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枝配置是什么意思
Ⅰ 插花中的主枝,客枝,辅枝怎么理解
插花(floarr)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中国插花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源于古代汉族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花束的花材固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细铁丝绑扎。每一枝花、每一片衬叶,都用缠上绿胶带的细铁丝缠好后再造型。另一种是用专用花托,内有花泥,将花依造型插入花托内,此法比较简便省事。
【主枝】在果树上直接从中心主干(中心领导干)上分生出来的大枝条叫主枝。它是构成树冠的永久性骨干枝之一。有中心主干的果树,经过层式整形,主枝是成层分布的,可从下向上分为第一层主枝、第二层主枝等等。果树的主枝,要求向四周均匀分布,同层主枝要求粗细长短和生长势互相均衡,并与树干成一定角度。
在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并不是一定要选用名贵的花材、高价的花器。一般看来并不起眼的绿叶一个花蕾
插花,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常见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来。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的是创作者唯一的目的,如果不能产生共鸣,那么这件作品也就失击了观赏价值。具体地说、即插花作品在视觉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如果未能立刻产生反应,那么摆在眼前的这些花材将无法吸引观者的目光。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观赏者情感产生反应的要素有三点:一是创意或称立意、指的是表达什么主题,应选什么花材;二是构思(或称构图),指的是这些花材怎样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与创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三者有机配合,作品便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Ⅱ 主枝和侧枝的作用
主枝
就是在主干上着生的几个大枝,一般为2——4个,5个或超过5个就是多主枝丛状 ,这一般主干低甚至无主干。主枝是树冠的龙骨,扩冠展空的骨架。上边着生侧枝,结果枝组等。相当家庭或单位的一把手,领导。
侧枝
侧枝是着生在主枝上的枝,主要上边着生结果母枝,辅助主枝结果占空。一般以单轴生长,相当于家庭里的妻子,相夫教子。属于二把手。
Ⅲ 栽植后怎么定干
1.定干高度:一般树形的主干高度在30~50厘米,具体高度要根据品种、地形、栽植密度、管理方式和单株生长情况确定。生长势强、土壤肥沃、品种的枝条开张度大,定干可适当高些。定干过低耕作困难,通风条件差,果实品质不佳;定干过高树体不稳,长势弱,树上管理、采收也不方便。另外在山地、坡地还要结合地形地势确定主干高度和主枝间的高度。
2.主枝的选择和平衡:主枝选留数目和方位要根据栽植密度、整形方式等来确定。选留过多,虽然前期产量高,但以后枝条拥挤,光照不足,导致主枝下部光秃;选留过少,修剪量大,不能及时、充分地利用空间,早期产量低。
定干高度能左右主枝配置位置的高低,主枝位置高则生长势弱,低则生长势强。一般在整形带上部的主枝往往偏弱。如果选3个邻接(即3个枝相连接,整形带很小)的芽培养3个主枝,就不会出现长势不均衡的问题,但3个主枝在同一点上,结构不牢固,盛果期可能出现劈裂的现象。为克服这一缺点,可采用邻接与邻近(即主枝间有较大的距离)结合排列,即上面两个主枝邻接,与下面一个主枝邻近,这样主枝结构牢固,养分输导通畅。如果是下面两个主枝邻接,上面主枝较高,就容易出现“卡脖”也就是下强上弱现象。
如果遇到主枝间不平衡时,要抑强扶弱,“强枝强剪,弱枝弱剪”。对强枝行拉枝加大角度,缓和其长势,修剪量适当加重,也可改换主枝延长头,使其弯曲上升;弱枝要抬高角度,适当长留,增加枝叶量,使其得到更多的养分,由弱转强,这样经1~2年后即可趋于平衡。
另外在选定骨干枝时要注意勿用夹皮枝,选主枝时尽量不要留南向枝,南向枝挡光更多。
3.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整形修剪还要掌握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的原则,达到既通风透光,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既有牢固的骨架,又有早期产量,实现整形、结果两不误。不可死搬树形,为作形而作形,所以整形时要有轻有重,适当轻剪长留,改变过去“先长树后结果”的观点,达到边长树边结果的目的。
4.修剪方法:是对枝条进行缩、截、缓、放等处理。
Ⅳ 桃树的骨干枝结构的配置是什么样子的
(1)干高与定干:桃树比其他果树更适合低干整形,干高以30~50厘米为好,整形带宽以20厘米为好,所以定干的高度以50~70厘米为好。北方品种比较直立,可适当低些。南方品种比较开张,可适当高些。
:(2)主枝的配置与培养:主枝是桃树上最关键的骨干枝,在配置与培养时应注意三方面问题。
①主枝基部着生方式三主枝邻接时各主枝生长易均衡,但常与主干结合不牢固,结果负重后易劈裂,密植的小冠由于负载量小还不太要紧,但稀植的大冠由于负载量大则明显不行。三主枝邻近时结构牢固,但主枝间生长势往往发生不均衡,一般是下部主枝强,上部主枝弱。为了避免这两种排列形式的缺点,三主枝之间常采取下二者临近而上二者临接的混合形式。也有对三主枝均采取邻近,而通过调整各主枝在开张角度上的差异和第一侧枝的远近不同来达到各主枝相对平衡发展的目的
桃树主枝的配置形式
②主枝开张角度主枝的开张角度与树体的生长势、产量、寿命有密切关系。主枝过于直立,易发生上强下弱,下部和内膛枝已早衰、枯死而出现光秃。主枝过于开张,易发生枝头早衰而后部徒长,不仅影响树体结果而且会使寿命缩短。为了使树体成形进入盛果期后主枝的角度长期保证45°~50°,在幼树整形期则应将直立型北方品种按要求开角,而开张型南方品种适当缩小到40°左右,并注意随其树龄的增大不断调节和维持最好的角度。
③主枝数量为了保持冠内有充足的光照,桃树的主枝数不宜过多,主枝不分头的树形以3个为好,分头的树形主枝头最多不宜超过6个。
④主枝的灵活安排主枝的数量、开张角度和基部着生形式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以后,在目标树形中具体排列与培养时还应根据桃园的地形条件等进行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灵活配置。比如在山丘梯田桃园,可把第一、二主枝安排在背梯田壁的前空方向,把第三主枝安排在朝向梯田壁的后坡方向,而且开张角还可适当减小。以抬高枝位,适应地形,扩大主枝的延伸空间。
Ⅳ 桃树的主侧枝和结果枝组应如何配置
桃树是喜光性很强的树种,为保持树冠内部光照充足,主枝数量不宜过多。开心树形主枝过多时,不利于培养侧枝;树冠内膛枝条密集时,光照条件差,易出现光秃。主枝数量的多少和立地条件、土层厚薄、品种特性、栽植密度以及所采用的树形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目前常用树形,骨干枝的数量以6~9个为好,最多不宜超过12个。
侧枝数量的多少,又和主枝数量相关。树姿开张型品种主枝少时,侧枝数量可适当多些,主枝数量多时,侧枝的数量则应适当少些。一般每个主枝上,以配置2~3个侧枝为宜。侧枝的位置应尽量靠近树干,侧枝离主干越远,越易出现上强下弱现象,甚至出现光秃。侧枝的角度不应小于主枝,骨干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米,否则,不利于培养结果枝组。
为开张树冠,改善树冠内膛的光照条件,对冠型较为直立的主侧枝延长枝的修剪,应留外芽,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时,可用背后枝换头的办法扩大和开张树冠。
桃树的修剪量轻时,虽然易早结果,但下部也易光秃,结果部位也易外移,减少结果面积,影响后期产量,树体骨架也不牢固。修剪量大时,结果稍晚,但骨架牢固,下部也不易光秃,结果部位外移的速度也比较缓慢。对长势较旺的树,可采用拉枝开张角度的办法,缓和树体长势,增加枝叶量,成花结果。对拉平的枝条,可以轻剪长放,只剪去先端无芽部分即可,剪口芽要留下芽;对不拉平的枝条可适当重剪,降低延长枝的位置,抑制营养生长,保持树势均衡。延长枝的剪留长度,可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强弱和生长量的大小确定。壮枝可留50厘米左右,弱枝留30厘米左右。
桃树的结果枝组,直接着生于主、侧枝上,结果枝组配置是否适宜,修剪的轻重程度是否适量,都会影响桃树结果的早晚,结果面积的大小,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以及结果部位外移速度的快慢等。所以,整形修剪时,除注意安排好树体骨架外,还必须配置和修剪好结果枝组。
桃树的结果枝组,按其体积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结果枝组,主要配置于骨干枝的背上、两侧或背下;中型结果枝组,主要配置于骨干枝的两侧,以及大型枝组的空间;小型结果枝组,主要配于树冠外围、骨干枝背上以及大、中型枝组的空间。
桃树的结果枝组,可由发育枝、徒长性结果枝或徒长枝等,经摘心、短截培育而成。大型结果枝组,多选用强壮枝条,留5~10个芽短截,促生分枝后,第2年留2~3个枝短截;中、小型结果枝组,选健壮枝条留3~5个芽短截,分枝后选留2~3个壮枝,培养为结果枝组。修剪时,结果枝组的延长枝,应选顶端斜向生长的枝条,并根据需要不断改变其延伸方向,使弯曲向上,保持长势均衡,防止上强下弱。
修剪结果枝组时,既要留足当年的结果枝,又要选留好下一年结果的预备枝。强枝多留果,弱枝勤更新。枝组的结果部位,以靠近主干为好,尽量缓慢外移。枝组上部出现强旺枝条时,应及时疏除,以维持树体及骨干枝的长势平衡,避免上强下弱。密生枝和衰弱枝,应及时疏除,以复壮枝势。当整个结果枝组的长势转旺时,要及时疏除旺枝和部分发育枝,留下健壮果枝。结果枝组连续结果3~4年后,需进行更新复壮,更新数量不宜过多,以不影响当年产量为准。在疏除部分衰老树的同时,需选留新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组,一次疏枝的数量也不要过多,以免枝组长势返旺而影响坐果。
Ⅵ 桃树三主枝开心形和二主枝开心形的整形有何要点
(1)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整形要点
成苗定干高度为50~60厘米,剪口下20厘米内要有5个以上饱满芽作整形带。第一年选出3个相互错落,水平方位角为120°的新梢作为主枝,任何一个主枝均不要朝向正南。
第一年的冬剪:定干后的幼树生长一年,经过生长期的培养和修剪,已定下主枝,冬剪时主枝需要短截,长度按枝条的生长势强弱,分别剪去全长的1/3~1/2。剪口芽留外芽,第二、三芽留在两侧。其余枝条,在不影响主枝生长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留,并进行轻短截;对主枝生长有影响的要疏除。
第二年春、夏季,当主枝延长梢生长到50厘米左右时,在30厘米处摘心,促使萌发副梢增加分枝级数。摘心后的顶芽要留外芽,便于培养延长枝,摘心后副梢萌发过密,应疏除密枝。待留下的副梢生长到约40厘米时,再给副梢摘心。
第二年冬剪:主枝延长枝短截,剪去全长的1/3~1/2,剪留长度约为40~50厘米。同时选留侧枝,第一侧枝留在距主干60~70厘米处,侧枝与主枝之间的分枝角度在60°~70°。向外斜侧伸展,剪留长度比主枝延长枝稍短。在每个主枝上可选留2~4个结果枝,按不同类型的果枝要求给以短截。
夏季,主枝延长梢长到50~60厘米时摘心,在摘心后抽生的副梢中选主枝延长梢和第二侧枝,第二侧枝距第一侧枝30~40厘米,伸展方向与第一侧枝相反,也是向外斜侧生长。其余的枝条生长到30厘米以上时部分梢给以摘心,促使形成花芽。
第三年冬剪:桃树定植后两年,经过缓苗,生长势转旺,枝条生长量加大,主枝延长枝剪留长度应比上一年稍长些,原则上仍然是剪去全长的1/3~1/2,实留长度约60~70厘米。如果上年夏剪未培养出第二侧枝,这次冬剪要选留第二侧枝,具体要求与上年夏剪用副梢培养侧枝相同,但剪留长度比主枝的剪留长度稍短。结果枝组安排的位置要合适,注意大型结果枝组不要在主、侧枝上的同一枝段上配置两个,以防过密或造成尖削量过大,使主、侧枝先端生长势减弱,影响树冠扩大。在防止骨干枝先端生长势衰弱的同时,要注意防止由于主枝的顶端优势过强引起树冠上强下弱,造成结果枝着生部位上升。如果采用留剪口下第二、三芽枝作为主枝延长枝,使主枝呈折线状向外伸展,侧枝配置在主枝曲折向外凸出部位,可以克服结果枝外移快的缺点。
第四年修剪:已是定植后第五年,这一年的冬季整形修剪与上一年近似,定植后五、六年树高约3米,已进入成年,整形修剪要维持目标树形与结构。
(2)二主枝开心形整形要点
这种树形一般成形容易,主枝之间容易保持平衡,树冠不密闭,但幼树整形的头1~2年修剪应稍重。
二主枝自然开心形的主枝配置在相反的两个方向。侧枝配置的位置要求不严,一般在距地面约1米处即可培养第一侧枝,第二侧枝在距第一侧枝40厘米处培养,方向与第一侧枝相反。各主枝上的同级侧枝要向同一旋转方向伸展。山地梯田上的桃园,主枝应在梯田壁和梯田下侧,侧枝与梯田平行为宜。主枝开张角度最终要保持与树冠中心垂直线呈45°,侧枝的开张角度要求为50°~60°。
Ⅶ 桃树有几种常用树形
树高3米,主干高度50厘米,在相近的一段主干上选留3个主枝,三主枝邻近或错落、分布均匀、方位角各占120°、生长势相近、发育良好,开张角度45°,每主枝配置3~5个侧枝。距离主干60厘米的位置处各选留第一侧枝,第一、二、三主枝的第一侧枝距离主干距离依次减少,在第一侧枝的对面培养第二侧枝,相距50厘米,同侧侧枝间相距约100厘米。各主枝上的同级侧枝要向同一旋转方向伸展。主枝或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或结果枝(图20)。
图20自然开心形
(二)二主枝自然开心形(Y形)
树高3米,主干高度50厘米,选留2个方向相反(东西向)、伸向行间、生长势相近、发育良好的邻近主枝,两主枝夹角80°。每主枝配置3~5个侧枝,一般在距地面约1米处即可培养第一侧枝,第二侧枝在第一侧枝的对面,相距50厘米,同向侧枝相距100厘米,同主枝上的下级侧枝比上级侧枝的粗度和长度依次减小,各主枝上的同级侧枝要向同一旋转方向伸展。主枝开张角度为40°,侧枝开张角度为50°,侧枝与主枝的夹角保持在60°左右(图21)。
图21二主枝自然开心形
Ⅷ 种植柑橘应该怎样预防
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柑橘的种植管理方法。
柑橘的种植管理:幼树管理
柑桔幼龄树的栽培任务:
主攻营养生长,全年放好春、夏、秋梢,采取摘心和剪枝增加分枝级数,尽量保留枝叶,形成合理的树冠骨架,为开花结果作好准备。
(一)追肥(一梢两肥,一年施6-8次)
第1、2年以高氮肥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质为主,一梢二肥。第3年夏梢开始增加磷、钾,转为结果树施肥管理。第4年600以上枝条投产,注意扩穴增加有机肥。
促芽:促梢前10天施肥(干旱的提前15天),肥后5天剪枝,长出多枝壮健枝梢,如剪枝后5天施肥,只长单枝枝梢。一般新梢10-12片叶摘心,控制顶端生长,利于枝条健壮老熟促下次梢。
1、促梢肥:移栽后20天左右或之后每放梢前10-12天;
2、壮梢肥:新梢15公分左右(5-6叶);
(二)整形修剪
整形:离地面60厘米定主干,按三三制定分枝,树形控高扩横,形成面包型树势。
主枝配置:在整形带内选留3~4个生长健壮的枝梢作主枝。主枝间相距10~15厘米,均匀分布在主干周围空间,。
侧枝配置:在各主枝上培养3个侧枝。
修剪主要是对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枝进行短截(留6-8张叶)和疏剪,尽量保留所有枝梢作为辅养枝。夏、秋长梢10叶摘心。但投产前一年放出的秋梢不剪,以免减少来年花量。
(四)病虫害防治,保梢壮梢。(一趟梢2次药)
新梢1厘米长(一粒米)左右一次,新梢15厘米左右一次。
柑橘的种植管理:幼树种植
1、选地:
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适宜的土壤酸、碱度PH值约5.5至6.5之间,富含土壤有机质,矿物质丰富,排水方便,开穴(宽0.8-1米×深0.8-1米(根系可以生长到地下90CM)大部分根系在地下30CM左右,规格:3米× 4米 。
2、种苗选择:
选取根系发达、须根多,无病虫害(特别是黄龙病)的检疫标准苗,标准苗为稼接口以上15厘米左右,直经6公厘左右(一根烟粗)。
(1)种苗处理:苗木修剪后,黄泥浆根种植,拌黄泥制成。可抗干早、御寒、促发根生长、预防白蚁、地下害虫,主根留15CM左右。
(2)定植密度:50-60株/亩。
3、柑橘定植时间:
南方温暖区:建议11月秋种,柑橘属不耐寒作物,最适宜生长温23-29度之间,发根打基础来春出春梢,一年多出一次梢; 种植淋足定根水。
柑橘的种植管理:挂果树管理
(一)越冬休眠期-春梢萌芽期(12月至2月)管理措施:
1、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危害枝叶,集中烧毁,树干涂白,束草防寒防冻,预防树酯病的发生。
2、及时施采果肥(大寒前),以增加树体营养,加快恢复树势,增强抗寒能力。
3、花芽形态分化期(12-2月),连续喷施2 次(喷施结果母枝)
4、冬季防病虫保叶。
(二)春梢抽发期-花期-生理落果(3至4月中旬)管理措施:
1、红蜘蛛、介壳虫、黑刺粉虱、潜叶蛾、溃疡病、疮痂病等病虫害防治,7-10天防一次,连防2-3。
2、保花保果:谢花2/3后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用喷雾,减少落花落果,花健壮饱满,座果率高。
3、稳果肥:第一次生理落果后施下,以高钾肥为主,多以叶面喷施和水溶肥方式施。
(三)生理落果—夏梢抽发(5至6月)管理措施:
1、红蜘蛛、介壳虫、潜叶蛾、蚜虫、疮痂病、炭疽病、溃疡病防治,方法同上。
2、第二次生理落期要用适当的喷施防虫害。
(四)果实膨大—秋梢期(7至8月)管理措施:
1、壮果肥:要适当的对果树补钙和多种中微量元素,以促秋梢(8月10日左右放秋梢,10月上旬秋梢老熟才能花芽分化)的生长,果实的膨大,提高品质。
2、病虫防治:选择正确的防虫药物,15天喷一次。
Ⅸ 桃树的结果枝组有哪些配置
结果枝组的配置:主枝和侧枝的中下部及树冠内膛,宜多留大中型枝组;树冠上部及外围宜多留小型枝组,形成里大外小,下多上少的结构。所有枝组应向主枝两侧呈八字形分布和发展,大型枝组间距1米左右,中型枝组60厘米左右,小型枝组30厘米左右。结果枝间距20厘米(图8)。
图8结果枝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