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资产配置难题怎么解决

资产配置难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 2023-01-23 22:57:47

① 个人理财如何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怎么理财是大家一直都在聊的话题,在市面上你能搜到的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是非常复杂的,今天我就简单点把我觉得特别不错的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给你们!
目前有一门基金课程我觉得非常不错,推荐给大家,大神们专注基金投资多年,年化收益可达15%:仅限50人!点击参加《基金训练营》,跟投高收益基金!
下面进入正题
1. 股票--高收益型理财产品
券商那里开个户,本金也不用准备太多,就可以投身股市了。大家都明白股票的刺激性很大,因此投入资金不要超出总资产的20%,假如你是理财新手,还是不建议炒股,因为风险太高,系统学习下来很浪费时间跟精力的,不懂行情又很容易被坑。
2. 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兼备的理财产品
由于基金的资金是放在银行保管的,因此非常安全。比起股市的自由投资,高风险,基金的方便,稳定和有专人管理,明显更受人们青睐。基金10元起卖,价格非常亲民,投资种类也不会集中在一个品种上面,风险很低。赎回不方便,流动性差,钱被套牢,这些情况永远不会出现在基金上。
由于很多人挑选的基金太菜了,所以收益不高,跟投那种多次在基金上有大收获的投资达人,可以获得比较长远的收益:限时福利!点击参加《基金训练营》,高收益基金已流出。速度跟投收益可达15%!
3. 国债——门槛低,安全性高,流动性较差的理财产品
国债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它只要100元就能买;不仅年收益能达到约4%,而且还有着高安全性特点,发行的主体还是国家。国债作为长期投资不建议提前兑取,因为提现的时候会有0.1%的手续费。
总之,理财最优秀的产品还是基金,普通人理财在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专业、没时间、钱不够三个弊端。万一投到一只给力的基金,就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想买高质量基金,就来报名基金训练营:点击参加《基金训练营》,基金投资能躺赢!

以上是我对《个人理财如何合理进行资产配置》的回答,望采纳~
点击文中链接了解理财训练营,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② 如何科学的配置资产

‍‍

资产配置是指因应投资者个别的情况和投资目标,把投资分配在不同种类的资产上,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现金等,在获取理想回报之余,把风险减至最低。

关注公众号:一个成长患者,你我共同成长,一起实现财务自由。

‍‍

③ 一个好的理财师,怎么为客户做资产配置

我来回答一个好的理财师怎样为客户做资产配置,如果是一个好的理财师,会根据市场的动态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最合算的最有效益的服务。

④ 金融模型——资产配置模型

最近在做资产配置方面的模型,准备整理四种经典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准备在数学上进行详细推导,分别为: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MVO),风险平价模型,风险预算模型,Black-Litterman模型。四种模型都是以马科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在不同的假设,不同要求下构建的。所以在此放在一起进行整理。

因为四种模型都以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所以先介绍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

对于投资,不论是单一资产还是组合资产,都必须考虑的是两样东西:收益和风险。我们总是追求收益尽量的大或者风险尽量的小,那么如何界定和衡量一类资产或者一份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就成了关键问题。马科维茨用数学的方式定义了一套衡量资产收益和风险的方法,并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后人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理论体系下进行研究和扩展。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包括两部分内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前沿模型。下面展开具体介绍:

马科维茨定义出了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资产的收益为:资产过去收益的数学期望。
资产的风险为:资产过去收益的数学标准差(方差)。

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E(R)表示资产组合的收益, 表示资产组合的风险。 为分配到各个资产的权重向量,其分量和为1, 为第i个资产的期望收益,计算方法为第i个资产过去一段时间(人为给定)的收益均值。n为资产总数。
为n个资产的协方差矩阵。

从上面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分析方法的利弊:
优点:
1、给出了资产收益和风险的明确数学定义。
2、在下面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数学推导上,优化问题是一个漂亮的凸优化,在数学上是一个很完美的问题,方便求解和扩展。
3、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延伸出很漂亮的理论:有效前沿理论、夏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多因子分析模型等等。
缺点:
1、这种定义假设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是稳定的,既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和过去一样,这在实际情况中不满足。
2、风险定义为波动是存在疑问的,在实际情况中波动不一定是风险,最简单的向上波动怎么可能是风险。

因为这种分析方法优点很多,并且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论,即使有缺点,这种分析方法也被大家接受。针对这种方法的缺点,后人在应用时,做了或多或少的弥补。例如风险平价模型和风险预算模型就只假设风险是稳定的,放开了对收益稳定的假设。又例如人们为了解决风险的定义问题,引入了下行波动率、最大回测、在险价值等概念。

所以在学习和应用一个模型是,必须首先清楚这个模型适用的假设是什么。

在引入了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定义后,我们就可以对资产或者资产组合进行收益和风险分析。

我们经常说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面,投资应该尽量分散。这句话的理论基础就来自这种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就用均值方差分析法推导出这种观点。

我们只需要比较投资单一资产和投资两类资产(资产组合)那个好那个坏就可以。

假设有风险资产A和风险资产B,由上面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公式得到。

其中:

此时,我们把收益E(R)当成y轴,把风险 当成x轴,建立坐标系,则资产A的坐标为 ,B 资产的坐标为 。

由上面风险和收益的公式,消掉权重 ,得到如下公式:

所以当 时:

所以,此时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一个线性关系,且刚好是过资产A和资产B两个点的直线。

此时如果配置资产A和资产B的组合,如果不允许做空,则不管怎么配置( 不论取什么值),从风险方面,都不可能避险,都不如买单一资产划算。

当 时:

所以,此时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也是线性关系,但是有个绝对值,所以是两条直线, 可以验证,两条直线是过两个资产中一个资产点和另一个资产点关于y轴镜像点的两条直线。

此时可以配置出风险等于零的资产组合,也就是说当找到两个完全负相关的资产时,可以配置一个无风险的投资组合。

当 时:

由于

关于 是一个凸函数。

所以整体的图形如下:

所以,可以配置出风险小于原资产中较小风险的组合。

所以,从数学上推导出了投资组合优于单一资产投资,且组合中资产的相关性越小,配置出的组合风险越低。

上面我们推出了资产组合的投资会优于单一资产的投资,在推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对两个风险资产进行配置,如果两个风险资产的相关系数不是1或者-1,则所有形成的风险资产组合会形成一个上凸的凸集。同理如果对多个风险资产进行配置,形成的也是一个上凸的凸集。因为市场上不做空的话,不可能存在相关系数为-1的资产,所以,全市场上所有风险资产配置形成的图形如下。

上图中阴影部分为市场上所有资产的范围,可以看出,阴影部分越靠左边,风险越小,阴影部分越靠上边,收益越高。所以阴影部分左上部分是比较好的资产。左上部分的边界是最好的资产,这条边界线被称为有效前沿。

可以看出有效前沿上的点就是给定风险下(给定x轴坐标),最大话收益(y轴)的资产配置。

由上图,我们找到无风险资产点(一般为国债) ,我们在阴影部分中随便找一点 ,将这两点链接成一条直线。则这条线的斜率为:

这个公式可以理解为:投资资产相比于无风险收益获得的超额收益与承担的风险比,既单位风险上的超额收益,显然这个比率越大资产的性价比就越大,这个比率被称为夏普比率:

其中:

上面连接两个点的线叫做资产分配线(CAL),其直线方程为:

其中:

从上图可以找到一个点,这个点的夏普比率最大,既过无风险资产点向资产可行区域做切线,得到的左上角的切点P。可以使的夏普比率最大。

这条切线叫做资本市场线(CML),其直线方程为:

其中:

可以看到,在加入无风险资产配置时,资产组合在这条线上时为最佳。在这条线下方的资产组合都劣与这条线上的资产组合。

这个资产点P,被称为市场均衡点,也叫市场组合点。这个地方之所以叫做市场均衡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这里假设全市场的所有投资者都有相同的预期收益或者相同的预期风险。如果没有这个假设,这个不可能是市场均衡点。有了这个假定,市场就会在这个点(市场组合点)稳定下来,全市场风险资产的市值比就会刚好是这个市场组合点的配置比。也就是说全市场资产配置的组合点就是这个点。

下面我们要证明一下为什么这个切点是市场均衡点,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切点是全市场资产的市值加权组合。

证明:
假设市场上有m个资产 ,其预期收益为 ,全市场的投资者对市场上所有资产进行投资,因为由市场均衡条件的假设,全市场投资者都有相同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所以可以将全市场的投资者合并为一个投资者,全市场的投资为这个投资者的一个投资组合。

那么,此时这个总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可以表示为:

又由于市场均衡的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和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

所以,总的资产组合点A一定在上图中的P点,因为这一点与无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性价比最高(夏普比率最大)。

所以市场组合点就是上面的P点,纳闷这个市场组合点为什么是均衡点呢?

因为,由投资组合的公式: ,可以得到,全市场资金按照权重 分配到资产 上了。所以此时资产 的市值必须是: .其中Money为全市场的总资金。

所以资产 的市值就是 。

所以这个组合的资产权重就是各个资产的市值权重。

所以上述说法得到证明。

有了市场组合点,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对资产的风险进行分解,因为资产的风险定义为资产的标准差,这个风险可以分成两部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具体推导如下:

设A,P两个资产分别为 ,其中P为市场组合点。
则两个资产配置的组合的总风险为:

关于 是一个凸函数。

将 看作 的未知数,求组合总体风险 对两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边际风险求出来了,我们定义两个资产的总风险贡献如下:

得到总风险贡献后,因为两个风险贡献加起来不是原风险,相差一个 。需要把TRC再除以一个 。

所以,组合的风险可以分解为下面两部分:

其中:
,是用组合资产的收益去回归A资产的收益的回归系数。
,是用组合资产的收益去回归市场组合资产点的收益的回归系数。

到此,我们就把一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成了两部分。对于第二部分中的
。 表示了我们配置的组合和市场组合点的关系,这部分风险是市场本身带来的,和我们挑选的资产A没有关系,所以这部分风险我们称为系统风险。第一部分风险我们称为非系统风险。 所以一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分解成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现在我们先不考虑非系统风险,只考虑系统风险。

考虑第二部分风险的公式,是用组合资产的收益去回归市场组合资产点的收益的回归系数。我们一般不用这个来表示,我们取一个等价的形式来研究,既:是用市场组合资产点的收益去回归组合资产的收益的回归系数。
公式如下:

这个系数我们有一个单独的名字,叫做 系数,既:

之所以不研究 ,而研究 系数,是因为两种要大都大,要小都小,虽然 在风险贡献的公式上很完美,但 没有 系数的意义好。 系数代表了,市场组合点对目标资产配置点的影响, 是目标资产配置点对市场组合点的影响。我们一般把目标定为资产配置点,所以还是采用 系数比较好。

其实采用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对风险的分解上差别不大。差别大的是用 系数,是当时夏普找到用来构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我们下面介绍,这里先解决证券市场线(SML)。

上面我们已经把资产的风险分解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我们如果把一开始的坐标系中横坐标(资产风险)替换为资产的系统风险,会出现什么图形呢?

我们知道,资产P是市场均衡点,如果我们在资本市场线(CML)上进行组合配置,也就是买一部分无风险资产,买一部分市场组合点对应的资产, 我们以资产收益为纵坐标,以 系数(系统风险)为横坐标, 画出我们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图。

如果我们在配置时,不配置无风险资产,全部配置市场组合点的资产。此时我们目标资产的收益和 系数为:

如果我们在配置时,全部配置无风险资产,此时我们目标资产的收益和 系数为:

如果我们配置 的无风险资产, 的市场组合点资产。我们的收益和 为:

消掉 得到:

这个就是证券市场线(SML)的直线方程,其图下如下:

由上面资本市场线(SML)的直线方程

可以看出,在资本市场线(SML)上的 任意资产的收益可以被市场组合资产点的收益以及其 系数确定。

在资本市场线(SML)外,等式左边和等式右边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记为 .则此时,上面的公式变成了:

此时,所以一个资产的收益,可以看成三部分,市场带来的收益 ,无风险收益 ,资产本身原因导致的收益 .

这个 ,代表了资产提出市场因素和无风险收益因素剩下的因素导致的收益,其实还可以进行对其进行分解,着就是多因子模型,因为本文讨论资产配置模型,所以对多因子模型不过多介绍。

至此,我们由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的定义出发,把均值方差分析法所导出的结论推导了一遍。均值方差分析法还可以定义一个概念,就是效用函数。下面详细介绍。

在投资时,每一个投资者,会根据收益风险给每一个资产打分,分数越高,说明这个资产在投资者心中越有吸引力,这个打分模型可以用以下函数给出:

其中:U为最终分数,也叫做效用值,A是投资者厌恶系数, 只是为了推导方便约定的一个系数。

以上函数被称为效用函数。

可以看到,当A>0时,U与收益成正相关,与风险成负相关。收益越高U越大,风险越小U越大。此时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

当A=0时,U与收益成正相关,与风险无关。收益越高U越大,此时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

当A<0时,U与收益成正相关,与风险正相关。收益越高U越大,风险越大U越大,此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

注意在公司中,收益率r必须采用小数形式,不能用百分比。

对于每一个投资者,都有一个相应的固定的A,此时对于每一个固定的效用值 ,其效用函数变为:

当A>0时,将其画在以风险 为横坐标,收益E(r)为纵坐标的坐标系里面。其是一个开口向上的、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这条抛物线叫做无差异曲线。 A越大,开口越大, 越大,其越靠上。然而 不能无限大,因为当 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市场上买不到对应的资产了,所以, 最大就是使无差异曲线与有效前沿相切。此时切点就是这个投资者的最优资产配置点。

在市场均衡理论中,假设全市场的预期都是一样的,大家追求相同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那么,此时大家的效用函数也都一样,从而形成全市场的效用函数:

此时A是市场的风险厌恶系数,这条无差异曲线必然和有效前沿相切。其切点就是市场均衡点。

上面详细介绍了均值方差分析方法,以及衍生出得模型和概念,下面主要推导马克维茨的资产配置模型。

其实上面画有效前沿的过程中就用到了马克维茨资产配置模型。既在风险资产组合的配置时,我固定风险水平求最大化收益,或者固定收益水平求最小化风险。具体模型介绍如下。

设有m个资产 ,其预期收益为 ,其预期风险为 .

现在要对这m个资产做一个投资组合,既对m个资产进行资金分配,设 为资金分配权重,我们最后追求的是使得得到的资产组合性价比最高(固定风险最大化收益,或固定收益最小化风险)。

上面这个问题被称为资产配置问题。

对于资产配置问题,首先提出解决办法的是马克维茨,马克维茨构建了一下模型。

首先马克维茨对这个问题做了假设:
1、资产的收益用收益的均值表示,资产的风险用收益的标准差来表示。
2、用资产过去的收益的均值代替资产未来的预期收益,既认为收益是稳定的。
3、用资产过去的收益的标准差代替资产未来的预期风险,既认为风险也是稳定的。
4、进行组合配置时,只考虑收益和风险。
5、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

由上面的假设可以看出这个模型的有缺点。
优点:
1、将资产配置问题完美的转化成了一个数学的优化问题,而且是凸优化问题。
2、模型简单,容易扩展。由这个模型衍生出来一系列模型。其衍生过程相当完美自恰。
缺点:
1、现实中,多数资产的收益和风险不是稳定的,这一确定是这个模型的最大问题所在,过去的收益和风险不能代表预期。
2、模型中定义的收益和风险太局限。例如实际的风险不一定是标准差,因为向上波动不是风险。

在以上的假设上,我们可以求出对m个资产的任意一个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其中: 为资产组合配置权重,且有 。 为资产 过去的收益的均值。 为m个资产过去的收益序列的协方差矩阵。

所以资产配置中最求性价比最高可以转化为一下三个模型:

其一:

其中: 有 这个约束是不允许做空,去掉这个约束就是允许做空。 为给定的组合收益。

其二:

其中: 有 这个约束是不允许做空,去掉这个约束就是允许做空。 为给定的组合收益。

这两个数学优化问题都是凸优化问题,且是一对对偶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凸优化,我在SVM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可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这里不展开。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如果添加约束线性等式约束,或者线性不等式约束,还是凸优化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会对个别资产的持仓有限制),不影响原求解过程。

其三:
马克维茨资产配置还有第三种形式,最大化效用函数:

其中: 有 这个约束是不允许做空,去掉这个约束就是允许做空。 为给定的组合收益。

第三种形式与前两种不一样,前两种为给定风险最大化收益,或者给定收益最小化风险。第三种解决的是给定效用函数,求最大化效用的问题。当全市场的效用函数一样时,求得的就是市场均衡点的资产配置。

上面就是马克维茨的资产配置模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模型存在一个缺点,对收益和风险估计是敏感的,如果收益和风险变化,其配置出的权重变化很大。 另由于其假设,这个模型在实际中效果并不好,因为假设2,3根本不满足。但是这个模型给出了资产配置的框架,我们可以应用这个框架构造新模型,风险平价,风险预算和BL模型都是在这个框架基础上构建的。

其实这个模型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把马克维茨优化问题转化成了其他问题。这个模型不去求最优化问题,既不去找性价比最高的点,因为从上面的马克维茨的模型看出,最优的点不稳定,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也失去的时效性。

所以这个模型换了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既直接给出一个强制性的要求:要求所有参与配置的资产对最终组合的风险贡献必须相等。

有了这个要求,每个资产所带来的风险都相等了,从而做到了各种资产在风险水平上对总组合的影响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奇怪的要求呢?这个模型是桥水基金搞出来的。

桥水认为,各类投资品(权益、债券、商品等)的收益率由未来的经济情况决定,而经济情况则主要由经济增长和通胀两大因素驱动。根据它们的变动,经济环境可分为四种情况 —— “经济上升”、“经济下降”、“通胀上升”、“通胀下降”,不同类投资品在不同经济环境中表现各异。

既然各类资产的收益由其所处的经济情况决定,那么我们如果能预测出未来经济环境,多配置未来经济环境中收益高的组合,就能配置出好的资产组合。但是桥水不做这个预测,因为预测不准,所以桥水退而求其次,既然预测不准,那就做一个在任何经济环境中都承当一样风险的组合。这就是风险平价最初的本意。

风险平价有很多版本,这里给出来的是最有名的等风险贡献投资组合版本。就是上面说的要求所有参与配置的资产对最终组合的风险贡献必须相等。其模型推导如下:

设有m个资产 ,其预期收益为 ,其预期风险为 .

现在要对这m个资产做一个投资组合,既对m个资产进行资金分配,设 为资金分配权重,我们最后追求的是使所有参与配置的资产对最终组合的风险贡献必须相等。

我们可以求出对m个资产的任意一个资产组合的风险:

对于其中第i个资产的边际风险为:

对于其中第i个资产的总风险为:

同理对于其中第j个资产的总风险为:
对于其中第i个资产的总风险为:

所以资产组合的风险:

所以根据风险平价的要求,令:

其中:

可以看出这个方程组其实不好解,也不一定有解。

所以引入最优化问题,用最优化的方法求解方程组,构造以下最优化问题:

可求出 .

上面就是风险平价模型的推导。由推导过程可以看到,这个推导中没有用到资产的预期收益,所以这个比马克维茨的资产配置模型假设少了一条对资产预期收益的假设。但资产的预期风险假设相同。具有模型假设有:
1、资产的风险用资产收益序列的标准差表示。
2、资产的预期分享用资产过去的收益序列的标准差表示,既假设资产的标准差是稳定的。显然这个假设在现实中不一定成了。
3、进行组合配置时,只考虑各个资产风险相等。
4、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

风险平价的优缺点也很明显:
优点:
1、对资产的预期收益不做假设。放宽了假设条件。
2、各资产风险贡献一样,配置出得组合资产非常稳定。
缺点:
1、组合配置中若不考虑杠杆,配比严重偏向风险低的资产。

其实马克维茨资产配置模型重要不在于模型本身,而在于其框架,风险平价模型本身重要也不在于其模型本身,而在于其思想,它教会了我们一种思想,在预测不准的情况下,我们就按风险相等处理。

有了风险平价模型,我们就顺利成章的会想到,如果我不想让各个资产的风险相等,而是想让各个资产的风险比等于我给定的比。例如配置股票和债券时,如果按风险平价去配置,会有一个弊端,就是最后求出的权重债券占比太大,从而影响
我的收益。

我们此时想多承担一些股票带来的风险,少承担一些债券带来的风险,应该怎么办,此时,人们就发明了风险预算模型。

所谓风险预算,是风险平价的一种推广,风险平价是风险预算的一种特例。

与风险平价相比,我们不要求各个资产的风险贡献一样,我们要求各个资产的风险贡献等于给定的比例,或者给定的值,这就是风险预算模型。具体如下:

设有m个资产 ,其预期收益为 ,其预期风险为 .

现在要对这m个资产做一个投资组合,既对m个资产进行资金分配,设 为资金分配权重,我们最后追求的是使所有参与配置的资产对最终组合的风险贡献等于事先给定的比率。

由上面风险平价的模型推导得到:

对于其中第i个资产的总风险为:

对于其中第j个资产的总风险为:

若资产i与资产j事先给定的风险贡献的比率为 .那么有:

同风险平价一样,这个方程组不是很好解,也不确定有没有解。
所以引入最优化问题,用最优化的方法求解方程组,构造以下最优化问题:

所以可以求得配置比 。

可以看出风险预算模型的假设比风险预算换了一条,就是对各个资产的风险贡献不要去相等,而要求等于某个预算值。其他假设都是一样。

由于风险预算是风险平价的推广,所以风险预算比风险平价优点是更灵活。即使更灵活,但由于模型始终是从风险角度出发,没有考虑收益,所以收益还是不是最大化。又加上假设了资产风险的稳定性这个不切实际的假设,这个模型虽然比前两个好,但是还是优缺点。

在上面模型的推导中,我们看到得到的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模型是在假设过去的收益是未来的预期收益和过去的风险是未来的预期风险的基础上得到的。这些过去代替未来的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成立。所以人们想到了一种去修订这些过去收益和风险的方法,从而让求出的这个组合更符合逻辑。

Black-Litterman模型的思想是这样的,先用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模型求出市场均衡收益,在结合投资者观点,得到一个最终期望收益。再通过这个期望收益反解出组合配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发明BL模型的两位大神并未公布他们的证明过程,网上很多推导都是利用贝叶斯公式,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先验推导后验,这个方法在数学上做了过多的假设,不是很严谨,但已是最好的方法。目前未找到其他更严谨的证明方法。

具体的模型推导如下:

设有m个资产 ,现在要对这m个资产做一个投资组合,既对m个资产进行资金分配,设 为资金分配权重,我们最后追求的是综合考虑市场均衡收益和投资者观点后得到一个合理的财产配置。

模型的框架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

⑤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简单说就是通过对不同风险、不同期限、不同区域的理财产品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达到财富稳定长期增值的目的。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控制风险,一个是满足流动性也就是平常使用的需要。

家庭的资产配置可以参照的理财金字塔型的配置,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投资的门类也不同:

第一个是要花的钱。保证平常衣食住行,不能因为理财而刻意降低生活质量,这就舍本逐末了。活期存款、货币基金这些都可以。

第二个是保命的钱。这个比例一般在家庭的20%,专门解决突发问题和意外情况。保险是很重要的,不单是分红险,要注重这部分的保障功能。

第三个是生钱的钱。这部分的钱是有风险的,但是往往长期来看也是收益最高的。包括股票、偏股基金、投资性房产等。有风险也带来了较高回报,特别需要做规划,做配置,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否则很可能要么高点了全仓进去了,要么机会来了反而不敢进了。

第四个是理财的钱。这部分是大头。这个承载的功能就是稳健增值。收益不要想太高,不过也是要求基本不会大亏损,配些大额存单、国债、纯债基金都可以。

资产配置推荐金斧子平台,金斧子致力从家庭目标与规划出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财务分析、投资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类、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务涵盖移动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产品搜索、基金申赎、净值查询、财富记账、配置规划、投资咨询等,最终帮助家庭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

迄今为止,金斧子平台中产以及高净值注册用户已突破80万,累计为客户配置的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私募股权等基金规模已超350亿,超过10万个家庭得到了专业、独立、实时、高效的一站式资产配置建议与基金交易服务。

⑥ 如何制定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资产配置,就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在现代的投资管理体制之下,投资一般分为规划、实施和优化管理三个阶段。投资规划即资产配置,它是资产组合管理决策制定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而不同的资产配置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行为特征和支付模式,并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客户投资需求。
作为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专家,在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之前,需要对资产配置的几个观念做出基本而又详细的了解。首先,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配置是大多数客户都希望了解的。众所周知,能够产生净现金收益的就是资产,而有些时候,资产的投入并不一定都会获得盈利。据美国曾经针对基金管理人做过的一次调查记录显示,他们在阐述影响投资绩效的原因时,有大约91.5% 的人认为影响投资报酬率的主要原因均来自资产配置,因此,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将不同的资产做理性妥善的分配,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并能追求报酬的最大化。其次,资产配置所追求的目标其实也是非常明确的,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点:将资金分别投资到各种不同资产类别;长期持有及持续投资以降低风险;达到目标报酬的一种投资组合策略;不在于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的最大风险。
既然做资产配置能够使得投资收益最大化,那么,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专家势必要对高净值客户的投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在协助他们打理资产的时候,尽最大努力地优化他们自己的资产配置组合,使收益更大化。然而,通过专业调研机构了解到,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净值客户都缺乏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在常见的客户资产配置中,60%的资产都在于自住房屋,30%的资产为存款,另外10%用于个人买卖股票或其他理财产品。这样资产配置方案无论在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方面都不是特别的合理。原因主要有三点:1.大半以上的资产不会产生回报。2.现金只产生非常低的报酬率,在通货膨胀的情势下,甚至为负收益。3.股票投资波动性太高收益不稳定,赔钱机率很高。
针对这种状况,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可以为高净值客户们灌输资产配置的观念,通过检视客户的投资组合是否合理,来搭配销售金融产品。一般来说,以目标导向的资产配置模型,可以将65%的资产配置放在长期投资(包含基金定投、债券、基金、保险等);将20%资产配置人民币现金存款,虽然利息低但需要因应不期之需;保留5%-10%的“游戏钱”让自己感受股市投资的脉动
如何为客户设置资产配置方案
通常,客户的生活需要规划,财富需要打理,尤其是高净值客户,更加离不开做资产配置方案。因此,为高净值客户配置资产方案成为私人银行需要钻研的难题。
根据财务目标设置资产配置方案
在当今社会从传统储蓄型向投资理财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只有顺应潮流,积极投资,科学理财,才会使资产更加合理。理想化的投资模型是说服客户调整投资组合的最佳理由,而落实到应用中,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还应该在充分了解客户(KYC)的基础上,了解客户的风险属性与获利目标,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客户,在占比为65%的长期投资组合中,提供不同的配置方案

客户类型 25岁以下或积极型 26-54岁或稳健型 55岁以上或保守型
风险承受 高,不怕输 中,想要赢 低,不能输
投报目标 10%以上 6-10% 3-5%
投资配置 75%股票型基金;25%债券型基金 30%的股票型基金,50%的债券型基金,20%的保本保息型投资工具(如常规理财产品) 15%的股票型基金,25%的债券型基金,60%的保本保息型投资工具 (如常规理财产品)
1.期望投资报酬率在10%以上的积极型的投资人
以10年的投资期限为例,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可以建议这部分高净值客户将其68%的资产配置于年化收益率在5.87%-14.13%的投资产品中,其中,长期投资的组合中,可将75%配置于股票型基金,25%配置于债券型基金。
2.期望投资报酬率在6%-10%的稳健型的投资人
以10年的投资期限为例,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可以建议这部分高净值客户将其68%的资产配置于年化收益率在5.66%-10.34%的投资产品中,其中,长期投资的组合中,可将30%配置于股票型基金,50%配置于债券型基金,另外20%用于保本保息型的投资工具。
3.期望投资报酬率在6%左右的保守型的投资人
以10年的投资期限为例,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可以建议这部分高净值客户将其68%的资产配置于年化收益率在4.84%-7.16%的投资产品中,其中,长期投资的组合中,可将15%配置于股票型基金,25%配置于债券型基金,另外60%用于保本保息型的投资工具

⑦ 有十万元钱怎样做资产配置谁能给我一套资产配置方案

先说一个公式:高风险投资产品的比例=100-你的年龄。
就是说,如果你今年20岁的话,可以将80%的资金投到高风险产品中,我们之前也说过,年轻怕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
但如果你今年已经40岁了,那投资高风险产品的比例就要控制在60%内了,毕竟,年纪越大,对风险会越来越忌惮,安稳就好。
此外,这也与你的收入相关。
如果你薪资不高,每个月付完房租或还完房贷除掉各项生活开支后,只能攒下一两千块,这10万块是你辛苦两三年攒下的,投资还是偏保守点好;
如果你收入在节节攀升,这10万块对你来说,也就几个月的事,自然就可以用它来多投资一些风险高些的产品。
投资风格保守,不太能接受本金损失的话,就投银行理财、货币或债券基金这类风险小但收益也不高的,勉强能跑赢个通胀,至少本金不会受损;
投资风格稳健的,注意分配好各项投资,风险类的品种控制在20%—30%间,多投固收产品;
而风格激进的,就可适当提高你的高风险收益品种了,当然,也别就知道一把梭哈,毕竟,搬砖的滋味也还是不好受的。
如果短期内有大的用钱需求,像买房、买车、生娃等,需要用到这笔钱,那还是大部分用在风险低一些的固收产品中比较好,风险高一些或投资周期长一些的品种,尽量少投或不投;
如果这笔钱近几年不会用到,只单纯用它来投资增值的话,可多分配一些到风险高一些、投资周期长点的产品中,适当配置一些低风险的。
10万元投资可大致这样分配:
保险:1万元以内,社保外搭配重疾、医疗和意外险,买消费类的,重疾稍贵点,意料和意外一年都只要几百元;
货币、债券基金:2~3万元左右,可投资货币、债券基金这类没什么风险的固收产品,收益率在4%—5%左右;
P2P:1~2万元,可选择较为靠谱的大平台,不追求过高的收益率,在8%-10%之间;
基金:2万元左右,初学者可先定投低估的指数基金,了解了之后再逐渐买入行业指数或主动基金;
股票:2万元左右,前期可适当买入分红高、波动小、没涨太多的蓝筹股,熟悉了之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操作方式;
黄金、美元:1万元左右,可在碰到大的事件或处于明显低点时进行买入或卖出,也可单纯当做一种保值手段逢低吸入一些长拿着。
当然,这并没有标准建议。如果你对某方面更专业些,如股票、基金等,自然可以多投这方面的;如果对一些完全不懂或没什么兴趣,像黄金、美元等,也可不必配置,关键是适合自己。
最后,虽然我们说的是10万元,但并不是非得要达到这个数才能开始的,理财意识总是越早培养得越好。
就算你现在只有几千块一两万,在努力提高赚钱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先买个股票定投个基金试一试了解一下的,这样,当你有了10万、100万时,该怎么做心中就有数了。
望采纳

⑧ 全球利率下行,在低利率时代,一般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居民理财应该突出保值和增值

在当前股市暴跌、理财渠道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居民理财应该突出保值和增值。要学会资产的合理分配:

首先是注意安全性:目前应该突出强调资金的安全性,以保本为主,可以买房子,搞收藏,尽量不要投资股票,投资应该多注意倾向于有固定收益的项目。投资尽量做到多样化,可以分散风险。

其次是注意收益性:当前居民可以尝试选购一些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比如一些修地铁项目的纯债券,收益比银行储蓄要高一些,而且还没有利息税。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也是免税的。总之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多比较,注意收益性。

第三就是要注意资金的流动性:居民手中要留有一部分储蓄,应付意外急用。比如选择一些可以随时便现的纯债券基金,其灵活性强,可以随时收回。

此外,国家目前应该是已经进入了一个利率下调的周期,与连续加息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次采取微调的方式。所以市民在此时应该注意适当增加对长期储蓄和长期债券的投入比例,以便在利率下调之时仍然可以享受到较高的利息。平时说的“加息存短期,减息存长期”也就是这个道理。

⑨ 资产配置的两大核心

资产配置策略有助于管理人和投资者之间长期利益的一致性。由于资产配置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正确的资产种类和比例的判断选择,管理人可以基于更全方位、更为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研究和评判不同的资产。

总结来说,资产配置作为一种投资策略,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通过分散风险捕捉各大类资产的不同投资机会,以平滑组合波动,力求获取长期内具备防御性的更高收益-风险性价比,即更高的回报及更低的风险。
对于财富焦虑这个概念,一般的定义主要是指财富的积累速度赶不上消费支出,进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紧张忧虑的心态。

对于这种财富焦虑,资产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因为资产配置可以帮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去增值,即提高组合的风险收益比,而不是一种可以代替财富积累的手段。

要解决财富焦虑,一是要做好创富,二是要做好守富。资产配置,更多的是在第二点上发挥作用。
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

⑩ 如何进行家庭资产配置

做好家庭资产配置总共分为两步,第一步确定资产配置规划,第二步,动态平衡。

第一步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确定资产配置的策略和规划,简单来说就是投什么,各投多少。对于货币基金,大家留出3到6个月的备用金就可以了。货币基金的投资金额确定好之后,接下来确定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投资比例。刚开始的时候,投资水平还有限,不必对自己要求过高,建议采用最简单的50:50策略。

第二步动态平衡的意思就是根据账户资金的变化,按自己规定的资产配置策略重新调整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配置比例。举个例子,我们刚开始的资产配置比例是50:50,一年后,两类基金的收益率是不一样的,两个账户里的钱肯定就不一样多了,假如指数基金收益率比债券基金的高,那么指数基金账户里的钱会更多,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投资比例就不是50:50了,这时候就调整一下,把它重新变成50:50,这就是动态平衡。

做家庭资产配置到金斧子,金斧子从家庭目标与规划出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财务分析、投资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类、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务涵盖移动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产品搜索、基金申赎、净值查询、财富记账、配置规划、投资咨询等,最终帮助家庭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

热点内容
php办公系统 发布:2025-07-19 03:06:35 浏览:896
奥德赛买什么配置出去改装 发布:2025-07-19 02:53:18 浏览:38
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请求访问权限 发布:2025-07-19 02:37:34 浏览:187
ipad上b站缓存视频怎么下载 发布:2025-07-19 02:32:17 浏览:842
phpcgi与phpfpm 发布:2025-07-19 02:05:19 浏览:525
捷达方向机安全登录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5-07-19 00:57:37 浏览:690
夜魔迅雷下载ftp 发布:2025-07-19 00:39:29 浏览:97
增值税票安全接入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7-19 00:20:45 浏览:484
solidworkspcb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7-18 22:50:35 浏览:820
怎么在堆叠交换机里配置vlan 发布:2025-07-18 22:42:35 浏览: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