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曼峨存储
‘壹’ 老曼峨普洱茶有什么特点
“苦若黄连”是大部分茶友对于老曼峨的深刻烙印,这将绝大多数茶客拒之门外,这么苦的茶,有几人会喜欢呢?但资深老茶骨又对老曼峨推崇备至,爱不释手!云南很难再找出一个让众多茶友大爱又大恨的茶。
老曼峨,与普洱江湖的王者老班章,同属布朗山的一个村委会,却过上了“苦”不堪言的日子。江湖上关于老班章与老曼峨的误传太多,比如说老班章与老曼峨都是苦茶的代表,其区别在于前者化得快,而后者苦而不化。老曼峨是苦茶,但不是苦而不化茶,相反其苦能回甘,而且是回甘与生津相当快速与迅猛的茶叶。在上篇文章也有介绍,布朗山系的茶,回甘就是快。如果苦而不化,肯定不是真正的老曼峨。
老曼峨作为布朗山较早的布朗族定居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先民遗留下来的古茶园有3200余亩,近几年茶叶持续热销,老百姓开垦种植了不少新茶园。老曼峨的茶分为苦茶与甜茶两种。
老曼峨,代表着云南普洱茶的一个极致,是所有喜爱普洱茶的茶友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茶,没喝过老曼峨,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资深老茶骨,多少的发烧级老茶骨以能喝老曼峨作为羡耀的资本。
来源:网络梳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编辑:大桡
‘贰’ 老曼峨普洱茶的特点是什么
老曼峨普洱茶的特点是叶厚,条索肥大;汤色金黄透亮;苦若黄连,苦尽甘来,5-7泡后,鸣泉生津,后舌跟回甘;茶气霸气,性极寒,十泡以后口感更为爽滑,极耐冲泡。
老曼峨古树普洱茶外形是典型的大叶种特征,芽头粗壮,肥硕,白毫满批。叶片厚实油润,光泽度好,叶尖似针,锯齿明显,脉络清晰,色泽黄绿。
老曼峨古树茶叶型肥大厚实,春茶却显的难以下喉,汤质厚,特别霸气,苦很重还略涩,香高,青味重,生津好,韵足,回甘好。
(2)老曼峨存储扩展阅读:
关于老曼峨普洱茶的介绍如下:
老曼峨普洱茶的产地是有名的“布朗山古茶山”核心区之一,属班章村委会,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境内布朗山的中心地带,海拔略低于老班章,常年高温湿润。老曼峨古茶园原有的生态环境保存的很好,古茶园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这就使得老曼峨古乔木茶具有的独特品质。
老曼峨作为布朗山较早的布朗族定居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老曼峨普洱茶其生茶外形美观,香气飘扬,品味悠长且经久耐泡;熟茶香味醇浓,汤色红亮,口感顺滑,是云南普洱茶中的精品。
‘叁’ 三分钟了解古树茶山,带你走进老曼峨村寨
随着普洱茶的风靡,老曼峨村寨逐渐被许多人关注,“老曼峨”三个字也成为普洱茶行内一个非常有名的符号。许多爱茶之人冲向老曼峨收茶,买茶,关于村寨风土人情描述的文章也在网络广泛传播,但是诸多信息都不是非常严谨。笔者是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在老曼峨村寨从事茶文化的调研与学习持续一年之久,各种材料和信息经过考证,尚且算是严谨,仅供参考。
1、村寨 历史 状况
记载着本寨布朗族 历史 传说及迁徙的傣文书籍名《巴布朗收本满曼峨》,意为“曼峨布朗族古代大事记”,该书写于公元1749年,距今215年。书中记载着老曼峨村寨来源的神话传说。
传说这样讲到:古代勐勇(今缅甸境内)地方有一个傣族土司,名“召法书托·淘麻拉甲·芒亥桑勐”,在他的领地内发生了战争,人民四处逃散,田地荒芜。该土司便带领侍卫到处召集流亡的百姓,从勐勇到曼达(一个靠山的寨),从曼达又到景康(一个靠近大江的小镇),再从景康来到磨和(距南东寨不远,居民为布朗族),沿途由群众为他修路开道。这样整整走了两天,抬头一望,只见丛山叠嶂,一片葱绿,于是问左右道:“这附近有什么人住?”随从答不知。又去问磨和本地人,磨和人回说:“那边有一个相飞,他是从法空竜峨来的,他现管理这片土地,召如果需要他,可以令人去叫。”召法书托看见这一大片原始森林十分可爱,且位于边境上,感到需要有人来管理,于是命令人叫来相飞。召法书托命相飞协助自己找回善良的百姓,重新建立寨子,恢复生产。相飞回说:“我办不到,我们的人很少,能拿长刀修路的只有10人,能拿斧子砍树的只有15人,下河不会游水,上山不能砍树。”召法书托只好答应加派其奴隶曼哈寨的布朗族来帮助相飞。
召法书托来到相飞搞生产的临时住地朗达,并在那里休息,召法书托带来的一头象和两匹马也拴在那里。由此,该地即名为“构亮账亮麻”。后来,召法书托的两匹马跑了,相飞就到处去寻找,在一座石崖下找到了马,抬头见石崖上有三窝崖蜂,他取了两窝回来送给召法书托(从此,老曼峨就得年年向土司缴纳崖蜂,称之为“税惰”)。
休息后,召法书托从朗达动身向勐昂前进,一路上由相飞带领曼哈人、磨和人及召法书托的卫兵修路开道。到达勐昂坝时天黑了,召法书托在勐昂住宿一夜,次日继续前进。而曼哈人、磨和人折回去了,只剩下相飞及其随从,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经过放勐(距老曼峨十里余)来到一条小河边,天又黑了,就在这里歇宿,该河即名为“南扪” (意“黑河”,距老曼峨一二里地)。次日向班章进发,再从班章经打别、打过,渡河到打勐(今勐混坝某地),当时那里遍地莽草丛林,大象进去望不见肩,黄牛进去辨不清花纹,长矛插进去看不见矛柄。
相飞把召法书托送到勐混后,次日就带着他的人回朗达,住了一月,又带着许多人到放勐开了一大片土地,播上旱谷。当年虽然播得很迟,量很少,但却收获得很早、很多。于是,就决定迁来建寨。
过南扪不远,他们来到一个群山环抱、树木茂密的小山谷,这里有一较平缓的山坡,坡下又有一条小河,大家感到环境很好,于是就在此砍草立寨,当时这里生长着很多坝峨草(即芦苇),所以就命名为“朗峨”,此即“曼峨”命名的由来(“曼”,傣语“寨子”之意)。
从传说之中可以知道,曼峨作为村寨的寨名,来自于迁入此地的老曼峨祖先看到的峨草,那么“老”字从何而来呢?布朗族传统文化之中对于年纪比较长的人通常都以“老”字来称呼,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老伯头”通常指男性老人,“老米头”通常指女性老人,这种称谓一般不用于面对面的称呼通常用于第三方转述。曼峨村寨是一个具有悠久 历史 文化的村寨,因此冠以“老”字,这就是村寨的名称的来源。
2、人口状况
老曼峨村寨位于云南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据村寨佛寺都比以及村寨老人介绍,该村寨是最早在布朗山建寨,是布朗山 历史 最悠久的寨子。老曼峨有1376年的 历史 ,全寨人口有225户左右,1000人左右,是布朗山乡人口最多的寨子。
3、气候及自然环境状况
老曼峨村寨所属的布朗山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基本无霜或霜期很短。一年有干湿两季,最大蒸发量出现在3—4月,最小蒸发量出现在11—12月,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冬春两季多雾,夏秋两季多阴雨。夏秋季受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气流控制,冬春季受来自印度半岛的干暖西风气流控制,加之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屏障作用,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布朗山处于绝对高度多在1000—2000米之间,相对高差500—1000米,形成明显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20 ,年降雨量1374毫米,年日照数在1754小时(日照4.8小时)左右。
老曼峨村寨坐落在一个趋向东北的缓坡上,背靠高峻的大山,南阿河经寨脚蜿蜒东流,流向大勐龙,村寨被大山包围着。境内除南阿河外,还有其支流小南阿河、放勐河、朗斗河、朗门河等,村内的一些小坝子所开水田均依赖其灌溉。此外,还蕴藏着丰富的山
4、茶树基本状况
老曼峨村寨位于布朗山深处,海拔1300-1400米左右。据村寨的老人讲述,目前古树茶园4000余亩,年产量约100多吨,是勐海县古树茶最多的寨子,经过政府考证比较古老的茶树都有政府挂上的牌子作为标志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布朗族是一个种茶爱茶的民族,有着种植茶树的优良传统,因此,除古树茶之外各个年龄段的茶树都有存在。也有不断种植的的新茶树,大概树龄在十几年也有几十年,就是所谓的小树。
5、老曼峨茶分布与口味
老曼峨村寨的茶树分布在寨子周围,有着“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山”的特点。从远处看,好似茂密的森林密布,但是走进山里才能看到,山上广泛种植的都是茶树,分布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村寨内没有所谓的台地茶。有些茶地围绕在寨子周围,步行就可以达到,有些茶树就深入到森林之中,开车可以到达。
老曼峨的茶有甜茶和苦茶之分,但是以苦茶为主,苦茶的味道极苦,一般第一次喝老曼峨苦茶的人都会感觉难以下咽,奇苦无比,但是作为苦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按照布朗族老人说就是先苦后甜,苦味过后有回甘,但是回甘慢而持久,甘甜味道会长时间的停在口腔之中,这也是判断苦茶的一个重要方法。市场是有诸多的苦茶,许多人也拿来作为老曼峨苦茶卖,但是许多苦茶苦而不化,没有回甘,这就不是老曼峨的苦茶。甜茶并不像易武片区那样甘甜,老曼峨茶以苦为主,甜茶也有非常明显的苦底,古树茶与小树茶除了树龄之外,最容易区分的就是耐泡度,古树茶无论苦、甜都可以达到二十多泡,小树茶可以达到十几泡。
6、老曼峨茶的文化围度
在老曼峨村寨,茶具有非常重要的 社会 文化价值,茶叶承载的传统的布朗族 社会 文化构建了村寨整体的 社会 结构与文化结构。
茶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与人生礼仪密切相关,小孩起名字,结婚,上新房活动几乎伴随着茶的出现与运用,以茶定情,以茶安居,以茶为礼,以茶作为交换劳动物,以茶作为契约,村寨的布朗族人过着无茶不欢的茶饮生活,茶是具有文化意义的饮品。
茶在宗教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思。布朗族 社会 里存在着佛教与传统民间信仰融合的情况,传统民间信仰之中,主要表现在泼水节的迎太阳神以及关门节前以及开门节前对于竜神以及寨神的祭祀活动,茶具有重要的功能,人与茶,人与人的互动,构成了传统民间信仰活动的主要成分。
赕佛、男子出家、祭祀神灵、驱鬼以及祭祀祖先等重要的仪式中,茶联系的世俗的人的世界与神圣佛的世界以及鬼神的世界。茶是男子出家中请求达章的“物”,是拜托住持时,托付的“物”,是赕佛中敬献佛祖的“物”,是祭祀神灵、驱鬼时呈现的“物”,是祭祀祖先时尊敬的“物”。
有茶,即有礼。茶作为礼,体现在前两个维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日常生活中的结婚,以茶作为聘礼,青年男女才可以轻轻,婚礼之中的酸茶的在场又是茶礼的主要表演,没有酸茶的在场,婚礼仪式便失去了意义。同时,过新年请老人吃饭的茶包、举行集体活动请人来劳动的茶包、男子出家请求达章的茶包,都有着重要的“礼”的含义。结果茶包,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 “签订了合同”,跟送出者越好的事情,另一个含义是一旦接受了茶包的要请,无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危险,接受者都没有权利向送出者要求赔偿。
老曼峨的布朗族人正是围绕着茶,围绕着由茶衍生出来 社会 文化生存和发展。
打开茶包的姑娘,接到茶包将在第二天为送茶包的家庭付出劳动,一般是结婚、上新房中做饭做菜。
放有茶叶的枯松,在赕佛和上新房活动之中必须用到用于祭祀神灵,其中茶叶是必不可少的祭品。通常情况下做九个也有做五个的,在重要念经仪式中分不公的环节放在放在东、南、西、北、中各一个。
男子出家时父母送给寺院长老的茶包,长老收了茶包就代表收了徒弟,接管了孩子的教育与抚养权。
‘肆’ 普洱茶阿清的老曼峨古树茶是不是有点贵
有茶人说,比老班章还霸气的茶,当数老曼峨。其也是云南最被误读与低估的名山茶。
——题记
老曼峨,代表着云南普洱茶的一个极致,是所有喜爱普洱茶的茶友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茶,没喝过老曼峨,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资深老茶骨,多少的发烧级老茶骨以能喝老曼峨作为羡耀的资本。老曼峨让人既爱又恨!“苦若黄连”是大部分茶友对于老曼峨的深刻烙印,这将绝大多数茶客拒之门外,这么苦的茶,有几人会喜欢呢?但资深老茶骨又对老曼峨推崇备至,爱不释手!云南很难再找出一个让众多茶友大爱又大恨的茶。老曼峨,与普洱江湖的王者老班章,同属一个村委会,却过上了“苦”不堪言的日子。近日,笔者本着在茶界传播正能量之初衷,特地请十年如一日打造“云南名山茶标杆”的古农茶业岩文,给我们谈谈真实的老曼峨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原因,使得其过上比窦娥还冤的“苦”日子。
老曼峨是布朗族种茶的典范
老曼峨深藏在布朗山原始森林之中,是布朗山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与老班章相距不到20公里。说起老曼峨,我们首先要向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古濮人致敬,而布朗族就是古濮人的后裔,布朗山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布朗族乡,其种茶历史上千年。布朗族是个勤劳的民族,与傣族一样,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布朗族将茶称作“腊”,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以傣文为通用文字。布朗族喜爱茶,离不开茶,只要有布朗族寨子的地方必然会种上茶树,吃酸茶和饮用土罐烤茶、青竹茶等饮茶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老曼峨是一个布朗族的大寨子,其在布朗山的影响力很大。老曼峨的缅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布朗山最早的、最大的中心寺院。老班章以前属于老曼峨布朗族管理,其茶树均为老曼峨布朗族先民栽种,租借给后来到此的爱伲人(哈尼族的一个支系),所以,每逢过节,老班章爱伲人均得杀猪宰牛,送去给老曼峨以作租用之资。随着老曼峨人口繁衍,从老曼峨分出一个新曼峨,属于勐昂村委会(在乡政府的驻地),交通方便,以前其比老曼峨好过。但在古树茶崛起后,新曼峨的茶不值钱,现在只有羡慕老曼峨的份了,要是当初不分出来多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对普洱茶感兴趣,也想收藏普洱茶。针对北方存茶,岩文指出要注意过于寒冷与干燥的问题,他说,最好整筒、整件储存,笋壳不要去掉,因为笋叶能保温、保湿、避光,且聚香、隔异味。对于茶品长时间存于干燥环境下,可以适当增加拖地次数,墙角用桶装满水,以增加湿度,并要保持房间干净、卫生、无异味。切记不要往茶饼上喷水增湿,这样会毁掉好茶的。
被冲泡耽误的名山茶
泡茶一定要熟悉茶性,并要结合品饮者的口感需求,将茶性发挥到极致,不能用一种手法去泡所有的茶。许多人以为老曼峨的特点就是苦而不化,为了迎合这种以讹传讹的偏见,用重手法去泡,结果泡出苦如黄连,难以入口的茶来。冲泡老曼峨,冲泡方法要调整,视品饮者口感需求,及茶品陈期,要把茶汤的浓强度控制调整到位,才能泡出适口的好茶来,让人真正感受到老曼峨的独特魅力。
老曼峨是岩文这个老茶痴的最爱,其甚至将之上升到“杀瘾解馋唯有老曼峨”之高度。他说,品老曼峨如同听一曲美妙的音乐,令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喝了还想喝,是喝了忘不掉的茶。殊途同归,喝茶最终要喝到老曼峨,这是喝茶的终极追求。如果说霸气,没有比它更霸气的茶了。从外形到内质,其最能体现云南大叶种茶外形粗犷,内质浓酽的特点。这是一个极致的茶,口感丰富的茶。能让老茶客杀瘾解馋,新茶客感受极品古树茶的独特魅力。甘甜,苦中带甜,苦度与甜度都高,先苦后甜,甘苦交错,苦尽甘来,令人欲罢不能。
早年的老曼峨茶品,都是老百姓加工的,生产条件受限,制作随意性大,加工与存储有很大问题,带有老百姓的生活气息,烟火味、臭青味等异味明显,比如加工了随意放在家里,家里有火塘,吸烟火味,遇到雨天无法干燥,用火烤。茶友喝了不带烟味的,就说不是老曼峨。
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状况,古农茶业通过长期摸索与实践,于2008年对传统手工炒茶进行改良,首倡了“全程不落地手工制茶”方法,建立了布朗山首家规范的现代化初制所,由古农培养的炒茶师按照古农的核心工艺要求来制作老曼峨。
1、从鲜叶开始抓起,跟老百姓建立长期稳定的收购合作,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
2、从工艺抓起,用高规格的自有初制所直接加工鲜叶,从而避免了老百姓生产的毛茶良莠不齐的问题,以确保品质的长期稳定。
‘伍’ 老曼峨普洱茶特点 老曼峨普洱茶有什么特点
1、老曼峨茶可以分为苦茶、甜茶,苦茶是指古树茶,树龄可达数百年,与原始森林混合生长,采取原生态种植方式,不会打药、施肥,只有人除草、松土,不会过度管理。甜茶是指树龄较短的茶树,是近些年新种植的。
2、老曼峨的古树普洱茶,干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滋味浓烈厚实,入口时苦味较重,但回甘很快,独具绵长和清爽。并且十分耐冲泡,久泡有余香。
3、老曼峨的茶树主要以栽培型的古茶树为主,树龄在100-500年左右。苦是老曼峨古树普洱的一个主要特征,春茶汤质厚,十分霸气,苦很重,可能难以入喉,还略显涩。
‘陆’ 云南十大古树普洱茶,喝过超8种的都是骨灰级茶友,你喝过几种
聊到茶叶,人们最后都避免不了的都会聊到普洱茶,都说普洱茶是茶客最后的驿站。其实,这都归功于普洱茶优质的品质,在优质的普洱茶中古树茶又是茶友的最爱。
古树茶,一般指野生或人工种植一百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茶。有茶人称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才有资格称得上古树茶。我们就来看看云南十大知名度较高、市场比较火热的古树茶,看看你喝过几种。
1、老班章
班章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班章村委会下辖的老班章、新班章两个村寨所产的云南普洱茶,老班章也叫班章老寨。
“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
老班章有100多户人家,海拔1700米左右,古茶园分布在寨子的周围,老班章古茶园的生态环境很好,茶园中保留了很多古树,古茶树与森林同在一片野生环境中,茶树粗大,树龄长久,茶树的树龄和生长的野生环境保证了老班章茶的茶质好、茶味重、茶气强。
老班章普洱茶的功效众多,经常喝老班章普洱茶对身体 健康 有好处。老班章虽好,但喝茶不宜过浓过量,莫要贪杯才好。
特点: 老班章茶霸气十足,其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也最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喉韵宽广、两颊生津持久。
2、冰岛
勐库冰岛(当地人也称“丙岛”)是双江县着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叶种的主要组成部分,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
冰岛在勐库镇的最北部,离勐库镇33公里,与临沧市南美乡接壤,乘车从勐库镇出发沿南勐河而上,不用一个小时便可到达冰岛寨。
了解勐库冰岛茶,先了解冰岛村有五个寨子组成,他们是冰岛、地界、南迫、糯伍、垻歪统称为冰岛村。
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布其间。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特点: 甘甜质厚,香高味扬茶气充足。入口后香甜的茶汤从口腔一直贯穿鼻腔,会有丝丝凉气生津不止。而且冰岛茶连泡20开,依然汤色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
3、曼松
曼松贡茶茶区隶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象明乡内。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为佳,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古时皇帝指定曼松茶叶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
曼松寨是极富盛名的贡茶产地,与普通纳贡的官茶不同,曼松茶是供皇帝专用的贡茶。
据史料记载,皇帝指定曼松茶叶为贡茶,其他寨茶叶概不要。曼松茶叶质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所以其他茶山的茶农,均得出钱购买曼松茶叶上献给皇帝。
特点: 曼松贡茶最大的特点是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像喝蜂蜜水,茶气很足又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
4、老曼峨
老曼峨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境内布朗山的中心地带,海拔略低于老班章。寨名老曼峨已有1300多年的 历史 ,堪称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
老曼峨寨保留下来的古茶树相对其它山头来说非常之多,至今仍有3000余亩古茶园,树龄在100至500年之间。
这些古茶树与其它植被混杂相生,远远看去根本看不出哪里有茶树。不施肥,不打药,唯一的人工干预便是从数年前开始茶农们偶尔为之除一下草。
特点: 老曼峨的茶以“苦”闻名,受惠于当地独有的自然气候和优良的土质,老曼峨的古树茶茶气充足,汤色通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耐冲泡,久泡香气更足。条索肥壮,颜色墨绿,显毫。老茶客饮之,直呼过瘾。
5、那卡
那卡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是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那卡寨有数百亩古树茶园,树龄约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
这些古树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是十分稀缺而珍贵的,采用这些原料制成的茶,足以称得上是普洱茶中的贵族。
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着名。
特点: 独特的回甘持久,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好苦涩较显,苦突出汤中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
6、麻黑
说起普洱就离不开易武,说到易武又离不开麻黑。麻黑是易武茶中最具韵味的茶,也带动了普洱茶的名气。
众所周知,麻黑是易武众多山头中,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一个片区。其茶园生长之处,山高谷深,云雾缭绕,茶园与森林混生,映在森林之中,环境十分优美。
麻黑是易武“七村八寨”的七村之一,是易武的核心产区与山头。距镇政府所在地只有9公里,道路易行,交通十分便利,所以成名极早,被大众较早认知。其口感、品质稳定上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易武茶的整体口感。
特点: 香清远扬、汤色口感柔糯香、淡雅着称。其汤色油光透亮,汤感绵密细腻、柔中带刚。
滋味厚重、回甘持久、生津绵长、舌面及两颊的甜润度较高,所以我们常说麻黑的口感识别度还是极高的。
7、刮风寨
刮风寨,属于易武山区,距离麻黑村委会23公里,与老挝相邻。刮风寨古树分布在约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基本没有经过人为矮化,生长得比较缓慢,内含物质积累得非常多。
生态环境决定了古树群的自然之味,茶树的环境就是主因,刮风寨古树分布在原始森林中,古树离人居住的地方有25公里之远,人为的破坏很小。
刮风寨和老挝的丰沙里接壤,老挝的原始森林保护完好,整个生态环境圈是独一无二的,河里的水质清澈甘甜。
就好比贵州的茅台酒厂周围的人造生态林,水质提高了,自然酒也好。
特点: 独特的山野气韵,整体表现非常出彩,口感开阔大气有厚重野韵。刮风寨也保持着易武片区的香扬水柔特色,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
8、弯弓
易武弯弓寨源自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与刮风寨的茶王树相邻,相隔一条冷水河。
每一片弯弓普洱茶,都来之不易。采摘这里的每一匹茶叶必须得战胜蚊虫、战胜寂寞、战胜劳累,翻越遮天蔽日的森林,跨过瘴气叠生的弯弓河,再驾驶摩托冒着生命危险在湿滑的林间小道上穿梭,最后才能将这一点点大山精华呈在茶商的眼前。
更无奈的是这密实的大山中并不是处处都有茶园,必须再翻一个山梁才能找到另一片较为集中的茶园。
特点: 茶汤香甜可口,甜度很高很纯,入口留存度很高,茶汤质感很好。至柔至美的好茶汤色清而亮香柔水甜沁人心脾回甘强烈。
9、昔归
昔归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属邦东大叶种。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 ,年降水量1200毫米。属邦东大叶种,茶品历来出众。
历史 上,昔归茶一直以贡茶形式而存在。多次成为皇帝钦点的茶品,也有县委茶之称,足以彰显其地位之高。然而,岁月流逝,昔归逐渐淹没于 历史 云烟。
世事风云变幻,过往云烟已成旧事,但昔归茶质不减、汤色依旧明亮清澈,以永恒的初心伫立在一隅,岿然的享受着来自茶客们的簇拥和爱戴。
特点: 特有的香气备受普洱茶友喜爱。它的茶汤滋味厚重茶气强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口腔留香持久。
10、困鹿山
困鹿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境内,不仅是无量山的余脉,还是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的分水岭。
困鹿山生态环境优异,山中有树龄较大、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古树群落,普洱市为数不多的原始森林也位于困鹿山境内,困鹿山古茶树也多与原始的参天古木混合而生。
困鹿皇家古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已有二百多年的 历史 。
困鹿山古茶园不仅是宁洱县境内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古茶树群落,还是是云南省内距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古茶树最密集、种类最丰富的古茶园。
特点: 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
生茶张每日分享普洱茶文干货,欢迎爱茶的您留言交流,有问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树茶知识,快来关注生茶张。
‘柒’ 老曼峨是啥意思
“老曼峨”标志由文字和图形两部分组成。“老曼峨”是云南班章村委会最古老的村寨,这里景色秀丽,布满了古茶树。“老曼峨”源自天然,生态健康,代表了普洱茶的高品质,与“高品质源于班章造”的企业定位相吻合。标志图形左上方小葫芦寓意老曼峨村寨处于高峰之巅,深山藏好茶;图形中间的曲折线条代表一条曲折之路,寓意企业制作好茶的曲折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企业追求卓越,勇攀新高的精神。
2012年荣获云南省着名商标称号。
‘捌’ 老曼峨茶产地在哪里
老曼峨茶产地在勐海布朗古茶山核心产区——“大班章茶区”。
老曼峨寨地处着名的勐海布朗古茶山核心产区——“大班章茶区”,海拔略低于老班章,平均海拔1650米左右,常年高温湿润,距新班章仅五公里左右,距老班章不到十公里,生态环境、海拔气候都极其类似。
老曼峨茶产地的特点
老曼峨的古茶园面积有3200余亩,这里有品类繁多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再加上丰茂的原始森林使得这里的气候非常的适合茶树的生长,古茶树多数分布在寨子周围的莽莽丛林中。
茶树直径超过40厘米的非常多,一棵棵古茶树长得盘根错节,虬劲多枝,有的高达四五米,茶农摘茶需用竹梯或木桩搭靠采摘。老曼峨大树茶,树龄老,生态好,相应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很强。一棵棵布满沧桑、铭刻岁月的古茶树,见证了布朗族先民久远的种。
‘玖’ 老曼峨古树茶的老曼峨地理位置
老曼峨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境内布朗山的中心地带,海拔略低于老班章,常年高温湿润。老曼俄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布朗山乡东北边,距离布朗山乡政府16公里。国土面积68.4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气温18-21℃,年降水量1,374毫米,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寨名“老曼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老曼峨距离布朗山乡六公里左右,距离新班章五公里左右,在下雨天泥泞难走。如今此地区的茶以寨为名,其独特的口感远扬茶界。此地方的茶主要以苦茶为主也最有名气。 老曼峨寨位居偏远的中缅边境的大山皱褶之中,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名气却很大。这缘于它是整个勐海县布朗山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据寨里古寺内的石碑记载,其建寨时间恰好就是傣族传统的傣历元年纪年,至今已有1371年的悠久历史;这里的古茶园中,一棵棵刻满沧桑岁月的古茶树,见证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远的种茶历史。 走上村小组长岩温宽家的新式布朗楼房,他先用时尚的飘逸杯沏了几泡香高、味浓的“老曼峨茶”给我们品尝。尔后,他拿出纸张已发黄的傣文“寨志”、叫来老康朗,一边用布朗语念一边翻译,讲述该寨布朗族先民迁徙、立寨的历史。老曼峨寨子是着名的“布朗山古茶山”核心区之一,属班章村委会,有156户760人,主要以种植茶叶、稻谷为主。交谈中得知,老曼峨寨如今仍保持着3205亩古茶园,遍布在寨子四周边的莽莽丛林中。普洱茶市场兴起后,越来越多的茶商、茶叶爱好者喜欢上了老曼峨古乔木茶,先民留下的珍贵古茶园,为后代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为此,各家各户对古茶园管理更加用心、下工夫。村里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保持好古茶园的原有生态环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园中施用农药和化肥,确保老曼峨古乔木茶的独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