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有哪些

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2-11 05:48:01

‘壹’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形式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形式:

1.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包括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和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植物间关系要协调。

3.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4.植物配置应与景点相协调。在运用植物造景时应充分体现整个园林设计的意图,与建筑、山石、水体、园路进行搭配时更应考虑到其协调性。

5.变化协调、多样统一。园林植物配置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防止杂乱无章,设计中应遵循先面后点、先主后宾、先高后低、内外结合的原则。

6.意境明确、诗情画意。根据园林植物的特性和人们赋予植物不同的品格、个性进行植物配置,可以表现出鲜明的园林意境。

7.符合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要求。园林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但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因此植物品配置要求也不同。

8.园林植物配置应重视品种的多样性。

9.植物配置应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明确城市的性质,例如是工业生产中心、海港贸易中心或风景旅游中心等。好的植物配置,应体现出不同性质城市的特点和要求。

10、植物配置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贰’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有哪些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要以满足植物生态要求为主,形式主要有:
1、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 适地适树

2、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

3、应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如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4、总体艺术布局上也应协调。根据局部环境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叁’ 按种植效果,可以将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分为哪几种

1、规则式配置
特点是有中轴对称,株距固定,同向可反复延伸,排列整齐一致,表现严谨规整。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1)中心式配置
多在某一空间的中心作强调性栽植,如在广场、花坛等地的中心位置种植单株或具整体感的单丛,栽植树形整齐、轮廓严整、生长缓慢、四季常青的或有色彩变化的观赏树木。
(2)对称式配置
多作为装饰用栽培,一般是在某一空间的进出口、建筑物前或纪念物两侧对称栽植,左右对称,一对或多对,两边呼应。对栽植的树种要求形态整齐美观,大小一致。
(3)行状配置(列植)
多作为绿荫或防护用。Y列植要保持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排列,一行或多行,一种树或多种树搭配,多种树列植也要以一定的隔株或隔行的方式整齐排列。列植多用在行道树、防护林带、绿篱、隔障或岸边等处,这种方式便于机械处理。
(4)三角形配置
有正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等配置方式。两行或成片种植,实际上就是多行列植。正三角形方式有利于树冠与根系的平衡发展,可充分利用空间。
(5)正方形配置
即株行距相等的成片种植,实际上就是两行或多行配置。正方形配置的树冠和根系发育比较均衡,空间利用叫好,仅次于正三角形配置,便于机械作业。
(6)长方形配置
长方形配置的株行距不等,它是正方形配置的变化。
(7)圆形配置
多用于陪衬主景或障围花坛或开阔平地,按一定的株行距将植株种植成圆环。
(8)多边形配置
多边形配置是按一定株行距沿多边形种植,他可以是单行的,也可以是多行的;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多边形。
(9)多角形配置
包括单星形、复星形、非连续多角形等。
2、不规则式配置
是自然式配置,不要求株距或行距不变,不按中轴对称排列,不论组成树木的株数或种类多少,均要求搭配自然。其中又有不等边三角形配置和镶嵌式配置的区别。
3、混合式配置
在某一植物造景中同时采用规则式和不规则式相结合的配置方式,称为混合式配置。在实践中,一般以某一种方式为主而以另一种方式为辅结合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融洽协调,注意过渡转化自然,强调整体的相关性。

‘肆’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的配置有几种形式

园林植物配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1)孤植、
(2)对植、
(3)丛植、
(4)群植、
(5)列植。
其中丛植包括有:
(1)两株配合;
(2)三株树丛的配植;
(3)四株树丛的配植;
(4)五株树丛的配植;
(5)六株树丛的配合。

‘伍’ 简述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近来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一定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应谨慎对待。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
1.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陆’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_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下面由我为你整理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一、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 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二、注意层次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

三、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避免单调、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刚。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 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四、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木绣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几组观赏植物的配置组合。

1、小檗和芍药:这个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药组成,淡绿色的小檗和暗绿色的三裂芍药形成一个协调的色调。这个组合总花期近两个月,夏季可欣赏芍药美丽的叶色,秋季欣赏小檗的红叶红果。本组合适用于开阔的绿地花坛。

2、芍药和绣线菊:该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组成, 由开花美丽和叶色美丽的植物相结合,很富有观赏性,总花期一个半月。秋季,它们的叶子均染上红色,令人喜爱。这个组合适合于作复杂植物配置结构中的低层植物群落。

3、槭树、 子和小檗:该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环绕高达4米的槭树林栽植,形成三层观赏结构,欣赏灌木的叶色和树冠形状。这个组合长期保持稳定,槭树和子的深绿色叶子同小檗的淡绿色叶子形成美丽的对照。总花期近一个月,秋季槭树翅果红色、叶黄色、 子果实变成深紫色,落叶前仍垂挂着直到霜降前还装饰着灌木。这个组合适用于林缘地带,作为独立结构或高于乔木的补充组合。

4、丁香和绣线菊:绣线菊环绕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层花,其白花可作为一个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花期近一个月。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可在开阔地上构成独立的群落。

5、丁香品种组合:多个品种的丁香组合,总花期可达一个半月。可配置于林缘或建筑物墙旁,在开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时灌丛间要留有空间。

6、绣线菊、报春花和雏菊:欣赏花期从春到夏长达三个月,可使用于林缘的饰边群体。

7、月季品种组合:该群体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旷地、道路交叉处群植物效果很好。

8、茶条槭、荚 、忍冬、黄栌和卫矛:这是一组灌木组合,总花期一个多月。荚 的红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黄栌形成美丽的紫玫瑰色圆锥花序,卫矛在秋季悬挂着果实,茶务槭在深秋红叶艳丽,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可在景区中列种或与高干乔木保持不太大的种植距离。

9、云杉和桧柏: 这是常绿针叶植物的组合。 云杉环绕桧柏种植,适用于公园正门和平坦场地的装饰,形成灰绿与墨绿的单色调。

10、云杉和月季:云杉深灰色的叶子和月季的红花组成十分鲜艳的对比色调。
园林树木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精选
一、乔木种植后如何检查才能确认苗木是否成活

几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知道苗木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但往往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苗木枯萎死亡后才发现。在此,我们希望施工人员能重视施工后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苗木的种植成活率。

解决方法:

1.了解苗木的情况,是否山苗,泥球大小,运输时间,种植季节等。

2.了解土方情况,是否深土层,PH值,土壤密实度,是否积水等问题。

3.用手有意识地推动树杆,看泥球与土壤是否结合紧密。

4.检查是否种植过深或泥球表面覆土过多,以免造成根系窒息死亡。

5.检查大型乔木是否有支撑或支撑是否牢固。以免大风吹杆造成根部松动,与土壤分离,致使树木死亡。

6.检查树杆及枝条是否有破损或修剪方法不当,以免病菌从伤口倾入树体内,造成树木衰弱。

7.观察树体上部情况,叶片是否有卷曲枯萎或非正常脱落,如有应及时用掏洞法查看根系情况,是否有腐烂,腐烂到何种程度,再来考虑是否能救活。因为根的好坏是树木成活的关键。

关键点:有问题及时掏洞看根系情况。

二、种植山苗为什么成活率低下

一般的施工人员都知道山苗种植成活率很低,但是随着大乔木的日渐减少,尤其是个别大乔木苗圃已难觅,所以不得不用山苗。

分析原因:

1.由于环境的因素决定了山苗大多是直根系,长期依靠一个主根或多个主根向下生长。如果移植,主根切断,树体自身的水养分流失,根压减小,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而导致死亡。

2.山上土层较薄,树木间的生存竞争使得树木的根系扎根很远,如果移植,能带的有效须根很少。

3.一般山上的生长环境较好,水份充足,湿度较高,排水又好,土壤多偏酸性,较适合苗木生长。如果移植,苗木不能及时适应种植地的环境。

4.山上的土壤多混有石块,所以苗木起挖,打泥球技术难度很大。

解决方法:

1.移植前半年最好先做好切根和树冠修剪工作。

2.起苗时注意保护泥球的完好不损伤,粗大根拔起而不是切断,保证树体的水养分的流失。

关键点:粗大根不要切断。

三、如何在非移植季节种植乔木

施工单位都知道夏季种植乔木,由于温度高,苗木自身挥发量大,地上部分的蒸发与地下部分的供给不成正比,所以种植成活率低,风险大。但有时因为甲方的要求或配合总工期,不得不在夏季高温时种植乔木。

解决方法:

1.建议选用容器苗,切过根的苗或移植过的苗。

2.最好选用近郊的苗木,在傍晚太阳落山后起苗,连夜运输,用二次沉降法种植并支撑固定。种植时应讲究种植质量而不是数量。

3.种植后要搭遮荫棚,草绳或麻片绕杆,有条件的可以局部喷雾,以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

4.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选用常绿树种。

关键点:

1.土壤与泥球的紧密结合。

2.尽可能少让泥球与树叶被阳光直射。

四、带主根的树木为什么容易死亡?

有些大规格的苗木如枫香等,苗圃中备苗较少,丘陵、山区较多,所以有时只能选择山苗。山苗因为大多为直根系,因此在起挖时多将主根切断,造成水养分流失,根压减少,使得根系不能及时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而造成苗木死亡。

解决方法:

1.参照山苗移植。

2.起苗时注意保护泥球的完好不损伤,粗大根尽量拔起,种植时掏洞灌土将根种下。

关键点:

1.粗大根不要切断。

2.增加泥球厚度。

五、大树能否做到全冠全叶移植?

几乎所有的甲方都希望种上去的树能保留全冠全叶,不修剪,施工完就能呈现良好的效果。可在实际施工中为提高成活率等因素,苗木都会经过修剪,除非特别培育的苗木。如在国外,一株胸径20 cm的树木,从小苗开始经过5-6次的切根移植,定向修剪(去除大枝条,便于运输中的缩蓬),最终以容器苗的形式移栽,所以无论移栽到那里都能做到全冠全叶。

解决方法:

1.苗圃培育容器苗,使苗木通过容器中的养分就能保证自身良好的生长。

2.在移植中保证容器苗的泥球完整无损。

3.种植时要浅种,排水透气都要好,因为容器苗在培育时多放置于地面,四周通气排水都良好。

4.容器苗的形式有多种,有塑料容器,种植袋,无纺布袋。砖块围堰等。

关键点:

1.苗圃培育生长良好的容器苗,且泥球大小适当。

2.移植时保证泥球的完整。

六、树皮与树根损伤怎么处理?

在移栽大型乔木时一般多用吊车或挖机辅助,传统的操作是用钢丝绳加保护物起吊树杆或树杆与泥球同时起吊。由于保护物易脱落,所以一不小心,树皮或树根就有可能被钢丝绳或机械损伤。

解决方法:

1.由于树皮破损,会使皮质部和木质部中间的养分输送断裂,从而影响苗木成活或生长,所以应尽可能保护树皮不被损伤,预防为主,用吊车代替钢丝绳,并用麻片和竹片包扎树杆。

2.对于树皮块状起翘或部分脱落,可先消毒,将树皮恢复原样,用树杆注入液浸灌,再用草绳或麻片绑扎,裹紧,每隔一段时间重复用树杆注入液浸灌,并于一周左右用喷雾器再次消毒。

3.对于树皮完全脱落的,用伤口涂补剂,再用草绳或麻片绑扎。

4.如果是树根损伤,则先修剪坏根,用伤口涂补剂封口,促进其愈合,使养分不流失。

关键点:

1.预防为主。

2.及时处理并做好养护工作。
园林花卉常见病虫害的特点
一是自粉病。多危害花木嫩梢、嫩芽、嫩叶和花蕾主要危害蔷薇、玫瑰、‍月季、梅花等植物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自‍色粉斑,犹如覆盖1层自粉;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植株日渐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小能绽放或花形畸变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停止喷叶面水。

二是‍叶斑病。是球根秋海棠类植物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也危害自‍兰、角尾葵、美人蕉、紫薇、贴梗海棠、日本海棠、桂花、杜鹃、风仙花、‍天竺葵、鸡冠花等花术病状为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呈灰、黑、褐等色严重时‍叶片变黄、焦枯、脱落。

三是灰霉病。主要危害叶、茎、花和果实,多危‍害牡丹、仙客来、四季报春、翠菊、山茶等多种植物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其他还有细菌性软腐病、根癌‍病、线虫病等‍。

二、虫害‍

一是蚜虫。俗名腻虫,种类繁多,常见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蔷薇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许多种花卉,如菊花、三色堇、大丽花、月季花等蚜虫在嫩叶、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组织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萎缩、卷曲,严重时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时蜜露又是霉菌的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毒昆虫,蚜虫危害较‍大,需及时防治。

二是红蜘蛛。个体很少,但危害范围很大,如菊花、大‍丽花、月季花、杜鹃花等这种害虫由于个体小,应及时发现,早做防‍治。

三是蛤壳虫。此类害虫种类很多,食性很广,能危害仙人掌、月季‍花、竹桃、桂花等多种花卉蛤壳虫的分泌物中也含有蜜露,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上出现黑色霉斑,影响花卉生长。

四是粉‍虱。个体很小,仅有1nm长,自色,繁殖速度快,因此危害严重,被粉虱‍危害过的植株,也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霉变呈黑色。

五是土蚕,又叫地蚕、地老虎。危害多种花卉幼苗,咬食嫩叶、嫩茎和嫩‍根,造成缺窝。

六是蛀干性害虫。这类害虫也有多种,钻入枝干蛀食,致‍使枝条、整株枯死‍。

猜你喜欢:
1. 园林绿化修剪方法

2. 园林文化论文

3. 居住区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的分析

4. 园林景观实习周记

5. 什么是园林 园林的行业分析

‘柒’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配置方式有哪些

古典园林根据花木的种类、姿态、色香等不同特点,在配置方面有不同的形式。
孤植:指园林中常用的一株树种植或者两株树对植。它能充分发挥单株花木色、香、姿的特点,因此常作为庭院景物的主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丛植:指园林中3~9株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花木多种植在不等边角上。如网师园的看松读书轩前由罗汉松、白皮松、黑松和牡丹组成的多树种树丛;拙政园的远香堂前由广玉兰、柏、枫杨组成的多树种树丛等。
群植:指园林中9株以上的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同一树种的丛植,容易发挥和强调某种花木的自然特性,同时使园景产生变化如拙政园的枇杷园遍植的枇杷林、远香堂前的广玉兰、怡园的梅林等,或以观赏取胜,或以芳香见长,或因色、香、姿三者俱全而形成园中引人入胜的景色。

‘捌’ 园林植物的自然式配置的形式有哪些

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的其他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或有生产、经济价值,或有其他一定功能的树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以下各种形式:

1.孤植

在一个开旷的空间,如一片草地,一个水面附近,远离其他景物,种植一株姿态优美的乔木或灌木,称为孤植。孤植树(speci-menplants)应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定姿态的树形,如挺拔雄伟、端庄、展枝优雅、线条宜人等;或具有美丽的花朵与果实。“speci-men”意为标本或样品,喻示群体中形象突出的个体,即优异的树才能成为孤植之用。

适合作孤植的树木如雪松、华山松、白皮松、金钱松、日本金松、油松、云杉、南洋杉、美国红杉、广玉兰、白玉兰、樟树、七叶树、垂枝樱花、垂枝桦、榕树、木棉等。成丛的花灌木也有孤植树的效果,如3~5株在一起,枝叶繁密,花朵丰茂,远望如同一座花山,亦可称之为孤植树。如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有一丛波斯丁香的杂种,在草地上单独种在一隅,5月初花朵满布,是一丛很理想的孤植树。适合孤植的花灌木还有笑靥花、菱叶绣球、金丝桃等。

2.丛植(树丛)

3株以上同种或几种树木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法称为丛植。多布置在庭园绿地中的路边、草坪上,或建筑物前庭某个中心。

一种植物成丛种植,要求姿态各异,相互趋承;几种植物组合丛植,则有许多种搭配,如常绿树与落叶树,观花树与观叶树,乔木与灌木,喜荫树与喜阳树,针叶树与阔叶树等,有十分宽广的选择范围和灵活多样的艺术效果。丛植采用的树木,不像孤植树要求的那样出众,但是互相搭配起来比孤植更有吸引力。

3.双植

同一树种两株并列平行种植或者前后种植,适于布置在草坪、路旁。

双植树应在姿态、大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或一仰一俯,或一斜一直,一高一低,以显得生动自然。其栽植距离最大不超过两棵植株成年期树冠半径之和;最小没有太多的限制。

4.群植(树群)

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称为群植或树群。群植在功能上,能防止强风的吹袭,如北方防西北风,南方沿海防海风等;供游人夏季纳凉歇荫;遮蔽园内不美观的部分。在园林艺术方面,群植后成片的树林可以形成阴暗的对比,同时它所形成的垂直景观为之丰富起来,与地平线产生方向上的对比,林冠起伏使天际轮廓线也发生较多的变化。树群四周若用灌木装饰林缘或装饰林间隙地,则可使园林中增加许多野趣树群常用作树丛的衬景,或在草坪和整个绿地的边缘种植。树种的选择和株行距可不拘格局,但立面的色调、层次要求丰富多彩,树冠线要求清晰而富于变化。

5.片植(纯林或混交林)

单一树种或两个以上树种大量成片种植,前者为纯林,后者为混交林。多用于自然风景区或大中型公园及绿地中。

片植可以扩大成为几百株的林地,也可以少到几十株模仿森林景观。在夏季炎热的南方,公共园林内需要有成群成片的林地,除去人工林之外,有不少公园利用了所在山地的树林,如长沙岳麓山,广州越秀山,南京紫金山……等。许多公共园林绿地都是以林木取胜。所以,片植可以是根据园林面积的大小,按适当的比例,因地制宜植造成片的树林,也可以是在园林范围内适当地利用原有的成片树木,加以改造为园林服务。

为了模仿自然,又较自然界更有艺术性,片植可参考以下几点布置要领:①树木不必成行成列,要有疏有密,适当的地点留出小块隙地,增加明暗对比以吸引林内的游人。②小片林地的四周,可按不同的生态条件种植一些灌木,以缓和垂直与水平线条的对比。③林间小路要崎岖自然,路边种植耐荫植物,如玉簪、观赏蕨类、杜鹃、秋海棠、铃兰、细辛等,形成林下耐荫植被景观。④选一种有花或有果可赏的树木,造成一片小型纯林,比丛植更有气魄。国内园林中很少见到白玉兰、合欢、栾树、流苏树的人工纯林,在有条件的地方不妨一试,种植在开旷地上十分壮丽而别出心裁。⑤林缘不取直线,整个林地不为几何形体,一刀切的边缘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而且布置起来也很为难。⑥中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都是面积不大的纯林,还可以专为秋季变色叶树木造一片“秋色林”,枫香、乌桕、银杏、金钱松、槭树类、黄栌等树种的纯林或混交林都可造成秋色宜人。

中国传统园林多钟情于自然式配置,且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种类不多,都是传统喜爱的植物;二是古朴淡雅,追求画意而色彩偏重宁静。这样的植物景观,在古代的诗、画、园中是屡见不鲜的。如:

居有竹:东晋王徽之爱竹成癖,住在别人一座空宅,种了许多竹树,对着竹唱歌咏诗,还指着竹说:“一天也少不了你啊!”爱到如此深的程度。北宋苏轼写过这样爱竹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画竹的历史起码要从唐代算起,这一千多年来,种竹、画竹、咏竹成了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大特色。人们将竹节比喻为人的“气节”,将竹茎的中空比喻为“虚心”,竹的常绿比喻“虽寒不凋”,这许多使人高洁的比喻,是爱竹的重要原因。所以《园冶》中一再提到“竹坞寻幽”,“结茅竹里”,“移竹当窗”,“梅绕屋、余种竹”,“竹里通幽”等以竹为材料的造园手法。

松有画意:松的寿命长,老来更是苍劲古雅,根如蟠龙,枝干如虬,亭亭如盖,颇有画意。北方的油松,南方的黄山松,都给人如画的印象。尤其生长在悬崖陡壁上的青松,孤傲不惧,历来受到人们的敬爱。

夜雨芭蕉:是园林中体现听觉美的传统手法。芭蕉硕大的片片绿叶,习惯种在屋角或檐前以接受雨水的滴落,奏出忽紧忽慢的弹拨乐,给人以闹中有静的逸趣,古诗中已有不少传颂。夏日炎炎芭蕉又是庇荫的好材料。明代王守仁有诗赞曰:“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浸,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见《明诗别裁集》,中华书局)。

芦汀柳岸:“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国传统喜好将耐湿的柳树种在水边,正如《园冶》中所提到的“沿堤插柳”,“堤湾宜柳”,“深柳疏芦”等。芦苇喜生沼泽浅水中,夏季茂密生长,秋季种子成熟,颖壳上吐出白色丝状毛,俗称芦花。柳与芦生态要求相近,是富有诗意的组合。柳枝在风中摇曳,春季荡出柳絮;芦苇荡里常躲着大量的水禽,秋季散放芦花,每到春秋两季,水面上白茫茫一片如烟似雾。一个是“千丝万絮惹春风”,一个是“狂随红叶舞秋声”,历来都是引起诗兴的美景。

编篱种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使得菊与篱常常组合在一起,甚至菊花与陶潜也常联系在一起被人歌颂,如有“陶令篱边菊,秋来色更佳”的诗句。人们喜爱菊花的原因很多,如花期晚有“傲霜”的气节十分感人,并且其花期长而栽培易,所以广为栽培受人喜爱。尤其陶渊明弃官归里,在家中采菊,过着田园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恬淡适意,在后来一千多年封建时期的文人心中不知引起了多少涟漪。

以上简单地提了几种传统的植物爱好,其他还有很多,如兰花,常被比为君子之香;梧桐常预示秋天的到来,木材又可以制琴瑟;荷花的洁丽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牡丹比为国色天香……。许多植物受到古诗的赞咏,古画的描绘,其传统性和大众性至今在不经意之间深深地影响着园林植物的配置。

至于传统的配植手法不外乎二种,一种为整齐对称式。中国“丽”字的繁体丽是两个鹿并列,证明我国古代的审美观念相当重视整齐排比的形式,古园林中实例颇多,如寺院、殿堂、陵墓、官员的住宅门口,大都是成对成行地用桧柏、银杏、槐树、榉树等列植,以此来表示庄严肃穆。另一种配植方法是自然式的,这也是古典园林中最常见、流行最广的方式。前面提到的诗情画意就是这种自然式的效果。归纳起来,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这样体现植物美的:①保留自然滋长的野生植物,形成颇有野趣而古朴的“古树参天”和“草木掩映”之容。②成片林植,具有郁郁苍苍的林相。常用之于竹、松或其他高大乔木选山坡、山谷单种成片,形成“崇山茂林”之幽。③果树又可以赏花的如桃、李、梅、杏、梨之类栽于堂前或成片绕屋,有蹊径可通最有逸趣。所谓“桃李成蹊”之貌。④园界四周种藤本植物,如紫藤、木香、蔷薇、薜荔之类,形成“围墙隐约于萝间”的效果。⑤水池边植柳,浅水处种苇、蒲、鸢尾之类,湿地种木芙蓉等,更有“柳暗花明”之趣。⑥庭院需庇荫,常点缀落叶大乔木,数量不需多,形成“槐荫当庭”,“梧荫匝地”。廊边、窗前还可种点芭蕉或矮竹,室内益觉清翠幽雅。⑦花台高于地面,设在堂前对面的影壁之下,或沿山脚种些管理省工、年年有花果可赏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芍药、玉簪、兰花、绣墩草、百合、萱草、晚香玉及南天竹、牡丹、月季等灌木,与园主人的生活接近,造成“对景赏花”之乐。

以上这些习以为常的配置方式,在江南古典园林中俯拾皆是,传统喜好的植物与传统的配置手法互相结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典园林美。随着西方造园风格的渗入、国外观赏植物的引种栽培,园林植物配置也要适应不同的需求,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植物美。但必须注意:①给予植物足够的空间,让它充分地生长,尽量表现出可能表现的体形美、色彩美。急于求成、采取密植或以建筑物替代的办法,是违反园林艺术原则的。②只有提供足够的条件来满足植物的生长,如土壤、肥料、水分三个基本条件,才能显示植物生机勃勃的健康美。在建筑垃圾及废墟上植树是注定要失败的。③了解植物引种原产地的情况,其生态学特性,伴生植物等。园林设计者不能为了单纯追求艺术性而种植不适合的种类或不恰当的组合。乡土树种或已经引种成功的树种是最容易体现设计者匠心的材料。④不要随便动用刀、剪、斧、锯等,让植物自然地生长。人工整形修剪的植物,美学家认为是“活的建筑材料”,如同砖瓦一样,自然趣味完全丧失了。⑤以当地的气候与人的户外生活需要为准,决定庇荫乔木的选择。基本要求是人们需要阳光的时候落叶,需要庇荫的时候发叶。终年炎热的城市才大量种植常绿树。⑥树木之外更需要地被植物和开旷的草地。景观愈接近自然,愈使人愉快。自然界的植物景观是简朴的,所以有一条“简单也是美”的原则。⑦用乔灌木为主体发挥园林美,既隽永又实用。少用一二年生草花,因其寿命短、费工、费力。为增添色彩美可选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球根植物。⑧植物要经常保持清洁、干干净净无病虫害。只有草地树木一尘不染的景观,才能使人身心愉快,赏心悦目。所以还有一条“清洁也是美”的原则。⑨植物的个体美与集体美二者比较起来,可多发挥植物的集体美,尤其在大面积的园林中用一种植物成片种植,在功能上效果显着,在艺术上形成一种浩然浑厚的气魄。⑩大小园林都是以植物的自然美而取胜的,这里不应以建筑美占优势,尤其不能以大量的服务性建筑、休憩建筑或游乐设施占据植物的配置。

总之,园林美以发挥植物美为主的做法,是当前全世界的趋势,东方是崇尚自然美的发源地,我国的古典园林就是自然山水园林,在保存人类居住环境和广袤国土上的自然风景之美的同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模拟再现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风景,是园林植物配置所要着意创造的景观。

图7杭州植物园群植一景

‘玖’ 园林植物配置的配置方式

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拾’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合乎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继承和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有机融合。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希望对大家有用。

(1)规则与自然相结合

规则式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是常见形式,确定的基调树种主要用作行道树和庭荫的乔木树种,一般在道路两侧各栽植1-2行行道树,并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在统一中求变化,以适合不同绿地的需求;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常采用或丛植、或群植,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在目前的居住区绿化中常采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并且将装饰性绿地和开放性绿地相结合,可创造出丰富的绿地景观。

(2)乔、灌、草结合搭配

在同一绿化植物群落中,采用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花卉;乔灌木、地被、草皮相结合;孤植、丛植、群植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配置形式,既可满足绿化景观效果,将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使居住区绿化疏密有致、四时有景,丰富居住空间的同时创造出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又兼顾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增强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

(3)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在选择居住区时,购房者更喜欢具有完善的.配套和优越的环境条件的大型居住区,相对于小型居住区,它们有更多空间来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可采用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可维护居住区的生态平衡。

(4)注重植物色彩的组合与协调

居住区以绿色为主色调,适量配置各类观花、观叶植物,以达到"画龙点睛"之妙。也可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色彩,创造季相景观,如迎春花、垂丝海棠、桃花、白玉兰、棣棠、丁香、紫藤等可组成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栀子花、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银杏、红枫、木芙蓉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火棘、南天竹、忍冬等组成的冬季景观。除季相变化外,因地制宜的选用与地形相结合的观赏植物种类,也可创造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自然美景,如坡地上的地被、藤蔓植物,水景中的荷花、浮萍,池塘边的垂柳等。

(5)增强植物与建筑组合的有机联系

将植物配置构图与建筑组群有机结合,使两者互为补充,形成富于变化、构图严谨的平面布置。例如以植物来丰富和填充建筑的空间组合,以绿化树群构成建筑组群的构图中心,以植物绿化丰富住宅区的沿街立面,以绿树有规律地填补沿街的零碎空间,以绿化打破沿街山墙单调感等方式,通过增强植物与建筑的有机联系,将居住区与周围环境自然的统一起来,以达到景观的协调性。


;
热点内容
java返回this 发布:2025-10-20 08:28:16 浏览:601
制作脚本网站 发布:2025-10-20 08:17:34 浏览:893
python中的init方法 发布:2025-10-20 08:17:33 浏览:587
图案密码什么意思 发布:2025-10-20 08:16:56 浏览:772
怎么清理微信视频缓存 发布:2025-10-20 08:12:37 浏览:691
c语言编译器怎么看执行过程 发布:2025-10-20 08:00:32 浏览:1018
邮箱如何填写发信服务器 发布:2025-10-20 07:45:27 浏览:262
shell脚本入门案例 发布:2025-10-20 07:44:45 浏览:121
怎么上传照片浏览上传 发布:2025-10-20 07:44:03 浏览:811
python股票数据获取 发布:2025-10-20 07:39:44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