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外置存储
❶ 单片机在外扩存储器的作用
单片机片内存储器包括片内ROM和片内RAM,片内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片内RAM包括寄存器和片内扩展RAM,比如STC的很多型号都有片内扩展EEPROM。
片外存储器包括片外ROM和片外RAM,片外ROM用户存储程序代码,片外RAM用于存储用户的可改写数据。
❷ 51单片机外部存储器怎么存程序
外部存储器一般有EPROM,ROM或者EEPROM、FLASH等。前者,一般需要用到编程器将程序烧录进去。后者,一般是具有IAP功能的单片机或者第三方单片机通过I2C(如24CXX系列)或并行接口写入存储器。
❸ 51单片机的片内存储器和片外存储器都是在芯片内部吗
传统上,片内存储器是在芯片内部,片外存储器是在芯片外部。顾名思义嘛。
随着芯片的发展,有些扩展型51单片机会在片内扩展一些SRAM方便使用,这些SRAM会映射在片外存储空间内,使用时通过访问片外存储空间的低地址来访问这些“实际上在片内”的SRAM。
❹ 单片机外部扩展存储器的四个I/O接口各起什么作用
当单片机外部扩展存储器 一般要采用总线扩展:
1 P0口将作为总线的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使用
2 P2口将作为总线的高8位地址线使用 没有使用的高位地址线 将作为存储器的片选信号
3 P3口的P3.6和P3.7将作为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写信号、读信号 即做控制总线使用
单片机的29引脚 PSEN将作为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信号。
P3口其它引脚 可作为专用线使用 如定时计数器的输入、外部中断0和1的输入、串行口的
数据输入、输出线。
4 P1口可以做I/O口使用 连接输入/输出设备
❺ 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时如何确定存储器的地址范围
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时,用地址线确定存储器的地址范围。
用一个IO口的口涎作为数据存储器的片选信号。比如8051单片机,P2:P0口提供的地址A15~A0(实际是A12~A0)用来访问8K的数据存储器。
用单片机的P1口作为存储器的片选信号:P1.0接一个存储器的CS,P1.1接另一个存储器的CS,这样8个存储器正好用完P1口,当要访问其中一个时,只把相应的P1.x=0而其他为1,这样就可以了。
工作原理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的记忆部件。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和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两大类。和CPU直接交换信息的是主存。
主存的工作方式是按存储单元的地址存放或读取各类信息,统称访问存储器。主存中汇集存储单元的载体称为存储体,存储体中每个单元能够存放一串二进制码表示的信息,该信息的总位数称为一个存储单元的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