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
1.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制的原则有哪些
1.职务要求明确原则对设置的职务及相应的职责应有明确要求。
2.责权利一致原则为达到工作目标,应使人员的职责、权利和利益(物质和精神上的待遇)相一致。
3.公平竞争原则对组织内外人员一视同仁,采取公平竞争,才能得到合适的人选。
4.用人之长原则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人员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获得最大效益。
5.系统管理原则将人员的选拔、使用、考评和培训作为紧密联系的整体,在使用中加强培训与考评。
2. 如何做人力资源配置
能级对应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使人力资源的整体功能强化,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企业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岗位人员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优势定位
人的发展受先天素质的影响,更受后天实践的制约。后天形成的能力不仅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也与实践的环境有关,因此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个性也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其总体的能级水准,同时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工作爱好。优势定位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自身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应据此将人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动态调节
动态原则是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或岗位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对岗位的适应也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能级不对应,用非所长等情形时常发生。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职定终身,既会影响工作又不利于人的成长。能级对应,优势定位只有在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实现。
内部为主
一般来说,企业在使用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时,总觉得人才不够,抱怨本单位人才不足。其实,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人才,问题是“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因此,关键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人才资源的开发机制,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两个机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开发机制,而没有激励机制,那么本企业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从内部培养人才,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与挑战,造成紧张与激励气氛,是促成公司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也并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当确实需要从外部招聘人才时,我们就不能“画地为牢”,死死的扣住企业内部。
3.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在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之首,是完成护理目标的关键。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院护理人力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点、工作量等实际需要的发展要求,合理编配护理人员数量。
一、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一)功能需要的原则
护理人员的编配应根据医院的性质、规模、功能任务和发展趋势,科学地、合理地编配人员,以保证各项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工作应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整体护理,因此配置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等应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为原则,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宗旨。
(三)能级对应的原则
人员的配备应根据护理岗位职责、技术要求、合理调整护理队伍能级结构设置,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作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四)结构合理的原则
护理人员的编配不仅要根据工作性质、专业特点、教学及科研任务的轻重,还需要考虑人员数量和人员群体的结构比例。
(五)动态调整的原则
护理专业的发展,服务对象的变化以及医院功能的拓展,对护理人员编制、动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生育及退休等都涉及人员的调整。
二、护理人员配置依据
1.临床一线护士占医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0%
2.医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
3.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
4.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
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0.6
6.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病人不超过8人
7.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比例,二级医院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大于护理总人数的50%。
4. 护理部主任怎么安排护理人员配置与使用
护理部主任工作职责:
1,负责拟定、修改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维护患者应有权利的告知文本及护理应急预案,并检查、监督落实;
2,针对全院护理人员工作、思想、学习情况,加强护士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标准;
3.与人事部门共同做好护理人员的考核、任免、晋升、奖惩工作,对全院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调配;
4,了解科室护士工作能力水平,检查护理质量并指导其工作;定期召开护士会议,分析讲评护理质量,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5,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抓好基础理论、专科理论及各项护理技能培训及考核;
5. 护理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哪些工作
以下是护理人力资源规划的几个工作:
1、评价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
2、预估将来需要的护理人力资源。
3、制定满足未来护理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意指护理组织高效管理护士,以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来开采、利用护理人力,其中主要包括就业及录用、配置人力、激励、培训教育等四层内容,根本目的是借助有效的方法来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发掘个人的创新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财富化。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的微观管理,是卫生服务组织利用护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对组织中的护理人员进行规划、培训、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从而达到实现组织目标,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人是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人的管理。人员管理不仅可以发现、选聘、使用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还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达到人尽其才、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同时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因此,只有合理规划好护理的人力资源,才能更加有效,便捷以及促进医学的发展。
6. 护理人员配置的基本方法有哪三种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应该遵循的原则: 合理测算人员编制原则,合理分流转岗人员原则。

为避免不同护理岗位忙闲不均的现象,对于护理岗位人员超编、护士服务态度差、科室不再聘任的人员,科室提出申请报护理部,重新调整护理岗位,原则上珍惜。
护理人员,为“护士”与“护理师”的统称,在港澳俗称“姑娘”,是指经由护理学校训练毕业,通过专业考试领有执照,并分有护理师及护士二种执照的考试。
在医疗院所执行照护的工作人员,他们并不局限于医院工作,其工作范围很大包括诊所、工厂等等。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有所不同,由于护理人员是健康照护业的从业要角,工作内容事涉及受照顾者的权益,所以都会有相关法规。
7.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做好哪三个方面
1.人与岗位的匹配 为医院提供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做到事得其才,才尽其用,提高护理成效。
2.人与人的科学匹配 使组织中护理人员结构合理,人的特长优势互补,提高效率;对个体行为统一规范有效实现目标;不断完善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3. 人的贡献与工作效率的匹配 使组织薪酬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满足护理人员的多层次需求,提高工作满意度。创造成长条件,提供发展机会,使人力资源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