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容错技术链路聚合
㈠ 在大数据中,数据存储容错技术包括哪几类呢
1.磁盘镜像和磁盘双工
2.基于RAID的磁盘容错
3.基于集群的数据容错
㈡ 容错技术有哪些哪些
1、双重文件分配表和目录表技术。
硬盘上的文件分配表和目录表存放着文件在硬盘上的位置和文件大小等信息,如果它们出现故障,数据就会丢失或误存到其他文件中。通过提供两份同样的文件分配表和目录表,把它们存放在不同的位置,一旦某份出现故障,系统将做出提示,从而达到容错的目的。
2、快速磁盘检修技术。
这种方法是在把数据写入硬盘后,马上从硬盘中把刚写入的数据读出来与内存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出现错误,则利用在硬盘内开设的一个被称为“热定位重定区”的区,将硬盘坏区记录下来,并将已确定的在坏区中的数据用原始数据写入热定位重定区上。
3、磁盘镜像技术。
磁盘镜像是在同一存储通道上装有成对的两个磁盘驱动器,分别驱动原盘和副盘,两个盘串行交替工作,当原盘发生故障时,副盘仍旧正常工作,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
4、双工磁盘技术。
它是在网络系统上建立起两套同样的且同步工作的文件服务器,如果其中一个出现故障,另一个将立即自动投入系统,接替发生故障的文件服务器的全部工作。
5、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完备的事务跟踪系统。
这是针对数据库和多用户软件的需要而设计的,用以保证数据库和多用户应用软件在全部处理工作还没有结束时或工作站或服务器发生突然损坏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数据的一致。其工作方式是:对指定的事务(操作)要么一次完成,要么什么操作也不进行。
6、UPS监控系统。
UPS监控系统用于监控网络设备的供电系统,以防止供电系统电压波动或中断。在工作中,我们选取的容错技术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资金,规模等)。
(2)存储容错技术链路聚合扩展阅读:
容错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从过去的证券、电信等领域进入基础行业,如制造、能源、物流、交通及有着"7×24"不间断运营需求的中小商业团体和政府。NEC为迎合互联网的高速增长,为容错服务器引入了最新的稳定、安全、可升级、功能强大的Linux版本。
容错的未来将会向更高的可用性、更卓越的可维护性发展。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注重TCO(总拥有成本)而不是初期购买价格,更多的企业决定逐步放弃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来维护复杂的集群服务器,转而将目光瞄向具有容错技术的平台或容错服务器平台。
在中国市场,NEC 公司与神州数码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容错服务器在中国市场服务拓展领域的短板。这将引发国内各领域的容错技术与应用的井喷式发展。
㈢ 链路聚合的好处
链路聚合有成端口聚合,断口捆绑,英文名port trunking.功能是将交换机的多个低带宽端口捆绑成一条高带宽链路,可以实现链路负载平衡。避免链路出现拥塞现象。
通过配置,可通过两个三个或是四个端口进行捆绑,分别负责特定端口的数据转发,防止单条链路转发速率过低而出现丢包的现象。
Trunking的优点:价格便宜,性能接近千兆以太网;不需要重新布线,也无需考虑千兆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CMS/JS/newsad.js"></script> 网传输距离极限问题。
trunking可以捆绑任何相关的端口,也可以随时取消设置,这样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还可以提供负载均衡能力以及系统容错。
(3)存储容错技术链路聚合扩展阅读:
链路聚合有两种模式:手动负载均衡模式和LACP模式。
手动负载平衡模式:手动创建ETH-trunk并添加成员接口。所有活动链路转发数据包,当其中一个物理链路失效时,其他链路共享流量转发。
LACP模式:手动创建Eth-Trunk,添加成员接口。LACP消息在链接的两端发送。LACP模式也称为M:N模式,M表示活动的链路成员,N表示不活动的链路成员。
当连接的两端都加入到ei -trunk上时,活跃的连接和不活跃的连接由成员协商。当活动链路失败时,当高优先级链路转发流量用于其余成员链路时,该链路就会变为活动的。
手动负载平衡模式与LACP模式的区别在于,在LACP模式下,一些链接作为备份链接。在手动负载平衡模式下,所有链路转发流量。
㈣ 链路聚合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
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如果聚合的每个链路都遵循不同的物理路径,则聚合链路也提供冗余和容错。通过聚合调制解调器链路或者数字线路,链路聚合可用于改善对公共网络的访问。链路聚合也可用于企业网络,以便在吉比特以太网交换机之间构建多吉比特的主干链路。
采用链路聚合后,逻辑链路的带宽增加了大约(n-1)倍,这里,n为聚合的路数。另外,聚合后,可靠性大大提高,因为,n条链路中只要有一条可以正常工作,则这个链路就可以工作。除此之外,链路聚合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因为,通过链路聚合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交换机(或其他网络设备),通过内部控制,也可以合理地将数据分配在被聚合连接的设备上,实现负载分担。
因为通信负载分布在多个链路上,所以链路聚合有时称为负载平衡。但是负载平衡作为一种数据中心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将来自客户机的请求分布到两个或更多的服务器上。聚合有时被称为反复用或IMUX。如果多路复用是将多个低速信道合成为一个单个的高速链路的聚合,那么反复用就是在多个链路上的数据“分散”。它允许以某种增量尺度配置分数带宽,以满足带宽要求。链路聚合也称为中继。
按需带宽或结合是指按需要添加线路以增加带宽的能力。在该方案中,线路按带宽的需求自动连接起来。聚合通常伴随着ISDN连接。基本速率接口支持两个64kbit/s的链路。一个可用于电话呼叫,而另一个可同时用于数据链路。可以结合这两个链路以建立l28kbit/s的数据链路。
现在,拨号线路的链路聚合相对简单。桌面操作系统(例如Microsoft Windows)支持MLPPP(多链路PPP),这是将运行PPP(点对点协议)的多个拨号链路结合在一起的协议。它绑定两个ISDN64KbpsB信道。提供一个128Kps的连接信道。使用诸如Cisco的分布式MLPPP协议,使WAN链路上的多链路路由器连接成为可能。该协议提供了一种方式,将一个Cisco 7500系列路由器上的T1/E1线路结合成一个拥有多个T1/E1线路的组合带宽的线路束。该协议允许安装T1/El的某个增量。例如,一个“线路束”可能包含4条T1线路。该协议适合ISP。
可以为了备份目的
㈤ 什么是服务器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