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家用nas存储方案

家用nas存储方案

发布时间: 2023-02-07 18:26:36

⑴ 家用nas一般配多大的容量

家用nas现在初略分三个层次的:
第一:只是存储一般的个人文件、照片等等,选择两盘位的NAS(最大容量可以达到8T)为了数据的安全做个RAID1也还有4T的容量可以存储。
第二:如果你是家用NAS发烧友用记专用于影音这块,那最少得四个盘位16T(甚至更高盘位的nas)可选择RAID5,容量有12T;
第三:家用监控,这样存储量也是需求比较大,也得4个盘位的16T,可选择RAID5,容量有12T。
备注:目前nas都可以支持单块硬盘4T容量的。

⑵ 家用NAS中使用哪一种硬件RAID方案比较好

你就买两块硬盘要么raid0要么raid1。没得选啊。

如果你的数据不重要就raid0,重要就raid1。
我建议是不要组raid了,游戏电影等不重要的数据放在一个盘,视频照片等重要数据放在另外一个盘。此外对重要数据在其他机器或者移动硬盘上也做备份。
至于性能,红盘本身性能不差,先不考虑宽带传输速率,因为根本达不到硬盘或者内网速率。
千兆有线内网的理论传输速率是100M/S,实际速率理想状况时大约只能达到60M-70M。这个和硬盘稳定传输速率接近。无线千兆网肯定达不到硬盘传输速率。
所以家庭NAS使用raid个人认为意义不大。

⑶ 家庭入门级nas有必要用raid功能吗

不建议RAID:

1、这种设备系统性能相当一般,软RAID是要系统开销的,对CPU来说是雪上加霜;

2、RAID不是绝对安全的;

3、2盘位只能组R1和R2,利用空间有限,还会加重单个硬盘的负载量;

4、对重要数据自动按时备份,会比RAID方案更有价值。

家用NAS,不要组RAID!没有特殊需要,不要用存储池!

由于NAS目前对家用市场重视不足,系统更新后说实话没有什么新意。近期不少用户询问为什么家庭用户在使用NAS的时候,不要采用RAID和存储池呢?

家庭应用,不要用存储池,不要用RAID!不要用RAID1!不要用RAID5!不要用RAID6!重要的事情说n遍。由于RAID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系统可用性,保证部署在服务器上的业务系统在存储出现故障时,可以做到系统不下线,在线完成存储的修复。

虽然可以在某些层面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但在硬盘故障后做数据恢复时,后续问题会更多!一般家用2-8盘位居多,大多数会用RAID1和5。RAID5的安全性争议由来已久,那么RAID1呢?结论还是没有必要。以4盘位为例,文字模拟一下几种使用情况:

1、4块4T,组RAID5,获得12T空间,(注,RAID5和存储池需搭配使用)。

优点:存储空间连续,单文件夹即可存储12T内的资源。

缺点:磁盘性能会受到影响;在使用tr充当下载机的情况下,全盘24小时持续工作,损失全部硬盘寿命。

坏掉一块硬盘后;如果恢复RAID,根据使用空间和零碎文件的多少,大概需要1-4天的时间。由于4块硬盘一般同时购买又是同批次,1块硬盘由于读写过多导致故障时,其他3块磁盘的寿命也差不太多。

加上连续读写高发热,高震动,在这个情况下又要连续工作很久,如果这时候再有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或者遇到NAS硬件故障或者断电,数据就完蛋了。数据完全损毁。这个后果你可以承受的了吗?

2、4块4T,使用存储池,获得16T的连续存储空间。

故障后,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你损失掉了哪些数据。家用请直接Pass掉这种使用方式。

3、推荐的方式:

全部无脑使用静态磁盘分区 ,也有叫Basic分区的,QTS 4.3后叫静态卷,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没那么多花样和功能,每一块硬盘自成体系,还拥有最高的性能。建议先安装一块硬盘,把所有需要的APP装完之后,再安装其他的硬盘。并且,如果使用下载功能,请将下载目录设置在这块硬盘。

其他的硬盘,建立多个文件夹,仅用于存储数据。这样一来,不论是下载时,还是调用APP时,大多数情况,仅仅这一块硬盘在工作。其他的硬盘会处于休眠模式。

很多人又会问到NAS现在的系统就无法休眠,这个是什么情况。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我所认为的休眠模式,硬盘是无法读写的。在你访问其他盘上的共享目录时,可以明显听到磁盘的磁头有启动的声音,而且在这几秒的启动过程中,你是没办法访问这些数据的。

这也是硬盘的某种休眠方式,可以提高硬盘的寿命,减小整机功耗,都有积极的意义。至于数据的备份方式,非常简单。请使用系统自带的备份软件,混合型备份与同步中心,通过备份或者同步功能,来实现把数据存两份的功能。

⑷ 家庭云存储nas哪个最好

家庭云存储nas最好的是:极空间私有云 Z2S。

极空间私有云Z2S,共有2个硬盘位,最高可以存储40TB的文件,图片、视频、歌曲、文档通通都可以存放其中,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照片、视频和各种文件可以自动备份到Z2S的私有硬盘上,并可以自动同步多端设备的数据,而且相册可以AI自动整理分类,翻阅查找也更为方便。

优点

将工作的文件、资料存放在私有极空间Z2S上,不仅可以避免资料丢失,而且在电脑、手机上均可浏览、编辑,下班回家也不需要携带办公电脑,出差的时候,文件也可以直接从极空间Z2S上直接调取,也可以直接分享给同事、客户查阅,相比网络云等网盘,摆脱了限速的限制。身份证、银行卡等一些私密文件,可以加密保存更安全。

⑸ 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家庭云存储系统

简单的家庭云存储系统是为了个人或单个家庭使用而构建的,数据作为一种资源,保存在别人家的服务器上永远没有保存在自己家庭云存储系统安全,网络网盘或微云再好那是别人家的,最终解释权在人家手里,即使上传百G的东西,人家说关就可以关,而私有云是自己的,最终所有权在自己手里。

个人或家庭,搭建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案,每个家庭都可以有自己的NAS,而成本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都可以接受——NAS在一个LAN上占有自己的节点,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NAS集中管理和处理网络上的所有数据,可以有效降低总拥有成本,你家庭任何成员和任何设备(包括WP,安卓,苹果,笔记本等各种)都可以直接观看NAS硬盘上的视频,使用NAS上的数据。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NAS既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它的功能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云计算、云存储中的“云”。

⑹ 想要搭建一个家用NAS存储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存储空间不用说了,这是必须的。
1.跨平台文件共享,还有移动终端的访问,比如:windows,mac,安卓和ios。这是为了方便文件读取和分享,如果不支持跨平台的话毕竟有点不方便。
2.远程访问,相当于个人的云存储主机,在外面通过3g或者网络可以访问到家里的nas,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以及管理。
基本上满足这几个要求,就可以被称为最基本的家用nas了。
想达到要求也很简单,家里的网络支持,一台路由器,一台电脑。需要的软件:freenas(网上都有下,免费的nas系统)

样组建nas功能很少,而且功耗大。后期维护成本高。如果要长期使用的话,成本不亚于买一台成品nas。首先从维护难度来讲NAS其实也是一台继承CPU
linux的电脑这句话没错,但是NAS的linux操作系统是嵌入在DOM盘里,所以无论从稳定性和防病毒性来说都是绝佳的,还有NAS采用的
Linux系统是瘦系统,也就是说它剔除了用不到的功能来保证系统稳定性。
如果作为数据存储的话,不需要定期升级与维护,简单设定后就可以使用,
而且NAS也自带RAID功能,可以保证数据安全,而且数据备份功能做得非常完善,无论是近端备份(PC机备份至NAS)还是远端备份(备份至远端服务器
或NAS),都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设定就可以完成,非常易于维护,即使不太懂计算机也可以完成维护。
数据安全非常重要,访问权限控制之类的NAS也做得非常好。成品NAS基本上是免维护的。


且现在威联通的nas功能很强大,例如,通过QNAP HD Station,可以让威联通nas成为令人惊喜的多媒体播放器。安装免费的HD
Station,并通过HDMI将NAS连接至大屏幕电视,就可以轻松拥有绝佳视觉体验,享受众多影片、音乐和照片,通过大屏幕上网,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
遥控。享受高画质影音。

⑺ 仅需499元,便可组建家用NAS,海康G1 Master 体验分享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绝大多数的人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数据,其中相片,视频这类数据占据绝大多数,很多数据越积越多,还不舍的删除,往往很多用户会存入网盘。不过放在网盘真的不放心,像当年的360云盘,说关就关,很多用户来没来得及下载里面的资料数据就给清空了。现在存活的还有网络云盘,不过空间是有限的,上传下载还需要购买会员才能达到理想的传输速度,当然还有这数据资料泄露的风险。出于种种的考虑,现在人们更加偏向于NAS私有云 这类设备。云存储的优势在于可扩展性、场外管理、快速部署,以及较低的前期成本,这些优势逐渐被企业和个人用户所认可。

目前NAS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购买成品的NAS设备,另一种是自己买硬件组装,再刷专门的NAS系统。前者适合入门级 个人、家庭用户,后者适合喜欢折腾的极客玩家。今天笔者就带来一款刚刚上市的NAS产品~海康存储G1 Master ,它不仅支持远程下载,多设备登录,还可以自动备份,而且它的价格非常的亲 民。

下面的时间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简单开箱:

它的包装采用了全黑色的纸盒,封面有着这款海康G1 Master的外观图,看上去非常的小巧,金属质感很强,外观图上面的G1格外显眼。

由于是众筹的产品,打开产品便会看到一张写着感谢米粉的卡纸,瞬间感到非常的温馨。在卡纸的下面是配件盒,在配件盒的下面便是海康G1 Master的主机。

我们直接上全家福吧,我们可以看到最大个的便是海康G1 Master的主机了,配件方面为用户准备了一个电源适配器,一根网线。再就是一份说明书,上面详细介绍了相关的使用方法,使用前一定要先阅读下再上手。简单开完箱,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看下这款海康G1 Master的细节部分。

细节展示:

这款海康G1 Master的机身尺寸为:206x148x47(mm),大小跟一本厚厚的大辞典差不多。它的机身采用的是6系铝合金材质和塑料材质拼装组成。上盖为铝合金,下盖为塑料,既保证了散热效果,还减轻了机身的自重。

之前了解过海康的MAGE 10产品,自带硬盘不支持自行拆换,外观更像是一本书,立式摆放。而这款 G1 Master作为海康存储旗下的最新系列,不再延续以往的外观设计,而是采用了平卧式的摆放。机身正面有着使用激光镭射的HIKSEMI 品牌logo,辨识度很高。

机身的左右两侧均采用了斜形的格栅设计,左侧为出风口,右侧为进风口。出风口在色彩搭配上还是花了点心思的,采用黄黑色搭配,左侧为了迎合右侧,将电源开关设计成了黄色。而右侧不仅仅是进风口,这里还是硬盘仓的位置,黄色的区域便是硬盘仓的卡扣舱门。

这款海康G1 Master的I/O区域位于机身的背面,这里是将铝合金外壳做了个镂空设计,呈现一个不规则的形状,正好跟铝合金外壳与塑料外壳契合的地方相呼应,将几何线条运用的淋漓尽致。

都有哪些接口呢?从左至右分别是:12V的DC电源插口,千兆自适应RJ45有线网接口 ,USB 3.0 接口,Type-C接口 ,再就是Reset重置口。其中USB 3.0 接口和Type-C接口可以用来扩展外接设备,比如移动硬盘,U盘等。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支持 接入UPS电源箱,在家中停电时也能很好地保护硬盘,从而降低数据损失风险。

再来看机身的底部,全平面的设计,中间是产品的铭牌,四个角的位置设计了防滑脚垫,放在做面是非常平稳的。而且在工作时,还能抵消硬盘转动时的轻微震动。

接下来我再说一下如何安装用硬盘吧。前面说到右侧黄色区域就是硬盘仓门,卡扣式设计,将手指拨动卡扣开关便可将硬盘托拉出来。这款硬盘托是支持3.5寸硬盘和2.5寸硬盘 的 固态硬盘的, 方便 用户选择。

将硬盘托左右两侧的快装条 拆 掉,将硬盘卡进硬盘托,再将快装条卡进硬盘两侧的螺丝孔内即可安装完成,非常的简单。装完硬盘后,再将硬盘卡进主机内部,就完成大半的工作!接下来就通电体验一下吧!

体验分享:

官方推荐希捷酷狼硬盘,此次我选择的是4T硬盘。 熟悉希捷的用户都知道,酷狼系列是NAS专用盘,具有运行稳定,寿命长,静音等特点,深受用户的青睐。当然家中其他系列的硬盘也是可以用的。最大可支持8TB容量的硬盘,对于家庭使用的话,足够了。

海康G1 Master核心硬件方面,搭载了一颗四核心的处理器,主频为1.4GHz ,它的芯片AI运算能力为0.75TOPS,相比于自家其他系列产品,运算能力提升25% ,大大增强了照片的识别能力,以及空间容量的合理优化。

海康G1 Master没有设计传统常见的LED指示灯,而是在前面板下边缘处,设计了一条较长的灯带。硬盘没有激活的情况下呈现红光,当激活正常使用是,便会呈现黄光,便于用户分辨其状态。

将设备通电后,我们这个时候就需要扫描说明书上面的二维码下载相关的软件了,它的这款软件叫做 “海康智存” 。进入软件之后会有相关的连接设备的教程引导,最傻瓜的方式就是点击开始搜索,它会自动地找到设备。

进入软件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格式化硬盘,才能正常使用。4T的硬盘格式化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格式完成后,所有功能便可以正常使用了。在存储管理里面可以看到4T的硬盘容量,实际只有3.6T,在合理的范围内。笔者将手机内的所有照片上传后采用了1.9G,简直是九牛一毛。

我们先看下软件界面和功能的分布。首页的上方常用功能的快捷键,主要包括了照片,视频,宝宝相册,通讯录同步,视频监控,离线下载等。下方有三个分类,分别是首页,文件和我的。点击照片,便会进入所有照片的预览页,这里可以按照时光轴查看,也可以根据人脸 ,地点来查看。

在智能生活一栏中,点击更多便可以安装多款常用的软件,实现功能扩展,除了已有的宝宝相册,通讯录同步外,用户还可以添加网络网盘,玩物下载,离线下载等等。

此外,它还有照片,视频等资源的分享功能,在预览照片的界面下,点击左下角的分享功能便可以分享到微信,QQ,朋友圈等平台,还可以直接分享链接和海报。这下可好了,完全可以替代网盘之类的了。

在文件中可以查看我的备份,下载的文件以及单独上传的文件。安装网络云盘后,登录账号便可以将网络云盘里面的资料下载到G1 Master 里面了,而且还单独设置了一个文件夹,找寻起来也比较的方便。

而在我的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针对该设备的一些设置和管理。比如设备状态选项里,我们可以看到设备的CPU和内存的使用率,上传和下载的速率,以及设备的当前的运行温度,风扇转速等,非常的全面。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支持Samba,AFP以及DLNA三种区域网共享模式,我家用的是小米电视,用了Samba模式,这样NAS里面的影视资源就可以直接在电视那边观看了,不用在使用U盘来回的粘贴复制观看了,省心不少。

海康G1 Master除了支持手机移动端APP外,它还支持电脑PC端,不过需要通过手机端获取下载链接进行下载,这一点我倒是觉得增加了不少的安全性,只有有这款设备的用户才知道在哪里下载桌面版的。

桌面版的功能 相对 要简单一些,软件的界面也非常的简洁。主要包括了:我的空间,共享空间,加密空间,我的分享以及传输列表,还有一个简单的工具箱。

在我的空间里面,可以查看备份的文件,以及下载的文件。以我的备份文件为例,点开之后,便可以查看手机端所有备份的图片文件了,这里将所有的照片,按照拍摄的时间创建了单独的文件夹,找寻起来也更加的方便。如果靠人工分类的话,是一件很头疼、很费时的事情。

在电脑端,同样支持文件分享,提供了1天,7天以及永久分享,创建好链接后,便可以分享给想要分享的亲朋好友了。在我的分享中,还可以查看每个文件的分享详情,当然用户也可以取消分享。

笔者平时喜欢在电视上面看一些影片,电脑下载好了复制到U盘里面,在插入电视,这样才能观看,过程还是有点麻烦的。前面说到开启局域网共享后,将影片上传到这个共享空间,便可以在同一局域网的电视端查看播放了,简单多了。

顺便测试了一下局域网的传输速度,可以看到上传的速度是112.3MB/s ,而且传输非常的稳定,一部2.4G左右的影片,十几秒钟就上传完了,由此可见海康G1 Master是完全可以跑满千兆网络的。

它还有一个专属的私密空间,初次使用是需要设置加密密码的,可以将一些涉及隐私的照片,视频,以及重要的资料等放在里面,这可比放在网盘安全多了,而且上传下载还方便,还没有泄露的风险。目前来看电脑端的功能的比较单一,相比手机端少了很多的实用功能和插件,后续应该会通过软件的更新来逐步完善。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这款海康 存储 G1 Master的使用分享,不知道大家喜欢这款NAS云存储设备吗?最后我再简单总结几句吧。

写在最后:

关于售价,单设备不含硬盘的售价仅为499元,在NAS阵营中,这样的价格也是真香了,配个硬盘就可以组建家用NAS了,把数据存在家中不是更好吗。

⑻ 再用网盘你就out了!购入西数红盘+威联通NAS,打造家庭数据中心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而组成互联网的重要元素,就是数据。这个数据,包含了音频数据、视频数据、文档、信息等多方面,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照片、视频、电影、音乐等等。受限于网盘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越来越多的人,选购NAS(数据存储器)作为家用的数据存储中心。NAS即可连接网络随时访问,同时也可以作为本地存储快速读取,可以说是当前最易用、成本也最低的家用存储中心。

我刚刚入手了一组NAS,西数红盘+威联通NAS存储器。作为西数的忠粉,我对自己组合的这款NAS存储器期望很大。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外观篇 | 经典红盘加持,组成强悍数据中心

熟悉NAS的人都知道,西数的红盘,专为NAS存储打造,所以在选择上面不必费心,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容量即可。而威联通NAS存储器为4盘位,我选择的是4个8TB的西数红盘。下面,先来看看这个组合的外观设计。

四盘位的威联通NAS存储器TS-428(以下简称威联通NAS存储器),体积不大,整体白色的外观设计,比较精致。

威联通NAS存储器的做工很精致,正面可以看到右侧为盘位,而左侧指示灯和按键,并且用了金色进行区分。

左侧除了上部的指示灯之外,设计了开关机按键、一键备份按键和USB 3.0接口,工作状态一目了然。

客观来说,四盘位我认为家用是非常合适的,无论是从硬件花费还是从实用性角度来说都很合适。

盘位默认支持的是3.5英寸的硬盘,放置非常便捷,上手完全无难度。

内部,可以看到威联通NAS存储器配置的静音风扇位于存储器的后部。作为日常24小时连续工作的产品,强力而且能够保持静音的风扇,必不可少。

威联通NAS存储器的接口,大部分设计在了背面。接口非常丰富,而且包括双千兆网口的配置,都是比较厚道的。

为了便于稳妥的放置在桌面上,威联通NAS存储器在底部设计了4个硅胶垫。

看完了威联通NAS存储器的基本外观设计,我们来看看,最经典的WD Red 硬盘(以下简称西数红盘)。上文也说到,其实西数的硬盘分为很多种类,虽然同为存储媒介,但是侧重点不同。而西数红盘,是一款注重NAS兼容的硬盘,采用NASware3.0的高级技术,专为最佳 NAS兼容性而打造。

西数红盘的外观非常精致,作为最知名的硬盘品牌之一,西数红盘给人一种非常成熟的感觉。

西数红盘拥有3.5英寸和2.5英寸可供选择,容量更是分为了1-10T可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本次我购买的是8T容量的硬盘。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数专为NAS打造的硬盘,西数红盘的接口为SATA 6 Gb/S,为高速传输提供了硬件保障。

同时,这款西数红盘也提供了256M的缓存;作为一款专为NAS打造的硬盘,可以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使用。

西数红盘和威联通NAS存储器的装配没有任何难度,直接放入盘位即可开启工作。即便是新手,也没有什么上手的难度。

装配完成,威联通NAS存储器就可以正式开启工作了。

实际上,除了本身威联通NAS存储器在外观上设计的比较漂亮之外,我认为西数红盘,是最大的亮点。作为NAS,西数红盘是专门打造的,提高了兼容性、集成度、可升级能力和可靠性的硬盘,再合适不过了。

设置 | 官网说明细致,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因为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威联通的NAS,所以上手之前,我是计划详细的研究下软件的应用和设置。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却发现完全没有必要去做过多的准备工作,因为,威联通NAS的适配软件非常强大,而设置指引更是一步步的非常细致。

下载官方软件Qfinder Pro,就会出现设置指引界面,非常的快捷。总结来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Qfinder Pro扫描发现NAS => 首次安装跳转浏览器进行初始化设置 => 设置管理员密码/时间/网络配置 => 下载安装新固件。

所有的设置都会有对应的详细说明,几乎就是一个自动化的配置过程,完全没有上手难度。

然后,按照向导提示进行配置,选择所有4个机械硬盘,组建RAID1磁盘阵列。

RAID1磁盘阵列组建完成,还需要继续进行分区设置;选择厚卷类型,可以看到存储池已经设置完毕,非常快捷。

而在存储/快照的管理界面,还可以看到容量、使用率等更多的数据。

设置好了之后,再回过头,看一下网页的设置中心。

大模块化的功能表设计,分类比较明确,可以快速的开启自己所需要的功能。

日常使用的,基本就是两个最重要的功能:一个是文件管理功能,可以快速的根据文件夹,来访问NAS数据中心,并对存储的文件进行快速的管理。

另外一个,就是比较丰富的APP中心。

实际上,虽然我将威联通NAS存储器作为家中的多媒体存储中西,但是威联通NAS存储器的功能,却不是仅仅局限于存储和快速访问,而是可以通过APP进行更多的功能扩充。

使用 | 快捷备份,快速访问,安全的家庭数据中心

实际上,我对太深入的功能,也没有深入研究。我日常使用最多的,还是存储、备份、远程访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经常出差,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需要自己电脑里面的一些资料,但是没有携带自己的电脑,就会非常麻烦,几乎没办法解决。

不过,有了威联通NAS存储器,这样的问题就一起不复返了!

1)数据随时上传

在Qfinder Pro的首页,就是影音上传的工具,直接可以在首页上面选择文件上传。

非常快捷,自己的文件,可以快速的上传,以便随时访问,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小心错删;而西数红盘+威联通NAS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完全不必担心任何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

如果嫌麻烦,还可以直接映射一个硬盘,这样可以直接复制文件到硬盘里面,很像是给自己的PC加了一个本地硬盘一样,复制黏贴更简单。

2)数据自动同步

使用Qsync软件,就可以实现自动备份的功能啦!

这其中,可以看到设备管理的界面,所有已经连接威联通NAS存储器的设备,都可以进行查看和管理,并可以直接取消连接,避免设备遗失的时候会导致威联通NAS存储器的数据不安全。

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动备份的文件夹,这样一来,文件夹中的文件,就可以自动的被分到NAS里面。

可以随时的看到已经使用的空间大小,以及剩余的空间。实际上,有这样大的硬盘存储空间,完全可以忽略空间不足的问题。

3)远程访问

这个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下载CloudLink云连通软件,就可以实现远程访问了。

登陆之后,可以看到所有的威联通NAS存储器的文件夹,可以进行多项操作。

下载速度就不再测试了,因为,这个主要受限于你所处的环境带宽是多少。

4)数据快照备份,再也不用担心丢失

除了上述的功能,威联通NAS存储器拥有强大的快照功能,可以将创建数据快照,理论上面来说,数据会保证永远不会消失。

其实,上文也说到,威联通NAS存储器的功能,远不止这些。不过,对于我而言,数据的自动备份、随时访问,是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

总结 | 高颜值,易使用的家庭数据中心

总结来说,我认为西数红盘+威联通NAS存储器,是一组简洁易用的组合。

西数红盘作为专业的NAS用盘,整体来说就是很专业,可以保证7*24小时的不间断使用。而威联通NAS存储器,则是提供了数据备份和传输的载体,可谓强强联合。浩瀚的存储空间,真正是一劳永逸的家庭数据中心,值得拥有!

⑼ 如何DIY一台高性价比的NAS个人云存储

家用NAS,不需要很高的配置,其实可以用一台性能较低的旧电脑进行改造,其关键在于四点:

  1. 稳定的运行。因为需要常年不关机,所以我们需要发热量不大的CPU,不需要显卡(甚至不装任何显卡驱动,使用默认的VGA模式就可以),家中如果有在性能上淘汰的电脑,尚能稳定运行的,就可以作为基础。系统方面,应该选择稳定性更好的windows server系统,而不是普通的windows系统。

  2. 流畅的网络。因为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大量的数据,在当前宽带中国的大环境下,一个千兆级别的网卡是必备品。老电脑如果主板自带千兆网卡,也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要采购一个新的千兆网卡安装上了。

  3. 海量的存储。普通PC电脑的硬盘供电口较少,一般只有3个,接3个3T硬盘的话,一般可以满足家用需要了。这是从性价比进行考虑,目前3T硬盘的容价比最高,1T200元。如果9T不够用,就要考虑服务器电源了,当时价格不是一般的贵,性价比缺失。

  4. 易用的软件。硬件准备好了以后就需要实现NAS功能的软件了。从易用角度考虑,不推荐专业软件,配置和使用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推荐使用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盘作为载体。比如:网络网盘,360网盘,乐视网盘等等,都是有很大容量的,部分网盘甚至是没有空间限制的,而且都是多平台的。只要把资料分类上传到网盘上,就可以在移动端下载使用了,视频文件更是可以在线看。

PS1:家中使用的话,就把硬盘上的资料进行共享或者高级一些的映射网络驱动器(很容易能查到教程的,推荐),就可以随意使用了。

PS2:如果文档类的小文件比较多,经常移动办公,可以使用金山快盘,文件是同时保存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本地修改保存后自动上传,比较方便。缺点是容量小,但是很容易就能弄到1T左右,文档类的足够了。

热点内容
java怎么导入jar 发布:2025-07-15 07:22:02 浏览:394
雷蛇键盘配置文件怎么设置完整视频 发布:2025-07-15 07:20:31 浏览:409
存储器1b 发布:2025-07-15 07:09:03 浏览:975
雷电共享存储 发布:2025-07-15 07:09:02 浏览:59
威纶通反编译后字体变大了 发布:2025-07-15 07:08:56 浏览:713
传真机有传真文稿存储 发布:2025-07-15 06:44:06 浏览:125
当前网页的脚本发生错误 发布:2025-07-15 06:44:03 浏览:981
ps笔刷是哪个文件夹 发布:2025-07-15 06:43:29 浏览:334
座机服务器是什么 发布:2025-07-15 06:26:36 浏览:601
php判断是否数字 发布:2025-07-15 06:26:32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