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配置中心化疗药泄露如何处理

配置中心化疗药泄露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 2022-12-09 23:50:24

⑴ 五苻化疗药外渗后怎么办

1在注药过程中,当病人感觉注射部位疼痛并加剧时,既使回血良好亦要停止注药,换用预先备好的生理盐水冲管后另行穿刺。一旦发现局部肿胀出现渗漏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按以下程序处理。
①回吸,利用原针头接一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皮管内及皮下水疱液吸出。②解毒剂局部环封,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ml无菌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环形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常用的方法为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局部封闭,每日一次,连续三天。③外敷:宜局部冷敷,一般使用24小时,最长可用至三天。也可先冰敷6-24小时后再冷敷。必要时也可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但严禁热敷。④渗漏24小时后,可适情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仪等,可达到止痛、消炎、促进局部吸收等作用。
2 经上述处理无效,渗漏部位由暗红色转为黑褐色,形成溃疡时,我科应用自己配制的脐血血浆加地卡因外涂溃疡局部,每日三次,并配合外科换药,直至痊愈, 1-3个月内皆能完全恢复。对于渗入皮下范围大或合并感染者,要加用抗生素治疗。
3 功能锻炼:渗漏发生后引起的疼痛往往使患者不敢活动患肢,时间一长,可引起关节强直,肌肉萎缩,应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屈肘、握拳等动作。

⑵ 化疗药外渗处理

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应马上停止静脉化疗,判断药物外渗程度、范围,根据化疗药物的种类,采取相应的处理。
建议立即告知主治医生,他会帮你很好的处理的,而不是有时间在知道上问问题。
详情网络搜索 去病医疗

⑶ 化疗药物外渗的紧急处理

药物外渗或静脉炎一旦发生,医生会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推注或滴注,并在拔针前尽量抽出外渗的药物;通过原静脉通路注入或在外渗局部皮下注射相应的拮抗药物,对外渗部位剧烈疼痛者采用对症治疗。评估并记录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
患者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尽量避免对外渗局部施加压力,以防止外渗药物进一步扩散。
(2)发生药物外渗后,患者应卧窗休息,减少活动。
(3)将患肢抬高24到48小时,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4)局部热敷能促进血管扩张,加速化疗药物的吸收。可于渗漏部位热敷24小时,热敷温度以50到60度为宜,每间隔15分钟热敷15分钟。热敷适合与植物碱类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等。此类药物外渗时局部冷敷会加重毒性作用。
(5)冷敷可有效地缓解强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可用冰袋间断冷敷外渗处皮肤24到48小时,冷敷温度以4到6度为宜,每间隔15分钟冷敷15分钟。冷敷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紫杉醇/氮芥/多柔比星(阿霉素)等所致的皮损,蒽环类药物外渗后禁用热敷处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外渗24小时内局部给予冷敷,以减轻疼痛和预防组织坏死,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并抬高患肢,减轻因药液外渗而引起的肢体肿胀。也可局部用2%的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或者生理盐水在穿刺部位和肿胀范围做环形及点状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渗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以止痛,封闭液的量可以根据需要配制。药物外渗后,避免患处的局部受压,外渗局部肿胀严重时,可用33%~50%硫酸镁湿敷,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保持24小时以上,如果药物外渗后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等处理。外渗部位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6)应及时进行合理的曲肘/握拳/外展/内旋活动,避免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有些患者因外渗药物引起剧烈疼痛不敢活动患肢,时间一长,可引起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症状。

⑷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

建议:你好,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1 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以减少化疗药的渗出量,回抽的血液药物以3-5ml为宜. 2 可选择性的注入25mg氢化考的松,然后拔掉针头. 3 保留针头,用2%普鲁卡因2ml加的塞米松1ml进行局部封闭. 4 可用95%酒精,呋喃西林湿敷或冰敷. 5 抬高患肢. 6 避免局部按压,密切观察. 7 如出现组织破坏或溃疡时,应考虑手术切除. 在化疗前、中、后期注意日常的饮食,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肾和瘦肉、鸡蛋、鸭蛋、龙虾、金枪鱼、大蒜、蘑菇、芦笋、花生等,原因是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抗癌之王”。但是,单纯靠食物补充是不够补的,食物中的硒含量是不能百分百被吸收的,它有很大一部分会被流失。用硒维康口嚼片补硒,吸收率高,能够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同时,增强化疗效果,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缓解化疗的副作用。

⑸ 怎样预防药物外漏 药物外漏怎么处理

您好!
1外渗的原因
1.1药物本身
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反应有关。据报道,腐蚀性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约0.1%-6%[1]。
1.2机械性损伤
药物输注过程中针头刺破血管,静脉加压时压力过大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穿刺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手法不正确,反复在一条血管上穿刺,局部有疾患等都可导致外渗。
1.3血管条件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的病人,乳癌患侧手臂静脉受压,血流受阻,输液局部血管痉挛,消化道肿瘤病人营养状况差,血管硬化、弹性差,多疗程化疗使静脉脆小、硬化都会增加外渗的危险性。
2 外渗的预防
2.1热敷
用药物局部热敷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加快液体流速,是临床经常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
2.2加强培训
从事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毒副反映,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症及药物外渗。
2.3 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合理选择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避免在同一条静脉多次穿刺,重复或长时间输液,用头皮针建立静脉通路,用0.9/NS首建静脉通路,确认静脉回流良好,没有渗出,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痛情况,确保静脉通畅后接上稀释好的化疗药物。
2.4 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注意识别不典型外渗
2.4.1早预防 掌握患者血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做到预见性护理。
2.4.2早发现 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做到检测的持续性。
2.4.3早处理 将上述措施制定成常规,谁发现,谁处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之能及时报告,以利我们在第一时间处理,避免严重后果。
2.5正确及时处理药物外渗
详细向病人交待输注药物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在输注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如发现药物外渗应做以下处理:立即拔针,停止用药;可用0.5%普鲁卡因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作环形封闭再冷敷或冰敷,切忌立即热敷,以免促使组织坏死。
2.6正确拔针方法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在拔针前要用少量0.9%Ns冲洗管道后再行拔针,以免在拔针时化疗药液随针漏出血管外,并用指腹按压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1~2分钟。
2.7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

⑹ 化疗药物配置的防护措施

一、最好是有生物安全柜,安装通风设备,若没有的话,可以将治疗室进行通风或安装排气扇。
二、护士的个人防护:穿一次性防渗透的防护衣;带手套、眼罩、操作台上铺一次性垫巾。
三、注意化疗药物的外溢,一旦出现外溢需按照外溢的应急预案处理。

热点内容
什么软件下载安卓市场 发布:2025-09-24 21:26:40 浏览:314
发短信php 发布:2025-09-24 21:26:00 浏览:768
电脑是怎么存储数字的 发布:2025-09-24 21:00:24 浏览:772
c语言的什么意思 发布:2025-09-24 20:55:44 浏览:737
yellow系列zip解压码 发布:2025-09-24 20:47:24 浏览:69
瀑布线源码 发布:2025-09-24 20:33:41 浏览:416
安卓手机tif卡怎么装 发布:2025-09-24 20:20:54 浏览:427
javaandroid开发视频 发布:2025-09-24 19:59:08 浏览:801
新浪云存储怎么用 发布:2025-09-24 19:52:41 浏览:468
主机服务器连接电脑 发布:2025-09-24 19:39:36 浏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