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分离如何配置asml
‘壹’ springboot 前后端分离跨域方案 ProxyServlet配置
针对前后端分离场景下的一种跨域方案,如果不使用如nginx或者springboot的zuul网关等方案,可以采用 httpproxy 方案。
配置说明:
servlet_url : 对外可以访问的匹配路径,如前端js 在web服务访问后端服务的一个接口,可以不加域名或者ip port;
target_url : 指向后端服务的根服务地址。
更多,请关注:
springboot 技术实践总结
‘贰’ 怎样通过nginx配置实现前后端分离
两种方式,一个是前端一个nginx,后端几个webserver,后端设置防火墙,防火墙允许nginx进入。
另一个方式就是nginx设置好读写分离
‘叁’ springboot国际化(前后端分离情况)
spring.messages.basename=messages/messages
其中if else部分可以省略,看前端传的情况,前端如果传送header中的Accept-Language是en,zh,ja这样的简写,就需要补全,如果前端传过来的就是en-US,zh-CN,这样的就不需要if,else转换。
当然也可以不用messageSource用ResourceBundle :
messages.properties中的是默认的,如果语言取不到就取默认的。
messages_zh_CN.properties是中文的配置:
messages_en_US.properties是英文配置:
比如切换语言的多选框:
具体方法:
则jquery调用可以是这样:
其中 headers:{ 'Accept-Language':localStorage.getItem('lang')||'en' }, 这个就是根据你切换的语言,传给服务端对应的语言,这样就做到前后端同步。
‘肆’ Sa-Token v1.20.0权限系统Springboot前后端分离使用
Sa-Token是一个轻量级java权限认证框架,主要解决:登录认证、权限认证、Session会话、单点登录、OAuth2.0 等一系列权限相关问题
框架针对踢人下线、自动续签、前后台分离、分布式会话……等常见业务进行N多适配,通过Sa-Token,你可以以一种极简的方式实现系统的权限认证部分。
以往大家会选择使用shiro或spring security都需要繁琐的配置定义拦截,前后端分离时还要搭配shiro,OAuth2.0 跨域等等问题。
sa-token在于方便、简单、拆箱即用,少量配置实现登录、权限拦截。
下面演示在springboot中使用sa-token:
1. 首先需要引入jar:maven项目在pom当中写入即可,此外关于权限系统都需要5张表:
user表、role表、permission表 userRole表,rolePermission表(不在赘述)
2. 配置拦截器 (主要用于拦截未登录用户,排除login、index等接口)
3.对于前端的跨域解决,因为复杂post请求会有预请求,所以作如下配置:
5.众所周知,权限拦截是根据角色code或权限code进行拦截,sa-token将此接口暴漏,在此处存储List<String>,当拦截时可根据code是否拥有校验即可,所以此处查询code码存储到集合。
6.至此,权限配置基本完结,另外sa-token提供了两种方式拦截,一种是路由拦截,一种是接口注解拦截,
路由拦截:
此处方法可以写到拦截器配置 2 的SaServletFilter 里,例如:
注解拦截:
加在controller的接口注解上即可。
‘伍’ (Docker Nginx) Spring boot+Vue 前后端分离部署 详细完整版
简述:Spring boot+Vue 前后端分离项目部署,主要采用docker容器部署方式。
Springboot项目部署:docker构建mysql环境+docker构建项目自身环境。
Vue项目:使用docker启动nginx服务器方式代理部署。
项目使用mysql8.0作为数据源,所以部署时需要使用docker构建mysql环境及项目自身环境。
连接出现1251错误时:
首先将项目进行打包:mumu-0.0.1-SNAPSHOT.jar
到此,springboot项目采用docker方式运行部署结束。
使用docker容器方式运行nginx服务器。
对于nginx服务器,重要的两个操作是:
所以我们在配置启动nginx容器的时候,需要将对应的目录及文件进行宿主机挂载,方便后续更新资源及操作
启动命令:
‘陆’ 前后端分离的前端是怎么部署到生产环境中的,直接通过 nginx 吗
front-end-separate(前后端分离脚手架)
front-end-separate
一个前后端分离的脚手架工具(自主研发)
为什么选择grunt而不是gulp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grunt这种配置的方式,那么我相信这个脚手架觉对十分适合你
所有静态资源都md5全并压缩打包,css,js,img,html
已在生产环境验证
基于express和grunt的前后端分离框架
模板引擎使用的是nunjucks,好处是可以实现模版继承,又不像jade一样把html标签都简化了
express提供路由服务
项目中app为原代码文件(开发用),dist为打包后的文件(用于线上)
开发使用app,线上使用dist,支持一键cdn部署,加速你的项目
项目启动时,修改任何express代码,可以实现自动重启–基于nodemon
支持sass图片精灵(自动打包精灵图片,再也不用手动去拼凑了)
基于grunt md5 打包合并
线上输出的html已经压缩成一行(让你的代码更有Geeker范)
‘柒’ 如何在开发时部署和运行前后端分离的JavaWe
在开发中大型的JavaEE项目时,前后端分离的框架逐渐成为业界的主流,传统的单机部署前后端在同一个项目中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少。这类JavaWeb项目的后端通常都采用微服务的架构,后端会被分解为诸多个小项目,然后使用bbo+zookeeper或者springCloud来构建微服务,前端则会是一个单独的项目,前台的请求通过微服务来调用。但是,不同与传统的web项目,这类前后端分离的项目如何在开发中部署和运行呢?
当前后端分离时,后端项目一定会被加载到tomcat的webapp目录下面,但是前端的资源院该如何被访问到呢?这里以tomcat这个中间件为例,探讨在开发这类项目的时候,如何让前后端分离的项目部署并且运行起来,即后端项目部署在tomcat之后如何在运行时访问静态资源(非上线部署)。
主要有两种方案:1.在本地通过Nginx来处理这些静态资源。2、将静态资源统一放入一个javaweb应用中,并将自动生成的war包随后端项目一期丢入tomcat。下面详细介绍
一、使用Nginx来访问静态资源。
在本地安装nginx并且修改nginx.conf,修改相关配置,将web访问的端口的资源进行更改,配置如下: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utf-8;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tomcat_pool;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client_max_body_size 10m;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
proxy_connect_timeout 90;
proxy_send_timeout 90;
proxy_read_timeout 90;
proxy_buffer_size 4k;
proxy_buffers 4 32k;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64k;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64k;
}
location ~ .*.(html|htm|gif|jpg|jpeg|bmp|png|ico|txt|js|css|woff|woff2|ttf|eot|map)$ {
root D:Workspacesesop-html; index index.html;
}
listen对象改为你本地的tomcat访问端口,最下面location中的root改为你前端项目中静态资源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只部署后端的项目就能访问前端的页面了。
二、将前端项目转换为动态的web项目,随后端项目一起丢入tomcat
这个方案省去了在本地安装和配置nginx,但是也只适用于开发阶段项目的部署运行和调试,真正在生产环境通常前后端项目会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
如果是Intellij Idea,在导入前端项目之后,右键项目 add framework support --> web application,这时将会把前端项目转换为一个javaweb项目,然后将静态资源放在生成的web目录下即可。
如果是eclipse,可以新建一个javaweb项目然后将静态资源放入web或者webcontent目录下,或者直接先导入前端项目,然后通过 project facts 将项目转换为dynamic web项目并勾选 js等相关配置。
然后,运行项目时把后端的war包和前端的war包一同添加到 deployment中运行即可。
‘捌’ 解决前后端分离开发,后端重定向不到前端页面问题
公司项目使用的是springboot+angularjs这种前后端不完全分离的开发方式,前段时间把项目改成springboot+vue前后端完全分离,开发过程中有个后端重定向问题。后端项目地址: http://localhost:8080/ ,前端项目地址: http://localhost:9090/ ,比如后端 redirct:"/#/main" 重定向到这个页面,浏览器重定向的却是 http://localhost:8080/#/main 后端项目的地址,找了很久最终在webpack中找到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在 devServer.proxy.onProxyRes 中做处理,配置如下:
‘玖’ 前后端如何做到分离开发,最后再整合部署
由于后端提供的接口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同时开发人员在编写Node端代码访问这些接口的方式也有可能多种多样。如果我们在接口访问方式及使用上不做统一架构处理,则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1. 每一个开发人员使用各自的代码风格编写接口访问代码,造成工程目录及编码风格混乱,维护相对困难。
2. 每一个开发人员编写自己的mock数据方式,开发完毕之后,需要手工修改代码移除mock。
3. 每一个开发人员为了实现接口的不同环境切换(日常,预发,线上),可能各自维护了一些配置文件。
4. 数据接口调用方式无法被各个业务model非常方便地复用。
5. 对于数据接口的描述约定散落在代码的各个角落,有可能跟后端人员约定的接口文档不一致。
6. 整个项目分离开发之后,对于接口的联调或者测试回归成本依然很高,需要涉及到每一个接口提供者和使用者。
‘拾’ nodejs-koa2(mvc模式)前后端分离 前端设计
前后端分离,前端nodejs运行环境,使用koa2集成负责资源分配与用户交互,实现token验证用户身份,路由控制。等!
自行 网络 解决;
"program": "${workspaceFolder}app.js"
此处就是是将app.js作为启动文件。${workspaceFolder}代表根目录,vsc启动时会在根目录下找到并加载app.js文件。
参数介绍: name 项目名称、 version 版本号、 description 项目描述、 main 项目启动文件、 scripts 启动快捷设置, author 作者, dependencies 第3方中间件名称及版本。
最重要的
“ dependencies ”这里添加一些要用到的包,以上是这次要用到的所有的包,版本自己更改。
“ scripts ”这里是一些nodejs的便捷命令,上线的时候会用到,直接在终端中,package.json同级目录 ,执行‘npm start’ 即 可启动app.js。
别的没啥太大作用瞎写即可。
启动相关配置,封装到config/init.js中,启动文件直接引用即可
3-6-1、init.js项目核心。
异常友好处理方法封装
路由配置
视图渲染
核心集成
3-6-2、config.js项目参数配置。为什么不用json文件 因为json不能加注释
3-6-3、token.js项目token相关方法封装。
执行后项目结构会增加两个文件
新增
src/hello.js。
views/index.html
浏览器访问: http://127.0.0.1:3000/koa/login
输入值获取token
获取的token如图:
先不用带token进行访问: http://127.0.0.1:3000/koa/ hello/jiaobaba,被token拦截,返回401
带上token访问: http://127.0.0.1:3000/koa/ hello/jiaobaba
测试页面渲染,及跳转html页面,直接访问 http://127.0.0.1:3000/koa /views
结束!!!!!!
需要源码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