOC方案了,不得不说除了性能上足够令人满意,高通在基带整合上的优秀表现才是近几年成功的关键。也得益于此,两网通或者三网通已经成了当下极其常见的事。
另一方面,此次Nexus 6破天荒的创造了4000远的高价,但理性分析这一点也不难回答。从Nexus 4开始,Android硬件水平就有了比肩iPhone的能力。而历经Nexus 5/6两代,安卓产品在拍照、音效、设计、交互体验也都大踏步前进。回顾上半年的手机行业,情怀、系统、设计,这种强调体验的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Android复兴,其实就在当下。
最后,抛开Nexus,我们还可以展望一下如同要来的事情。在刚刚过去的九月三星发布了Galaxy Note Edge,同时也将曲面屏的应用能力做了更多的诠释。在未来,能否通过这种技术将手机的造型彻底改变,我想大家都有所期待。
▲颇具科技感的操作模式
而在传闻中,明年Nexus或许真的就该说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谷歌模块化手机。据悉首批模块化智能手机将会在2015年1月发售,最低50美元就可以买到。而这种Project Ara手机将手机的各个单元以“骨骼板”和“模块”进行连接。到时候,手机什么配置?什么色块?您按照个人意愿拼图就好。
▲每一个板块也都可以拆装
总之,安卓从无到有,从硬件发烧到整体体验,从2G再到全网通吃,用了6年时间。人们除了习惯着技术带来的体验升级,其实也不禁猜测我们下一次颠覆式的革新在哪里。而下一次改革,Google又能否同苹果一道领跑,着很显然是个开放的命题。到那个时候,是否还有Nexus,亦或者Nexus以别的名称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⑩ android系统的发展历史
2007年11月5日,Google发布了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移动手机平台 --Android。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等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的开放的移动开发平台。
2008年9月22日,美国运营商T-Mobile USA在纽约正式发布第一款Google手机 -- T-Mobile G1。该款手机为中国台湾宏达电代工制造,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支持WCDMA/HSPA网络,理论下载速率为7.2Mbit/s,并支持Wi-Fi无限局域网络。
Google与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合作开发了Android移动开发平台,这个联盟由摩托罗拉、高通、宏达电和T-Moblie、中国移动等在内的30多家移动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组成。Google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第三方结成了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在移动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
Android作为Google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推进“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提供信息”这一企业目标的实现。全球为数众多的移动电话用户从未使用过任何基于Android的移动通讯设备,Google的目标是让移动通讯不依赖于设备甚至平台。处于这个目的,Android将补充而不会代替Google长期以来奉行的移动发展战略:通过与全球各地的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结成合作伙伴,开发即有用又有吸引力的移动服务,并推广这些产品。
Android系统在国内的发展主要在于针对Android系统的二次开发上,以Android系统源码为基础,再深度定制改版而成的操作系统主要有创新工场投资的点心公司开发的点心操作系统、中国移动的Ophone、联想的乐Phone、阿里云手机操作系统及雷军的小米科技开发的MI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