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视频帧
① 安卓手机怎么调帧数,有什么软件可以调
高端机基本上自带刷新率调节的功能;中低端机需要ROOT之后才能调,但现在的手机基本上小白是ROOT不了的,能在网络问这种问题,我猜你也不是个大神,所以这个问题基本无解。
现在主流安卓手机屏幕的帧数基本上都是60帧,一些高端旗舰机屏幕的帧数可以达到120帧,比如RealMe真我Q3、OPPO FindX2、IQOO Neo3等。
我感觉现在调手机帧数没什么意义,因为你往低了调,属于自找难受;往高了调,硬件又不支持,所以没必要。
FPS是图像领域中的定义,是指画面每秒传输帧数,通俗来讲就是指动画或视频的画面数。
FPS是测量用于保存、显示动态视频的信息数量。每秒钟帧数越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通常,要避免动作不流畅的最低是30。
FPS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刷新率(单位为Hz)”,例如我们常在游戏里说的“FPS值”。我们在装机选购显卡和显示器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刷新率”。
一般我们设置缺省刷新率都在75Hz(即75帧/秒)以上。例如:75Hz的刷新率刷也就是指屏幕一秒内只扫描75次,即75帧/秒。
而当刷新率太低时我们肉眼都能感觉到屏幕的闪烁,不连贯,对图像显示效果和视觉感官产生不好的影响。
电影以每秒24张画面的速度播放,也就是一秒钟内在屏幕上连续投射出24张静止画面。
有关动画播放速度的单位是fps,其中的f就是英文单词Frame(画面、帧),p就是Per(每),s就是Second(秒)。用中文表达就是多少帧每秒,或每秒多少帧。电影是24fps,通常简称为24帧。
② android 如何对每帧的视频流进行编码
首先,你的文件有没有错误。 比如,拿出来,放在pc上看看是否能播。不能播,可能你保存的文件有误。如果,能播。那么可能与文件的权限有问题。如果放在file的目录下,可能需要更改文件目录及创建的文件的权限。其方法网上有,调用java的方法,使用linux命令行。
③ 什么安卓手机视频播放器可以显示视频的实时帧数
在迅雷影音的界面,右键菜单中选择”媒体信息“。即可查看视频文件的详细信息。
具体方法如下:
需要用到的软件:迅雷影音播放器。
1、首先下载完成视频文件。
6、完成。
④ Android使用MediaMetadataRetriever类获取视频帧时一直无法正确读取路径文件,iamge显示位null
从API 8开始,新增了一个类:
android.media.ThumbnailUtils这个类提供了3个静态方法一个用来获取第一帧得到的Bitmap,2个对图片进行缩略处理。
public static Bitmap createVideoThumbnail (String filePath, int kind)
第一个参数是文件的路径,第二个参数是指定图片的大小,有两种选择Thumbnails.MINI_KIND与Thumbnails.MICRO_KIND。
第一种文档上说大小是512 x 384 ,我用一个MP4格式文件测试得到544 x 960,用一个wmv格式文件测试得到160 x 120。明显不靠谱。第二种参数两种格式文件得到的大小都是 96 x 96,这个才是缩略图。extractThumbnail(Bitmap source, 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options)
extractThumbnail(Bitmap source, int width, int height)
这两种方法都是用来处理Bitmap的大小的,第一个参数是要处理的Bitmap,第二个参数是处理后宽度,第三个是高度,第四个参数options,如果options定义为OPTIONS_RECYCLE_INPUT,则回收资源。也就是说可以用第三种方法把截取到的第一帧的Bitmap转成任意想要的大小,第三个方法还可以获取内存卡内图片的缩略图。
Bitmap bitmap = ThumbnailUtils.createVideoThumbnail(path1, Thumbnails.MINI_KIND);
bitmap = ThumbnailUtils.extractThumbnail(bitmap, 210, 210);
从API 10开始新增一类MediaMetadataRetriever可以用来获取媒体文件的信息
MediaMetadataRetriever mmr = new MediaMetadataRetriever();
mmr.setDataSource(/sdcard/33.mp4);
Bitmap bitmap = mmr.getFrameAtTime();
image.setImageBitmap(bitmap);
System.out.println(mmr.extractMetadata(MediaMetadataRetriever.METADATA_KEY_DATE)+);
System.out.println(mmr.extractMetadata(MediaMetadataRetriever.METADATA_KEY_MIMETYPE)+);
mmr.release();
MediaMetadataRetriever可以获取任何一帧的缩略图。
public static Bitmap createVideoThumbnail(String filePath) {
// MediaMetadataRetriever is available on API Level 8
// but is hidden until API Level 10
Class clazz = null;
Object instance = null;
try {
clazz = Class.forName(android.media.MediaMetadataRetriever);
instance = clazz.newInstance();
Method method = clazz.getMethod(setDataSource, String.class);
method.invoke(instance, filePath);
// The method name changes between API Level 9 and 10.
if (Build.VERSION.SDK_INT <= 9) {
return (Bitmap) clazz.getMethod(captureFrame).invoke(instance);
} else {
byte[] data = (byte[]) clazz.getMethod(getEmbeddedPicture).invoke(instance);
if (data != null) {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ByteArray(data, 0, data.length);
if (bitmap != null) return bitmap;
}
return (Bitmap) clazz.getMethod(getFrameAtTime).invoke(instance);
}
} catch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ex) {
// Assume this is a corrupt video file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ex) {
// Assume this is a corrupt video fil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Log.e(TAG, createVideoThumbnail, e);
} catch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e) {
Log.e(TAG, createVideoThumbnail, 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Log.e(TAG, createVideoThumbnail, e);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Log.e(TAG, createVideoThumbnail, 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Log.e(TAG, createVideoThumbnail, e);
} finally {
try {
if (instance != null) {
clazz.getMethod(release).invoke(instance);
}
} catch (Exception ignored) {
}
}
return null;
}
⑤ Android中怎么逐帧读取一段视频
我用的是Kmplayer,很有名的一款视频播放器,网络下就有了,我一直在用。
1.打开你想要从中截取gif的电影或视频,手动调节播放器到你需要截取的那一段(按F键可以一帧一帧的微调),然后暂停。
2.右键点击出现菜单,选择 【捕获】-【画面:高级捕获】调出【帧模式】窗口(或直接按快捷键Ctrl + G)
3.在帧模式窗口中先选择你想要截图保存的位置,在“要捕获的数量”里面选择【连续】,“要捕获的帧”选择【所有帧】。如果影片清晰度高,那么“捕获尺寸”选【原始尺寸】的话截出来的图就会很大,而且会由于截的图片大变的很卡,有时还会漏帧。再说反正后面做gif的时候还要把图片缩小,所以选择【指定尺寸】,然后把播放器窗口调小一些,点下面的那个,就会自动匹配你当前画面的大小尺寸。
4. 点帧模式窗口中右下方【开始】(此时播放器停止播放的话是不会截图的,开始播放时就会自动逐帧截图),然后再点击播放器开始播放,此时播放器自动进行所有帧抓取存储操作,完成时先点帧模式右下方的【停止】,再点击播放器的停止播放。逐帧截图工作完成。
⑥ 怎么让安卓手机过渡动画保持每秒60帧,滑动也是每秒60帧
不要误导别人。30帧如果是标准的30帧的话,看上去可以是"流畅"的视觉感受。而60帧才真的是"稳定"。假如是24帧,对于手机来说绝对是卡顿的,很明显的卡顿,不连贯。你认为的24帧感觉不到闪烁,说的是24帧电影吧,电影确实是24帧,而且视觉效果上比较流畅稳定,这前提是所有的帧都是模糊帧,每一帧都是结合前后两帧画面而妥协之后的。好莱坞大片之所以24帧能让人感觉不到卡顿是因为几乎每一帧都是经过工作室精心调制的,每一秒的24帧画面模糊化处理后会显得连贯。目前手机显示技术上可以稳定60帧动画,但是会消耗过多的性能,造成续航进一步下降(而智能手机续航本来就是软肋),所以大多数厂家还是使用的30帧(非标准足量的30帧,有时候复杂场景下会掉帧,造成卡顿的视觉现象)。另外,刚才提到的24帧模糊处理,类似于电脑单机游戏上的"动态模糊"处理方式,可以验证一下,同样锁帧40每秒,开启和关闭动态模糊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说24帧不闪烁,说的是经过后期处理的超级电影,手机是没有动态模糊处理的,每一帧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手机如果想要一直保持绝对稳定流畅,需要达到真实60帧每秒以上的帧率。
⑦ Android中怎么逐帧读取视频文件
MediaMetadataRetriever media = new MediaMetadataRetriever();
media.setDataSource(”视频的绝对地址“);
Bitmap bitmap = media.getFrameAtTime();
image = (ImageView)this.findViewById(R.id.imageView1);
image.setImageBitmap(bitmap);
这个是获取第一祯的代码,可以参考下
⑧ 安卓有什么能将视频一帧一帧编辑剪辑的软件吗
没有这样的APP。
别说手机了,就是电脑上应用的视频编辑软件,能一帧一帧处理的,也不多。 只有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如PR等,才可以处理到帧。
即使PR能处理到帧,但PR是视频编辑软件,对图片(一帧就是一图片)的处理功能相当弱! 所以,在处理帧(特别是一帧一帧的修改时)时,通常先用PR,将视频生成序列帧,然后在PS中,一张一张的修改。修改完成后,再导入PR中。
⑨ 安卓手机录屏的监控视频和原监控视频单帧播放一样吗每秒帧数一样吗
摘要 不一定,但你可以设置录屏的有关参数,可以达到高画质,高音质。
⑩ 安卓手机帧数显示软件
首先,人眼的感知极限并不是 60 fps
我们从维基网络以及果壳中,可以查到:”有了平滑度高的60hz之后,更有极度连贯的120hz的电视推出,而超过大概85赫兹的视频,像是画面每更新一次只会发光几百分之一秒的阴极射线管及等离子显示屏,此时已经到达大脑处理视频的极限,人眼并无法分辨与更高更新率的差异,因此使用主动式快门眼镜的3D电视更新率达到200赫兹或以上,对人眼来说是无法看到左右视角切换的过程。“
因此,人眼的感知极限是高于 60 fps 的。
其次,画面帧率越高,体验越好
维基网络中提到几个重要的帧率数值:
12 fps:由于人类眼睛的特殊生理结构,如果所看画面之帧率高于每秒约10-12帧的时候,就会认为是连贯的
24 fps:有声电影的拍摄及播放帧率均为每秒24帧,对一般人而言已算可接受
30 fps:早期的高动态电子游戏,帧率少于每秒30帧的话就会显得不连贯,这是因为没有动态模糊使流畅度降低
60 fps:在实际体验中,60帧相对于30帧有着更好的体验
85 fps:一般而言,大脑处理视频的极限
注:如果需要了解动态模糊技术相关知识,可以查阅这里
所以,总体而言,帧率越高体验越好。一般的电影拍摄及播放帧率均为每秒24帧,但是据称《霍比特人:意外旅程》是第一部以每秒48帧拍摄及播放的电影,观众认为其逼真度得到了显着的提示。
但是,目前显示性能优化的极限是 60 fps
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既然帧率越高体验越好,那为什么我们的显示性能优化只需要做到 60 fps 就 OK 了?具体的原因就要从我们使用的设备说起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生成图像的设备(如显卡)与显示图像的设备(如显示器)是分离的。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是固定的
目前, 大多数显示器根据其设定按 30Hz、 60Hz、 120Hz 或者 144Hz 的频率进行刷新。 而其中最常见的刷新频率是 60 Hz。 这样做是为了继承以前电视机刷新频率为 60Hz 的设定。 而 60 Hz 是美国交流电的频率, 电视机如果匹配交流电的刷新频率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屏幕中出现滚动条,即互调失真。(这样我想起了一个老段子:马屁股决定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
显卡的生成图像的频率是变化的
因为,显卡的生成图像的频率与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就涉及到了一个配合的问题。
最理想的情况是两者之间的频率是相同且协同进行工作的,在这样的理想条件下,达到了最优解。但实际中显卡的生成图像的频率是变化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保证,两者之间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当GPU还在渲染下一帧图像时,显示器却已经开始进行绘制,这样就会导致屏幕撕裂(Tear)。这会使得屏幕的一部分显示的是前一帧的内容,而另一部分却在显示下一帧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屏幕撕裂(Tear)的问题,早在 PC 游戏时代就被发现, 并不停的在尝试进行解决。 其中最知名可能也是最古老的解决方案就是 V-Sync 技术。
V-Sync 的原理简单而直观:产生屏幕撕裂的原因是显卡在屏幕刷新时进行了渲染,而 V-Sync 通过同步渲染/刷新时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示器的刷新频率为 60 Hz,若此时开启 V-Sync,将控制显卡渲染速度在 60 Hz 以内以匹配显示器刷新频率。这也意味着,在 V-Sync 的限制下,显卡显示性能的极限就限制为 60 Hz 以内。
更多信息:脑洞大开:为啥帧率达到 60 fps 就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