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如何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如何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发布时间: 2022-07-22 21:21:35

❶ 怎样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看不见的手”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要完全实现优化配置资源这一功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⒈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⒉理性经济人假设;
⒊完全自由的市场选择;
⒋完全由价值规律来调节;
⒌全部供需双方受同一规则支配;
⒍真正地实行优胜劣汰;
⒎同时还受到时空(环境)条件的限制:

❷ 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如何达到最优化

日事清主要从做计划、做记录和作总结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因此我们公司对这款软件一直很信任!它对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有很多方法:

1.合理调整生产一线,特别是采掘一线的人员结构。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把不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年老体弱人员调整出来,把身强力壮的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岗位上去,使生
产一线的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精兵强将的态势,以保证生产一线人员能有旺盛的精力去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参照生产一线的人员数量和工作量,按比例配置辅助人员,使之既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又不浪费劳动力。
3.对地面和机关岗位的人员配置,要杜绝因人设岗现象的发生。对可兼职作业的岗位要予以合并,以确保人力资源的舍理利用。
4.要公开、公平、公正地让每个职工凭自己的能力竞争上岗。对上岗人员要实行三级动态管理。即:将上岗人员划分为优秀、合格、临时三种上岗身份,并根据每个上岗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定期实行三种身份相互转换制度。让每个上岗人员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5.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同时也应打破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分配到管理岗位上去工作的观念,可以把他们分配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人岗位上去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弥补实践中的缺陷,以促进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6.在配备各个岗位的生产(工作)人员时,应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都符合优化配置原则,使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老职工与精力充沛、体格健壮的年轻职工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效应,以确保能高效率地完成企业的各项既定目标。

❸ 如何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打算经济时代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企业发展。面对新形势,国有大型企业应怎样转变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已成为目前企业面对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并就应处理好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关系提出几点意见。

转变观念,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要加大企业资本投入,把企业发展方案与人力资源开发与打算配套,要把人才造就作为企业领导事迹考核重要指标。对于高级管理人员,要履行持续教导,使其控制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普通员工要履行在岗培训,通过培训进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步员工整体素质。

塑造企业文化

对文化传统的继承,要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应根据时代的变更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对原有文化进行改革。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层次各个文化方面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它需要企业员工有正视自我否定苦楚的勇气,需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需要有遭遇挫折和失败的心理筹备。营建企业文化,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心、人生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导,使企业价值观灌输到职工思想举动中,转化为员工价值观,形成企业群体精力成为增进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合理配置的前提,是要对所设的岗位进行全面而过细的工作分析,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工作分析,可以检验岗位设置的合理性,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履职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素质(教导背景、经验和专业知识等等),为合理配置人员供给客观根据。有了清楚的岗位描写,既能够有的放矢地对具体人员的能力、品德和心理素质等进行考核和评价后“对号人座”,又能够使履职人员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如果岗位的职位、任务、责任描写的线条较粗,没有按工作分析的请求细化地表达,使得岗位职位不正确,岗位责任不明确,那么就会存在“大材小用”、“小材大用”,有的员工工作吃不饱、有的却力不从心;或员工对工作应当达到的请求模含混糊、工作未能笼罩所有要素而效率不高;或岗位间工作任务部分重叠、连接不畅,某一事项多人管理,而有些随机会到的诸多事情却无人问津等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不仅要通过深入调研做出工作分析,编制好岗位规范,因岗取人,还要定期对员工的工作事迹、工作态度、职务能力和个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以此懂得员工对现任岗位的适应程度,同时检验企业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的有效性。创造问题后要认真分析,主动调剂和改良,努力使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系统和长期有效的勉励机制。

在考核内容方法上可根据企业现状采用合适的考核方法,如采用目标考核、要害绩效指标考核、安稳计分卡等手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各类员工采用有效的勉励措施,除了通过待遇留人外,企业对不同需要的员工还可采用信任勉励、职务勉励、知识勉励、情绪谢励、目标勉励、荣誉勉励和行动勉励等,从而构建长期有效的勉励机制。

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企业要想求得和谐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长远方案是要害。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既要着眼于近期造就、稳固和吸收高层次人才,还应着眼于长远方案,制定明确的造就目标.断定重点造就对象。

对员工进行战略性培训

企业在新世纪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建立全员教导和持续教导培训机制,应通过企业大学和虚拟培训组织等新型企业培训组织情势,将培训提升到经营战略层次上,为团队供给培训的战略导向,让员工个人在培训中充分施展主观能动性等,以最终达到应对来自市场竞争的各种压力和寻衅的目标。

注意处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关系

企业其他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在企业资源中,人力资源应是第一重要资源,因为企业的物质、资金、信息、产品等,无不受到人力资源的安排,企业功效的施展,要通过人的作用。

企业在静、动态情势下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这里说的静态是一种相对的静态,即企业在必定时间内的社会环境、资源配置、生产、产品销售等相对稳固,这时,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请求就具有必定的稳固性。但是,企业常常是在动态情势下进行运作的,从外部条件来说,企业要根据动态世界做出反响,从内部来说,企业也要不断根据战略目标的实行进行内部调剂。这种动态的调剂,必定也会带来优化人力资源方案的调 整。因此,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人力资源和企业动态的这种关系。

企业信息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管理运动,都与企业信息息息相干,通过信息收集、处理、传输、把持为管理服务,对于人力资源优化来说,就是通过以上过程合理地聘请、培训和应用各种人力资源,和谐领导企业的人员配置,合理地施展人才资源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就是在保证企业良性运转的基础上,谋求知识型工作人员与非知识型工作人员的最佳组合比例,既不能全是知识型工作人员,也不能全是非知识型工作人员。配置的现状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即以最小的支付谋求最大的配置效率。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支付成本最小。

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但市场配置资源客观上存在不足,不可能使资源配置尽善尽美。

当一定时期资源配置出现问题,地区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存在失衡时,国家可通过财政政策,把掌握或控制的资源转移分配到急需发展的领域,使经济结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如在地区结构调整中,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保持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平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4)如何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扩展阅读:

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始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有产品、资源都变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❺ 如何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配置

1.矿产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原则

(1)矿产资源配置的目标。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和生产要素,其配置的目标应十分明确,即在遵循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和规律的前提下,以有限的资源最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矿产资源配置就是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配置实质上就是资源与资产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优化配置,主要包括:①矿产资源如何最优分配,即不同用途上分配、不同时间段上分配、不同地区分配和不同利益主体的分配,其中还应包括如何增加资源总量。②矿产资源如何最佳使用,即发挥矿产资源最佳的使用效率和最佳的使用效益。也就是说,矿产资源配置的最佳目标是通过优化配置矿产资源,使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等综合效益最佳。

矿产资源要实现优化配置的目标,必须借助于一定的配置机制。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现在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产资源配置机制,也必须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2)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由于矿产资源使用价值的特殊性,矿产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在使用方式和使用者的选择上的多方案。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总体原则是以相对少的资源(资产)投入取得相对较大和最佳的综合效益。具体包括:

①综合效益最大原则。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主体(企业、部门或地方)而言,追求开发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恶化,实现矿产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最大,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应成为矿产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则。

②使用效率最大原则。在已经明确某种资源用途的情况下,应该将这一定量的矿产资源配置给资源利用率最高的使用者。换言之,就是通过资源的配置机制选择那些能达到同样的资源使用效果而消耗资源最少的使用者。

③局部配置机会成本最小原则。一定量和质的矿产资源,由于其使用价值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选择其作为某一种用途时,就会丧失其作为其他用途的机会,这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矿产资源配置机制就是要引导资源向机会成本较少的用途流动。

④替代性原则。替代性原则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各类资源之间的相互替代;二是同一类资源不同质量等级种类的替代;三是国外资源对国内资源的替代;矿产资源的计划配置机制、市场配置机制就是要通过这些替代,产生资源与经济的最佳效益,保证资源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充分发挥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的配置社会资源的商品经济运行形式。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实质上是以价值规律为主体的各种经济规律共同作用来配置的。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的有机体内部,由市场交换活动建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在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的三大机制,它们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共同调节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平衡。

(1)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社会资源的核心机制。它是指在市场供求矛盾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支配市场取向和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方式。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上下波动实现的。通过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和需求、生产、消费的变动,从而影响社会资源的流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供求机制是指各种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是在供求规律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的作用主要是灵敏地反映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和均衡关系的状态,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信号;并通过其他机制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种作用是通过供求关系对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影响实现的。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引起一部分生产者退出,使供求趋于平衡;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引导一部分生产者投入到生产中来,使供给量上升,供求趋于平衡。

(3)竞争机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强制规律,它强制地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如果说价格机制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内在机制,那么,竞争机制便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外在机制。一方面,竞争是每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对立的一种作用,商品生产者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价值规律只有通过竞争的外在强制作用,才能把它的内在必然性表现出来。竞争所造成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会促进企业不断增加投资,改进技术管理,从而促进社会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另外,竞争机制还能通过价值信号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通过部门内部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促进资源从劣势企业向效益好的企业流动,实现资源在微观方面的优化配置;其次,通过部门之间生产者的竞争,会促进资源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宏观方面的优化配置,实现按比例发展,促进社会供求的平衡;再次,从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会导致少数效益差的企业破产或被兼并,促进资源的重新组合,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要使这些机制在矿产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尤其要抓好以下方面:

(1)对政府拍卖矿业权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拍卖的,就不再搞行政审批,而且拍卖要体现公正原则,防止营私舞弊。同时要严格界定哪些矿业权可以由政府拍卖,哪些不能由政府拍卖,以便有效地保护法人财产权,避免造成思想混乱。笔者认为只有在如下3种情况下,政府才能通过拍卖形式出让矿业权。①过去由政府财政出资形成的矿业权,而具体使用矿业权的主体已经灭失的;②按法律规定,法人持有的矿业权已经超出保护期的;③那些可能产生极差收益的矿业权,大家争相登记或申请的。

(2)对矿业权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①消除任何形式的垄断,包括行业性的垄断和地方保护性垄断,放手让市场去配置矿产资源。②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国家预算资金支持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专项,应当补贴给勘查主体,且公平对待,以免造成不平等的竞争。③加强矿业权市场规范化建设,可以考虑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矿业权交易所,在若干地区建立分所,并加以联网,加强信息沟通。④与财政、金融部门联系,尽快启动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可先组织有关专家,出国进行专项考察,并提出方案,促进启动。⑤为配合矿业权交易和矿业资本市场的启动,应当建立有权威的矿产勘查成果评估机构,通过这种权威性的评估增强股民对矿产勘查投资的信心。

(3)促进矿产勘查开发企业规范化运作、集团化经营。中国矿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有一批规范的矿产勘查开发企业。而我国现有的地勘单位和大多数矿山企业离这个要求还有差距,对此要加大改革力度:①以现有大中型矿山企业为主,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集团化发展,通过股权联系,把小型矿山改造成作业单位。②改革矿山企业的财务制度,勘查投入必须资本化,矿业权价值必须作为企业重要财产。所有矿山企业,对现在正在运行的矿业权,都要进行评估进账,并且按消耗提取折耗,按年核算其增减变化。③重点吸收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进入矿业,把矿业和其他产业联合起来,形成多角经营。④改革现有地勘单位,有条件的要以省局为单元,建立矿产勘查开发企业;大多数应当改革成为以勘查劳务为主、多方面服务的勘查公司;少数技术强、地质条件好的单位,可组建人员精干的专业找矿公司。

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针对我国当前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政府必须进行有力的干预,不如此难以消除矿业面临的困难。这种干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有的作为。干预的方法和手段可考虑。

(1)对市场调节不起作用的领域,政府直接配置,也就是加强公益地质工作,提高矿产地质研究程度,减少商业性地质工作风险。①提高研究程度的重点应当放在现有地质资料的全面收集和二次开发上,而不是开展更多的新项目。②对矿产资源战略性评价,应当与国内大型矿业公司有机配合,尽可能用商业性地质勘查力量完成这项任务,这样做既能充分发挥大调查经费的作用,又能避免与商业性地勘单位争抢矿点,搞不平等竞争。③矿产资源评价的重点应放在重要成矿区、空白区,努力增加国内矿产资源总量;重点开展矿区外围找矿,增加外部经济性。④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层次应是多重的,省、地区都应当有自己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划,指导本地区商业性找矿。

(2)加大矿业权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新的勘查单位的组建。①应当专门为矿业比较发达地区的县、乡长,讲授矿业权的财产属性,以及法律对财产权的保护。②严肃查处侵犯矿业权的事件,并公开曝光,引以为戒。③应当控制新的国有独资勘查单位的组建,但应允许非国有勘查单位的进入。

(3)建立矿产勘查专项基金,专款用于支持矿产勘查工作。基金的管理要有专门机构,要有一套规范的办法。①基金来源:各级财政的支持。②使用方向:贷款、补贴、投资(注入矿山企业资本金)。③基金运作:建立有利于企业和社会资金向矿产勘查投入的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而不是政府直接出面立项、投入。大量的实践证明,用财政资金补贴矿产勘查,把补贴拨给企业,由企业选项、立项,其效益要好于政府选项、立项。

(4)对矿业实行税收优惠,减轻矿山企业和地勘单位负担,降低国内资源的勘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在改革税种的基础上实行“税前扣减”和“亏损后移”的优惠。

(5)建立矿产资源利用效益、使用效率考核指标,对重点使用矿产资源的单位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实行一套鼓励和限制、奖励和惩罚的办法,以便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

❻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志是什么怎样实现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

❼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专题深思)

杨宗凯
2015年03月06日05: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头绪多、任务重,只有在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才能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其中至关重要的“牛鼻子”就是资源配置。以资源配置为核心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仅可以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实现资源最佳开发利用,还能够形成管长远、可持续的高校治理体系。
优化外部资源配置以释放活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涉及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社会与高校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的关系。优化外部资源配置,就是要通过对管理模式、评价方式、投入措施等的调整,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高校自主办学”的管、办、评相对分离又相互支持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一是加快简政放权。简政放权的主体不应限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人事、财政等部门都应清理涉及高等教育的行政审批事项,出台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明确权力边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如在高校评估上,可以第三方评价、同行评价为主,并尝试引入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推进专业评价。二是统筹整合专项资金和各项检查。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仍掌握着大量资源,习惯于通过专项资金、项目、工程、评奖等方式影响高校发展。应统筹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对一些项目和工程实行公开招标、自由竞争。扩大高校资金统筹使用权,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同时,探索综合评估检查方式,整合各种常规性和临时性检查,定期就高校办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评。三是优化配置后勤资源。高校应逐步剥离不属于自己的职责,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主业,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后勤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为目标,按照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主体多元的原则,理顺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构建后勤服务保障大系统,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后勤运行机制,为高校提供坚实办学保障。
优化校内资源配置以增强动力。一是增强学院发展动力。高校人、财、物应更多地向学院倾斜,给学院更大的资源配置权和发展空间。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从财务管理开始,逐步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以权责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方式管理学院工作,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手段引导学院工作,以监督制约为主要途径规范学院管理权力的使用。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部门的管理职能,明晰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二是积极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高校应以制定章程为契机,明确校内各种权力运行规则,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体制,使高校治理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运行,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构建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两会议事规则”等,对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进行了积极尝试。三是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现代化。对信息资源的掌控和利用能力日益成为影响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加快管理信息化进程,按照应用驱动、需求导向的原则,整合校内各种管理信息资源,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师生参与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建设,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为各项改革提供大数据支撑,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效率,推进管理现代化。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06日 07 版)

❽ 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摘要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看不见的手”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❾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首先,应当考虑在企业内部调节,因为此方法不仅风险小、成本低,而且还可以使员工感到有盼头、有机会。
其次,可考虑外部补充、招聘、借调、实行任务转包等措施,在人员富余时,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妥善安置,例如可通过内部转岗训练、缩短工作时间、遣散临时用工、对外承包劳务、实行弹性工作制等。
人与事的结构配置是指事情总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事,选拔有相应专长的人员去完成。企业内人员配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各类人员分配在最能发挥他们专长的岗位上,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正所谓:以适合的人,做恰当的事。因此,按照企业现有人员能力和特点进行分类,考察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并列出矩阵表,从中可以分析组织架构内现有人力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如通过纵横向分析(列出各职位对岗位的人数),找出当前人力资源实际使用率和寻找出造成实际上浪费的可能性。
根据人力资源矩阵可分析企业有多少名熟练工在做非熟练工工作,有多少技工在做熟练工工作;工程技术人员中,多少人在做熟练工作,多少人在做技工的工作;还有多少名专业管理人员处于半工作或不饱满状态。从而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调节,避免再出现从直接到间接的人力成本浪费。
人与事质量配置是指人与事之间的质量关系,即事的难易程度与人的能力水平的关系。事有难易、繁简之分,人有能力高低之分.应根据每种事的特点、难易和繁简程度,及其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选拔具确相应能力水平的人去承担。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比率。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就要对人力资源构成和特点有详细的了解。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源是由个体人力和能力组成的,而各个人员的能力由于受到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自不同,形成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要求根据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的差异安排在相应能级层次的岗位上,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人与事的质量配置不符主要有两种情况。第-种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第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对于前者,可考虑采用技能性培训或转岗等方法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对于后者,就应考虑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以发挥他们更大的潜力。

热点内容
脚本精灵并且 发布:2024-05-20 11:39:40 浏览:265
绿盟登陆器单机怎么配置列表 发布:2024-05-20 11:34:34 浏览:970
Android省电软件 发布:2024-05-20 11:25:00 浏览:340
android键盘隐藏 发布:2024-05-20 11:23:40 浏览:522
疯狂点击的点击脚本 发布:2024-05-20 11:09:06 浏览:685
饭团文件夹 发布:2024-05-20 10:56:18 浏览:574
win10系统重置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4-05-20 10:47:51 浏览:992
java加包 发布:2024-05-20 10:39:12 浏览:713
网吧里的电影怎么传服务器 发布:2024-05-20 10:31:12 浏览:809
新年解压糖 发布:2024-05-20 09:50:55 浏览: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