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哪些角度去看待必须做资产配置

哪些角度去看待必须做资产配置

发布时间: 2022-12-11 06:08:36

❶ 如何理解资产配置

1.资产配置的意义
大卫·史文森在《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中阐述的资产配置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
理解这个思想大致包括几个方面:
1).理解各个大类资产的长期收益水平和价格波动特点;
2).理解择时和证券选择的困难,以及它们对总收益的贡献很低,理解配置决定收益;
3).结合自身的资金性质、心理特点等,有一个合理的收益预期;
4).设定各个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用指数化投资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收益预期;
5).在持有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使得大类资产的比例偏离一定程度时,进行交易使之恢复到既定的比例。
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意义在于一旦理解并按此操作,那么你在投资方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只需要注意管理好心理情绪,做到知行合一,就能达到比较不错的收益水平。
另一个意义在于,这个思想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和处理投资的框架,也是一个实践的起点。我们可以先采取“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投资策略进入市场,如果不愿意深入研究,那么就这样效果也不错;如果确信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就一步步前进。
2.择时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择时的意思是主动调整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史文森用股票基金申购赎回的统计数据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申购基金相当于投资者整体上增加了股票配置比例;而赎回则表示减少了股票配置比例,以此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统计结果显而易见,投资者整体上在做高买低卖,择时对收益的贡献为负的。
但是,投资者整体不可能跑赢市场,另一方面,股票投资本来就是少数人赚钱。所以上述统计只能说明择时之难,而不能说择时无效。
根据技术指标来择时是很难的。但是如果锚定一些基本面指标,比如某类指数的PB、PE、股息收益率等,据此设定投入股票的比例,则非常可能做到成功的择时。这种择时保证了低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大,高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小,真正做到了大级别上的高抛低吸。
3.证券选择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证券选择是指偏离指数化而进行主动选择股票来购建组合。史文森主要通过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基金的业绩对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说明了证券选择之难。我对此毫不意外,如果统计的是“格雷厄姆部落”的那些价值投资者的业绩,结果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个个都是证券选择的高手。
证券选择确实很难,从收益来源分解来看,在统计主动证券选择的收益时,只有超越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证券选择贡献的收益。这个定义本身就对证券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
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为什么说统计表明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
正如刚才提到如何计算证券选择的收益贡献那样,超过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会算作证券选择的贡献。对于择时来讲也类似,以既定的股票比例为基准,择时(调整股票比例)的结果超出基准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择时的收益贡献。
再考虑到投资七亏二平一赚的残酷现实,那么大量样本的统计结果出现“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告诉我们,择时和证券选择很难,靠资产配置就能取得投资成功。
5.择时和证券选择的意义
尽管如此,择时和证券选择对于积极投资者仍然是有意义的。一般地,从风险和收益来衡量,择时或证券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1).在风险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提高了收益;
2).在收益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风险;
3).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收益。
其实不仅这些,只要能带来足够的好处就是值得的,可能还包括:
4).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缩短了投资期限,适用于到期后仍能有较好的再投资选择,提高了周转率;
5).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换到了期限更长的证券,前提是这个收益率很满意愿意长期持有,避免到期再做决策的麻烦;
6).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波动幅度,有利于心态稳定;
7).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构建的组合是自己更熟悉和善于把握的。
6.择时 vs. 证券选择: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
在我看来,从基本的资产配置框架出发,择时比证券选择更容易掌握和操作。就如前面提到的用指数的PB作为锚进行股票比例的主动调整,涉及的知识不多,主要是理解和实践。但证券选择涉及的知识就太多了,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前只会适得其反。
从资产配置框架出发,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首推择时,即根据估值水平调整股票比例;另一个可选方向是研究各类风险套利机会,以及类似网格交易等系统化的操作策略;最难的是主动选股。

❷ 资产配置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又该怎么做

说到资产配置,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在如今这个时代,资产配置已经成为了自身,乃至家庭财富保值与增值的重要手段,人们越来越重视资产配置,尤其是对于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渠道需求与日俱增。有些人总认为自己钱少,不需要进行什么资产配置。要知道的是,资产配置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而是建立一种良好的资产观念。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就说过,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值得一提的是,资产配置往往需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及投资周期而制定的。

如果细细的追问起来,什么是资产配置,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配置这类问题时,其实很多人对此是一知半解的。

什么是资产配置 ?

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将自己的投资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

1、90%的失败投资因为没有做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次通过分析近30年来美国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最终结果的大量案例数据发现:在所有参与投资的人群里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资失败而告出局,而能够幸运存留下来的投资成功者仅有10%!而这10%的人就是做了资产配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比如你100万,5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放在货币基金,假设你遇上了股灾,股票损失30万,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扬,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

2、抵抗人生财富周期

我们一生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同时各个阶段收入和支出的特点也不同,相应的投资需求也不一样,而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帮我们实现投资需求。

3、跑赢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影响正悄悄地渗透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产,小到柴米油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革命”,钱的购买力在下降!

所以要跑赢通胀单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做资产配置。

如何进行合理资产配置 ?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结合自身。投资和其他事情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所以资产管理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

1、紧急又重要的钱需要预留,绝对保证

这个象限里的钱,在时间和重要性上都排在最前面。关于资产负债率多少合适,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成员的年龄构成、风险承受能力、收入是否持续稳定,家庭保障是否完善等等。

2、重要不紧急的钱要早作打算,长期投资

了解复利公式的人都知道,复利有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了未来的总体收益,本金、时间和收益率。因此,资产配置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随着经验的积累收益率会提高。这一象限的要点是保障本金安全,确保一定收益,让其持续成长。

3、 紧急 不重要的钱尽量控制,减少支出

花钱主要以基本生活支出为主,也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费。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中,满足第一个层次,即生理需要的支出。这一方面的支出必不可少,原则上应该尽量控制,保障基本需求即可,无需为了面子或者膨胀的欲望买单,否则直接影响其他象限资金的管理。

4、不紧急不重要的钱,可适当随心随性

除了储蓄账户和消费账户外,还要设立一个享乐账户,时刻的节衣缩食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人有的时候,需要这样一个账户,让自己活得更多的满足感,这种内心感受,会让你对金钱,对自我,都更有掌控力,也会帮助我们,在分配金钱的时候,更有界限感,然后更好地去配置家庭资产。

❸ 秒懂: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说得通俗点,就是把钱分别投资到不同的资产当中,简而言之就是分散投资。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资产配置往往能够在风险相对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投资收益。

举个例子,假设你和隔壁老王各有100万,老王分别用50万买了股票和债券,而你把100万全买了股票。假如第一年股票赚60%,债券赚4%;第二年股票亏了50%,债券赚了5%;第三年股票赚10%,债券赚6%。最后算一算,你会发现三年下来,老王最终还有101.8万,而你只剩下88万。

虽然第一年你大赚但三年的整体收益却不如老王,所以进行长期投资理财,特别是资金量比较大的时候,最好选择资产配置。

当然,它作为一种理财概念,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而言,资产配置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在投资的时候,无论钱多钱少一定要有资产配置这个概念。

比如你现在只有一万元来投资,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买基金,但是基金也有很多种,风险相对大的有股票基金,风险小一点有债券基金,几乎无风险的有货币基金,那么这三种基金你可以分别买一些,做一个基金组合,其实这样也算是用资产配置的概念来理财。

最后,说说定义吧!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它作为一种理财概念,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而言,资产配置的含义页不尽相同。

❹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掌门人,也是国内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老师,大卫斯文森就曾说过,我们一般有三种途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增加财富收益。

第一,是精选优质股票,第二,是选择最优时机,第三,是资产配置。而在这三种途径中,最重要的就是资产配置,几乎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原因就是选股和择时的不确定性非常大,绝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好,甚至还会赔掉很多钱,所以必须通过资产配置进行安全保障。

首先,精选个股对于绝大多数散户来说,其实无异于一条华山之路,会有无数多的艰难险阻等着你。除了要应对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还要应对公司个体的非系统性风险,面临业绩不确定、财务造假等因素,必须对企业有很强的把控力才行,大机构有时候都不免中招,对于散户投资者就更难了。而且市场上,很多公司行业都具有非常强的专业门槛,如果没有强大的企业调研能力,是根本看不懂的,买了自己看不懂的股票,完全不知道它最终要去哪,这种没有方向的投资,和扔骰子赌大小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择时在投资中确实是一个关键因素,错误的时机买入好公司也照样会带来亏损。

在大家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们就得相对保守,少买股票,而在大家情绪低落的时间段,我们就要更激进一些,多买股票。但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因为情绪高涨不代表股市立马会跌,甚至还会继续上涨,过早离场也会错失不少收益。情绪低落时也不代表市场马上会涨,很有可能还会下跌,筑底很长时间。如果我们都能完全掌握情绪,实现成功择时,那其实也就不用瞎忙活,研究什么组合了,直接搞股票一把梭,肯定收益最高。但问题是,没有人能精准择时,股神巴菲特都做不到这点,大多数基金经理也是不去做择时的,因为情绪这个东西本来就很难预测,甚至很多散户朋友自己的情绪都会被别人传染,择时的错误率也就更高了。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资产配置组合来自保,比如当自己组合中的股票市值都翻倍了,我们就可以减少对于股市的依赖,把部分本金逐渐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债券资产上。这样进攻防守两不误。股市再涨只不过少赚一点。股市下跌了,由于股票资产里剩的大部分都是之前收益,所以也几乎不会赔多少钱。这就是资产配置的好处,它让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容错率,也就是说允许我们犯错误。原来自己投资股票,对了吃肉,错了挨打,但现在通过配置的方式投资,赢了吃肉,错了也不会挨毒打,甚至还能少吃点肉,这就是一种理念上的进步。

所以斯文森的结论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个佛系投资者,配置好你的资产,然后不猜测,不预判,跟随市场波动,享受资产长期上涨,这才是投资的根本之道。精选个股和精准择时,很多时候都是白费力气。面对未来,每个人根本就是无知的,而资产配置则是唯一确定性的因素。所以专业的投资机构里,往往做大类资产配置的经济学家们才是最值钱,像桥水基金的投资大师达利欧,他的秘密武器也是资产配置。

有数据显示,投资组合中91.5%的收益率受到了资产配置的影响,只有4.5%取决于产品的选择,1.7%取决于时机,另外2.3%是其他因素。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能把股、债、商品、现金这4大类资产研究明白,倒腾清楚基本就足够了,其他的地方哪怕犯了错误,也对结果影响不大。

❺ 资产配置到底有多重要

毋容置疑,投资理财的核心就是资产配置,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对资产进行有效的配置,使其达到最好最稳的收益是最终目标。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在现代投资管理体制下,投资一般分为规划、实施和优化管理三个阶段。

投资规划即资产配置,它是资产组合管理决策制定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机构投资者资产和负债问题的本质、对普通股票和固定收入证券的投资特征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资产管理还可以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来改善资产配置的效果,也可以采用其他策略实现对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不同配置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行为特征和支付模式,并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客户投资需求。

资产配置的优点
(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的总体风险;
(2)让投资者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局势变化;
(3)让投资者心态变得更好,从容面对市场变化。
个人资产配置步骤
(1)清楚现有资产、负债和财务流动性状况;
(2)明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类型;
(3)明确自身短期理财愿景和长期理财愿景;
(4)了解不同性质理财产品和理财方式;
(5)确定最适合当前的理财产品和方式;
(6)具体执行自己的资产配置计划。

资产配置整体方向
(1)如果你是激进型投资者,100%金融资产扑向股市,那么现在,不妨拿出50%的仓位,来购买一些中期理财产品,以此确保相对收益率。
(2)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资者,那么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降再降的当下,不妨拿出部分资产选择一些潜在收益更高,风险相对可控的理财产品,以提升收益率。
(3)如果你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大,那应该多留意服务于中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公司推出的产品,同时有意识地将投资目光从国内市场投向海外布局。

❻ 什么样的人必须做资产配置

什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就是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放入不同资产类别,进行分配,分散风险。翻译成大白话,资产配置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以免鸡飞蛋打。
股市篮子破了变熊了,还有债券市场呢,人民币汇率下跌了还有美元市场呢,总有一款投资产品保底,不会出现美元、黄金、人民币、股市、楼市全部下跌的情况,就是跳大神的也不可能让这样的情况发生。
1.有分散投资的需求和眼光的人
未来5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9.4%左右。投资已经不仅仅是需求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眼界、格局,越是懂投资的人拥有越多的财富,越是拥有更多财富的人越会投资,这是一种正循环。
2.有大量财富需要传承的
约有46%和37%的高净值人士会选择通过为子女购买保险、购置房产进行传承财富,也有少数的高端人士也开始尝试家族信托。此外,考虑到遗产税、房产税、海外投资税收等税负可能会令家族财富传承带来影响,约57%高净值人士已开始寻求海外税收筹划服务。
3.子女有海外教育需求的
对于子女教育的不遗余力,中国人敢说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第一。据相关报告显示83%的受访高净值人士计划送子女出国接受国际教育,28%的人是将子女教育作为海外投资最大的驱动力和原因。
4.有移民需求的
投资移民本身就是一种配置海外资产的行为,且对于人们来说,选择也是比较多样的,获得的回报也不完全是仅仅一个身份。
5.有海外生意往来的人
能把生意做到国外去的这部分人,他们的眼界和格局早就已经全球化了。除了生意之外,他们也需要进行投资分散风险。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我也是从MBA智库网络上找到的,你也可以去找找看。

热点内容
java返回this 发布:2025-10-20 08:28:16 浏览:601
制作脚本网站 发布:2025-10-20 08:17:34 浏览:893
python中的init方法 发布:2025-10-20 08:17:33 浏览:587
图案密码什么意思 发布:2025-10-20 08:16:56 浏览:772
怎么清理微信视频缓存 发布:2025-10-20 08:12:37 浏览:691
c语言编译器怎么看执行过程 发布:2025-10-20 08:00:32 浏览:1018
邮箱如何填写发信服务器 发布:2025-10-20 07:45:27 浏览:262
shell脚本入门案例 发布:2025-10-20 07:44:45 浏览:121
怎么上传照片浏览上传 发布:2025-10-20 07:44:03 浏览:811
python股票数据获取 发布:2025-10-20 07:39:44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