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存储与联想
① 联想存储产品和EMC存储产品的比较
总的来讲,EMC更专业些。联想根本就是攒机器的,国内的话还不如华为赛门铁克专业。
② 每次提示更新,然后提示框出现无法访问LENOVOEMC储存设备
尊敬的联想用户您好!
建议您更新这个软件到最新版看看
可通过如下链接获取更多Think资料http://think.lenovo.com.cn/support/knowledge/knowledgehome.aspx?intcmp=thinkbd
期待您满意的评价,感谢您对联想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③ EMC存储和普通存储在管理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页和分段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
④ Lenovo EMC 是啥东西这个发明是用来干什么的。
尊敬的联想用户您好!Lenovo EMC 是Lenovo和EMC公司强强联手针对中国用户使用环境开发设计的高性价比的入门级统一存储平台。对于中小公司和中小企业用户Lenovo|EMC使用户的网络存储脱胎换骨,其功能的简单性和高效率无可匹敌。具有无懈可击的管理功能及存储整合,并且采用独特的由应用程序驱动的管理方式,可将应用程序及其存储融为一体。
更多问题您可以咨询
idea论坛:http://lenovo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Think论坛:http://think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联想乐社区:http://bbs.lenovomobile.com/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期待您满意的评价,感谢您对联想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⑤ 联想和EMC合资的公司叫什么名字
EMC与联想之间的全球技术合作成果终于瓜熟蒂落——名为LenovoEMC Limited的合资公司宣布成立,将EMC的Iomega入门级NAS阵列与联想的ThinkServer服务器产品线结合起来。
EMC在2008年初收购了Iomega,希望借此涉足低端NAS业务,当时EMC与服务器制造商、同时也是入门级磁盘阵列制造商戴尔之间的合作关系还很密切。而联想与EMC之间的合作,让EMC获得了可以建立在自己丰富存储阵列产品之上的低成本服务器来源。
不断深入蒸蒸日上的国内IT市场,也是EMC此次合作的目标之一。
很早前就有传闻称EMC会剥离Iomega资产并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借助它的入门级NAS产品应对中小企业市场,现在这个传闻变成了现实。
在这次合作中,联想在北美洲创建了一个服务器开发中心,命名为企业级产品群组(Enterprise Proct Group),以设计将被联想、EMC和其他OEM伙伴所使用的定制服务器——当然,现在大概也包括了这家刚刚成为的入门级NAS设备制造公司LenovoEMC。联想在去年11月出货了首款来自该部门的ThinkServer服务器——ThinkServer TD330。
EMC和联想的合作还让联想在一家NAS合资公司中占到了多数股权,这家公司将利用EMC的Iomega NAS软件和联想服务器以攻打中小企业市场。基本上,EMC将把Iomega NAS阵列的生产制造工作交给联想,有点类似于曾经与戴尔之间的紧密关系。
EMC本可以只是聘请它自己的服务器设计团队,然后到中国的ODM制造商那里做它自己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但是这并不能让EMC真正地进入到中国市场。
但是与联想的合资公司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无疑会让Iomega比EMC更加深入中国市场,同时帮助EMC降低制造成本,增加在全球其他地区的销售收入。
与联想之间的紧密关系还让EMC得到了一个生产可用于Hadoop和并行数据库集群的服务器的合作伙伴,EMC首席战略官曾在12月的时候称并行数据库集群最终将落到会在今年年初创建的Pivotal Initiative业务部门。
Pivotal Initiative还包括曾在VMware掌控下的Cloud Foundry平台云软件,以及EMC一年前收购的Pivotal Labs。
尽管联想占多数股权,但曾经是EMC拉丁美洲销售战略总监的Eric Arcese被任命为LenovoEMC合资公司总裁兼总经理。此外该公司还在位于Research Triangle Park高新区南边的北卡罗来纳州Morrisville有办事处,但是主办公点设在马萨诸萨州和犹他州。
目前,LenovoEMC正在将贴有Iomega品牌的Iomega桌面、塔式和机架式NAS设备与ThinkServer以及ThinkStation进行集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将会看到带有LenovoEMC品牌的定制NAS设备,很像之前戴尔制造、EMC设计、使用DellEMC品牌的入门级阵列。
EMC还将与联想合作在中国市场推销自己其他的存储阵列,而且Iomega在博客中表示,这些LenovoEMC存储产品将在本月上市。
有趣的是,EMC和联想都在声明中称,LenovoEMC合资公司“不会体现在两家公司的年度盈利中”,当然这也是EMC和联想都希望解决的事情之一。
⑥ 谁听说过霆智硬件的ERP专用服务器它和联想,IBM,戴尔,浪潮相比哪个好有什么优势呢
作为erp最重要的是存储,服务器只是速度快慢而已。
另外,IBM已经将服务器卖给了联想,不用讨论就行了。剩下的戴尔和浪潮都是用的intel工模,没啥本质的区别,你起码也说说hp,那才是与IBM打擂台的产品。
存储的话emc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没有之一,国内的华为也是不错的。
这个霆智没听说过,大概是找个厂商代工的机器,自己安装相应的软件。
x86平台的服务器以后应该就是联想、紫光/h3c(hp的东西),浪潮,dell。前两个技术领先,喜欢AMD的可以看看曙光。以后的华为应该可以跻身一流,毕竟人家有非常强大的研发机构。
⑦ 联想EMC和EMC同一型号的存储有什么区别
mirrorview是盘阵之间做lun镜像的,支持同步和异步;
san
是做lun复制的;
recoverpoint是做连续数据保护的,支持三中心之间的同步和异步复制,支持一致性组。
⑧ ibm出售PC业务时为什么选择联想
你这个问出来让我看到,你有福了。下为正文:
这项可以给联想每年带来50亿美元收入的业务,势必会引来美国商务部以及部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查,所以并不算是板上钉钉。
但资本市场还是给 出了积极的信号,在隔天的交易日(1月24日)里,联想股价的涨幅一度接近9%。虽然有媒体认为,联想只不过是买了IBM急于甩掉的一个“包袱”,这块业务已经连续7个季度业绩下滑。在IBM公布的去年Q3的财报里,它的营收又同比下滑了16%。
真正的关键是,联想终于有机会摆脱“利润陷阱”,联想借此瞬间拿到了全球14%以上的X86服务器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位和全球的第三位。服务器的毛利率在20%以上,这远远高于PC的3%。而在杨元庆去年4月向董事会提交的四年计划中,改善盈利能力是和“PC+”战略是并列的两大核心目标。“我已经向董事会保证,每年要有0.3%到0.4%的(毛利率)增长。”杨元庆说。
所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甚至是今年将要主打的智能电视在近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毛利率时,服务器就被提前推上了前台。“服务器业务是我们的第三波战略,排在‘PC+’业务之后。”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曾这样告诉经济观察报,但联想此时显然加快了这个节奏。
为什么买?
其实,联想本来希望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推动服务器业务。在2012年6月 5日推出服务器品牌—ThinkServer及一系列产品时,联想定的目标是力争在三年内占据中国市场的20%和全球市场的10%。“服务器是我们在商用领域里从PC的一个自然延伸,其实我们很多的企业客户,对我们能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也早有期待。尤其是销售合作伙伴和代理商们,他们一直在催我们上线更多PC以外的产品线。所以我觉得,这一方面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符合联想的战略方向。”杨元庆曾这样解释联想大举投资服务器业务的逻辑。
虽然当时在联想内部的确有不同声音,他们认为这块业务的市场基础几乎为零,而联想的研发实力又不足以短期内弥补自己的短板,“但元庆、旭东他们一开会就提服务器,而且那时候惠普和戴尔已经很明确地在往这儿转。”有联想内部人士跟记者透露,有些高管认为,联想自己的企业客户以及从IBM那里转接过来的企业用户有足够的承载力。
与联想在PC及“PC+”市场的战略规划不同,联想把服务器的重点突破地区放到了西欧和北美。他们认为,美国的企业级市场占全球市场的近一半份额,而且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企业已经开始释放出巨大的需求量。
但联想并没有停止潜在的合作与收购,尤其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他们愈发地认为引入外部力量的重要性。很快地,联想便宣布了与美国存储巨头EMC的合作,两家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合作研发中低端的X86产品,而联想也将在全球代销EMC的高端存储产品。
据EMC中国区总裁叶成辉透露,联想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就向他们投出了橄榄枝,但EMC受制于当时的合作伙伴是戴尔,所以合作一直无法推进。直到戴尔收购了一家存储公司之后,他们才加速了与联想的谈判。
陈旭东说,和EMC的合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让美国的客户更容易接受联想。严格意义上讲,联想也非常依赖EMC的技术优势。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说,两家每个月都有例行会议,产品也在完全按照既定的节奏在推出。
但这依然太慢了。《福布斯》在前年11月就曾报道称,联想的新服务器无法让企业用户从戴尔、惠普以及IBM身上转移注意力。以营收来算,联想当时的市场规模还不足3%,而惠普的数字是29.3%,但联想已经在PC业务上超越了惠普,他们自然地认为要全面超越老对手。
2013年初,包括杨元庆、刘军在内的联想高管开始公开讨论在服务器领域发起收购的可能性。在当年的Q1财报发布会上,刘军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的确在寻求提高(服务器业务)速度的一些机会,投资目标争取在一个短时间内确定下来。”
而杨元庆事后称,和IBM的沟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当时是IBM新任CEO罗睿兰找的我们,问联想是否有意向收购他们的X86服务器业务,我们当时就回应,联想很愿意也很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
实际上,联想内部自己也认为IBM是最完美的选择,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因为曾经收购和整合过IBM的PC业务,联想非常清楚IBM在陷入价格战之后,它的致命伤到底在哪里。
但障碍也无法跨越,联想理想的价格是不超过25亿美元,但IBM的要价超过40亿美元。就这样,交易一直拖着,之后包括富士通和戴尔也都加入进来,也是因为价格的问题,都没有谈拢。
为什么卖?
所以,当最终的价格定格在23亿美元时,业内一片哗然。因为联想拿到了更多的东西,却付出了更少的钱。就在几个月前,仅仅为了IBMSystemx业务,联想就标出了25亿美元。而现在,联想不仅拿到了这块业务,还把IBM所有的X86服务器业务全部收入囊中。
杨元庆和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系统与科技部总经理郭仁声都没有对此直接回答经济观察报,杨元庆只是说:“我们对这个价格很满意,我们觉得拿到了很好的资产,包括IBM的品牌、技术和客户,这会给我们在服务器领域一个很好的开始。”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IBM从一开始向联想兜售X86服务器时,它在硬件上的策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X86都在使用英特尔和AMD的芯片,理论上技术门槛并不高。事实也证明在“低价走量”上IBM没有任何优势。
浪潮用英特尔的安腾处理器研发出了K1天梭服务器,最终用更加低廉的价格抢走了IBM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大单。在Gartner去年连续几个季度的服务器市场数据中,浪潮的出货量都没有跌出过全国前三名。
去年8月底,IBM系统与科技部、集成供应链全球高级副总裁汤姆·罗萨米利安在接受经济观察采访时称:“科技带来的转变,使得传统的硬件逐渐被网络和服务所取代,这一过程已经降低了用户对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这些低利润率产品的依赖。”
“蓝色巨人(由50多年前IBM蓝色巨型主机而得名)”早已不是硬件的代名词了。有数据显示,1995年IBM硬件的收入为356亿美元,软件为127亿美元。到了2013年,硬件收入接近200亿美元,而软件收入则超过了250亿美元,而且利润率远超过硬件。所以,它们自然地认为服务器是个负担,尤其是在竞争者林立的X86服务器行业。
而最近一次糟糕的财报似乎成了交易的催化剂。IBM去年Q4的营收为276.99亿美元,同比下滑了6%。其中硬件业务,即服务器和存储,同比跌幅竟高达26.1%。罗睿兰甚至愤怒地要求公司高管放弃2013年底的分红。这时候IBM内部已经认清了一个事实,X86业务不得不卖。
“因此,这次业务剥离反而使得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硬件和软件领域的创新,为我们的战略性业务,比如认知计算、大数据和云带来新的价值。”郭仁声称。也有IBM的内部员工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交易其实也是为了积累真正的赢利资本,之前IBM的大型机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必须集中兵力,证明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在开放、标准化的X86市场里继续耗费心力。”
郭仁声说,IBM将专注于诸如Power(IBM自有的类似于X86的平台)服务器这样的高价值硬件产品线中,这也的确可以体现出IBM差异化的价值。IBM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高达60亿美元,其中一半都坚持用于硬件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但为了Power,IBM破天荒地专门投入了40亿美元。去年8月,IBM还联合了Google、英伟达等公司结成了Open-Power联盟,这意味着IBM想要把Power做成除去X86和ARM之外的第三个服务器生态系统。
因此,抛弃“劣质”资产赢得资金,去进攻更有前景的市场,这样的事情在IBM的历史上已经无数次地上演了。
买了怎么做?
在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之前,联想是把服务器业务放在了“PC+战略”里面,但今年肯定会改变。联想很有可能会提出“三足鼎立”的概念,把以服务器为主的企业级业务的权重,调到和PC、智能终端相同的位置。
据悉,联想Think产品集团总裁PeterD.Hortensius和联想北美大区总裁DavidSchmoock都参与到了谈判过程中。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联想已经开始在北美市场做一些市场预热了。
杨元庆在这块业务上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他曾在公开场合称,“预计在未来5年,X86服务器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380亿美元增长到46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增长得会更快,而联想肯定不能错过这一波。”
联想的服务器业务此前在全球已经有了4个生产基地,包括北京、深圳、匈牙利和墨西哥,还有400人以上的研发团队,以及东京、台湾、北京三个研发中心。而在完成收购之后,联想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安置7500名IBM的员工,以及1500名的合同工。“我们在并购IBMPC时,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保留员工和客户,但今天我们的担忧小了很多。因为这个业务在联想将是一个核心的业务,我们对它有很高的增长要求,所以他们可能更加乐意加入到新的团队里。”杨元庆说。
联想一定会借鉴收购IBMPC业务的经验。“我们绝对有信心让它(IBMX86服务器)赚钱,在这个领域,实际上竞争不如PC那么激烈,主要的玩家就那么几个。我们觉得一是要把IBM的技术优势以及高端客户的关系承接过来,再加上联想在效率上的优势,这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业务。”
杨元庆的信心来自于庞大的本土市场,他甚至会改变之前的策略,把中国市场列为首要的进攻目标。在2013年Q4,IBM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下滑了23%,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浪潮、华为的冲击。但联想在这里的渠道、客户关系,以及销售团队都要比其他的国内厂商更有优势。
“X86服务器是现在中国巨型商业企业数据中心的不二之选,今后联想可以在电信、金融、政府这些关键领域的计算中心以及关键计算应用中,提供可靠的高性价比产品。”联想中国区CMO魏江雷称。
而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联想内部已经开始针对一些重点客户制定销售方案,交易一旦通过,IBM的产品就会被大规模地推向市场。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块业务的发展轨迹一定会比当年收购的PC业务更快。”杨元庆说,“我们现在的战略非常明确,一个是增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业务,另外一个就是增长企业级市场的硬件。就像做PC那样,我们就盯着这些打,未来10年里,联想一定会有新的支柱业务产生。”
以上内容转自成都成冠实业的新闻报道。
⑨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史
1984年,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
1994年,联想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迈上发展的新台阶。
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
2004年,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迈出了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这两家有着相同梦想的公司在联想的名下携起手来,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截止到2013年,联想集团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三角研究园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新加坡三处设立总部。
2014年1月23日下午联想集团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双方签订的协议显示,此次收购价格包含20.7亿美元现金和向IBM定向发行的1.82亿股联想集团股票。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亿美元。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2012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再次上榜,排名第370位,年收入295.744亿美元,利润4.73亿美元。2013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联想集团排名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第370名上升至第329名。联想集团的营业额达340亿美元,已超越部分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全球企业第329强。 1984: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IBM推出首款便携式电脑- 重30磅的IBM Portable PC。
1985:推出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联想这一品牌名称由此而来。
1986:IBM推出最小的全功能个人电脑-重量小于13磅的PC Convertible。
1987:联想成功推出联想式汉卡。IBM推出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
1988:联想式汉卡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港联想成立。
1989: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 1990: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联想系列微机通过鉴定和国家火炬计划验收。
1992: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IBM推出 ThinkPad,这是业界首款笔记本电脑,拥有10.4英寸的TFT显示屏和红点(TrackPoint)定点设备。
1993: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IBM个人电脑部成立。
1994: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联想微机部正式成立。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 ThinkPad 755CD。
1995:联想推出第一台联想服务器。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蝴蝶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由佛罗里达州的波克镇迁至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
1996: 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联想笔记本问世。
1997:联想与微软签订知识产权协议。联想 MFC 激光一体机问世。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DV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 ThinkPad 770。
1998: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出席典礼,并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
第一间联想专卖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联想开始建立起其庞大的专卖店体系。联想推出幸福之家软件,并预置于每台联想家用电脑上,使得联想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14.4%。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首个带ThinkLight键盘灯的笔记本电脑,ThinkLight是一盏能在昏暗工作环境中(比如在飞机上)照亮键盘的小灯。
1999:联想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在全国电子百强中名列第一。联想发布具有一键上网功能的互联网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款迷你型笔记本电脑,重量不足3磅,拥有标准端口和一个95%全尺寸大小的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退出零售业务。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嵌入安全芯片的个人电脑。
2000:联想股价急剧增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进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香港旗舰型的高科技股。联想跻身全球十强最佳管理电脑厂商。联想被世界多个投资者关系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公司”。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一千万台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 2001: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联想首次推出具有丰富数码应用的个人电脑产品。嵌入安全芯片的IBM笔记本电脑成为业界第一台通过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是一个制定数据安全标准的业界组织。
2002:联想举办首次联想技术创新大会(Legend World 2002),联想推出关联应用技术战略。联想深腾1800(DeepComp 1800)高性能计算机问世。这是中国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点操作次数)的电脑,也是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民用电脑,在全球前500名运算最快的电脑中名列第43位。联想成立手机业务合资企业,宣布进军手机业务领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内最早的数据自动恢复技术 - ImageUltra映像管理和Rapid Restore快速恢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与 Sanmina-SCI达成的台式电脑外包协议。
2003:联想宣布使用新标识Lenovo为进军海外市场做准备。 基于关联应用技术理念,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联想携手众多中国着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组,以推动制定产业相关标准。联想启动2003联想科技巡展,推广联想的创新技术及理念。联想成功研发出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14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持久电池寿命长达11小时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建立ThinkCentre台式电脑生产线。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带有主动硬盘保护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业界第一款具有安全气囊式硬盘和数据保护功能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两千万台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
2004:联想成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2005年8月10日,联想集团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纯利3.57亿港元,是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首次计入该业务的季度财务报告。
2006年1月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再次体现了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明显技术优势。
2006年2月都灵冬奥会开幕,联想为都灵冬奥会提供了5000台台式电脑、近600台笔记本、近400台服务器、600台桌面打印机以及技术支持,并派出了100多人的联想工程师服务团队,以零故障的优异表现,成功支持都灵冬奥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联想第一次在海外大规模发布Lenovo品牌的PC产品,标志着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
2006年3月联想以全票通过正式加入国际可信计算标准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成为TCG组织核心成员(TCG Promoter)。TCG可信计算技术代表未来IT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核心成员就能对未来IT产业产生影响力。
2006年8月联想推出了两款面向中国大客户市场的商用台式电脑新品——新开天、新启天,联想新开天正式成为首款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台式电脑。在本次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和北京奥组委举行了隆重的“首款奥运机型”赠机仪式,将首台新开天电脑赠送给北京奥组委。
2006年10月联想与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宣布结成长期的全球性市场合作伙伴关系,并同时启动投资上亿的联想扬天“明日巨星计划”。
2006年12月联想宣布从即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实施电脑免费回收服务,提供免费回收服务的电脑产品包括Lenovo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服务器、ThinkPad笔记本电脑及ThinkCentre台式电脑。
2007年2月联想签约成为AT&T威廉姆斯车队车队顶级赞助商,联想PC技术全面支持整个车队从赛车点火到比赛再到库存管理的全部系统。与此同时,联想标识出现在威廉姆斯赛车,以及全球各站赛场的显着位置。
2007年4月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宣布联想集团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同时,由联想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方案,历经北京奥组委三轮遴选,在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联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
2007年8月联想发布“新农村战略”,在未来三年把信息科技产品带进中国10万个行政村,影响和带动30万个行政村,让300万以上的农户能够用得起,用得好电子信息产品。
2008年1月联想集团宣布首次在全球推出IdeaPad 笔记本和IdeaCentre台式电脑系列产品,并宣布进军全球消费PC市场。
2008年3月联想在北京发布了13英寸全功能超轻薄的笔记本ThinkPad X300,作为全球同类产品中最轻盈,功能最齐全的产品,联想在ThinkPad X300上集成了数十项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其最薄之处仅为18.6毫米,最轻重量仅为1.33kg。
英国《金融时报》在北京发布了“第二届‘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联想荣登榜首,国际化成果再次获得外界高度评价。
2008年5月联想为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600余名员工自发献血,全球员工自发捐款500万元。
2009年2月联想集团董事会宣布调整公司管理层,以加强公司实现长期全球战略的能力。柳传志重新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
2009年9月联想公司今天发布了Windows®; 7联想“EE”认证。“EE” 认证是联想与微软之间在技术设计和产品研发方面密切合作的成果,旨在为用户打造集软硬件于一体的技术应用优化平台。
2009年11月联想向由弘毅投资为首的一些投资者收购联想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联想移动”)的所有权益。此次收购标志着联想将全面进军高速增长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
2010年1月联想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战略,并推出其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智能本Skylight、智能手机乐phone和全新创意的双模笔记本电脑ideapad U1。其中联想ideapad U1双模笔记本电脑荣获CNET颁发的电脑和硬件类“CES最佳产品奖”。
2010年4月联想在北京举行了移动互联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移动互联战略,并推出乐Phone、Skylight、ideapad U160等移动互联终端。
2010年5月联想集团和中国联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精彩在沃,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乐Phone上市启动仪式。9月28日,中国电信与联想集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翼’起3G,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新一代天翼乐Phone 上市启动仪式。
2010年11月联想集团以“移动互联”、“一体台式机”和“云计算”三大主题产品和技术,亮相第十二届高交会。
2011年1月6日,联想集团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向全球首次推出了平板电脑乐Pad,并宣布其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上市。
2011年1月18日,联想集团宣布成立新的业务集团——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简称MIDH),职责为研发移动互联网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包含云计算、智能电视、数字家庭等品类的终端。
2011年6月9日,由全球知名杂志《福布斯》联手国际信誉研究院(Reputation Institute)评选出的“2011年全球最具声望企业排行榜”100强榜单揭晓。联想集团首次入选该排行榜,在国内上榜企业中排名第一。
2011年7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再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联想在《财富》杂志2011全球最大的公司榜单中位列第449位,这是继2008年首次入榜以后,联想再度跻身《财富》杂志的这一年度榜单。
2011年8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对德国Medion公司的收购取得重大成果,已完成与Medion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erd Brachmann之间的购股协议。
2011年10月13日,国际着名的市场研究公司IDC今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表明,联想出货量已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2大PC厂商。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其创始人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
2012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2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联想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智能电视ideatv K91,一体台式机ideacentre A720,混合架构笔记本电脑ideapad Yoga等20余款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横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电视四大个人互联终端品类,并开创了多项全球第一。
2012年5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电视。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智能电视的正式上市,标志着联想PC+战略四屏产品布局的完成。
2012年7月7日,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联想集团的排名提升了80位至第370位。
2012年8月1日,联想集团与EMC此次合作将不仅提高联想在行业标准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地位,而且也将显着扩大EMC在中国市场及其他重要高增长市场的业务覆盖。
2012年10月11日,联想电脑销量居世界第一。
2013年1月5日,联想宣布新的组织结构,建立两个新的端到端业务集团:Lenovo业务集团、Think业务集团。
2014年7月24日,联想集团在京推出联想互联网创业平台NBD(New Business Development),并发布了该平台“孵化”的首批三个创新产品:智能眼镜、智能空气净化器和智能路由器。
2014年9月29日,联想宣布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
2015年02月21日,联想推出Superfish自动删除工具。
2015年4月15日,联想发布了新版logo,以及新的口号“never stand still”(永不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