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wv溶液怎么配置
① 溶液的配制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该如何配置
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
-1
表示其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
2
cr
2
o
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
-3
mol·l
-1
标准铁溶液。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2
mol·l
-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3
mol·l
-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
-1
浓度。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确操作,不能马虎。
(二)
一般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采用1∶1(即1+1)、1∶2(即1+2)等体积比表示浓度。例如1∶1
h
2
so
4
溶液,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h
2
so
4
,与1份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又如1∶3
hcl,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盐酸与三份体积的水混匀。
配制溶液时,应根据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在那一级天平上称量;记录时应记准至几位有效数字;配制好的溶液选择什么样的容器等。该准确时就应该很严格;允许误差大些的就可以不那么严格。这些“量”的概念要很明确,否则就会导致错误。如配制0.1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需在台秤上称25g固体试剂,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剂,反而是不必要的。配制及保存溶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经常并大量用的溶液,可先配制浓度约大10倍的储备液,使用时取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可。
2.易侵蚀或腐蚀玻璃的溶液,不能盛放在玻璃瓶内,如含氟的盐类(如naf、nh
4
f、nh
4
hf
2
)、苛性碱等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3.易挥发、易分解的试剂及溶液,如i
2
、kmno
4
、h
2
o
2
、agno
3
、h
2
c
2
o
4
、na
2
s
2
o
3
、ticl
3
、氨水、br
2
水、ccl
4
、chcl
3
、丙酮、乙醚、乙醇等溶液及有机溶剂等均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好放在暗处阴凉地方,避免光的照射。
4.配制溶液时,要合理选择试剂的级别,不许超规格使用试剂,以免造成浪费。
5.配好的溶液盛装在试剂瓶中,应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名称以及配制日期。
② 要配制2%wt的壳聚糖溶液怎么配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你是确定要配置溶液吧。
那壳聚糖必须是溶解状态才行。壳聚糖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溶于稀酸溶液。
一般是用1%的醋酸来溶解。
称取2g壳聚糖,倒入小烧杯中,加入98g水,搅拌分散。然后加入1mL的冰醋酸。搅拌溶解即得。
③ 要配制2%wt的壳聚糖溶液怎么配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你是确定要配置溶液吧.
那壳聚糖必须是溶解状态才行.壳聚糖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溶于稀酸溶液.
一般是用1%的醋酸来溶解.
称取2g壳聚糖,倒入小烧杯中,加入98g水,搅拌分散.然后加入1mL的冰醋酸.搅拌溶解即得.
④ 2mol硫酸溶液怎么配置
196g硫酸溶液就是2mol,理论上直接称取196g硫酸就可以了。
1、取一个干净的空烧杯,称取空烧杯的质量m1
2、调整天平,砝码加游码的读数为m1+196g
3、向烧杯中加入硫酸溶液,在加至将平衡时改用滴管加入,直到天平平衡。
此时所得到的硫酸就为2mol
⑤ 如何配制2M的硫酸溶液
是高中的化学吧?解:取500ml 容量瓶一个,1L烧杯一个,98%浓硫酸一瓶,蒸馏水一瓶,玻璃棒一根,胶头滴管一支C=2M,n=CV=2x0.5=1molm(H2SO4)=nM=1x98=98g (H2SO4相对分子量按98算了)m(浓硫酸)=m(H2SO4)/98%=100g,(体积v≈100/1.8=55.6ml)取1L烧杯加入200-250左右蒸馏水,然后加入浓硫酸100g(注意贴壁、引流、搅拌、)等烧杯内硫酸溶液恒温后,移入500ml容量瓶内, 用蒸馏水反复清洗烧瓶3-4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差不多350-400ml左右了吧)然后继续加入蒸馏水,直到接近刻度线,换用胶头滴管 滴入蒸馏水,平视,直到ok为止。盖上玻璃塞,上下摇匀
⑥ 2mol/l醋酸溶液如何配制
醋酸溶液的配置方法一般有高浓度溶液稀释或粉末溶解两种。
具体步骤为(以下步骤均以配置1L溶液为准,其余体积可进行相应换算):
1.首先须确定乙酸的性质:化学式为CH3COOH,分子量为60.05g/mol。理化性质可以通过SCIFINDER查找或者通过网络也可确定。
2.1L溶液对应2mol乙酸120.10g,使用电子天平称取获得无水乙酸粉末,在烧杯中用适量的水溶解。
3.将粉末转移至烧杯中,不要洒漏。倒入足够溶解粉末的水,需小于一升。
4.最后对溶液进行定容操作,溶液从烧杯转移至容量瓶时应注意多用溶剂润洗烧杯和玻璃棒二到三次以保证浓度标准。
5.将配置好的溶液转移至专用的试剂瓶中保存。
注:由于乙酸一般以冰醋酸溶液形式(36%--38%,密度1.05g/ml,物质量浓度可计算得为C=1.05g/ml/60.05g/mol=0.0175mol/mL=17.5mol/L)存在,所以也可取102.56ml冰醋酸溶液在1L容量瓶中定容获得2mol/L的醋酸溶液,即稀释17.5/2=8.75倍。
(6)2wv溶液怎么配置扩展阅读:
1.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是一个用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公式内容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该公式也叫摩尔定律。
2.稀释定理是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提出的一个关于离解常数与弱电解质的离解度之间的关系。
3.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进行稀释和浓缩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即:C1×V1=C2×V2。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原理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改变。
4.另外常用的质量分数也可以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应的换算得到,公式为:C*M=1000*ρ*ω即物质的量浓度乘以摩尔质量等于1000乘以密度乘以质量分数。换算结果以公式来表示为:物质的量浓度以质量分数换算为c=V·ρ·ω/MV=1000ρ·ω/M,物质的质量分数用浓度换算为ω=cM/1000ρ。
⑦ 配制溶液的方法,稀释配制,步骤:计算方法
配制溶液步骤因配置的溶液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举两个例子:
举例1:配置0.05mol/L,400mLNaOH溶液的步骤:
要准确配置氢氧化钠的浓度,则要用容量瓶定容的。实验室没有400毫升的容量瓶,则选用500毫升的容量瓶。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
0.5L*0.05mol/L*40.01=1.000克
2、称1.000克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然后倒入500毫升容量瓶里,分3次洗烧杯,将溶液全部倒入容量瓶里,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到0.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如果不需要很准确的话,可以直接用量筒量400毫升,称的时候只要称0.8克就可以了。
例二:配置1.5mol/l的稀硫酸200ml的步骤
第一部计算:根据c1V1=c2V2,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第二步:量取,利用刻度吸管吸取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第三步:稀释,将浓硫酸转移到小烧杯中,加少量水稀释,
第四步:转移,待溶液温度降低后,将烧杯中的硫酸转移到200ml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洗涤小烧杯,和转移的时候用到的玻璃棒,至少三次,将洗涤的水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加水定容到刻度线,在距离刻度线一厘米左右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第七步:摇匀,将溶液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第八步: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⑧ 急! 如何配置2%的氯化钠溶液要步骤!在线等!
请问楼主要配多少体积的氯化钠溶液呢?
假设你要配置100ml该溶液,则步骤如下:
1、称取氯化钠固体2克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
2、将溶液倒入100ml的容量瓶内,并用水定容到刻度线即可。
3、摇匀,得到2%的氯化钠溶液。
我是做化学分析的,听我的,没错!
⑨ 2mol/l的氢氧化钠怎么配
1.计算:
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500毫升。
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0.5x2x40=40克
2.称量: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40克氢氧化钠。
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
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
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
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⑩ 2mol/l氯化镉溶液怎么配
2mol/l氯化镉溶液配制方法。
1、首先。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2、其次。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3、最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这就是2mol/l氯化镉溶液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