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单反配置
1. 买单反要注意参考哪些规格参数
导语:买单反要注意参考哪些规格参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规格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万不可以太钻牛角尖,我们应该理性分析这些规格对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不要因为某一项规格不足而武断地放弃某个机型。
买单反要注意参考哪些规格参数
1. 快门速度。
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光圈大小由镜头决定,而快门速度就成为了机身最重要的曝光参数。快门速度当然范围越大越好,想当初笔者买美能达α5的时候,它因为具有最高1/4000秒的快门速度而被称作“豹速”单反。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入门单反轻易都能达到1/4000秒的快门速度,而高端一些的机型,都有1/8000秒的快门速度了。另一方面,最低快门速度也非常有用,当然能支持B门更好。
2. 感光度。
在胶片时代,一卷胶片的感光度是固定的,数码相机在这点上具有优势,通过机身即可调整ISO感光度。当然这项参数也是范围越大越好,我们希望它在需要的时候既能高上去,也能低下来。
3. 自动对焦点。
自动对焦点相关的规格除了点数越多越好之外,对焦点的类型也非常重要,十字型,甚至是双十字型对焦点的对焦敏感性比普通的单向感应自动对焦点要好得多。比如普通的自动对焦点可能无法对横条纹图案的百叶窗,但是十字型对焦点就可以完成。
4. 连拍速度。
连拍速度一度是佳能、尼康在专业机型上竞争的最尖锐问题。理论上讲,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单反相机的连拍速度越快,当然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抓拍到一些重要瞬间。所以连拍速度也是越快越好。但是我们看规格表的时候需要注意,某些机型在低像素数输出时可以进行非常高速的连拍。
5. 测光方式。
测光方式主要分为点测光、中央重点和平均测光,不同的机型可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分割测光”、“评价测光”和“矩阵测光”等。但最为大家关心的还是“点测光”,有“点测光”模式当然比没有的好,它可以在一些复杂的光场下对局部曝光进行准确测量和评价。另一方面,点测光的“点”面积理论上讲也是越小越好,但是一些产品的官方资料可能不会提供“点测光”模式的“点面积”。
相关推荐:
购买单反相机镜头需要关注哪些参数
第一个问题比较笼统,厂商注明的参数很多,如果选购机身的话,需要关注的核心参数是:对焦系统、感光元件面积、像素、影像处理器、连拍速度(最大可连拍张数)、感光度。如果选购镜头,需要关注的核心参数是:焦距、光圈、是否带防抖。
对焦系统, 单反相机主要采用的是相位差对焦,最直观的就是对焦点的多少。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并不是点多就一定比点少好。关键要看对焦点的覆盖面积和精度,例如十字和双十字对焦点的数量和布局等。另一个关键参数则为对应光圈,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描述中央对焦点的一句话是“中央为对应f/2.8的双十字型自动对焦”,这句话可解释为:当使用f/2.8及其以上光圈时,相机中央点对焦点会启动双十字感应;当使用小于f/2.8的光圈时,中央点则只会使用单十字线性感应。
传感器面积, 它的大小基本决定了一款相机的成像质量,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全画幅的原因,传感器面积大,单位像素在相同时间所采集的信息量就大,成像质量自然就会比面积较小的传感器好,当然这是在绝对的情况下,因为影响画质的因素很多。我们要记得的就是,传感器面积越大画质越好。
像素, 这个问题比较有争议,有关高像素无用论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过,所以我这里说的直白一点:一款相机的最高像素等于它所拍摄最大尺寸图片分辨率的长×宽。比如索尼全幅无反A7,它拥有2430万有效像素,所以它能拍摄的最大尺寸照片分辨率为6000×4000。当像素越高,可裁切的余量也就越大,当压缩到我们常看的照片尺寸时,画质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更好。但是像素越高,对相机的图像处理器、高感、后期时电脑的配置等,都会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不要过分贪恋高像素。
图像处理器, 最常见的'有佳能DIGIC系列、尼康EXPEED系列等,一款相机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数码照片主要就是靠它,相机在工作时的一切运算、操作指令,全部是由它来负责。图像处理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画质的好坏,特别是直出JPG格式的照片,以及高感及机内降噪的表现。
镜头的光学素质和传感器的素质就像一盘菜的原材料,至于成品怎么样,大厨的手艺也是关键的部分,这大厨就是图像处理器。每年发布的新款相机基本上都会升级影像处理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买新不买旧,新的处理器在成像算法、图像优化上会有更好的表现,也会加入一些机内后期优化图像的新功能。
第三个问题“CPU对镜头的好坏影响大吗?”,答案是 :图像处理器的运算基本与镜头无关。镜头成像的质量与镜片材质和光学设计有关。举个例子:影像处理器就像一个杯子,镜头则像杯子里的水,喝水这一行为需要二者参与,但不能说杯子的玻璃好,里面盛的水质就好,反之亦然。
连拍速度, 当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对于连拍参数要格外注意,比如一款相机宣称连拍速度可达到7张/秒,后面一行小字写着:RAW格式约15张(约16张)、RAW+JPEG:约8张。也就是说,如果选用RAW格式,连拍仅支持2秒,之后相机会进入存储状态。所以这样的高速连拍,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查看连拍参数时,一定要注意不同格式的连拍存储张数。无反相机经常玩这类文字游戏,例如奥林巴斯旗舰无反相机E-M1,它的连拍速度可达到11张每秒,存储数量也达到了旗舰级的41张,可是这是建立在单次对焦的情况下,当开启连续对焦,它的连拍速度就降到了约6.5张每秒。
在镜头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确定需要什么样的镜头,以此来判断需要的焦段。常用焦段为24-200mm,焦距数值越大,视角越小,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反之,焦距数值越小,视角越大,适于拍摄距离较近、体积较大的物体。
除了焦距之外,最大光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一般定焦镜头可以达到f/1.8、f/1.4的较大光圈。顶级变焦头一般为恒定f/2.8,常用中价位的变焦头则为浮动光圈,比如70-300mm f/3.5-5.6,这实际是说,在70mm端最大光圈为f/3.5,在300mm端最大光圈为f/5.6。大光圈会带来较大的进光量,景深更浅更虚化。
所以针对第二个问题“焦段越长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不是越长越好,而是焦距越长,能拍到越远的物体。
2. 买单反相机要看哪几个方面
买单反相机要注意的方面是:
一、鉴别是否为全新相机,次打开相机电源时,系统会要求设定日期,如果没有则为二手货;
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或者纸遮挡住镜头,让LCD显示屏呈现出全黑的状态,然后仔细观察屏幕的每一个像素点,如果没有发现蓝色或者红色的亮点,就代表没有问题;
三、变焦的测试,消费者可以来多次拉伸镜头,一是听镜头在边焦时的声音,二是看整个过程,显示屏画面变化是否流畅;
四、快门和曝光的测试,先将相机的模式档位拨到AUTO档或者P档,然后将镜头拉到广角,拍2-3张,回放时可以在显示屏内看到效果;
五、对焦的测试,这项测试在买单反相机时是必测项目;
六、检查附件和发票是否齐全,在请业务员帮你把相机包好以后,要开始清点一下随机附件。一、图像传感器面积
图像传感器面积是直接决定成像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不管是CCD也好,CMOS也好,都是面积越大越好。
二、像素大小
目前的主流单反数码相机一般都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不过像素也不是越大越好,在图像传感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像素越大,成像质量越差。
三、镜头
单反数码相机有两种卖法:一种是单卖机身,需要自己配镜头;另一种是套机,除了机身还搭配一个镜头,不过种搭配的镜头档次都不会太高,属于比较廉价的产品,但是套机要比分别买同样的机身和镜头便宜一些,较为实惠,适合资金不太充裕的朋友。个别机型套机也有搭配两个镜头的。
对于资金充裕的朋友来说,建议还是自己选配比较喜欢的镜头。
四、快门速度
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光圈大小由镜头决定,而快门速度就成为了机身最重要的曝光参数。快门速度当然范围越大越好,最高快门速度越大,拍摄动态物体能力越强。另一方面,最低快门速度也非常有用,当然能支持B门更好。
五、感光度
在胶片时代,一卷胶片的感光度是固定的,数码相机在这点上具有优势,通过机身即可调整ISO感光度。当然这项参数也是可变范围越大越好,高感光度有利于在低光照情况下拍摄,而低感光度则会使拍摄的照片更加细腻清晰。
六、自动对焦点
自动对焦点相关的规格除了点数越多越好之外,对焦点的类型也非常重要,十字型,甚至是双十字型对焦点的对焦敏感性比普通的单向感应自动对焦点要好得多。比如普通的自动对焦点可能无法对横条纹图案的百叶窗,但是十字型对焦点就可以完成。
七、连拍速度
连拍速度一度是佳能、尼康在专业机型上竞争的最尖锐问题。理论上讲,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单反相机的连拍速度越快,当然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抓拍到一些重要瞬间。所以连拍速度也是越快越好。但是我们看规格表的时候需要注意,某些机型在低像素数输出时可以进行非常高速的连拍。
八、测光方式
测光方式主要分为点测光、中央重点和平均测光,不同的机型可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分割测光”、“评价测光”和“矩阵测光”等。但最为大家关心的还是“点测光”,有“点测光”模式当然比没有的好,它可以在一些复杂的光场下对局部曝光进行准确测量和评价。另一方面,点测光的“点”面积理论上讲也是越小越好,但是一些产品的官方资料可能不会提供“点测光”模式的“点面积”。
九、机身防抖功能
使用长焦端拍摄和进行夜景拍摄时,相机机身的抖动对照片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一些单反机型具备了机身防抖功能,在资金和其他参数差不多的情况下,建议大家选购具有机身防抖功能的相机,因为这样不管使用什么镜头,你拍照时都是防抖的了。要知道,具备防抖性能的镜头是很昂贵的,机身具备防抖功能等于为你省了不少钱
3. 买数码相机主要看什么参数
相机参数一般分为 EV,快门速度(shutter),光圈,ISO。
1、EV 值: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升降EV值,快门和光圈将做出对应的调整,EV值越大,画面越亮;
2、快门速度(shutter):代表着曝光时间的长短,通常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所需的曝光时间越短;
3、光圈: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相同的ISO与快门条件下,光圈越大画面也就会越亮;
4、ISO:感光度,感光数值越高接受的光量也就越多,在相同的光圈与快门条件下,画面会随着感亮度增加而明亮。相对的画面的噪点(颗粒感)也会增加。
我个人觉得,选数码相机主要选的就是“有效像素”。像素很大部分决定画质,当然除了像素外,镜头、感光元件、图像处理器和相机自身程序等,都是决定画质的原因。长焦数码相机具有加大光学变焦倍数,光学变焦备注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我之前做过一个攻略,查询对比了几款相机
1、富士XF10 ;价格不到3000;有效像素2400万、等效焦距28mm f2.8-16,视频4K;适合平时旅游,记录生活;内置滤镜,画质不错;但光线不好的时候不好对焦;
XF10体积小巧,重量仅为280克,拥有APS-C画幅和全新功能让它成为了智能手机用户升级拍摄和摄影爱好者的理想伴侣。XF10搭载APS-C尺寸传感器,不但照片质量出色,而且具有超宽动态范围。成像锐度清晰且分辨率高,能够充分满足各类摄影师的拍摄要求。采用18.5mmF2.8富士龙镜头(相当于35mm格式的28mm焦距),适合从风景到街拍的各类主题拍摄。集合了X系列相机的所有特点,简单易用的操控加上高清画质和各种创意拍摄选项,带来诸多精彩。XF10有诸多全新拍摄功能。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可以自动传输图像到智能手机;还增加了“街拍”功能,可以预设焦距和光圈为2M/F8或5M/F5.6。
以上,供你参考
4. 相机好不好怎么看,哪些配置决定它的好坏
一、外观因素。根据外形喜好确定外观形状,喜好小巧、携带方便就卡片机,喜好外形威武就选类似单反的。
二、技术参数。根据价位在同价位里选择参数更优的。
选数码相机最重要的参数有:
1、感光元件(CCD或CMOS)大小,成像质量重要参数,越大越好,成像越清晰,消费级DC一般从1/1.6--1/2.5英寸,全画幅单反36×24mm。
2、焦段范围,目前广角端最小可达24mm,越小拍摄范围越广;长焦端看光学变焦倍数,用光学变焦倍数×广角焦距=长焦端焦距,越大可以将远景拉得更近,目前消费级DC最大光学变焦倍数可达30倍。数码变焦是浮云。
3、最大光圈,越大弱光拍摄效果越好,背景虚化也好,目前最大可达1.8,小的一般为3.5,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4、像素,图片大小的参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人选相机只看像素,认为像素越高拍出的图片越清晰,其实像素与成像质量毫无关系,它只是图像大小的参数,像素高的图片大,如果你要放大幅的广告画、宣传画,就选高像素的,否则就不必追求像素,像素大反而占用存储空间大,普通用途5-6百万像素就够了,像素太高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其实现在1200像素的卡片机如果设置在600万像素,拍出的照片要优于1200万像素的照片(将图片都放大到100%对比下很明显)。
5、镜头品牌,镜头也是影响成像质量的重要部件,着名镜头品牌有:施耐德、莱卡、蔡司。
6、光学防抖,可以抵消部分抖动的影响,提高出片率。
7、快门时滞,快门时滞越短,相机连拍的速度越快。
三、品牌因素。比较有实力的品牌,单反顺序为佳能、尼康、宾得、sony。消费级相机不分顺序佳能、尼康、柯达、富士、松下、奥林巴斯、sony等。(这些品牌不能绝对的说那个更好,要看具体产品),另外三星的相机不要选,三星有些型号单看参数很诱人,但他的实际成像质量、可靠性都还有差距。
四、价格因素。在自己预定的价格范围内根据上面提到的外形、品牌、参数等预选几款自己喜欢的机器,然后去相关的论坛看看大家的评价与实际使用情况,从中筛选出性价比最高的。
5. 买数码相机主要看什么配置
挑选数码相机主要看什么参数配置?
一、先说选购相机机身的建议。
在选择相机机身的时候,很多人会忍不住听了商家的建议,改变主意买了套机,但是很多商家设置的套机套餐都是有一定技巧的,部分套机配置的镜头可能刚好满足我们使用,但是大部分的套机套餐带的镜头,往往是我们不太需要的。商家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利润价值最大化。
我们需要关注的相机参数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对焦系统、感光元件的大小、以及实际的成像像素、还要注意相机中影像处理器性能,以及相机中实际高感光能力表,就是我们说的感光度的最大数值可以调到多高,包括扩展参数,再比如现在很多相机有什么双核对焦、五轴防抖等;另外还有相机连拍速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这台相机的最大可连拍张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要拍摄一些高速运动物体的时候会很有用,比如拍鸟或体育摄影爱好者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补充一点,也是很多新手容易掉进的一个误区,因为商家会刻意的宣传推广相机的对焦点,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并不是对焦点多了就好,要重点了解相机的对焦系统,及对焦点覆盖的面积与对焦精度。比如我们常说的相位对焦、十字对焦点的数量与布局是什么样的。你可以让商家给你说明或是自己在网上搜索补课。
二、镜头的选择技巧。
在选购镜头时,需要了解到镜头的一些核心参数,如焦距、最大光圈、是否带有防抖功能;如果是女生用,就要考虑镜头的重量与相机的重量;另外如果你手臂无力,就建议购买带有防抖功能的镜头。
选择镜头时,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方向,比如你可能是喜欢拍风光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带有广角的镜头;如果你喜欢拍人像喜欢背景虚化的效果,那就考虑购买定焦大光圈,比如50mm、85mm、105mm的镜头,当然也可以买变焦长焦镜头。如果你对成像画质没有强迫症可以考虑F4恒定光圈镜头;如果喜欢追求高清刀锐,奶油柔化的画面素质那就需要考虑大光圈,比如我们常说的大三元类,或那种F1.4、F1.2类这样的镜头。
镜头的成像素质还有镜片的材质与光学设计有关,这个可以去好好研究一下镜头成像素质的曲线图,那个十分有用,可以很直观的帮我们了解镜头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包括变焦镜头中常的焦段的成像素质和能力。
三、对像素错误理解
相机中所描述的最高像素则是它所拍摄最大尺寸图片分辨率的长乘以宽。像素越高可裁切的画面余量也就越大,特别是当我们把图片压缩到正常观看的照片尺寸时,你就会发现照片的清晰度会变得更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照片的像素越高,就会对相机的图像处理器、以及对感光元件的高感能力、还有后期电脑的配置性能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这也是烧钱的开始。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老师建议不要过分贪恋高像素的真实原因。
6. 单反相机配置怎么看,主要看什么
一看机身,高端机身从型号就能看出来。高端机身的数字少,旗舰机器只有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比如Canon 1DX、Nikon D5,而入门级机器数字较多:Canon 1000D、Nikon 3300
入门机身没有单独的参数液晶屏,专业机身都有这个。肩屏的作用是在不开启主屏幕情况下查看并调节参数,这个小屏幕基本不耗电,我有一次忘了关机,开了一个月液晶屏还是显示着的,而电池电量几乎没有下降。
二看镜头,高端镜头的光圈较大,比如24-70 F2.8,而入门级镜头光圈较小。比如18-55 F3.5-5.6。高端镜头往往都有独特的识别标记。Canon的为红圈,Nikon则为金圈。
三、再好的器材。超过预算的,都是白搭,因为根本不会去买。所以,在符合预算的前提下,买最贵的器材就是最佳方案。
7. 单反镜头参数怎么看
导语: 刚入手单反的你会不会对单反上各种字母数字表示无能为力,我就和你说说那些是什么回事。
单反镜头参数怎么看
单反镜头上一定会有焦段、光圈、焦点这三个数据,但它们不会直接表面焦段光圈焦点多少多少,而是直接给数字字母,很多人一看就蒙圈了。其实要了解它们很简单,距离某单反镜头参数是“18-50mm、0.5m-无限(表达为横着的8字)、F2.8-3.5”,表示它的焦段为18-50mm,焦点为0.5米,在18mm广角端的最大光圈值是2.8,在50mm广角端最大光圈值是3.5。大部分品牌的单反镜头参数都是这样表示,如果有其他的字样,可以先看品牌说明书来了解。
其他参数信息
AF-S(指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DX(指尼康的APS画幅);G(指G镜头,一般不带光圈调节环的);ED(指超低色散镜片);VR(指镜头防抖)等。
就单反镜头来说,肯定是光圈值越大它的镜头质量就会越好,同等情况下大炮长焦价格最贵,广角次之,标准最便宜;恒定光圈也会比非恒定光圈值要好一些,但也有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有无有色散片、MACRO,制作材料是金属还是材料等等,都会影响到它的效果和价格。
此外在单反相机镜头中,比较重要的参数是相机的像素以及传感器尺寸,像素越大、传感器尺寸越大,价格肯定是会越贵;对焦速度、快门声音等参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像一般中等的单反镜头的对焦、快门等表现就非常好,对于拍摄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在购买的时候可以不考虑这两方面因素。
很多人喜欢一台相机买多个单反镜头配,可以随时更换并且展现新的效果,专业摄影师有这种习惯是没有问题,但如果普通人或摄影爱好者,就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了。
1 传感器,像素数并非唯一标准
传感器,无论CMOS还是CCD,都是相机得以数码化的核心部件。目前单反相机使用的传感器以CMOS为主。衡量CMOS等传感器的性能,像素数并非唯一标准。实际上除了像素数之外,更应该重视如高感、读取速度等方面的性能。优秀的高感表现可以让你记录某些极限状况下的影像,画质好坏且另说,能不能拍到最重要。
新型号的传感器往往极尽所能地改善信噪比
CMOS的性能对相机至关重要。CMOS本身的性能有信噪比和读取速度这两项比较重要的指标。我们知道无论CMOS也好,CCD也好,最基础的构成部分都是光电二极管,四个广电二极管组成一个像素,而光电二极管的转换效率与大小成非线性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面积越大的光电二极管转换效率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像素数的全幅传感器一般画质会好于APS-C或者更小画幅的。当然,为了小画幅高密度传感器的性能,厂商也不断改善,比如说尽量提高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或者扩大微透镜的面积提高开口率等等。今年来特别火爆的背照式传感器,也是为了增大开口率而做出的技术革新。
对于消费者来说,单纯关注像素数并非明智之举,应该统筹考虑。一般来说新一代的传感器肯定比旧型号的好,但是不少型号换代时仍然采用前代的传感器,这种最好就不要选了。
2 机身材质,是否一定要金属?
机身材质方面,单反相机中大概分成金属和工程塑料两大类。金属以镁合金或铝合金为多,至于胶片机时代常见的钛机身,数码时代就全然不曾出现过。镁合金具有重量轻、刚性高和具备电磁屏蔽效果的好处,因此基本成为中档以上单反机身和高级便携相机的标准用料。如果不差钱,尽量还是选金属机身的相机。而工程塑料则是入门级数码单反的常见选材,受预算限制的话,机身材质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镁合金机身的50D和塑料拖鞋机身的550D相比,其实还是550D更值得购买。
EOS 7D的镁合金机身
这两种不同材质实际上用以区分机身等级的成分更大,在成本上相差并不算太多。并不是说塑料就一定不好,专业胶片机EOS 1N就是塑料的,一样抗摔打,GLOCK手枪和AUG步枪的主要部件也大都是塑料。现代数码单反相机机身如果采用塑料制作,那么必然存在着钢制的中心框架用以安装CMOS和反光镜箱等主要组件,因此强度上也不成问题。入门级机身与高级机身的差别还是在各部件的密封和设计寿命方面更多一些。
D300s的镁合金机身
3 对焦系统,对焦点多的不一定好
现在入门级机型也基本配备多点自动对焦模块,5点、7点、9点都有,高端的甚至有11点、19点、或多达51点。但是对焦系统本身的好坏并不能单纯用点数的多少来形容。实际上5点已经足够应付业余摄影的需求了,更多点的自动对焦系统则是为了拍摄动体而设计出来的。
Multi-CAM 3500DX,尼康D300s用51点自动对焦单元
衡量对焦系统的指标其实很简单,一是快,二是准。这两个东西很难量化,但是从对焦系统的配置上可以推断,一般来说技术年代相近的对焦模块,十字对焦点肯定比一字对焦点更快更准。一个5点全十字的对焦系统和一个中央十字的9点自动对焦系统,肯定是前者的性能更好一些。
4 光学取景器,好坏如何衡量
光学取景器的性能是机身档次的硬指标,如果要宣称是专业级或准专业级,那么100%视野率和0.9x以上的放大倍率是跑不掉的,中档机身则常常是95%-98%左右的视野率和0.87x左右的放大倍率,入门级机身则基本没人关注这个问题
光学取景器看起来很小,但是设计上也颇费脑筋
光学取景器用起来是不是舒服,放大倍率占很大的比重,专业的取景器能让用户看到大而明亮的影像,100%的视野率则方便摄影师精确构图。入门级机器会使用五面镜来代替玻璃五棱镜,取景器较暗,且覆盖率和放大倍率都差强人意。所以,如果想选购中高端机器,那么关注光学取景器的性能就很有必要,如果只是选购入门级机型,那么这个指标不管也罢,尤其是现在单反都支持实时取景,光学取景器的作用在不断弱化。
5 LCD,除了像素数还要看色域
自从实时取景出现之后,单反相机的LCD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现在主流的LCD一般是3英寸92万像素点。
衡量LCD性能的,除了像素数之外,还有可视角度,这是指能在上下左右多大的角度里看清LCD,当然是越大越好,目前主流是170度。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色域,简单来说就是LCD能不能准确还原相机所拍下来的照片,色域太窄的LCD会出现回放照片时颜色不准的问题,目前主流水平大多在Adobe色域的96%左右。
作为附加功能,LCD如果能做成旋转的那就更好了。
6 电池,不是容量大就好
现在单反相机一般都标配锂电池,因此我们略去使用其他通用充电电池不说。理论上电池很容易衡量,容量越大越好,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容量越大续航力就越强的,这个跟机身设计也有关系。当年D200的电池容量就不小,但是续航上不去,原因恐怕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D200用的CCD上。
电池这东西其实没法选,因为机型标配,不是可选件,但是有多部相机或者准备买多部不同型号相机的朋友就要注意了,最好选择电池通用的型号,比如7d、5D2和60D电池相同,这样可以相互使用电池充电器等,大大简化后勤,也有利于出行和拍摄的安排。
8. 单反相机怎么选购啊,主要看哪些信息
挑选技巧:
一、量力而行。
在买任何一台相机之前,应先明确拍摄的主要用途,是随便玩玩还是专业需要,或者是高档的追求,同时要根据准备投入资金,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来选购相应价位的相机。一般用于拍摄家庭纪念照的,购买轻便傻瓜机即可。如果是摄影爱好与多种专门用途的拍照,就应该将专业单反相机作为选购重点了。如果决定购买专业单反机,一般先购买实惠的套机,然后再逐步配置更多的镜头和专业配件。
二、便于工作。
轻松上阵与全面多能,是摄影人都追求的工作状态,也是数码科技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从中我们可以总结两点数码相机的器材配备经验,一是机身轻巧,方便携带,二是镜头的变焦最少应在5倍以上,而且必须是光学变焦。
三、成像分辨率要高,“芯片”要大。
相对于普通人,专业人士有更高的要求,反映在图片质量上主要就看成像分辨率的高低和图像传感器的大小。在数码科技发展中,像素与图像传感器的提升非常突出,上千万的像素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将来还会不断的提升。
若想拍摄出来的照片精美漂亮,那么,所使用的数码相机成像分辨率越高越好,图像传感器越大越好。
如果是轻便机型,像素数不能低于800万,画质保证足以扩印7英寸的照片,如果是单反专业机型,其像素数不能低于1000万。
四、功能强大全面。
功能的多少和优劣,就意味着实际拍摄中相机可以应对和解决任务的能力范围和好坏,虽然相机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但从功能角度上看,越多越好,越强大越好。
数码相机的理想功能设置是:既有强大的自动化拍摄功能,可以实现快速拍摄,还要有各种手动操作模式,可以自主灵活的控制相机工作模式和设置,获得最佳摄影效果,当然,这样的相机价格往往也比较高。
9. 单反相机主要看哪些配置来辨别相机的低高端,还有镜头的选择,UV镜和不是UV的区别。
从外观来看,没有肩屏的单反相机一般价格都比较便宜。
从内在的参数来看,低端的单反相机的感光芯片比较小,同一个年份的产品,相同像素的情况下,感光芯片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在以前前胶片时代,快门速度也是决定机器价格的重要因素,不过进入数码时代后,快门速度与价格之间的差距变得很小了。
另外,品牌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徕卡、哈苏之类的机器价格一般都很贵!
镜头方面不同的厂家不一样,佳能镜头以带红圈镜头是代表最高的光学素质,宾得的星镜代表着宾得单反镜头的镜皇。
UV镜就是一块紫外线滤光镜,装上这个也可以对镜头起到一定的物理防护做用。有部分爱好者还会为了特殊效果而使用偏振镜、滤光镜……
摄影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10. 买单反相机要看哪几个方面
首先看品牌,是拍照多一点还是拍视频多一点,拍人像多还是拍风景多。其次看需求,如果是专业做拍摄,那就配置高一点,机身一定要好,可以搭配各种镜头。最后看价位,根据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进行选择。最后综合考虑选一款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机器,免得买了之后整天带着总感觉哪里不得劲儿。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