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汽车智能互联配置选装哪些

汽车智能互联配置选装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1-02 15:35:33

‘壹’ 汽车的高科技配置包括哪些内容

汽车的高科技配置有:自动泊车系统、变道辅助、主动刹车/主 动安全系统、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夜视系统、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自适应巡航、全景摄像头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配置出现在量产车上,使开车变得轻 松便捷。图13所示为自动泊车示意图,带有此系统的有多种车型, 如大众CC、斯柯达昊锐、进口大众Tiguan、奔驰B200等。比较成 熟的有大众CC,驾驶员只要按下自动泊车的按钮,车头两侧的雷达 就会自动扫描停车位,如果距离合适的话就会发出提示音,此时驾 驶员只需要挂入倒挡,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就能够自动倒车进入 停车位中。

‘贰’ 设计前卫,车载互联功能强大,四个配置该咋选吉利ICON购车指南

购买建议:对比配置表后,不难发现吉利ICON的定价策略还是颇为厚道的,相同配置水平的48V轻混车型仅比搭载1.5T动力总成的车型贵出3000元,从这套系统对动力表现以及燃油经济性明显的提升来看,这3000元可谓物有所值。至于最后的购买建议,若以性价比的角度衡量,300TDCTi7BSG无疑是四款车中的最优选,丰富的基础配置,加上最强的动力系统,车价不超过12万元,具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当然,作为追求潮流、热爱数码产品得网络极客,i9车型不仅提供了远程控制、蓝牙钥匙等炫酷的科技配置,同时还有着相当齐备的驾驶辅助系统,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汽车智能网联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1、环境感知技术

环境感知包括车辆本身状态感知、道路感知、行人感知、交通信号感知、交通标识感知、交通状况感知、周围车辆感知等。


2、无线通信技术

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提供即时的互联网接入,主要用4G/5G技术,特别是5G技术,有望成为车载长距离无线通信专用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有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蓝牙、WiFi等,其中DSRC重要性较高且亟须发展。



3、智能互联技术

当两个车辆距离较远或被障碍物遮挡,导致直接通信无法完成时,两者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路侧单元进行信息传递,构成一个无中心、完全自组织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车载自组织网络依靠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V2V和V2I之间的通信。

4、车载网络技术

汽车上广泛应用的网络有CAN、LIN和MOST总线等,它们的特点是传输速率小、带宽窄。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清视频应用进入汽车,如ADAS、360度全景泊车系统和蓝光DVD播放系统等,它们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已无法满足需要。

5、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先进驾驶辅助技术通过车辆环境感知技术和自组织网络技术对道路、车辆、行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进行检测和识别,对识别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传输给执行机构,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肆’ 听说凯翼汽车新上市了一款智能互联系统比较强大的SUV,究竟配置了些什么噢。

全系标配10.1寸大屛、无钥匙进入系统、双向wifi、多屛互联.安全屋APP下载等功能而且还有音控模式、具体还有其他的可到凯翼汽车4s店去人和民安大道447号去了解。

‘伍’ 创新宝马2系四门轿跑车智能互联方面有哪些配置

创新宝马2系四门轿跑车将崭新智能科技,融于车身细节之处,带有分享功能的BMW数字钥匙,支持使用智能手机对车辆进行锁定、解锁甚至是启动车辆操作,并可以通过BMW云端互联APP,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便捷驾趣,还有智能手机交互系统,直接在车内就可以畅享部分手机功能,通过车辆的用户界面和语音控制系统显示和操作智能手机,未来感旅程由此开启。

‘陆’ 创新纯电动宝马iX3的车内有哪些智能科技配置呢

创新纯电动宝马iX3的智能互联座舱内配备了10.25英寸的液晶数字仪表盘和12.3英寸的高清触控显示屏,更有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BMW iDrive 7.0人机交互系统,它能从手势控制、新界面控制、自然语音识别、热敏按键、iDrive触摸控制旋钮五个维度,给用户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

‘柒’ 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化层面,通常可配有哪些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主要由光源、镜头、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图像处理器、图像存储器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获取足够的机器视觉系统要处理的原始图像。




智能互联技术:

当两个车辆距离较远或被障碍物遮挡,导致直接通信无法完成时,两者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路侧单元进行信息传递,构成一个无中心、完全自组织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车载自组织网络依靠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V2V和V2I之间的通信。

车载网络技术:

汽车上广泛应用的网络有CAN、LIN和MOST总线等,它们的特点是传输速率小、带宽窄。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清视频应用进入汽车,如ADAS、360度全景泊车系统和蓝光DVD播放系统等,它们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已无法满足需要。

‘捌’ 汽车有没有必要加装智能互联功能

在没使用智能互联功能前感觉没有必要,使用过智能互联功能觉得非常有必要。

场景一:你去旅行景区车辆停在露天停车场,太阳特别晒,等你去拿车时候座椅肯定烫屁股,这时有智能互联功能车可以提前10分钟启动空调让你舒适做在自己车里。

场景二:你家在高层,车停楼下,你回家忘记拿钱包,现在下楼去拿,到了后你发现没带车钥匙,带有智能互联功能 汽车 可以通过手机APP打开车锁免去你回家拿钥匙。

场景三:你忘记锁车了,回到公司手机APP提示你远程关门。

汽车 有没有必要加装智能的互联系统这个从必要性的角度上面来看,至少从目前我觉得并不是非常的必要。为什么这样说呢?

汽车 加装智能互联系统,丰富了 汽车 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是必须的吗?我看未必。因为智能互联系统呢,目前基本上主要是可以在车内实现类似于智能手机或者iPad,平板电脑这样的一些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呢,我们的手机已经完全具备了,不太需要每一台 汽车 上面都必须加装这样的智能互联系统。

那有一些高端的车型,他有专门的客服中心,智能互联系统的,它可以实时的上报你的位置、可以远程启动、远程锁车以及的获得客服的帮助等等。这个是他的增值服务内容,并不能成为 汽车 安装智能互联系统的必要条件。

汽车 其实就是代步的工具,核心呢还是在三大件上。除了一些必要的配置,比如像轮胎,座椅,空调,自动升降窗户,安全气囊等,其他的配置都是加分项,并没有达到必要的高度。智能互联系统的有最好,没有也不影响我们驾驶。

其实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呢还是自己的手机或者自己的平板电脑来实现智能的互联,系统的功能以及互联网 娱乐 的功能,我们开车呢,基本上就是看看导航听听音乐,你不可能边开车的时候还一边在上网冲浪。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其实都可以去除掉,把这些省下来的成本,在 汽车 核心的地方,多下功夫,用足料。

个人觉得有必要!

智能互联 汽车 和传统 汽车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

智能驾驶的技术现在很多车企都在研发 ,大部分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智能互联的话,主要就是能够解决用户之间便捷交互和愉悦体验的问题,可以从 健康 、生活、 娱乐 等方面为用户提供 健康 监控、视频会议、音乐 娱乐 ,路况实时共享,天气情况更新等等,可以说是做到人车交互模式,带来一种化的智能生活方式。

其次联网只是手段,获取信息才是目的。 汽车 作为大的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有必要了解交通路网中的状态。

这个目的以前是由收音机来完成的。但是是只能单向收取信息,不能发送信息。现在随着技术发展成熟,变为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很正常!

反正我是离不开的,自从习惯了EXEED星途TXL的AR实景导航,再也直视不了平面导航了,真的很好用。r

我认为应该加,现在生活中好多场景都和智能互联分不开了, 汽车 搭载了肯定要方便很多,像EXEED星途TXL的人脸识别系统和刷脸登陆,要是没有的话,别人打开车门就能把你的车偷走了,有了这个功能,小偷一上车就会报警到你的手机,多方便,还可以用车机控制家里的空调什么的,很高级啊。r

有必要的,未来是物联网的时代也是人机交互的时代,加入一些 科技 元素有助于驾驶安全。司机不用拿起手机就可以接听电话,也不用看屏幕就知道室外温度。这样的智能互联是需要的,让司机更加专注于驾驶。

‘玖’ 汽车智能网联有哪些技术

1、环境感知技术

环境感知包括车辆本身状态感知、道路感知、行人感知、交通信号感知、交通标识感知、交通状况感知、周围车辆感知等。

其中车辆本身状态感知包括行驶速度、行驶方向、行驶状态、车辆位置等;道路感知包括道路类型检测、道路标线识别、道路状况判断、是否偏离行驶轨迹等;

2、无线通信技术

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提供即时的互联网接入,主要用4G/5G技术,特别是5G技术,有望成为车载长距离无线通信专用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有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蓝牙、WiFi等,其中DSRC重要性较高且亟须发展。

它可以实现在特定区域内对高速运动下移动目标的识别和双向通信,例如V2V、V2I双向通信,实时传输图像、语音和数据信息等。

3、智能互联技术

当两个车辆距离较远或被障碍物遮挡,导致直接通信无法完成时,两者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路侧单元进行信息传递,构成一个无中心、完全自组织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车载自组织网络依靠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V2V和V2I之间的通信。

它使在一定通信范围内的车辆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车速、位置等信息和车载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并自动连接建立起一个移动的网络,典型的应用包括行驶安全预警、交叉路口协助驾驶、交通信息发布以及基于通信的纵向车辆控制等。

4、车载网络技术

汽车上广泛应用的网络有CAN、LIN和MOST总线等,它们的特点是传输速率小、带宽窄。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清视频应用进入汽车,如ADAS、360度全景泊车系统和蓝光DVD播放系统等,它们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已无法满足需要。

同时以太网还可以顺应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即开放性兼容性原则,从面可以很容易地将现有的应用入到新的系统中。

5、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先进驾驶辅助技术通过车辆环境感知技术和自组织网络技术对道路、车辆、行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进行检测和识别,对识别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传输给执行机构,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先进驾驶辅助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发展的技术,其成熟程度和使用多少代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水平,是其他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体现。



高科技:

智能汽车是一种正在研制的新型高科技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

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正常、顺利地行驶。

从广义上讲,智能联汽车是以车辆为主体和主要节点,融合现代通信和网路技术,使车辆与外部节点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以达到车辆安全、有序、高效、节能行驶的新一代多车辆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利-智能汽车

‘拾’ 汽车的智能配置有哪些,购车前先科普下

大家不难发现,如今只要翻开汽车方面的报纸杂志或者是登录各大网站的汽车频道,就会看到风云车、年度车、十大好车、消费者心目中最喜爱的车等等抬头,车市真的是五花八门,也让看客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是我想告诉各位想购车的朋友们,买车也不要只看价格和外观,不要以为价格贵外观漂亮就可以,有些汽车参数还是必须仔细了解。以下就是最常接触到,也容易在解读时产生误差的十大汽车参数。
1发动机
目前,车市在售的车型中,发动机类型主要有L形(直列分布)、V形(气缸分布呈一定夹角)两种,还有B形(水平对置)以及W形(气缸分布呈W形)等两种不常见的。通常而言,L型发动机绝大部分采用4缸设计,V型发动机为6缸及以上。相比之下,L4油耗更小,V6动力更足。

此外,目前逐渐流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相同排量的前提下,能大幅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大约40%左右,也就是1.8T大约能相当于2.4L。燃料燃烧的更充分。但维护保养费用贵不少,并且在城市中大部分时候涡轮增压器是不工作的,因为一般都设定在3500转左右才会启动涡轮增压。而且安了涡轮增压的车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油门踩下去提速会有一个延时,因为废气涡轮增压器需要发动机的废气驱动,当你踩下油门后涡轮增压器并没有马上提高工作效率,要等个两秒以上才会反应过来。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
关于发动机的,还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以及前驱和后驱等。现在绝大部分家轿采用了前置前驱方式,好处是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并增强了操控稳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但也有弊端,启动、加速或爬坡时,牵引力下降。另外一种比较可能接触到的则是前置后躯。这类车型的优势在于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力更强,操纵性更好。
2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是关于发动机的动力参数之一。简单地理解,功率越高,车辆的极速将越大。

很多消费者在购车之前都会对不同车型的最大功率进行比较,认为越高越好。这没错,但存在片面性。和最大功率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发动机转速。例如某款1.8L发动机,最高功率达到103RW,但其前提条件是发动机转速必须达到每分钟6300转。显然,6300转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几率极小,小到基本上可以忽略,实际意义并不大。
因此,关于功率参数,更应该关注其在常见转速下的发挥情况,例如2000-4000转范围内发动机能发挥出多大的功率。
3最大扭矩
了解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也应该采用了解最大功率的方式。扭矩越大,大致意味着车辆的瞬间加速性将越好。而在这个参数中,发动机转速更值得去细细研究。

和最大功率一样,最大扭矩所需的发动机转速越高,现实意义将越小。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很多发动机技术实力较强的汽车厂家通常都会附带另外一项说明,例如在2000-3500转之间,发动机能爆发出90%的扭力等等。这也是现在低转高扭车型之所以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4变速箱
轿车的变速箱主要有自动变速箱、手动变速箱和手自一体变速箱等。其中比较普遍的自动变速箱又分为有级变速箱和无级变速箱,前者如4速、5速、6速乃至7速自动变速箱,后者如CVT。

从理论上来看,手动变速箱通过驾驶者对情况的判断来换挡,提速或减速在变速箱中最为直接,劣势是城市驾驶的方便性降低。自动变速箱刚好与此相反。
有级变速箱的级数越多,意味着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节油性越好,并且保养相对低廉,耐用性好;CVT的原理就是将级数增加到无限多,平顺性和节油性显然更好,但保养也相对较高,耐用性则降低。
至于手自一体变速箱,通常都在20万元及以上的车型中得到应用。它的好处是兼顾了驾驶乐趣和驾驶的方便性。
5油耗
油耗是目前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参数之一。汽车厂家在车型发布时也会公布油耗参数,但往往为了数据上好看,一般都采用了“理论油耗”或者“等速油耗”等字眼。因此关于这一参数需要特别分析。

每款发动机都有所谓的经济时速,例如90km/h,在这一时速下油耗最低。但城市路况下这种情况并不多,实际意义也被大大削弱。至于理论油耗,甚至是在这种情况下,再剔除各种影响因素,例如风阻等,油耗更低。这几乎可以将其视为发动机的潜力,或者直接忽略不计。但是这款广本锋范的节油效果确实在同级别的车型中确实不错。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看油耗参数还要与车重联系起来看。例如欧洲车的车重普遍比日系车重,那么统一排量下油耗偏高也可以理解了。
6轴距
轴距和车长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分开的两个独立的概念。通常而言,轴距越长,意味着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越高,车内空间越大,舒适性越好,而车辆的转弯半径也越大,但并不绝对。

加长车指的就是轴距的加长,至于车头或者车尾的加长,现实意义并不大。
7风阻
汽车的风阻系数经常被准车主们忽略,其实风阻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关系到车辆行驶时的噪音、油耗、稳定性等重要问题。

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权威测试表明,当车辆以80km/h的速度前进时,60%的耗油是用于克服风阻消耗;当车辆以200km/h前进时,85%的油耗是用于克服风阻。一辆车的风阻系数每降低10%,至少能降低7%的油耗,而百公里加速将可能提高23%!
目前,大多数轿车的风阻系数在0.28—0.4间,流线性较好的车风阻系数可能仅有0.25左右。在节能的前提下,选车当然应该选风阻系数低的车型。
8悬挂
汽车的悬挂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悬挂的种类繁多,在经济型轿车中,非独立悬挂被采用得比较多,而中级车、中高级车以上多数采用独立性悬挂。非独立悬挂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但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独立悬挂质量轻,舒适性高,能够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但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独立悬挂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等。现在多数车型采用了麦弗逊式悬挂,主要是因为其道路适应能力比较强。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现在高端车型上还出现了空气悬挂和主动悬挂等。后者通过中控电脑来调节各种参数,为车身提供最佳的保障。
9轮胎
轮胎的品牌通常都会被准车主们关注到,但关于轮胎的规格则不然。轮胎有多种表示方式,最常见的情况例如205/60R1589H,其中205代表轮胎宽度(mm),60指扁平比,R为子午线结构,15代表轮胎内径,89表示一个轮胎最大的负荷量(并非整车负荷量),H为最大允许的时速级别。

轮胎越宽,意味着摩擦力越大,操控性能越好,舒适性也将增加,但油耗将增大。每款车在研发时就已经确定了轮胎的规格,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随便改装轮胎。至于轮胎的各种参数,则可以用来参考衡量一款车的各种性能。

此外,关于扁平比,指的是轮胎的断面的宽度与轮圈至胎面的高度的比值。高扁平比的轮胎缓冲能力强,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转弯时的侧向抵抗力弱。反之,则承受的压力大,对路面反应非常灵敏,转弯时的侧向抵抗能力强,操控性大大加强。
10压缩
压缩比是发动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参数。从动力性和经济性上说,压缩比应该越大越好,但受汽缸材料性能以及汽油燃烧爆震的制约,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又不能太大。

在通常情况下,压缩比在7.5-8.0时选用90#汽油;压缩比在8.0-8.5时选用93#汽油;压缩比在8.5-9.5时选用95#汽油;压缩比在9.5-10时选用97#汽油。因而,并非选择汽油标号越高越好。每款车在这方面都会明确标识应该采用哪种汽油标号,而车主也必须牢记这一规定。

热点内容
java返回this 发布:2025-10-20 08:28:16 浏览:596
制作脚本网站 发布:2025-10-20 08:17:34 浏览:890
python中的init方法 发布:2025-10-20 08:17:33 浏览:584
图案密码什么意思 发布:2025-10-20 08:16:56 浏览:768
怎么清理微信视频缓存 发布:2025-10-20 08:12:37 浏览:688
c语言编译器怎么看执行过程 发布:2025-10-20 08:00:32 浏览:1015
邮箱如何填写发信服务器 发布:2025-10-20 07:45:27 浏览:258
shell脚本入门案例 发布:2025-10-20 07:44:45 浏览:117
怎么上传照片浏览上传 发布:2025-10-20 07:44:03 浏览:808
python股票数据获取 发布:2025-10-20 07:39:44 浏览: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