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政治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政治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 2022-10-31 08:51:31

㈠ 有关国家政治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的例子。 联系国家举2个例子。 急!!!

你要理解,其实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其实是财政的一个总的作用,也就是说不管财政支出往哪里花钱,其实都属于对资源的配置。比如国家对灾区调拨的救灾物资和应急救灾款,还有国家增加对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还有什么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高铁建设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㈡ 政治的作用是什么

政治的本质作用就是规范化的社会管理。

这种“规范化”的社会管理主要包括:规范化的社会管理人员的评价与选拔;规范化的社会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能的设置;规范化的社会管理程序的制订;规范化的社会管理行为的约束;规范化的自然资源配置;规范化的利益分配法则等。

政治是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的社会管理,之所以要对社会管理进行“规范化”,主要是因为规范化的社会管理往往具有科学而合理的管理程序、公开而透明的管理内容、清晰明确的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稳定而持久的管理方式,从而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益、更低的管理成本、更大的管理规模,更广泛的管理范围、更持久而稳定的管理力度,更高的可预测性。

经济是规范化的社会交往,通常情况下经济占据社会交往的主流部分;政治是规范化的社会管理,通常情况下政治占据社会管理的主流部分。由于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关于社会交往的规则体系”,因此,政治的本质也可近似地表述为“关于经济的规则体系”。

(2)政治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扩展阅读:

政治的特征

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政治同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各种权力主体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发生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决定了政治斗争总是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基本属性。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权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满足等,对于各种权力主体来说,都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动力。

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

政治作为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上述特定行为的相互作用。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管理与参与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相互斗争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又基本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所具有的必然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政治

㈢ 高中政治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解答: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㈣ 高中政治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种定位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而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全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其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决定稀缺资源的配置
●只有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主攻方向。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对市场作用认识的新飞跃
35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围绕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市场的作用被排斥,仅仅在计划的缝隙里发挥一些补充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978年后,我们党从发挥价值规律作用切入,逐步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显示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断,标志着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决定》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广泛考虑各方面意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修改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的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它表明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上的一个新突破。“决定性”的意思是,由市场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决定采用什么方法生产,决定产品和服务的初次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资源配置的力量只能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种定位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而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的与时俱进,是认识上的升华和飞跃。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市场是社会配置稀缺资源的一种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共同成果。历史和现实表明,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与其他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最优途径。
人们对物质文化产品的需要是无限的,而用来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把稀缺资源分配到不同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上,把生产的物品和服务分配给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手段,就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发挥着传递信息、分配收入、提供激励三大功能,引导市场主体把资源投入到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就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来说,市场经济不承认市场主体在身份、地位、民族、出身、肤色等方面的差别,他们只承认对方是平等的拥有生产要素或产品的所有者。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地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就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说,市场主体不承认别的任何权威,只承认市场竞争加在他们身上的像自然力一样的作用,他们遵循市场等价交换的规则,在商品面前人人平等,在货币面前人人平等,在市场规则进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通过由市场交换形成的分工协作的社会生产机制、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机制、由市场价格自动调节的供求机制等,使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活动中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全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其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决定稀缺资源的配置。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实践上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35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我国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各个经济领域,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上,资源配置违背价值规律导致低效配置和严重浪费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是,现行经济体制仍然存在束缚市场主体活力的弊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仍然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很强的指导性。第一,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要以此为根据来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和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是,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第二,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其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中存在着许多妨碍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创造积极性的障碍。如果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有了体制机制基础,就可以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目前政府治理和市场功能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越位、缺位、错位并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求政府把应该由市场和企业办的,还给市场和企业;应该由社会中介组织办的,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应该由家庭和公民个人办的,回归给家庭和公民个人。这样,政府就能真正转变职能,把应该由自己办的事情办好,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第四,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由于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对经济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等,不仅妨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而且导致了寻租现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减少了政府审批项目、征地卖地、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事务,有利于铲除滋生公职人员受贿、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根源。
政府要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供条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对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新的定位,也对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导致宏观经济失衡,使市场失灵。政府只有对宏观经济实施有效管理,才能弥补市场失灵,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市场机制作用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政府只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市场主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创造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市场经济发展容易造成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只有政府才能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制定和维护规制,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来创造财富。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只有政府才能加强和优化公共产品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场经济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只有政府才能维护和规范由市场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再分配进行合理调节,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由此可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是说政府可以对市场撒手不管了,而是对政府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政府转变职能,发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作用,市场才能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㈤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好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澄清纠正一些错误认识和观点,对于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认识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改革初期市场机制不健全期间产生了巨大效力

由于各国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面向。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当时国内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现状,中央做出了“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的判断,对稳定经济、实现财政状况的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政府对各类物资的统一调配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市场基本失效。1978年后,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原来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引入了市场并渐次扩大其调节作用。

针对改革初期市场机制残缺与发育程度不够等情况,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效力,如通过行政手段培育市场,进而推进市场各要素的完善与市场环境的形成。通过政府逐渐培育起相对统一的市场,并使市场的调节、激励功能日益凸显。

新成国成立后,从最初市场经济受排斥,到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再到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直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党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动实践,昭示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巨大效力。1992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后,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市场化改革确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同时提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本身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只有借助于政治的力量,才能对市场的缺陷予以规避,实现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基于这样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是基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依据市场化程度所做出的论断。

正是在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持续探索中,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也正是发挥了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我们才度过了上个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本世纪初的SAS危机,2008年又成功应对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国民经济不断向着健康、持续、协调的方向发展。

㈥ 高一政治:

你好,资源配置是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而投入到哪一领域中的问题,一般现代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有政府和市场两者实施;“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三个产业的关系及其比例;?“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句话不对,应当是市场;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是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大的效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又称政府资源配置.
计划经济下——计划配置;市场经济下——市场配置
在市场经济下,之所以需要财政资源配置,因为:
1、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实现资源配置是财政的职能之一.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我们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
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资源"一词的含义.这里的"资源"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例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资源"指的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投入物,也就是生产要素.它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人力资源,也就是各种形式的劳动力,另一类是非人力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厂房、设备等人造资源.
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稀缺性,也就是不能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因此在客观上就要求人们在资源的各种用途之间合理地安排资源,这也就是经济上所说的资源配置问题.
另外,我们财政上所说的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也有所不同.财政所配置的资源主要是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而对于市场来配置的满足社会其它需要的资源不进行配置.

㈦ 高中政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这两句话对么为什么

对啊!他们并不矛盾.你首先要弄清资源的配置的基本方式有哪些.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供应的.市场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市场调节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1.在市场调节中,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应问题.2.它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3若单用市场调节会造成资源配置低下,经济不稳定,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所以说仅仅用市场来调节是会产生很多弊端的,即"市场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所以对待市场调节我们要辨证对待.
经过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计划调节的重要性.但单用计划调节也是有弊端的.现在的大多国家都注重计划和市场的结合运用.比如我国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㈧ 高一政治题:在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谈谈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

还好刚刚考完试,能帮你写写答案……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无边界的,更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政府可以撒手不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功能是不同的。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有效的政府治理不仅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因为坚持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实践也充分证明,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伟大历史进步与辉煌业绩,与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改革开放与发展、维护发展环境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正确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就没有综合国力的增强,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顺便多说一句,觉得好了就采纳,毕竟辛苦打字写好多的回答总被人丢在一边不处理是个很伤心得事。谢谢了~

㈨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职责和作用是什么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资源具有稀缺性,其配置合理与否决定了能否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获取最佳效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经济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具有引导性、弥补性、规制性作用。各级政府应在这三个方面充分发挥“有形之手”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既纠正“越位”、解决“错位”,也避免“缺位”,使资源配置更有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㈩ 高中政治:资源合理配置是什么东西

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政治资源配置几乎完全依赖于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这一时期,中央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将全国的资源集中于中央,由中央制定全国统一的计划以决定资源的配置,然后以指标的形式按部门、按地区加以分解,用指令方式层层下达到基层,由基层政府执行。地方政府没有政治资源配置权,掌握的政治资源也十分有限,仅仅满足于实现中央政府的指令。同时,由于国家的工业化战略,一是在政治资源的获取方面,政府从农村汲取资源用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资源由农村不断流向城市;二是在政治资源的配置上,实行城市和乡村两种体制。比如,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城镇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位一体”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仍很薄弱甚至是空白。体制的障碍使政治资源的配置更加不公平,造成了城乡差距,这是政治资源不公平配置的第一个方面。由于发展的锁定效应,[⑦]这一差距不但没有弥合而且日益扩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强调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分权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分权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仅仅是行政性分权,而且更是经济性分权。”[4]地方政府获得极大的经济管理权,也获得了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相对独立的自主权。由此,地方政府掌握的政治资源不断增加,政治资源的配置权限也日益扩张,政治资源的配置方式逐渐由中央集聚统一分配式向地方自主裁量扩散式转变。而且由于政治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欲望日趋强烈,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竞争不断加剧,地方政府拥有的政治资源及配置权限远远超过了与其权责配置相一致的限度。中央政府的财力下降,宏观调控职能无法发挥,而且又缺乏对地方政府有效监管机制,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逐步失衡,影响了政治资源配置的公平。

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特别是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出现了新的格局。分税制逐步提高了中央级财政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明确了稳定的事权范围和税收体系,中央重新集聚政治资源。这一次政治资源的集聚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因为80年代鼓励地方政府之间经济竞争的做法以惯性在延续。由于改革理念[⑧]和政策倾斜[⑨]的影响,政治资源、发展机会不断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政治资源配置的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自利性造成了其在追求社会公平时制度创新动力不足,这引起了政治资源的不公平配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政府目标而为本地企业争利。”[5]这形成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分利联盟,市场体制中的政治资源更多的流向地方政府和受地方政府庇护的企业。在政府配置体系的主导下,政治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又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资源配置的区域差距日益扩大;二是财富向政府及其庇护的企业集中,表现为政府财政收入和公司盈利的超常增长和弱势群体的不断扩大,导致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英国经济学家博兰尼指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镶嵌在中央和地方层级权力结构中的。[⑩]因此,市场经济在政治资源配置中的协调作用受政府、政策、体制的约束。市场经济的兴起和个人产权的确立,培育了独立的经济主体,增强了人民的权利意识;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规律,完善了市场竞争程序,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市场在政治资源配置中的协调作用逐渐显现。

热点内容
安卓网页怎么截取 发布:2024-05-18 20:53:56 浏览:970
在配置更新的时候没电关机怎么办 发布:2024-05-18 20:36:10 浏览:927
win7访问win2000 发布:2024-05-18 20:27:41 浏览:388
青岛人社局密码多少 发布:2024-05-18 20:19:10 浏览:734
无法存储呼叫转移 发布:2024-05-18 20:18:30 浏览:126
数据库的调优 发布:2024-05-18 20:18:29 浏览:346
sqlserver注册表清理 发布:2024-05-18 20:13:14 浏览:991
linux删除连接 发布:2024-05-18 20:06:56 浏览:822
linux搭建云服务器平台 发布:2024-05-18 19:52:21 浏览:402
安卓怎么关闭美易订阅 发布:2024-05-18 19:29:16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