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一个亚马逊团队
㈠ 亚马逊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亚马逊团队刚起步不久,由于是从传统外贸业务转型,所以整个公司的构架比较完善,业务,客服,采购,美工,财务等人员均已齐备,但读者的苦恼在于,不知道团队员工该如何分配工作,尤其不知道亚马逊运营的工作该如何安排。
对于团队内部人员配置和各岗位的工作安排,我一般很少提及,因为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氛围和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岗位的工作安排往往需要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状况制订,同时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发展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修正,所以,这类问题,你会发现很多方案,看似完美,应用到自己团队,往往就成了屠龙术。
比如,很多人都佩服阿里巴巴销售团队的那种工作干劲、激情和自我约束,甚至还有不少阿里人离职后专门出来培训阿里的销售团队管理方法和技能,可放眼中国,成功复制的案例几乎找不出一家。
所以,对于管理方面的建议,往往一说就错。
但既然读者问及,我还是要谈谈我自己关于亚马逊运营一职的工作安排的一点看法,读者未必采纳,权当是我自己对自己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反思吧。
在一个中小团队中,我觉得应该给以亚马逊运营人员较大的工作空间,小团队的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工作多面手的应变力,对于亚马逊运营来说,更当如此。
首先,作为运营人员,一定要把运营工作做到极致,运营的技巧有很多,每个运营人员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运营技巧,但一招鲜也可以吃遍天下,这就要求运营人员结合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把自己拿手的运营技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善于数据分析的,从数据报表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善于操作广告的,把广告设置到出神入化,实现较小投入较大产出,最小投入最大产出,如果你擅长站外营销,也不妨结合账号实际情况,努力去做好站外推广和宣传引流。运营工作侧重点因每个人的特长而各不相同,但作为运营人员,一定要尽其心尽其力,努力做好运营的工作;
其次,亚马逊运营应该同时是一个好的产品开发人员。运营站在整个账号操作的第一线,对账号的经营状况有深刻的理解,既知道当前的什么产品好卖,又知道什么产品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运营在日常工作中同时还会关注竞争对手和整个平台的发展趋势,正是各方面情况的理解和熟悉,要求运营人员非常有必要根据自己店铺的产品销售情况,根据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和平台发展趋势,做出针对性强的选品;
第三,亚马逊运营同时应该是一个好的产品发布员。提到Listing发布,很多人往往会直接想到Listing优化,但Listing发布和优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工作,优化的工作尽可能放在产品发布之前。运营人员懂产品,懂平台,也阅读比较了很多竞争对手的Listing,最熟悉的人,理应把Listing发布工作的重担挑起来;
第四,亚马逊运营要成为一个好的客服。一个好的客服,需要理解订单的同时还得熟悉产品,同时还要能够从整体考虑给客户提供恰当的解答和服务,这些工作,如果单从客服的角色去处理,往往会有偏颇,而运营人员正好具备多角度多维度的理解和思考,可以胜任此角色。
其实,运营的工作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工作,必须要求这个人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缺少主动性,仅仅靠老板上司安排而工作,那就离一个合格的运营太远了。
㈡ 亚马逊运营攻略:如何打造亚马逊精品
1市场需求
亚马逊是以商品为导向的平台,有些卖家就会以为,既然强调产品,那么我就选我熟悉的,有资源的产品。
不熟不做是有道理,但卖家更加需要考虑自己手上的产品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如果有,那就最好不过了。
如果没有市场却还去开发的话,就会浪费时间与资源。此外,卖家要关注的并非是国内市场,而是国外市场。
有些产品在国内不畅销,但可能会在国外卖得非常好。假如你是想做亚马逊美国站的,就应该去了解一下美帝/欧帝等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2专注于一个类目
对于新手卖家而言,开店后,下一步就会考虑要卖什么产品。我们知道,新卖家开店初期,资金人力各个方面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刚起步就上架大量的SKU。
所以卖家入行时先专注于某一个类目。如果不知市场如何,可以在亚马逊平台上浏览细分类目的销售情况,包括对卖得比较好的店铺、产品做市场调研。
3摸清市场容量及趋势
思路明确后,接下来你就要去了解亚马逊这个平台在热卖什么产品,并对产品和款式进行周期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后再确认是否可以开发这个市场。
而这种观察、分析市场的周期,起码要一周的时间。
第一、首先你要了解这类目,然后观察,哪些商家是专业做这个的
并且多看该类目的top100评论,然后分析出市场容量,比如top20的销量大概是多少,每天的销量是增长趋势还是下降趋势
第二、查看是否有专利侵权风险,并且重点也是要考验你对市场的触觉嗅觉
4
产品调研
对产品的市场容量和趋势了解后,接下来需要对产品的价格,排名、产品评论、库存、商标、图片、名称、描述、包装、链接、ASIN码等信息进行调研,进一步全方面了解某个产品,看看它是否符合我们的选品要求。其中,有几个要点是需要重点注意的
1产品的价格(Price)
2产品排名(Best Sellers Rank)
3产品的评论(Reviews)
4竞争对手的库存来推测销量
5是否有注册品牌,可否跟卖
6产品是否需要认证
选品大作战
Fighting
很多新手卖家在入行亚马逊后,第一个头疼的事就是选品,最主要的是自己不知道要卖哪一种东西,不知道选哪个类目下的.这个在日常交流中,我深有体会到他们的痛点。
那这个时候,你需要借助一些数据工具来获取数据,选出你要做的一类目,再从这些类目里面找出能做的产品。
我们来看这报表:
1.看这些数据可以知道,这么卖家他们一个月走的货量很大
2.不仅平均review数量多,而且review的分值也高表示产品质量稳定,可优化空间不大
3.订单数大,那么他们基本都是走的海运,区间价格压的很低,毛利已经定死在哪里了
4.总结:这个产品很难做,很难撼动龙头老大的地位,是我的话,是不会选这个产品的
大概是这样:
点击查看每个热搜关键词下展示的
lisitng数量,首页的review星级,review数量
listing数量过大的,直接忽略
JS插件直接一键测算出页面产品大概销量
品牌栏都是一样的直接忽略,说明这个关键词是品牌 词甚至具体到单个lisitng,查看该listing上架时间
思路:
分析关键词下首页及前三页李思婷的大概情况《2018年亚马逊最实用的选品策略》:
判断如果我们打造新的lisitng能在多久内达到这样的效果,预估我们有没有机会上首页。
如果产品Reviews星级普遍低于4星的,说明这款产品缺陷很多,就不用考虑作为选择的对象了。
另外,可以将产品排名(Best Sellers Rank) +
评论(Reviews)综合分析产品,如果两个数据一起增长,表示产品在增长,是个综合实力不错的热卖品。
如果只看到评论(Reviews)数量上升,但产品排名(Best Sellers
Rank)却在下跌,有可能存在刷单情况,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对这个产品,自然是保持观望的态度。
——跨境知道
㈢ 如何搭建一个高效的亚马逊运营团队
一、选产品要适合自身情况
选产品要选择自己较为了解的东西,并且是在质量和价格上,自己具有先天优势的东西,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销售的产品尤为重要。
二、尽可能地拿到上游货源
很多准备开始做电商的卖家会盲目地先到B2B网站上进行选货和询价。其实商品纷繁的B2B平台不仅会有生产商还会有各级代理商,如果你没能甄别出生产商进货的话,在之后的销售过程中,你的售价就很难有足够的优势。
三、良好的卖家绩效
是卖家在亚马逊销售的基础,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如果卖家要保证订单缺陷率、取消率、货品迟发率都达到亚马逊的要求,就要靠自己不断的维护和努力。
四、卖家需要做好的不仅是上文中提到的关键词设置,还有一个就是设置好卖家产品的图片。图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销售,首先,图片的竖横比为1.3:1;其次,图片产品占全图85%以上,并且要为白底;最后,图片尽量选择1000像素以上,至少要上传5张以上的照片,尽可能多的展示产品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