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栈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栈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发布时间: 2022-10-19 21:40:22

⑴ 栈只能顺序存储,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栈只能顺序存储,这句话不对。栈作为一种数据结构,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top),另一端为栈底(bottom)。

一个新元素只能从栈顶一端进入,删除时,只能删除栈顶的元素,即刚刚被插入的元素。所以栈也称为后进先出表。线性表可以顺序存储,也可以链式存储,因此栈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1)栈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扩展阅读:

栈是允许在同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top),另一端为栈底(bottom);栈底固定,而栈顶浮动;栈中元素个数为零时称为空栈。插入一般称为进栈(PUSH),删除则称为退栈(POP)。栈也称为后进先出表。

在计算机系统中,栈则是一个具有以上属性的动态内存区域。程序可以将数据压入栈中,也可以将数据从栈顶弹出。在i386机器中,栈顶由称为esp的寄存器进行定位。压栈的操作使得栈顶的地址减小,弹出的操作使得栈顶的地址增大。

栈在程序的运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栈保存了一个函数调用时所需要的维护信息,这常常称之为堆栈帧或者活动记录。堆栈帧一般包含如下几方面的信息:

1、函数的返回地址和参数。

2、临时变量:包括函数的非静态局部变量以及编译器自动生成的其他临时变量。

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

1、比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密度小(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结点都由数据域与指针域两部分组成,相比顺序存储结构增加了存储空间)。

2、逻辑上相邻的节点物理上不必相邻。

3、插入、删除灵活 (不必移动节点,只要改变节点中的指针)。

4、查找节点时链式存储要比顺序存储慢。

5、每个节点是由数据域和指针域组成。

6、由于簇是随机分配的,这也使数据删除后覆盖几率降低,恢复可能提高。

顺序存储结构的主要优点是节省存储空间,因为分配给数据的存储单元全用存放结点的数据(不考虑c/c++语言中数组需指定大小的情况),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采用这种方法时,可实现对结点的随机存取,即每一个结点对应一个序号,由该序号可以直接计算出来结点的存储地址。但顺序存储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便于修改,对结点的插入、删除运算时,可能要移动一系列的结点。

参考资料:网络-栈

参考资料:网络-链式存储结构

参考资料:网络-顺序存储结构

⑵ 带链栈是什么

栈也是线性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带链的栈可以用来收集计算机存储空间中所有空闲的存储结点,这种带链的栈称为可利用栈。

⑶ 简述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顺序存储结构是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连续的空间用来存储数据,因此对于内存的需求和苛刻,必须是连续的空间.在数据查找(特别是不按照规律排列的数据),时间复杂度教少.效率高.
链式存储结构是采取连表指针来指示数据的存储位置,这就可以是在内存中随意的存储,没有必须连续储存空间的要求,对于内存的要求相对教容易.但是要是是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数据,链式存储结构的时间复杂度教小,效率高.但是要是不规则排布的数据一般时间复杂度较高,效率更低

⑷ 栈的存储结构

栈同顺序表和链表一样,栈也是用来存储逻辑关系为 "一对一" 数据的线性存储结构。

栈的具体实现
栈是一种 "特殊" 的线性存储结构,因此栈的具体实现有以下两种方式:
顺序栈: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可以模拟栈存储数据的特点,从而实现栈存储结构;
链栈: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栈结构;

栈存储结构与之前所学的线性存储结构有所差异,这缘于栈对数据 "存" 和 "取" 的过程有特殊的要求:
栈只能从表的一端存取数据,另一端是封闭的;
在栈中,无论是存数据还是取数据,都必须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即最先进栈的元素最后出栈。

通常,栈的开口端被称为栈顶;相应地,封口端被称为栈底。因此,栈顶元素指的就是距离栈顶最近的元素。

⑸ 链栈如何构造,链栈新结点如何进栈

链式栈就是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一个栈,也就是指针域。
根据栈的性质,知道栈是先进后出,所以只需要设置一个栈顶指针,还是说点C++吧
先构造一个结构模板
template<class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建立
{
ElemType
data;//数据成员,用于存储
struct
Node*next;//指针成员,用于连接逻辑结构
}LNode;
1.构造一个空栈,只需要:
LNode*head;//定义栈顶指针
head=(LNode*)malloc(sizeof(LNode));//分配空间
head->next=NULL;//下一个为空
2.新节点:比如新节点数据位1
入栈操作:
LNode*p;
p->data=1;
p->next=head;
head=p;
总之有点类似C语言里的链表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追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⑹ 请问“多个栈共存时,最好用链式存储空间作为存储结构”,这是为什么啊

如果只有两个栈,则可以将一个放在数组的低空间,一个放在高空间,两者从两头向中间扩展,这样没有空间浪费
如果多于两个栈时,还是采用顺序存储,则一个满了另外栈空间虽然有空,但是必须要移动栈中元素才能使用别的浪费的空间,这样算法的效率就不高了,此时不如直接采用链接存储好了

⑺ 栈和队列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形式是

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⑻ 分别就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栈的各种基本操作。

顺序存储结构

#include<iostream>
typedef char ElemType;
#define MaxSize 100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top;
}sqStack;
void InitStack(sqStack *&s);//初始化栈
void ClearStack(sqStack *&s);//摧毁栈
int StackLength(sqStack *s);//返回栈的长度
bool StackEmpty(sqStack *s);//判断栈是否为空
int Push(sqStack *&s,ElemType e);//进栈
int Pop(sqStack *&s,ElemType &e);//出栈
int GetTop(sqStack *s,ElemType &e);//取栈顶元素
void DispStack(sqStack *s);//显示栈中元素值
int main()
{

return 0;
}

void InitStack(sqStack *&s)//初始化栈
{
s=new sqStack;
s->top=-1;
}
void ClearStack(sqStack *&s)//摧毁栈
{
delete s;
}

int StackLength(sqStack *s)//返回栈的长度
{
return (s->top+1);
}

bool StackEmpty(sqStack *s)//判断栈是否为空
{
return (s->top==-1);
}

int Push(sqStack *&s,ElemType e)//进栈
{
if(s->top==MaxSize-1)
return 0;
s->top++;
s->data[s->top]=e;
return 1;
}

int Pop(sqStack *&s,ElemType &e)//出栈
{
if(s->top==-1)
return 0;
e=s->data[s->top];
s->top--;
return 1;

}

int GetTop(sqStack *s,ElemType &e)//取栈顶元素
{
if(s->top==-1)
return 0;
e=s->data[s->top];
return 1;
}

void DispStack(sqStack *s)//显示栈中元素值
{
for(int i=s->top;i>=0;i--)
cout<<s->data[i]<<" ";
cout<<endl;
}

链式存储结构

typedef char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ink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linknode *next;
}LiStack;
void InitStack(LiStack *&s);//初始化栈
void ClearStack(LiStack *&s);//摧毁栈
int StackLength(LiStack *s);//返回栈的长度
bool StackEmpty(LiStack *s);//判断栈是否为空
void Push(LiStack *&s,ElemType e);//进栈
int Pop(LiStack *&s,ElemType &e);//出栈
int GetTop(LiStack *s,ElemType &e);//取栈顶元素
void DispStack(LiStack *s);//显示栈中元素值

int main()
{
return 0;
}

void InitStack(LiStack *&s)//初始化栈
{
s=new LiStack;
s->next=NULL;
}

void ClearStack(LiStack *&s)//摧毁栈
{
for(LiStack *p=s->next;p;p=p->next)
{
delete s;
s=p;
p=p->next;
}
delete s;
}

int StackLength(LiStack *s)//返回栈的长度
{
int i=0;
for(LiStack *p=s->next;p;p=p->next)
i++;
return i;
}

bool StackEmpty(LiStack *s)//判断栈是否为空
{
return (s->next==NULL);
}

void Push(LiStack *&s,ElemType e)//进栈
{
LiStack *p=new LiStack;
p->data=e;
p->next=s->next;
s->next=p;
}

int Pop(LiStack *&s,ElemType &e)//出栈
{
LiStack *p;
if(s->next==NULL)
return 0;
p=s->next;
e=p->data;
s->next=p->next;
delete p;
return 1;

}
int GetTop(LiStack *s,ElemType &e)//取栈顶元素
{
if(s->next==NULL)
return 0;
e=s->next->data;
return 1;
}
void DispStack(LiStack *s)//显示栈中元素值
{
LiStack *p=s->next;
for(;p;p=p->next)
cout<<p->data<<" ";
cout<<endl;

}

⑼ 链栈和顺序栈两种存储结构有什么不同

存储结构不同:
链栈动态分配内存存储数据,不浪费内存,存储的数据不连续。
顺序栈使用固定大小数组保存数据,数据量小时浪费内存,过多时出问题,存储数据连续。

它们的具体区别如下:
顺序栈的实现在于使用了数组这个基本数据结构,数组中的元素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是连续的,且编译器要求我们在编译期就要确定数组的大小,这样对内存的使用效率并不高,一来无法避免因数组空间用光而引起的溢出问题。在系统将内存分配给数组后,则这些内存对于其他任务就不可用。而对于链栈而言,使用了链表来实现栈,链表中的元素存储在不连续的地址,由于是动态申请内存,所以我们可以以非常小的内存空间开始,另外当某个项不使用时也可将内存返还给系统。

⑽ 简述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顺序栈--入栈操作受数组上界的约束有可能发生栈上溢,且需要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
链栈--无须地址连续,便于多个栈共享存储单元,且不存在栈满上溢情况。
顺序队列--需地址连续且有假上溢现象(需改为循环队列才可解决假上溢)
链式队列--特别适合于数据元素变动比较大的情况,且不存在队列满而产生的溢出问题。

热点内容
车辆参数配置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4 21:31:03 浏览:162
怎么引入安卓项目 发布:2025-05-14 21:26:39 浏览:823
游戏辅编程 发布:2025-05-14 21:18:49 浏览:686
三菱plc一段二段密码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21:17:16 浏览:527
电脑开机密码忘记了怎么破解 发布:2025-05-14 21:09:40 浏览:56
pythondict格式 发布:2025-05-14 21:09:38 浏览:885
落叶片拍摄脚本 发布:2025-05-14 20:40:49 浏览:798
安卓为什么不能用cmwap 发布:2025-05-14 20:40:43 浏览:657
jquery获取上传文件 发布:2025-05-14 20:27:57 浏览:44
云web服务器搭建 发布:2025-05-14 20:25:36 浏览: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