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存储安全距离
⑴ LPG与LNG有什么区别
差的很多,虽然都是可燃气体,液化点不同,要求差远了,LNG比LPG技术要求高很多
⑵ 卸车撬与放散塔的距离
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 •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
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专业的设备吊装,北京卓晟,集设备起重吊装,精密仪器设备搬运,工厂搬迁,设备安装为一体,专业的设备吊装,资质齐全,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全程保险保障!
北京卓晟起重搬运有.. 广告
2表中道路指机动车道路。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安全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
3 LPG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一、二、三类保护物地下室的出入
口、门窗的距离,应按本表一、二、三类保护物的安全间距增加50% 。
4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实体墙时,
站内LPG设备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
5 LPG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独立的民用
第 2 页
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的三类保护物的安全间距的80%,并不应小于
11m。
⑶ LNG管道和LPG管道交叉,是否可行,依据什么规范
如果你是气站的话,以前用的大都是铸铁管,现在用的是PE管。如果你是客户的话,食堂什么用气的话就是无缝钢管和自来水管用的没什么区别,因为管道进了用气单位的话压力一般都不大,有调压器的。
⑷ CNG加气机与加气站内房屋的安全间距
GB 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安全距离为30-50米。
与国外CNG加气站相比,我国CNG加气站现阶段普遍存在占地面积较大,布置较松散的问题。国外CNG加气站一般占地1~2.5亩,国内一般占地3~5亩。其主要原因与建设标准规定的安全间距有关。随着我国城市CNG建站的增多,选点较困难,土地投资增加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确定安全间距时如何既能确保安全又能全理用地。本文拟在比较我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浅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国内外标准概况
CNG加气站的各种安全间距主要包括站内设施间的间距和站内设施与外部设施的间距。从投资看,总希望布置紧凑以减少投资;从安全看,又希望加大间距以减少偶然事故可能产生的灾害及影响。对此,我国相继实施的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5013和石油行业标准SY0092均有明确规定,与美国、新西兰等这方面标准相比,在CNG加气站安全的规定上有以下不同:
一是间距涉及的范围不同。国内标准主要针对固定座机式CNG站的间距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国外规范还对母子站建设、CNG站和加油站同站布置等相关内容的间距有明确要求。
二是间距的大小不同。国内标准间距偏大,尤其是站内设施和外部设施间的间距偏大(参见表1~2)。例如CNG站与重要公共建筑设施的间距国内标准SY0092和DB51/5013分别规定为30米和50米,而国外标准则不超过10米。
表2 新西兰标准NZS5424规定最小间距的部分内容
内容设施与建筑物最小间距(米)与4hFRR墙的间距(米)外部设施名称及间距
储气装置1100m3及以下2.51.0与受保护场所间距3~5米
与汽油等液体燃料储罐5米
1100~2450m34.01.0
2450~24500m310.01.0
CNG加气站 与任何火源不小于3米
与建筑物通道不小于2米
与公路边不小于4.5~6米
与加油间距不小于3米
三是间距的起算点不同。国外标准和国内SY0092均以储气瓶、压缩机、售气机外缘为起算点,而DB51/5013则是以压缩机、储气房围墙作计算起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间距。
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国内CNG加气站建设选点困难,特别是大城市建站时土地费用增加较多,矛盾更加突出。为了满足城市车辆燃料补充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在大城市不建CNG加气站是不可能的。那么,能否减小间距笔拟谈以下看法。
二、认识及建议
1.国内CNG加气站的安全间距规定有待适当减小
从CNG加气站天然气扩散到着火浓度下限(约5%)的扩散间距看,扩散距离与天然气量、风速、地形等多个条件有关。天然气比重轻,在CNG加气站在正常情况下,天然气泄漏排放量很少,会很快向上扩散,事故机率极低。我国炼化行业规定的这类轻气体通风良好的危险区域仅是向上7.5米,向下及向左右4.5米(参见图1)。
从燃烧的直接着火范围看,CH4+2O2→CO2+2H2O甲烷完全燃烧前后气体摩尔数不变,只是因温度上升体积膨胀约(1500+273)/(20+273)≈
6倍。假定10立方米天然气大气中燃烧呈球形膨胀,直接着火半径仅为6.7米(因为1/2×4/3×/πR3=10×6×(1+9.5)。相对而言0.125立方米LPG的直接着火燃料范围约15米。
从防爆看,CNG气瓶爆炸的危害范围虽可达几十上百米,但CNG气瓶的爆炸事故是应该杜绝发生的,CNG加气站还可用防爆墙、防爆拦等加强安全。
因此,笔者认为安全间距的规定既要确保安全又要合理用地,应以技术安全为主而不是单纯以距离来确保安全。建议技术安全重点为三方面:一是合理设计和合理施工,二是使用上严格火源管理和减少天然气泄漏量,三是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杜绝储气瓶爆破事故的发生,必要时采用防爆墙栅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现有规范安全间距适当减小的是可行的,国外规范在这方面更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2.国内规范有关安全间距部分内容有待完善,特别是内容与范围有待增加
CNG加气站与加油站同站建设能更好地为车辆服务。国外早有应用,国内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在不断增多。但因缺乏这方面的明文规定给建设审批带来了诸多不便,国外规范规定有油罐与压缩机、储气瓶、售气机间距不小于5米;加油机和售气机相距不小于3米的规定。这与我国GB50156规定的油罐和其他设施应相距5米,加油机和其他设施应相距5米也无大的差异,建议可借鉴采用。
类似地,母子站建设,CNG加气站的压缩机和控制室、储气瓶间与相邻建筑等问题也有待详细的说明。而象DB51/5013规定的调压装置和压缩机房、控制室相距6米,与充气台、储气库相距8~10米,条文解释仅是为减少调压的滞后性,不应作安全距离规定的内容。
总之,CNG加气站安全间距的规定既要确保安全又要合理用地,建议国内组织专家在这方面作进一步论证,对国内现有规范修订完善,以满足我国CNG加气站建设所需。
⑸ lpg低温储罐地上和埋地的区别
埋地式甲类液体卧式储罐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四章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1.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场等,应设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设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时,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1.2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存放。1.3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1.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场,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公区分开布置。1.5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可燃材料堆垛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1.2.1条的规定。
⑹ 地下LNG罐是不是指LNG罐埋地规范里面LNG罐和站内设施间的距离是不是不分地上地下都是一样的
LNG只有地上的,没有埋地的,按单罐容积和总容积不同间距不同。不能埋地的原因是LNG是深冷液体,埋地安全隐患更大。
LPG液化石油气有地上地下罐,相同条件下地下罐间距减半。LPG埋地能减小隐患的负面影响
说简单点就是:LNG放地上比放地下安全;LPG放地下比放地上安全
⑺ 汽车加气站总平面布置防火应符合哪些要求
1.汽车加气站站内各设施的布置要求
(1)围墙与出入口的布置要求为了隔绝一般火种及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加气站一般设置高度不小于2.2m的不燃实体围墙隔开,以保障站内安全。但当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6-3~表6-6中规定安全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其危险性相对降低,安全性相对提高,相邻一侧可以不再需要进行防火分隔,只需设置非实体围墙即能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节省资金。为了进、出站内的车辆视野开阔、行车安全和方便操作人员对加气车辆进行管理,并且满足城市景观美化的要求,在加气站面向进口和出口的一侧,应当建非实体围墙。为了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汽车槽车能迅速驶离,车辆的入口和出口应当分开设置。在运营管理中,应当注意避免加气车辆堵塞汽车槽车驶离车道,以防止事故时阻碍汽车槽车迅速驶离。
表6-3液化石油气(LPC)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单位:m)

注:①站房、有燃气(油)设备等明火设备房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洞口。
②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表示应符合表6-7的要求。
③柱塞泵,是由电动机提供泵的动力,经鼓形齿联轴器带动减速机转动。由减速机减速带动曲轴旋转。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十字头和柱塞的往复运动。当柱塞向后死点移动时,泵容积腔逐步增大,泵腔内压力降低,当泵腔压力低于进口压力时,吸入阀在进口端压力作用下开启,液体被吸入;当柱塞向前死点移动时,泵腔内压力增大,此时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液体被挤出液缸,达到了吸入和排出的目的。
④液化天然气潜液泵是指潜设在液化天然气液体内的离心泵。
⑻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2021
加油加气加氢站设计规范2021如下: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和缩略语、基本规定、站址选择、站内平面布置、加油工艺及设施、LPG加气工艺及设施、CNG加气工艺及设施、LNG和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消防设施及给排水、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和工程施工等。
充电桩与加油站埋地油罐的安全距离为:一级站为12.5米(柴油为9米);二级站为11米(柴油为9米);三级站为10.5米(柴油为9米);加油机油、管通气管口、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为9米(柴油为9米)。
充电站与加气站(CNG)中设备的安全距离为:储气瓶为18米;集中放空管管口为18米;储气井、加气设备、脱硫脱水装备、压缩机为13米。根据表格,充电站与加气站(LNG)中设备安全距离为:一级站为25米;二级站为22米;三级为20米;放空管管口、LNG加气机、LNG卸车点为20米。
充电设施规定
1、外装的充电设备的基础应高于所在地坪200mm及以上。
2、户外安装的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3、直流充电桩或交流充电桩与站内汽车通道或充电车位相邻一侧应设置车挡或防撞栏,防撞栏的高度不应小于0.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