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承台梁一端外伸钢筋怎么配置
① 桩承台的钢筋笼和地梁的钢筋怎样放
承台和地梁结合在一起的,设计者把顶标高设为一样高,且地梁主钢筋是贯通承台钢筋笼,说明承台把地梁“吃”进去了。地梁的上层筋放在承台筋的下面,绑扎时交替进行。先帮承台四周、地梁、承台的上层筋。
高桩承台的承台底位于地面或冲刷线以上。部分桩身裸露在地面以上可节约桥墩的圬工数量,减少水下作业,施工较为方便。但是因为桩身外露部位没有土的弹性抗力作用,桩身内力和位移较大,稳定性相对低桩承台较差。
(1)桩基承台梁一端外伸钢筋怎么配置扩展阅读:
当混凝土结构物为柱状或者条状构件时,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构件接触空气的面底下配置钢筋。如果这个构件是独立的,我们把这个构件周边设置的钢筋预先制作好。
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底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翻出由下而上的压力较大,托动了钢筋笼上浮; 或由于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砼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混凝土在导管翻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预应力锚索地梁是由预应力锚索和地梁共同构成的一种新型支护体系。锚索通过张拉产生预应力,把钢绞线或高强钢丝固定于深部的地层中,从而达到被加固体稳定和限制其变形的目的。地梁则能将锚索端头的强大压力进行扩散传递,并有调整浅层岩土应力的作用。
② 桩基承台如何计算配筋
M=1/8qL^2,AS=M/fy rs h0。AS 是钢筋截面面积,ho 是梁的有效截面高都,一般梁高要减去保护层厚度,αS 和rs只是个计算参数,求αS是为了求rs,求rs是为了最后求AS有用。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防止砼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用拉筋联系。
桩基承台既要满足构造要求,也要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要求承台的尺寸和结构要求:形状:方、矩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最小宽度:≥50cm;最小厚度:≥30cm桩外缘距离承台边≥15cm。
边桩中心距离≥1.0D,即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桩嵌入承台,大桩≥10cm小桩≥5cm,钢筋伸入承台30d混凝土标号≥C15,采用Ⅱ级钢筋时,混凝土标号≥C20;保护层7cm,当设素混凝土垫层时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小。
(2)桩基承台梁一端外伸钢筋怎么配置扩展阅读
承台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联系梁。
(2)两桩承台,宜在其短边方向设置联系梁。
(3)有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承台,宜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
(4)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位于同一标高
(5)联系梁的主筋应按计算要求确定。
桩基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深基础形式。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较均匀的特点,在沿海以及软土地区,桩基应用比较广泛。桩承台的类型在平法图集16G101-3里是按形状分类的,可以分成矩形承台、三桩承台、六边承台,双柱联合承台等。
③ 桩基础承台钢筋介绍
说到桩基础承台钢筋?现阶段,我国对桩基础承台钢筋怎么规定?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达咨询小编梳理桩基础承台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
为了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桩基础承台相关内容,中达咨询梳理桩基础承台钢筋相关量情况,基本内容如下:
桩基础承台基本概况:
当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时,在群桩基础上将桩顶用钢筋混凝土平台或者平板连成整体基础,以承受其上荷载的机构,此结构名为桩承台。
桩基础承台钢筋施工基本要求:
1 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2 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3 预埋管线及铁活: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4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尺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5 绑砂浆垫块: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50mm,间隔1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④ 桩基的钢筋怎么布置了
钢筋常用的分类: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一)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二)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三)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
(四)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