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存储器
A. 音乐放在手机储存卡里哪个
音乐一般默认存储在SD卡--music文件夹里,也有部分 手机 是my music文件夹。
不过如果是你自行存储的话,只需要直接放进SD卡里任意文件夹即可,播放音乐时选择对应的文件夹就可以了
B. 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RAM、SRAM、DRAM、ROM、PROM、EPROM、EEPROM、CDROM、Flash Memory。
主存,又称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辅存狭义上是我们平时讲的硬盘。科学地说是外部存储器(需要通过I/O系统与之交换数据,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以及可以永久地脱机保存信息。主要包括磁表面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磁带存储设备、光盘存储设备。
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 一种特殊的存储器子系统,其中复制了频繁使用的数据以利于快速访问。存储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了频繁访问的 RAM 位置的内容及这些数据项的存储地址。当处理器引用存储器中的某地址时,高速缓冲存储器便检查是否存有该地址。如果存有该地址,则将数据返回处理器;如果没有保存该地址,则进行常规的存储器访问。因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总是比主RAM 存储器速度快,所以当 RAM 的访问速度低于微处理器的速度时,常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需要执行的程序或者需要处理的数据都必须先装入RAM内,是指既可以从该设备读取数据,也可以往里面写数据。RAM的特点是:计算机通电状态下RAM中的数据可以反复使用,只有向其中写入新数据时才被更新;断电后RAM中的数据随之消失。
SRAM是英文Static RAM的缩写,它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SRAM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
而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每隔一段时间,要刷新充电一次,否则内部的数据即会消失,因此SRAM具有较高的性能,但是SRAM也有它的缺点,即它的集成度较低,相同容量的DRAM内存可以设计为较小的体积,但是SRAM却需要很大的体积,且功耗较大。所以在主板上SRAM存储器要占用一部分面积。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是指只能从该设备中读取数据而不能往里面写数据的存储器。Rom中的数据是由设计者和制造商事先编好固化在里面的一些程序,使用者不能随意更改。ROM主要用于检查计算机系统的配置情况并提供最基本的输入输出(I/O)程序,如存储BIOS参数的CMOS芯片。Rom的特点是计算机断电后存储器中的数据仍然存在。
PROM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也叫One-Time Programmable (OT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可以用程序操作的只读内存。最主要特征是只允许数据写入一次,如果数据烧入错误只能报废。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芯片可重复擦除和写入,解决了PROM芯片只能写入一次的弊端。EPROM芯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在其正面的陶瓷封装上,开有一个玻璃窗口,透过该窗口,可以看到其内部的集成电路,紫外线透过该孔照射内部芯片就可以擦除其内的数据,完成芯片擦除的操作要用到EPROM擦除器。EPROM内资料的写入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并且往芯片中写内容时必须要加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24V,随不同的芯片型号而定)。EPROM的型号是以27开头的,如27C020(8*256K)是一片2M Bits容量的EPROM芯片。EPROM芯片在写入资料后,还要以不透光的贴纸或胶布把窗口封住,以免受到周围的紫外线照射而使资料受损。 EPROM芯片在空白状态时(用紫外光线擦除后),内部的每一个存储单元的数据都为1(高电平)。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 EEPROM 可以在电脑上或专用设备上擦除已有信息,重新编程。一般用在即插即用。E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可用户更改的只读存储器(ROM),其可通过高于普通 EEPROM
电压的作用来擦除和重编程(重写)。不像EPROM芯片,EEPROM不需从计算机中取出即可修改。在一个EEPROM中,当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是可频繁地重编程的,EEPROM的寿命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考虑参数。EEPROM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闪存,其应用通常是个人电脑中的电压来擦写和重编程。 EEPROM,一般用于即插即用(Plug & Play)。 常用在接口卡中,用来存放硬件设置数据。 也常用在防止软件非法拷贝的"硬件锁"上面。
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即只读光盘,是一种在电脑上使用的光盘。这种光盘只能写入数据一次,信息将永久保存在光盘上,使用时通过光盘驱动器读出信息。CD的格式最初是为音乐的存储和回放设计的,1985年,由SONY和飞利浦制定的黄皮书标准使得这种格式能够适应各种二进制数据。有些CD-ROM既存储音乐,又存储计算机数据,这种CD-ROM的音乐能够被CD播放器播放,计算机数据只能被计算机处理。
Flash Memory,也称闪存(Flash Memory)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数据删除不是以单个的字节为单位而是以固定的区块为单位(注意:NOR Flash 为字节存储。),区块大小一般为256KB到20MB。闪存是电子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的变种,EEPROM与闪存不同的是,它能在字节水平上进行删除和重写而不是整个芯片擦写,这样闪存就比EEPROM的更新速度快。由于其断电时仍能保存数据,闪存通常被用来保存设置信息,如在电脑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程序)、PDA(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中保存资料等
C. 怎么用手机下载歌曲到mp3
若使用的是vivo手机,可查看OTG使用方法:
OTG的使用方法:
1、打开OTG功能(若没有此开关则表示机型不支持):
①OriginOS/Funtouch OS 9.2/iQOO UI及以上:进入手机设置--其他网络与连接--OTG ,将OTG功能打开;
②Funtouch OS 9.2以下:进入设置--更多设置--OTG,将OTG功能打开 ;
2、将OTG线的一头连接手机的充电接口,另一头连接鼠标、U盘或其他外接设备即可使用。
D. 一张光盘可以刻录多少首歌曲
一张光盘能刻多少首歌曲?这有几种情况:
1.如果是用普通CD-R刻录光盘来刻录CD音乐光盘,只能刻录16首左右的歌曲(根据歌曲容量的大小或少于、大于16首);
2.如果是用普通CD-R刻录光盘来刻录MP3音乐光盘,可以刻录150首左右的歌曲(根据歌曲容量的大小或少于、大于150首);
3.DVD光盘不能刻录CD音乐光盘,只能刻录MP3音乐光盘,刻录的歌曲容量大概是CD-R光盘的6倍;
4.如果是以数据光盘的方式来刻录歌曲,CD-R和DVD-R刻录的歌曲数量和MP3音乐光盘的数量相同。
拓展资料:
光盘是以光信息做为存储的载体并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物品。分不可擦写光盘,如CD-ROM、DVD-ROM等;和可擦写光盘,如CD-RW、DVD-RAM等。
光盘是利用激光原理进行读、写的设备,是迅速发展的一种辅助存储器,可以存放各种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数字信息。
光盘定义:即高密度光盘(Compact Disc)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完全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也是光盘),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储和再生信息,又称激光光盘。
光盘网络
E. 用32G卡可以存储很多音乐,并且可以外放音乐的的东西叫什么
这个应该是一种蓝牙音箱,可以用32g的存储卡存储,很多音乐也可以外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携带的,如果你用自己的手机放32g的卡,也可以存储很多音乐,也可以外放
F. 光盘存储器有哪些
光盘存储器是一种采用光存储技术存储信息的存储器,它采用聚焦激光束在盘式介质上非接触地记录高密度信息,以介质材料的光学性质(如反射率、偏振方向)的变化来表示所存储信息的“1”或“0”。由于光盘存储器容量大、价格低、携带方便及交换性好等特点,已成为计算机中一种重要的辅助存储器,也是现代多媒体计算机MPC不可或缺的存储设备。
光存储技术源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Philips公司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能播放模拟电视信号的光盘系统。1978年,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激光视盘机(Laser vision,LV)由Philips推出,其原理是仿效声音唱片的形式,把图像和伴音信号记录在圆盘上,用激光束检测盘上记录的信息,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经处理后还原成视频和音频信号,由电视机显示图像和发出声音。1981年,Philips公司和Sony公司携手推出了数字激光唱盘(Compact Disc-Didital Audio,即CD-DA),并为此制定了光盘技术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技术文件——《红皮书标准》。
1985年,Philips和Sony的研究人员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后终于解决了光盘上只能记录数字音乐信息,而不能记录计算机文件信息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解决如何在光盘上划分地址,以便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地址编号随时存取数据的问题和降低光盘数据存取误码率问题。为此他们公布了在光盘上记录计算数据的《黄皮书标准》。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又对该标准进行了完善,发布了ISO9660标准。这样,CD-ROM便进入了计算机,并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D-ROM已成为现代多媒体计算机中标准配置之一。随后,研究人员们一方面努力提高CD-ROM的读取速度,由最初的2倍速、4倍速(MPC3标准)发展到今天的52倍速;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出了用于计算机中可读写的光盘和DVD等,巩固和确立了光盘存储器在计算机辅助存储器中的重要地位。
1. 光盘存储器的分类
按光盘可擦写性分类主要包括只读型光盘和可擦写型光盘。
只读型光盘所存储的信息是由光盘制造厂家预先用模板一次性将信息写入,以后只能读出数据而不能再写入任何数据。按照盘片内容所采用的数据格式的不同,又可以将盘片分为CD-DA、CD-I、Video-CD、CD-ROM、DVD等。
可擦写型光盘是由制造厂家提供空盘片,用户可以使用刻录光驱将自己的数据刻写到光盘上,它包括CD-R、CD-RW和相变光盘及磁光盘等。
常见的光盘种类、功能及相关标准见如下表。
光盘种类 数据容量 执行标准 出现时间 功能说明
CD-DA 最大播放音乐时长74分钟 红皮书 1982年 CD系列光盘的始祖,由Philips和Sony于1982年正式发布,主要用于音乐存储。
CD-ROM 存储650MB计算机数据 黄皮书 1985年 由Philips和Sony联合制定,定义了存储计算机数据的规范,规定了地址数据结构、数据纠错、扇区大小等,使光存储进入计算机领域。
CD-I 760MB 绿皮书 1986年 Philips和Sony针对消费电子市场推出的一种交互式多媒体数据存储格式,使之能同步播放声音、影像及其它如文字信息等。
CD-R 700MB 橙皮书 1992年 一次刻录型的光盘片,不管数据是否填满盘片,只能写入一次,即使还剩余空间,也不能再写。
CD-RW 700MB 橙皮书的第三部分 1996年 刻录方式与CD-R相同,区别是其可以擦除和重复写入,CD-RW驱动器完全兼容CD-R盘片。
Video CD 70分钟MPEG1格式数据 白皮书 1993年 可存储按MPEG1格式压缩的视频和音频信息,主要应用播放电影等。
DVD 存储高达17GB数据 ISO/IEC
16448 1996年 全称是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k),将计算机和家庭娱乐融合起来,DVD驱动器可以识别各种CD盘片,已有取代CD-ROM之势。
2. CD-ROM
标准CD-ROM盘片的直径为120mm,中心装卡孔径为15mm,厚度为1.2mm,重量约14~18g,其基质由树酯(如聚碳酸酯)制成,数据信息以一系列微凹坑的样式刻录在光盘表面上。CD-ROM光盘在制作时,首先用精密聚焦的高强度激光束制造一个母盘,然后以母盘作为模板压印出聚碳酸酯的复制品,再在凹坑表面上镀一层高反射材料(铝或金),最后在这外层上涂—层丙烯酸树酯以防灰尘或划伤。如图5-35所示。
图5-35 CD-ROM的组成结构
CD-ROM是通过安装在光盘驱动器内的激光头来读取盘片上的信息的。当盘片转动并经过激光头时,激光头能产生可以穿过透明的聚碳酸酯层的低强度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盘片的不同区域时,反射的激光强度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当激光束照射在凹坑上时,由于凹坑表面有些不平,光被散射,反射回的光强度变低。凹坑之间的区域称为台(1and),台的表面光滑平坦,反射回的光强度高。光传感器将检测到的这种光强变化转换成数字信号。传感器以固定的间隔检测盘表面,一个凹坑的开始或结束表示存储了一位二进制“1”;间隔之间无标高变动出现时,记录的是“0”。
CD-ROM与磁盘在数据记录方式上有所不同。磁盘是由一个个同心圆的磁道组成。而CD-ROM却不同,它是在整个盘面上只有一条螺旋式轨道,由靠近中心处开始,逐圈向外旋转直到盘的外沿。靠外的扇区与靠内的扇区具有相同的长度,于是,按同样大小的段分组的信息可以均匀分布在整个盘上。
CD-ROM的数据存储也是以块为单位进行组织的。典型的块格式如图5-36所示。它由下列字段组成。
·Sync:同步字段,标志一个块的开始。由12个字节组成,第1个字节为全0,第2-11个字节为全1,第12个字节为全0。
·ID:标识字段,包含块地址和模式字节。模式0表示一个空的数据域,模式1表示使用纠错码和2048字节的数据,模式2表示不带纠错码的2336个字节的用户数据。
·Data:用户数据域。
·Auxiliary:此辅助域在模式2下是附加用户数据,在模式1下是288字节的纠错码。
图5-36 CD-ROM数据块格式
CD-ROM是通过专门的CD-ROM驱动器(即通常所说的光驱)来进行读操作的。CD-ROM驱动器一方面完成对光盘的读操作,另一方面与主机相接口。常见的CD-ROM驱动器接口标准主要有三种:
(1)专用接口
由各CD-ROM驱动器生产厂家提供的专用接口卡将CD-ROM与主机连接起来。目前专用接口正逐步被取代。
(2)IDE(EIDE)接口
IDE接口的CD-ROM驱动器直接插在计算机主板上的IDE或EIDE插口上,无需配置总线接口卡,这也是目前微型计算机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接口方式。
(3)SCSI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输入输出接口标准,相对来说,SCSI接口比IDE接口速度更快。
3. CD-R
CD-R(Compact Disk Recordable)是一种一次写、多次读的可刻录光盘系统,它由CD-R盘片和刻录光驱组成。
CD-R光盘与普通CD-ROM光盘在外观尺寸、记载数据的方式等方面是相同的,也同样是利用激光束的反射原理来读取信息。但与CD-ROM不同的是,在CD-R光盘表面除了含有聚碳酸酯层、反射层和丙烯酸树酯保护层外,另外还在聚碳酸酯层和反射层之间加上了一个有机染料记录层。
当使用CD-R刻录光驱对空白盘片进行刻录时,是将写激光束照射到有机染料记录层上,激光照射时产生的热量将有机染料烧熔,并使其产生光痕。光痕会使今后读激光束改变光的反射率,从而达到一次刻录改写信息的目的。
4. CD-RW
CD-RW(Compact Disk ReWritable)光存储系统是在CD-R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多次写、多次读的可重复擦写的光存储系统。
CD-RW光盘结构与CD-ROM基本相同,只是在盘片中增加了可改写的染色层。读写数据采用相变(phase change)技术。相变技术利用物质的状态变化进行数据的读、写和擦除。CD-RW盘片内部镀上一层一定厚度的薄膜即相变记录层。相变记录层由一种银合金材料组成,随加热温度的不同,它可以形成晶体,也可以形成非晶体。因此,适当调整加热温度就可以自由地控制记录层的结晶状态。在晶体状态中原子整齐排列,光反射率高;相反,在非晶体状态中原子排列不整齐,光反射率低。对CD-RW的读、写和擦除正是利用光反射率的这种变化来实现。由于材料的因素,晶体状态改变的次数有限,也使得CD-RW盘片的擦写次数有限。
CD-RW盘片中的相变记录层的记录膜在出厂时处于晶体状态,写入时用强的激光束照射使之变为非晶体状态,如果此时中止激光照射,记录膜温度急剧下降,写入数据的区域便稳定在非结晶状态,数据被写入。读出时用弱的激光束照射记录区,并根据反射光的反射率判别是0还是1。仅用弱光照射时记录膜记录的数据不会被破坏,这与普通光驱读取光盘的原理是一样的。在擦除数据时,用中等强度的激光束照射记录膜,使其温度上升少许,记录膜又返回晶体状态,数据被擦除。
对CD-RW盘片的读写操作是通过CD-RW刻录机完成的。目前的CD-RW刻录机兼容CD-ROM和CD-R盘片,它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在与主机接口上,内置式刻录机主要通过IDE、SCSI等接口连接,而外置式刻录机通过计算机的外部并行接口连接。
5. DVD
DVD的英文全名是Digital Video Disk,即数字视频光盘。DVD不仅仅用来存储视频数据,还可以用来存储其它类型的数据,因此DVD又为 Digital Versatile Disk,即数字通用盘,是一种能够保存视频、音频和计算机数据的容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的采用了MPEG2压缩标准的光盘。
DVD采用了类似CD-ROM的技术,但是可以提供更高的存储容量。从表面上看,DVD盘片与CD-ROM盘片很相似,其直径为80mm或120mm,厚度为1.2mm。但实质上,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相对于CD-ROM光盘650MB的存储容量,DVD光盘的存储容量可以高达17GB。另外在读盘速度方面,CD-ROM的单倍速传输速度是150KB/s,而DVD的单倍速传输速度是1358KB/s。
如图5-37是DVD和CD-ROM盘片数据记录道和凹坑情况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CD-ROM 盘的道间距为1.6μm,而DVD盘的道间距为0.74μm;CD-ROM盘的最小凹坑为0.83μm,而DVD盘的最小凹坑为0. 4μm。DVD盘片的道密度和凹坑密度都远高于CD盘片。单从这两方面的改进,就使DVD的单片单层容量提高到CD-ROM的7倍多,可达4.7GB。
图5-37 DVD盘与CD盘的凹坑密度比较
DVD盘片分为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和双面双层四种物理结构。因此,可以将DVD盘片分为四种规格,分别是DVD-5、DVD-9、DVD-10和DVD-18,它们的容量分别如下表5-7所示。
表5-7 四种DVD盘片比较
盘片类型 盘片直径 面数/层数 容量
DVD-5 12cm 单面单层 4.7GB
DVD-9 12cm 单面双层 8.5GB
DVD-10 12cm 双面单层 9.4GB
DVD-18 12cm 双面双层 17GB
G. 四种存储器中速度最快的
内存储器。
存储速度从快到慢排列:内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计算机的主存>大容量磁盘。
只读光盘,是一种在电脑上使用的光盘。这种光盘只能写入数据一次,信息将永久保存在光盘上,使用时通过光盘驱动器读出信息。
CD的格式最初是为音乐的存储和回放设计的,1985年,由SONY和飞利浦制定的黄皮书标准使得这种格式能够适应各种二进制数据。有些CD-ROM既存储音乐,又存储计算机数据,这种CD-ROM的音乐能够被CD播放器播放,计算机数据只能被计算机处理。
注意事项:
简单地说:寄存器是操作数据的地方,存储器是存放数据的地方。
寄存器结构通常是指基本RS触发器派生D触发器,是由一些与非门的结构、总体集成在CPU、读写速度与CPU的速度运行基本匹配,但由于性能优越,所以贵,一般好的CPU只有几MB二级缓存,一级缓存。
CPU的内存,通常指的是硬盘,U盘和其他设备可以节省电源切断后,数据的能力是一般比较大,缺点是读写速度非常缓慢,普通机械硬盘读写速度通常是大约50mb/S。内存和寄存器是用于慢速内存读写的多层存储机制。
H. 音乐放在手机储存卡里哪个文件里啊
音乐一般默认存储在SD卡——Music文件夹里,也有部分手机是My music文件夹。如果需要打开手机中存储的音乐,可以通过以下这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1、在手机中找到“文件管理”这一图标,点进去可以看到自己手机中存在的各种格式的文件2、在“分类”下面,可以看到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格式的文件夹,需要查看手机中的音乐的话,点击“音频”,查看所有音频文件。3、点击进入,就可以看到手机中存有的所有音乐了,此时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找到的音乐进行具体操作
I. 如何在手机上下载歌曲到内存卡里
1.打开音乐播放器之后自动到主页面,点击左上角的三横杠,进入个人设置界面;
2.进入个人设置界面后,点击左下角的设置,进入设置界面;
3.在设置界面,你可以看到有一个歌曲下载目录。点击进去之后,你会发现有两个存储地方,一个是内置SD卡,一个是内存卡。我这个手机没有放内存卡,所以是下面这个状态;
4.如果有内存卡,直接切换到到内存卡就可以了。不过这时候的歌曲都是下载到主目录上的,你就可以设置到其他目录,找到你要保存的地方点击确认就可以了。设置成功后,回到主页面下载你所需要的歌曲,这样下载的歌曲就在内存卡里面了。
J. 如何将歌曲储存到储存卡上
1、要将歌曲下载到内存卡里面,先将内存卡放在要下载的工具里面,我用的是手机。下载用的是酷狗音乐播放器。打开酷狗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