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存储时间
⑴ 粮仓温度及湿度对粮食有效保存时间的影响
粮仓里的粮食大都属于种子类,温湿度合适是保证它们不霉变,不发芽的基本条件,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种子里的养份消耗得最低.
⑵ 怎样能长期储存粮食,存5年以上
储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常规储藏
常规贮藏 在仓房内适时通风或密闭保管的贮藏方法。一般是在大气温、湿度低于粮温和粮食水分时,打开门窗进行自然通风;反之,则以密闭为主,或在粮食上压盖结构疏松的物料,以保持粮食温湿度。
(二)低温贮藏
低温贮藏 利用低温限制害虫、微生物的活动,降低粮食呼吸作用,以达到安全贮藏的方法。根据低温的来源可有3种方法:①冬季冷却。②机械通风。③机械制冷。
(三)气调贮藏
在密闭条件下,采用低氧(1%以下)、高氮(99%)或高二氧化碳(40%以上)气体保存粮食的方法。常用的密封材料有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尼龙和聚乙烯的复合薄膜等。
(四)化学贮藏
利用化学药剂抑制粮食本身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防止粮食发热霉变并消灭贮粮害虫。常用的化学保藏剂有丙酸、山梨酸等。
(五)地下贮藏
地下贮藏 地下粮仓粮温的降低与升高都极缓慢,所能获得的低温常因地理位置不同而相差甚大,故应用上受一定限制。如在中国北部与中部地区的地下喇叭仓可以分别达到12~15℃和18~20℃的低温;而在南部则很难获得这样理想的贮藏温度。
(2)粮仓存储时间扩展阅读:
贮藏前处理主要包括下列程序:
①干燥。粮食入库前须使其含水量降低至安全水分标准12.5~13.5%或更低。干燥方法有日光爆晒和机械烘干两种。前者在天气晴朗、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并有风的条件下能获得良好效果。
后者常在潮湿的收获季节或晚秋收获时采用。主要的烘干设备有塔式烘干机、流化烘干机、辊筒烘干机、太阳能干燥机和微波干燥机等。
②清理。即清除在收割、脱粒、翻晒过程中混入的各种杂质。杂质影响粮食的纯净度,而有机杂质一般由于带菌多、吸湿能力大,还是引起粮食发热、霉变和生虫的重要因素。
清除的主要办法是利用粮粒与杂质在颗粒的大小、形状、比重和气体动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应用风力扬谷机和各种筛具使二者分离。入库粮食的含杂量一般应低于 1.5%。
③堆放。入库时根据仓库的形式与性能,粮食的品种、质量与用途,贮存的时间以及贮藏期间的季节变化等合理堆放,并须将新粮与陈粮、干粮与湿粮、有虫与无虫粮、商品粮与储备粮分开存放。
为保证粮食安全贮藏,除上述贮藏前处理和应用适当的贮藏技术外,还须在防止粮仓失火、粉尘爆炸、有毒污染、熏蒸事故、洪涝浸水以及鼠、雀为害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⑶ 粮库的储存空仓期是多少时间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年。国家储备粮库的粮食一般存放超过2年就成了“陈化粮”,不适宜再给人类食用。
⑷ 国家粮食库里面的大米能储存多长时间
大米和小麦一样,如果大米进仓库之前是很干燥的,那么大概能保存两三年如果不是很干燥那么差不多能保存一年左右吧,如果用真空包装的话会保存的更久
⑸ 小扁豆(兵豆)常温下家庭粮仓内能存放多长时间
小扁豆常温下家庭粮仓内存放。能够保存一年的时间。
⑹ 中国国库的储备粮食全国能吃多少年
至少2年。
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载明,截止到2018年中国国内拥有标准包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两者相加后合计为9.1亿吨,这么多的粮食平均分配给14亿人口食用的话,按照每人每天吃掉1公斤粮食的量匡算,可以维持1年另9个月的时间,这是属于国家层面的粮食储备,另外还有地方性粮食储备。
虽然说2014年后国家对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做了调整,地方储备并不是很多,但至少也是“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储存标准。以产区地方上需要保持3个月的储存能力来说,加上国家储备能够维持14亿人口食用1年另9个月的时间,恰好就是2年。这也是中国国内粮食储备能够维持14亿国人正常食用的最短时间。
中国不仅有自己充足的粮食储备,关键是已经连续多年让粮食总产能维持在6亿吨以上。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能6.6384亿吨,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可以维持国民食用粮食的自己率保持在98%。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可以让中国的老百姓放心的。
资料扩展: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得知,2016年,从各类果蔬,肉食之外,我国人均每年的主粮消费量包含原粮,谷类、豆类以及薯类的消费,分别为132.8千克,122千克,8.3千克,2.6千克。人均主粮一年的消费量为132.8加122加8.3加2.6等于256.7千克,相当于513.4斤,折合为每天消耗1.45斤及各类主粮。
那么14亿人每天需要消耗的主粮为1.45斤乘以14亿等于20.3亿进等于10.15亿千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四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左右,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⑺ 稻谷怎样储存保鲜 怎样储存稻谷可以保鲜
1、传统方法储存稻谷。农村千百年来储存稻谷的是晾晒脱水,使用防潮容器保存,每年翻晒一次。稻谷在储存时,容易生虫和霉变,原因是含水量过高。稻谷含水量在14%时,在农村家庭常规存放6个月,便开始反潮生虫。因此,农民储存稻谷时,含水量通常是13.5%以下,才开始储存,一般能储存3年左右不会生虫,不会霉变。在储存前,先要去杂,去破壳米,越干净,储存时间越长,必须无虫。储存器具在木柜、陶瓷缸、铁桶、粮仓等等,以密封形式储存。一般一年翻晒一次,储存时稻谷含水量在13~13.5%以下时,可以两年翻晒一次,防止反潮。这种传统方法储存条件是,常温、干燥、密封,进仓时,含水量要低于13.5%,无虫、无杂、无米。
2、综合方法储存稻谷。农村家庭储存稻谷,可以借用粮食部门储存稻谷的方法,在自造的粮仓里,将新鲜稻谷晒干脱水,使稻谷含水量保持在13.5%或13%以下,无虫、无杂、无破壳稻米,堆放在仓库里,稻谷里埋放熏蒸药剂防虫,再整平,在稻谷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密封。这种方法,有条件的家庭,要控制仓库里的气温,不能超过20℃。储存的稻谷每三年更换一次,或者晾晒一次,保持长期干燥、无虫、无霉变的状态。
3、真空袋装储存稻谷。这种方法是非常简单方便,一次包装,可以储存8~10年。方法是:
(1)稻谷晾晒脱水干燥,保持稻谷含水量在13.5%以下。
(2)是稻谷去杂质,去掉碎屑、秕粒、破壳的大米、无虫,稻谷纯度在99%。
(3)是选择优质标准的真空包装袋,一般选择50斤或100斤的规格。④灌装稻谷后,密封后抽净空气,必须抽尽,空气控制在标准程度。这样的真空包装稻谷,可以保存8~10年之久。在储存过程中,应该放在家庭粮仓里,避免有日光直射,避免使用尖锐的硬物扎破划破包装袋,在20℃左右的环境中储存。
⑻ 请问粮库和粮店分别是如何存粮食的
粮库保管粮食数量大、保存时间长(一般为1-4年)而且是原粮,所以采用的是专业方法:如要用药剂熏蒸,用薄膜密闭,用低温、低氧法等,其目的,一是防鼠、防虫、防潮,二是防止粮食陈化变质。家庭存粮一般量少,都是大米、面粉等成品粮,保存时间也不长,主要是防虫,一般可用可密闭的储粮器具,如木桶、陶缸、铁桶等,根据农村的经验,也可放入防虫的大蒜、花椒等。
如前述,粮库的粮食是不必定期晾晒的,没这么大的场地,成本也太高!粮店的粮食有新的,也有陈的,一般是新的占多数,不象计划经济时期,供应的全是陈粮。而现在的粮食市场经营主体是多元化的,有竞争,也就有了更新、更优价的粮食。
⑼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粮仓容量惊人,为何粮食保存千年不腐还能发芽
引言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活重要的物质保障,因此,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对于任何时期,以及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重要举措。而这项举措的实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由于技术的落后,以及难以预测气候的变化,使得人们在耕种时期,时常遭受到自然灾害,同时又难以预测,不能够及时的作出判断从,而阻断了粮食最佳种植与收获时期。
我国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从古至今都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在每个时期也不断在寻找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农耕技术,为人们的温饱提供重要保障。
总结
若不是有关历史的记载,以及考古学家的探索,我们都不能够了解到古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智慧。同时对于我们所处的现在生活来看,虽然技术越来越发达,在有些领域中的建造细节上,我们都不及古人,这也让专家们对古代人们的智慧发出感叹。同时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的传承,才使得中国在农业方面利用以前传承下来的经验与方法,使得我国人民在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时,能够吸取经验,少走弯路。
因此,我们要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对待,将我国古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向我们的后人传递着优秀的文化,并且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向世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⑽ 隋朝的时候,是怎么做到把粮食存放20年的
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储粮窖;第二个就是种植小树苗来观察粮食贮存情况;最后一个就是储粮窖建立的地方,天气相对稳定。从而保证粮食可以放上20年这么久。
03、储粮窖建立的地方,天气相对稳定
还有储粮窖建立的地方,古人也是非常聪明,知道天气变化对粮食存放多久是有影响的。因此古人建立的储粮窖地点都是天气相对稳定,非常适合粮食存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