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祉
‘壹’ 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
①计划配置方式。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有可能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从而易于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
②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战略性资源配置是个相对宏观、整体概念,是资源配置的方法论或前瞻规划。
战术性资源配置是个实践性命题,是资源配置的即时操作办法、形式。
‘贰’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对资源配置效率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因为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凸显各个区域的经济与技术优势,使得在全球范围能资源与优势技术之间能够得到尽可能的优化配置。这是因为资本在逐利,会把资源与先进生产技术最大可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产生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从而淘汰生产水平低下的生产单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本的运作效率,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出优胜劣汰的局面。
‘叁’ 国家进行资源配置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缺点:有时候会失去效果。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资源配置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分配。
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关原理:
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实现的。 动力机制,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最佳效益,在资源配置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实现的条件下,实现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就成为它们配置资源的动力,从而形成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
信息机制,为了选择合理配置资源的方案,需要及时、全面地获取相关的信息作为依据,而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利用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机制实现的,如信息的传递可以是横向的或者是纵向的。
‘肆’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经济稳定之间有什么联系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乃国家之根本。通俗点说,人家开着凯迪拉克用着香奈儿拿着ipad,而你自己却食不果腹,能不眼气吗。这样的人多了,有了共鸣不就容易发生动乱吗。大多说人都不去农耕生产经济又怎么可能稳定呢。资源配置相对公平,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大多数人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那样才会愿意去努力奋斗,国际经济才能稳定昌盛。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学习愉快
‘伍’ 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即以前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实现增长等问题,如失业,通胀是资源利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把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既定的前提,但是30年代的大危机打破了这个神话。这样,资源利用就被作为经济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是资源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比例)。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