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存储外设发展

存储外设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1-25 04:09:02

㈠ 未来能否做到将人类的记忆存贮到外部设备

关于人类的大脑至始至终现如今有许多的科学家依旧还在努力的研发和探究,毕竟人类的大脑它的智慧程度可以远超世界上其他动物它们的智力程度,而且科学家还得出一个结果,就是现如今我们大脑的一个开发程度也只不过其中的10%而已。也正是这10%让我们能够改造地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可想这10%是有多么的厉害。那么在未来人类是否能够将记忆储存到外部设备?答案是可以的,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三、这样的技术还要提高突破人理道德道。

最后一点就是这样的技术想要变成现实的话,那么就需要完成对于人理道德的一个限制,毕竟记忆中的东西只能存在在人体脑内之中,如果真的把它转移到外部设备的话,那么人就和电脑没什么区别。

㈡ 硬盘选哪种好

当前,随着USB闪盘价格的狂降,这种便携式移动存储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市场里陌生的闪盘品牌正在不断涌现,仅中关村的几个电子市场就有不下二十种品牌,可以说USB闪盘的春天已经来临了。如果说去年还只是几家主导厂商如朗科、 鲁文在较劲的话,现在由于各厂商都看好USB移动存储的发展,纷纷涉足此领域,目前USB闪盘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USB闪盘依靠产品本身大容量、高速度、轻巧便捷、安全易用的特点,其很快从众多的移动存储外设产品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如今众多厂商蜂拥而至推出众多品牌抢滩登陆,使得市场上的此类产品品目繁多,消费者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买哪一款产品才算得上最合适。说到底产品的价值是通过实际使用得到体现的,所以只要确定了您购买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由此出发货比三家就一定能买到满意的好产品。 加速这种便携式存储器普及速度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闪盘价格的降低。现在市场上16M容量的USB闪盘公开报价已经低至150元左右,而有些小品牌的闪盘为了打市场,价格压得更低,据了解其成交价已经到了120元左右。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移动存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软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们对移动存储的需要。由于软盘天生的缺陷,随着闪盘价格的降低,许多用户在交换数据的时候越来越多地考虑这种方便的存储设备。闪盘的普及特别是启动型闪盘的普及,更加速了软驱被淘汰的历程。 (一)普通家庭使用者 这部分消费者选购USB移动硬盘应以实用为主,以经济实惠为购买原则,免得花了冤枉钱买来奢侈的摆设。所谓实用就是存储容量相对较大,价格中档,售后服务比较完备的品牌产品。多少的存储容量算是合适呢?目前市场上的USB移动硬盘的存储容量在10-60GB之间,一般家庭用户选择20-40GB容量的产品基本就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使用需要。与其忍痛花去银子买来一次资源浪费,还不如适可而止让自己知足常乐。选择品牌产品的理由是这些产品的质量基本稳定,避震以及数据存储稳定性等硬性指标均禁得住严格考验。此外品牌厂商的售后服务体系相对健全,因此也就为家庭用户免去诸多后顾之忧。像爱国者,旅之星等品牌本身就是质量和服务坚实体现。以爱国者的USB移动硬盘为例,全系列爱国者移动硬盘都可以获得一年保换、异地联保、终身维护等承诺。 推荐产品:爱国者 存储王II代(20GB/USB2.0) RMB 2000-2300;爱国者 存储王-智能安全型(USB1.1/30GB) RMB 2100-2300;麦欧休普 (40GB/USB2。0) RMB 1600-1800; 旅之星 20GB(USB2.0) RMB 1600-1800;美蓝 E(20GB/USB2.0) RMB 1200 ;清华同方 小旋风(20GB/USB2.0) RMB 1400-1500 推荐理由:以上产品性价比相对较高,品质优越,售后服务到位。在其基本功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有多个价格可供选择,十分适合普通家庭用户选购。 (二)商务行业用户 行业客户选购时首先看重的是产品的性能,对优越性能的追求与渴望远远大于对价格的斤斤计较。所以这类购买者完全可以以性能为本,选购价格较高,功能强大,质量无忧的中档以上的USB移动硬盘。那么最优越的性能又是指什么呢?存储容量的超大能力,传输速度的超快提高,能为数据备份和信息提供最大范围的共享以及最低的故障率。 推荐产品:爱国者 存储王-智能安全型(USB1.1/60GB) RMB 5500-6000;爱国者 存储王II代 (60GB USB2.0) RMB 6800-6900;旅之星 60GB(USB2.0) RMB 5800-5900;等。 推荐理由:60G的存储容量轻轻松松完成各类商务办公。传输速度快为用户节省时间,而时间对行业用户来说无疑是意义非常。此外这样产品品质卓越,质量稳定。 (三)学生及游戏玩家 学生和游戏玩家的身份都很特殊,选用USB移动硬盘的目的性也更明确。便携性和低价位是购买产品的关键决定因素。一部轻便快捷随身携带的USB移动硬盘对学生来说意味着随时保存和交流学习资料,随时保存所作的作业,下载喜欢的歌曲和影视作品,更方便的获取新的信息等。游戏玩家则再也不用为要到朋友家里拷贝游戏而把自己的电脑大卸八块而发愁。有了USB移动硬盘,这些琐碎的烦恼一扫而光统统踢进爪洼国。学生和一般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㈢ 内存是介于外设和磁盘之间吗

内存是介于外设和磁盘之间吗?什么是内存呢?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是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既然内存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一个额外设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具体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一个DRAM的存储单元存储的是0还是1取决于电容是否有电荷,有电荷代表1,无电荷代表0。但时间一长,代表1的电容会放电,代表0的电容会吸收电荷,这就是数据丢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对电容进行检查,若电量大于满电量的1/2,则认为其代表1,并把电容充满电;若电量小于1/2,则认为其代表0,并把电容放电,借此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从一有计算机开始,就有内存。内存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技术改进,从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等,内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今天,服务器主要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内存呢?目前,IA架构的服务器普遍使用的是REG

㈣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如下:
1、巨型化,指计算机具有极高的运算速度、大容量的存布空间;2、微型化,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必然;3、网络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4、智能化,让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

㈤ 海量信息存储的发展历程

我也是她班的~~~~档案的。。。。

在各种应用系统的存储设备上,信息正以数据存储的方式高速增长着,不断推进着全球信息化的进程。随之而来的是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不断增加。虽然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存储容量在不断扩充,可还是会碰到空间在成倍增长,用户仍会抱怨容量不足的情况,也正是用户对存储空间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海量信息存储技术的不断变化。
海量信息存储早期采用大型服务器存储,基本都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处理模式,使用直连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存储设备(包括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库等)作为服务器的外设使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或向磁盘库等存储设备备份时,都是通过局域网进行,这是主要应用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技术来实现网络存储,但这将占用大量的网络开销,严重影响网络的整体性能。为了能够共享打容量,高速度存储设备,并且不占用局域网资源的海量信息传输和备份,就需要专用存储网络来实现。

㈥ 计算机存储和外围设备是什么意思,计算机硬件是什么意思

1、计算机存储是指计算机存储器中用于存储某种不连续物理量的媒体。包括部存储器(内存和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和外部存储器(硬盘、光驱、软驱等)。

特点是内部存储速度快,断电后数据丢失,直接和处理器交换数据,外部存储看作就像录音机的磁带。

2、计算机外围设备是指计算机与其他机器之间,以及计算机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的设备。

包括输入和输出设备、外存储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外围处理机等。常用的外围设备有键盘,鼠标器,硬磁盘机,软磁盘机,光盘机,打印机,显示器,调制解调器,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扫描仪以及一些专用设备等。

3、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

硬件系统通常有“五大件”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摄像头扫描仪、数码等。

(6)存储外设发展扩展阅读

传统电脑系统的单元一般可分为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记忆单元,其中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中央处理单元。

传统电脑系统的单元一般可分为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记忆单元,其中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中央处理单元。

硬件系统

电源:电源是电脑中不可缺少的供电设备,它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电脑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电,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进而会影响整机的稳定性。

主板:主板是电脑中各个部件工作的一个平台,它把电脑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各个部件通过主板进行数据传输。

CPU:CPU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CPU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元,因此CPU已成为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户都以它为标准来判断电脑的档次。

内存:内存又叫内部存储器或者是随机存储器(RAM),分为DDR内存和SDR内存。内存属于电子式存储设备,它由电路板和芯片组成,特点是体积小,速度快,有电可存,无电清空。

即电脑在开机状态时内存中可存储数据,关机后将自动清空其中的所有数据。 内存有DDR、DDR II、DDR III三大类,容量1-64GB。

软件系统

所谓软件是指为方便使用计算机和提高使用效率而组织的程序以及用于开发、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文档。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管理其资源的程序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启动计算机,存储、加载和执行应用程序,对文件进行排序、检索,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等。

实际上,系统软件可以看作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它为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了控制、访问硬件的手段,这些功能主要由操作系统完成。

2、应用软件

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程序系统称为应用软件。从其服务对象的角度,又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两类。

㈦ 未来常见的外置存储器会有那些比如u盘再过10年会被什么淘汰

如果未来光纤推广网速好的话,U盘说不定就会被淘汰,因为网络会越来越便捷。不过说是这么一说,我觉得完全淘汰不大可能。

㈧ USB为什么能储存东西

USB为什么能储存东西?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毛病,不是USB能存东西,是USB连接的优盘才能存东西俄。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1995年Microsoft、Compaq、IBM等公司联合制定的一种新的PC串行通信协议。USB协议出台后得到各PC厂商、芯片制造商和PC外设厂商的广泛支持。USB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从当初的0.7、0.8到现在广泛采用的1.0、1.1版本到即将被采用的2.0版本。USB外设在国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随着PC的广泛应用,其外设也越来越多,打印机、鼠标、扫描仪、游戏杆、音箱.. .。每个外设都需要通过一个接口与PC相连。外设多了,PC的接口自然也就不够用了。在很多特定的应用场合,如工业数据采集等领域,常常用采集板卡来完成工作,而每一个板卡自然会占用一个PC插槽。PC插槽就那么几个,要是采集点多了怎么办呢?
PC外设安装过程中比较麻烦的另一件事情是在加减设备时,必须关掉电源,加减设备完成之后再从新启动机器。对于板卡式的外设就更加麻烦了,您不得不打开机箱,弄得满头大汗,一不小心,汗水滴到主板上,机器就死翘翘了。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USB的出现就能够为您完全解决掉上面提到的这些尴尬,每台PC通过USB端口最多可以接127个外设!把您所有的东西全接上来吧,没问题!还有,USB完全是PNP的,在您第一次安装完成以后,加减设备只需要拔出或插上USB插头就一切OK了,不必理会机器是开还是关,就这么简单。
可不要因为慢得象蜗牛的232而使你联想到串行就代表慢。USB有快速和慢速工作方式,传输速率分别为12Mbps和1.5Mbps,比232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USB的结构框架

root h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hub hub
___|__ 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d1 d2 d3 h1 h2 d4 d5 d6
d* 外设 h* hub

上图显示了USB的拓扑结构。
PC主板上的那两个插口,就是root hub。root hub是一个USB系统的总控制端口。它既可以直接接外设,也可以通过hub控制更多的外设。
USB hub结构类似通常的网络集线器,有一个upper link和很多子端口,每个子端口可以接一个外设,也可以再通过一个hub接入更多外设,直到所有外设加起来到127为止
USB设备的加载过程
当USB设备接入hub或root hub后,主机控制器和主机软件(host controller & host software)能自动侦测到设备的接入。然后host software读取一系列的数据用于确认设备特征,如vendor ID, proct ID, interface工作方式,电源消耗量等参数。之后主机分配给外设一个单独的地址。地址是动态分配的,各次可能不同。在分配完地址之后对设备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以后就可以对设备进行IO操作了。
其实除了象显卡这种需要极高数据量和一些实时性要求特别高的控制设备,几乎所有的PC外设都可以移植到USB上来。而事实上国外几乎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我想对于国内的开发者来说,在鼠标、键盘等产品上就不必去和国外竞争了。但即使这样,USB的PC外设仍然有大得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我归纳了以下几个大类供开发者参考:
1). 传统PC外设,象鼠标、键盘、音箱、游戏杆、扫描仪、打印机等。
2). 基于PC的通信设备,如Modem, ISDN等
3). 端口转接器,如USB-->232, USB-->LPT等,以适应原来的设备。
4). 具有中国特色的设备,象汉字输入笔那样的东西。
5). 工业领域。

㈨ 外设的外部设备的分类

由于外部设备种类繁多,有的设备兼有多种功能,到目前为止,很难对外部设备作出准确的分类。按照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输入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外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五大类。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是人或外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装置,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现在的计算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数据,既可以是数值型的数据,也可以是各种非数值型的数据,如图形、图像、声音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
在计算机输出设备中显示设备相当于我们的眼睛,我们要了解操作是否正确,结果是什么,通常都通过显示设备来观察。目前计算机显示设备主要有CRT显示器、LCD显示、等离子显示器和投影机。而用于微型计算机中的主要是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
打印机(printer)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将计算机的运算结果或中间结果以人所能识别的数字、字母、符号和图形等,依照规定的格式印在纸上的设备。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角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按所采用的技术,分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发光二极管式等打印机。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
外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计算机中不直接与运算器发生联系的那些指令和数据等信息的设备。它最初主要用来扩充计算机内存的容量,但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变化,后来成为联机定时、分时系统的随机存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软件和数据等信息大都存放在高速外存中。
外存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其速度与内存相比就显得慢很多。外存储器不直接与运算器和控制器交换信息,而是在处理机控制下,通过外部控制部件把所需的数据和程序随时送到内存储器,并把运算过程中的结果存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速度和容量、造价之间的矛盾。
现在,“融合”已经成为IT领域的时髦用语。包括产业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乃至市场渠道融合在内的融合从肤浅走向深入,并同时带动了相关应用和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而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融合将是一个最典型、最完整的融合发展史。
外设与计算机产业的融合
产业融合已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外设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要与计算机协作存在,甚至在某些渠道融合和服务上需要与计算机捆绑进行。如果一个厂商,能够既在计算机市场中稳居有利位置,又能在外设市场中抢得先机,自然会取得天时、地利、人和得机遇。例如,联想集团计算机和外设产业的结合有可能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期融合IBM成熟的品牌和渠道走向国际市场。
外设与计算机产品的融合
计算机与内置硬盘的融合使计算机从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变成了大容量的存储工具;计算机与CD-ROM、DVD-ROM、CD-RW、DVD-RW等光存储设备融合,不仅提高了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能力,也使计算机成为一个数据和多媒体制作及存储中心;各种形式的闪存卡和读卡器的介入,又拉开了计算机与消费电子产品融合的序幕;而声卡的出现和显示器性能的提高又使计算机开始了多媒体功能的融合;以太网卡、Modem等网络设备的内置和集成,使计算机逐步具备了网络通信能力;随着无线网络功能的融入,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功能也日趋完善。
便携式计算机对移动性和便携性的需求使它们显示出更前卫的融合能力:从显示器到键盘、鼠标与主机的融合;从音频系统内置到无线网络功能的内置,等等。
多功能技术的融合
多功能和扩展性如今已成为用户衡量外设产品的新指标。用户越来越希望一个外设产品能够融合多种功能,使用户在最小的空间内实现最多的办公,并且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能够快速、方便地升级。打印机是多功能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从最初的黑白打印到彩色打印、到集成网络打印功能,再到后来的集成扫描、复印和传真功能。而无论是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还是激光打印机,都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融合过程。目前有些打印机已开始融合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高速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乃至硬盘都已经应用到打印机产品中;RIP、加密打印、内置Web网页、IPP等功能的融合,使打印机的独立工作能力大大提高;网络通信和计算能力的融入使打印机成为网络中独立的信息输出设备。
彩色喷墨多功能一体机、彩色激光多功能一体机和数码复合机堪称外设技术领域融合成功的一个典范。从低端的个人办公到企业和集团办公,多功能一体机和数码复合机都深受欢迎,并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样的融合趋势在诸如显示器和投影机产品中也已经出现,网络连接、存储卡读取、电视接收等多种功能都开始融入这些显示产品中。甚至大屏幕电视产品中也融入了打印功能。
此外,数码摄像机和数码技术、NAND和NOR闪存技术也都呈现出技术融合的趋势。
预计未来的外设产品将实现打印输出、图像输入、显示输出功能的集成,并且智能化水平和独立性越来越高,具备相当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输入输出中心。
市场渠道融合
市场渠道融合已开始冲击传统的分销渠道。外设与计算机、外设与OA、外设与家电、彩色喷墨打印机与数码相机、家庭和SOHO用户与行业高端用户……销售渠道的融合已引起外设企业的广泛关注。例如,计算机与打印机捆绑销售;彩喷与数码DC渠道销售;施乐OA渠道与富士IT渠道的融合;联想外设入围银行、电子政务等金融、政府高端应用领域等等。
渗透性
发挥在IT技术和信息产业中的强大渗透作用,以小带大、以点带面,不断向其它相关技术和高端应用领域渗透,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加速传统工业的改造。例如联想外设已由单一的激光打印机一项业务渗透到了包括激光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以及投影机在内的多项业务领域。
网络化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自然催生了用户对外设产品网络化的需求。目前具备网络接入能力的网络打印机、网络存储器、数码相机等外设已经出现。未来趋势是所有的外设产品都将具备网络接入功能。
网络化的外设产品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因而会导致网络外设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比较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易用性、连接的方便性以及资源的透明性和获取资源的便利性。 计算机外部设备是集机、光、电、磁学技术和微精密机加工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 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其设计和制造难度很大, 产品更新换代将非常迅速。

热点内容
搞编程的笔记本用什么配置 发布:2025-07-26 08:18:18 浏览:797
誓约之剑安卓什么时候出 发布:2025-07-26 08:17:36 浏览:50
微信小程序视频上传 发布:2025-07-26 08:17:34 浏览:159
查看linux运行的服务 发布:2025-07-26 08:09:23 浏览:756
sqlite与sqlserver 发布:2025-07-26 07:56:57 浏览:529
刚刚申请的券商账号密码是什么 发布:2025-07-26 07:56:19 浏览:441
三月源码网 发布:2025-07-26 07:52:12 浏览:456
count去重复数据库 发布:2025-07-26 07:47:11 浏览:764
xp局域网共享无法访问 发布:2025-07-26 07:41:26 浏览:794
ie脚本错误找不到成员 发布:2025-07-26 07:29:45 浏览: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