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个人存储
1. 如何DIY一台高性价比的NAS个人云存储
家用NAS,不需要很高的配置,其实可以用一台性能较低的旧电脑进行改造,其关键在于四点:
稳定的运行。因为需要常年不关机,所以我们需要发热量不大的CPU,不需要显卡(甚至不装任何显卡驱动,使用默认的VGA模式就可以),家中如果有在性能上淘汰的电脑,尚能稳定运行的,就可以作为基础。系统方面,应该选择稳定性更好的windows server系统,而不是普通的windows系统。
流畅的网络。因为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大量的数据,在当前宽带中国的大环境下,一个千兆级别的网卡是必备品。老电脑如果主板自带千兆网卡,也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要采购一个新的千兆网卡安装上了。
海量的存储。普通PC电脑的硬盘供电口较少,一般只有3个,接3个3T硬盘的话,一般可以满足家用需要了。这是从性价比进行考虑,目前3T硬盘的容价比最高,1T200元。如果9T不够用,就要考虑服务器电源了,当时价格不是一般的贵,性价比缺失。
易用的软件。硬件准备好了以后就需要实现NAS功能的软件了。从易用角度考虑,不推荐专业软件,配置和使用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推荐使用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盘作为载体。比如:网络网盘,360网盘,乐视网盘等等,都是有很大容量的,部分网盘甚至是没有空间限制的,而且都是多平台的。只要把资料分类上传到网盘上,就可以在移动端下载使用了,视频文件更是可以在线看。
PS1:家中使用的话,就把硬盘上的资料进行共享或者高级一些的映射网络驱动器(很容易能查到教程的,推荐),就可以随意使用了。
PS2:如果文档类的小文件比较多,经常移动办公,可以使用金山快盘,文件是同时保存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本地修改保存后自动上传,比较方便。缺点是容量小,但是很容易就能弄到1T左右,文档类的足够了。
2. 我想建立一个我私人的云存储,资料放在公有网盘上不太放心。需要哪些软件和硬件
你要自己建个云存储自己用还是给公司用?其实公有云是很安全的,付费的应用保障比较大。如果实在想自己建也可以。可以参考同步盘的要求采购服务器就可以了。不过还是建议你用公有云的。磁盘损坏是常有的事,又有专人帮你维护,你自己就省心了。
3. 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追究主要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重的
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追究主要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4. 假设一个可存储64个字的存储器,每个字8位,编写verilog代码,逆序排列存储器内容,即第0个字
说起来比写代码难,还是写一个你自己琢磨吧……
#include<stdio.h>
intmain(intargc,char*argv[]){
chara[]="#@",t;
inti,j;
printf("Theoriginalstring: %s ",a);
for(j=63,i=0;i<j;i++,j--)//这个循环就是把a[0]、a[1]...与...a[62]、a[63]对应交换的过程
t=a[i],a[i]=a[j],a[j]=t;
printf("Afterthereverseorder: %s ",a);
return0;
}
5. 假设某台式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容量为256MB,硬盘容量为20GB。硬盘的容量是内存容量的多少倍
1、根据字节转换可得:1GB=1024MB。所以硬盘的容量为20GB=20480MB。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容量为256MB,所以硬盘的容量是内存容量的80倍=20480MB/1024MB。
2、由于生产厂家的计算为:1GB=1000MB,所以实际上硬盘的容量是内存容量78.125倍。
(5)假设个人存储扩展阅读:
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目前的主流硬盘容量为500G~2TB,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碟容量和盘片数量。许多人发现,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行换算的。 硬盘是个人电脑中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决定着个人电脑的数据存储量大小的能力,这也就是用户购买硬盘所首先要注意的参数之一。
6.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中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怎么算
1.这个公式是养老金政策颁布直接给出的,没有推导的公式,建议您进行记忆就可以了,不必深究。以下内容您可以参考了解一下:
首先,所说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计算”是指至本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即上年度的累计储存额和利息加上本年度每月缴付的金额加上计算的全年利息。
其次,按照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账利率)+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1+本年记账利率×l.083×l/2)
前半部分“上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账利率)”是上年累计存储额,即上年末的期末数加上这部分金额的本年“全年”计算的利息,这里没有什么好说的,都比较好理解,关键是后半个公式: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1+本年记账利率×l.083×l/2)
下面推导如下:
假设本年每月的缴存额为A,那么A×12=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此时,每个月都有缴存,那么每个月的缴存利息计算就是:
1×A×年记账利率/12+2×A×年记账利率/12+3×A×年记账利率/12+4×A×年记账利率/12+......+12×A×年记账利率/12
=A×年记账利率/12×(1+2+3+4+5+6+7+8+9+10+11+12)
=A×年记账利率/12×78
=A×年记账利率×78×1/12
=A×年记账利率×6.5
=12×A×年记账利率×6.5×1/12
=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年记账利率×(6.5×1/12×2)×1/2
=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年记账利率×1.083×1/2
其实,这里就乘以一个常数0.5415就可以,即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年记账利率×0.5415,是一样的。
月积数:
首先,所说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计算”是指至本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即上年度的累计储存额和利息加上本年度每月缴付的金额加上计算的全年利息。
其次,按照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账利率)+个人账户本年记账本金+本年记账额利息
前半部分“上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账利率)”是上年累计存储额,即上年末的期末数加上这部分金额的本年“全年”计算的利息,这里没有什么好说的,都比较好理解,中间那部分“本年记账本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职工本年每个月单位给缴存的本金总和。关键是后半个公式中的本年记账额的利息,由于本金是按月缴纳的,那么当月的本金占一年的时间不同,1月份缴存的本金就计算完整12个月的利息,那么2月份缴存的本金就计算11个月的,3月份计算10个月的,以此类推。
下面推导如下:
假设本年每月的缴存额为A,此时,每个月都有缴存,那么每个月的缴存利息计算就是:
A×年利率/12×12+A×年利率/12×11+A×年利率/12×10+A×年利率/12×9+A×年利率/12×8+A×年利率/12×7+A×年利率/12×6+A×年利率/12×5+A×年利率/12×4+A×年利率/12×3+A×年利率/12×2+A×年利率/12×1
那么本年记账额利息总共是:A×年利率/12×(12+11+10+9+8+7+6+5+4+3+2+1)
而上面公式:A×(12+11+10+9+8+7+6+5+4+3+2+1)就是本年记账月积数。
本年记账额利息=本年记账月积数×年利率/12(因为计算月积数时是按月计算的总额,所以在计算年利息时也要相应地使用月利率乘以月积数,才是年利息,所以要用年利率除以12是月利率)
教材中的公式用的是(12-N+1)其实是一样的。
2.减去的是本年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个人怎么使用云存储
南京云创存储为您解答:
当我们使用某一个独立的存储设备时,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这个存储设备是什么型号,什么接口和传输协议,必须清楚地知道存储系统中有多少块磁盘,分别是什么型号、多大容量,必须清楚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采用什么样的连接线缆。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我们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备份系统和容灾系统。除此之外,对存储设备进行定期地状态监控、维护、软硬件更新和升级也是必须的。如果采用云存储,那么上面所提到的一切对使用者来讲都不需要了。云状存储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对使用者来讲都是完全透明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经过授权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一根接入线缆与云存储连接,对云存储进行数据访问。
8. 请问假设私人NAS服务器违法吗 可以外网访问 有密码的 储存是视频文件的
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侵犯版权,正规用途就没事
要保证视频合法,不合法的不能传播
9. 个人云存储x1设置
个人云存储X1设置如下:
仅需设备连接—下载安装APP—登录并绑定设备—格式化硬盘四步便可轻松搭建,“傻瓜式操作”只要3分钟就能搭建起来,老人小孩都能轻松搞定。产品不仅支持手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电脑、智能电视、平板和摄像头等设备也都支持随时存储以及调用数据。联想个人云存储X1完全适合多人跨终端来协同使用,可以称得上是家庭、小团队的数据管理中心了。
10. 假设不断往一个(人的)大脑注入信息,那么大脑的信息存储量是否会达到上限如果达到上限,会发生什么
根据你的假设,大脑储存的信息满了,估计就不再接受新的信息了。这就如同硬盘满了,就存不进去东西了,它不会自己删除文件。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也是如此(虽然大脑的功能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存储记忆),比如高考之前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有些学生就学不进去了。而如果大脑能够剔除旧的记忆,那确实是很危险的事情,如同电脑能够自行删掉你存的文件,或者自己把系统文件删掉了都没法启动了,这样的电脑你敢用?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