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城市植物配置有哪些

城市植物配置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2-11 22:56:34

㈠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的配置有几种形式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要以满足植物生态要求为主,形式主要有:
1、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
适地适树
2、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
3、应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如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4、总体艺术布局上也应协调。根据局部环境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㈡ 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 35% 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 70% ,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 30% 以内。

一个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是要必须认真思考的。立体垂直绿化从长远来看也是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但对于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

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

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①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4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合理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现在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红色块为红叶小檗等;绿色块有水腊、榆树等;也可用草花搭配成各种色块。

②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松配雪景。”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另外注意整个小的色相变化,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③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控制,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才能互相协调。对于每个组合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

㈢ 城市街道植物的景观配置模式

城市街道植物的景观配置模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城市街道植物的景观配置模式有哪些,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城市街道植物的景观配置模式,希望对大家有用。

1、自然式

自然式是根据地形与环境来模拟自然景色的绿化模式,从植物的配置到活动空间的组织、地形的处理等都以自然手法来组织,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自然式植物配置,一方面讲究树木花卉的四时生态,植物的自然形象与建筑、山、水的配合关系一另一方面则追求大的空间内容与色彩的变化,强调整体的景观效果。沿街在一定宽度内布置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具有高低、浓淡、疏密和各种形体变化的自然树丛,注重植物层次、色彩与地形的运用,形成变化较多的景观轮廓与层次,在四季之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增强街道的空间变化。

2、规则式

规则式是指有规律的布置植物,或以某种规则的图案重复出现,注重于装饰性的景观效果,对线形注重连续性,对景观的组织强调动态与秩序的变化。适合城市交通性街道的园林植物布置,因为绿化空间成带状,因此能使街道园林植物景观井然有序,而且有规律的、简洁的绿化模式能满足 交通性街道安全、快捷的交通要求。

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形式多为常绿植物、乔术、灌木与花卉的交替使用,形成段落式、层次式、色彩式的组合。修剪的各类植物在规则式的街道园林植物景观中.常常表现出庄重、典雅与宏大的气质。植物的'高,低层次的组合,往往使规则式街道植物景观的景观效果对比鲜明,色彩的搭配更为醒目,成为城市街道景观的地域性标志。在规则式的布局中,小品等景观构筑物,也以秩序组合并加以点缀,同街道园林植物景观取得统一,并融为一体。

3、混合式

混合式是指布局注重自然与规则的统一与分离,在统一之中求得共融性,分离之中求得对比。因混合式兼具自然式与规则式两者的特点,所以变化较多,在景观中注重点的秩序组成。混合式的空间构成,在点的变化中形成多样的统一,同观者之间的距离可更近一些。它不强调景观的连续性,更多的是注重个性的变化。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混合式的手法较多地应用于城市街道绿化景观变化丰富的区域。

4、密林式

密林式街道两侧主要布置乔木、灌木、常绿树和地坡形成的浓密的树林。竖向层次丰富,街道空间有明确的方向性,行人与汽车走入其间如入森林之内。密林式街道植物景观一般适合于路侧有较宽绿地,且又遮蔽的路段。两侧树木枝叶繁茂,不易看到周围其他的景物。如果是自然式种植,则比较适应现状地形,可结合丘陵、河湖布置。采取成行成排整齐种植时,若将地形整齐,则能使景象庄重。

5、简易式

简易式指在街道两侧各种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形式,在街道植物景观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形式。简易式适合于以步行为主的、人流量大、停驻时间较长的空间,如生活性街道和步行商业街。

6、多层式

沿路两侧布置多行落叶乔木、常绿树、灌木和绿篱,形成高低不同,色彩各异的层次。特别是常绿树和花灌木能显露观赏的特色,行进在路中可产生整齐中富于变化的感受。在用地上可根据层次的多少安排相应的面积。多层式不仅在景观上起到美化街道环境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

㈣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与植物配置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与植物配置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随我探讨如何选择好道路绿化树种,才能充分展现城市道路绿化的效果及功能,从而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

1、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

1.1 交通组织及安全功能

绿化具有分隔空间的功能,在车行道之间、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等处绿化,分隔道路平面,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可以利用树木进行视线引导,在交通岛和道路最小半径或通视性较差、对行车安全不利的曲线外侧等处栽植树木作标志进行指示性诱导,在互通式立交的进、出匝道附近用树木作标志进行分、合流诱导,可使视线集中,有助于加强公路的轮廓、连续和方向性。另外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可阻挡对行车辆的眩光及防止汽车闯过中央分隔带驶入对向车道,保证行车安全。

1.2 生态美化功能

在道路两旁栽植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污染、阻隔噪音,植物可以降解有机、无机污染物,净化小气候,并且吸收强光、反射光对行人及驾驶员的辐射。道路种植时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2、城市道路绿化配置原则

2.1 景观游憩型干道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种植一些比较高大的乔木,如国槐、银杏等,在林下配置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在绿地内设置小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2 防护型干道

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圆柏、国槐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2.3 园林绿地内道路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的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上(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已显自由生动。园林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绿化常常代表绿地的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引人入胜,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小路则是供游人在宁静的休息区中漫步,一般宽仅1~1.5m。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应以自然式为宜。在视觉上应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等,游人沿路散步可以经过大草坪,也可以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

3、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基本要求

3.1 乔木的选择

乔木是道路绿化的重要材料,选择合适的树种也是绿化效果好坏的关键。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乡土树种或者是经过长期人工驯化的能够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树种;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繁殖容易,移植后易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4)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 (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秋季最好叶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

(5)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叶片紧密,有浓荫;

(6)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3.2 灌木的选择

灌木作为道路绿化的主要点缀材料,主要栽植于分车带、人行道或者是在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具有分隔空间,为道路增加色彩感,点缀环境等作用。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灌木的地理以及空间的适合性;

(2)枝型优美,花期长,分蘖较短;

(3)易繁殖,便于管理,具有较强抗灰尘、噪音等能力;

(4)季相分明,色彩鲜艳,

3.3 地被植物的选择

地被植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水分,土壤等情况选择生长良好,病虫害少,对污染抗性强易于管理的地被植物。华阴市地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宜选择季冷性草坪作为地被。

3.4 草本花卉的选择

对于花卉多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但是大多数的.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适合做点缀,不宜大面积的使用。华阴是荷花、月季之乡,每年夏天,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摆放在街头,特别漂亮。

4、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4.1 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在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子在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叶片紧密,有浓荫。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4.2 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薇、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4.3 地被植物的选择

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至关重要。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4.4 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1、2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5、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5.1 片面强调绿化景观,忽视道路绿化的交通组织功能

在人行道上栽植柱形、球形等各种艺术造型的植物,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视线;在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高大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在交通安全岛上,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5.2 忽视了绿化植物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之间的矛盾

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种植巨尾桉等高大速生树种,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在大风或台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5.3 不够重视乡土树种

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忽视乡土树种的适应性,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绿化的整体效果。

5.4 树种结构较为单调

许多城市在植物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树种不够多样化,极易互相传染病虫害,同时,也缺乏层次感和色彩搭配,无法充分展现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

;

㈤ 城市景观植物有哪些种类

景观常用植物都有哪些种类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河南桧、西安桧、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唐山市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蔽、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3.地被植物的选择。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4. 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二、道路的植物配置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1.整齐式园林行道树。此种类型,植物配置形式有:(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2)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 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2.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林荫路(具有一定宽度又与街道平行的带状绿地,其作用与街头绿地相似,有时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对较密集的一侧,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不必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这种形式在各个城市较为普遍。

㈥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有哪些主要生态学原则

一、生态学原则
植物是唯一一个具有生命的造景要素,它的生长必须给予必要的土壤、水分、空气、光照等自然条件,否则将无法生存。因此,植物配置首先要保证其成活,才能实现其各种功能和效益。
(一)地域性

(二)适地适树

(三)物种多样性

(四)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二、生态效益

(一)满足人类心理需要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改善空气质量

(四)防治噪音

(五)调节城市小气候

㈦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北方常见树种

对于景观园林设计来说,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北方城市里面常见的树种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 01

    红叶李,首先的应该是红叶李,这种植物观赏程度更,更重要的是它的适应能力很好,并且也不是非常珍贵的品种,种植起来比较简单,如今在学校和公园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 02

    香枫,由于香枫的叶子看上去十分独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秋天的时候,树叶全部呈现出红火的样子,观赏价值非常高。

  • 03

    樱花,如今在很多景观园林的建设中,樱花也是非常不错的植物,特别是日本的晚樱,看上去花束并没有那么大,不过足以给视觉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 04

    柳树,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能见到柳树的身影,确实它种植起来没有那么麻烦,适应能力也强,特别是种植在滨河旁边,看上去特别不错,还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

㈧ 城市道路路边花坛中种植的绿化植物一般有哪些

草本花卉:如天竺葵、球根秋海棠、风信子、郁金香、菊仡、金盏菊、石竹、一串红、旱金莲、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花、全鱼草、雏菊、羽衣甘蓝、翠菊、千日红、含羞草、紫茉莉、虞美人、美人蕉、萱草、鸢尾、芍药、葱兰等。

草坪与地被植物:常用的有天鹅绒草、酢浆草、虎耳草等。

灌木和小乔木:红枫、小檗、南天竹、紫薇、木槿、贴梗海棠、腊梅、月季、玫瑰、山茶、桂花、牡丹、结香、平枝枸子、八角金盘、金钟花、栀子、金丝桃、八仙花、迎春花、棣棠、拍杞、石榴、六月雪、荚迷等。

藤本植物:如洋常春藤、茑萝、牵牛花、紫藤、木香、凌霄、蔓蔷薇、金银花、常绿油麻藤等。

㈨ 居住区最适合配置的植物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居住区绿化景观植物配置

(1)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

①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白蜡、栾树、元宝枫、柿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常绿乔木:白皮松、雪松、华山松、蜀桧、侧柏、油松、洒金柏。

②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鸡麻、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金银木、麻叶锈线菊、棣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猬实、太平花、珍珠梅、红叶小檗、铺地柏、紫穗槐。适合于林缘或疏

㈩ 环境设计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

环境设计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环境设计才能得到充分表现。那么环境设计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1植物颜色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2植物大小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植物大小是一个具有变化特性的要素。

3植物形状与形态

植物形状具有更多美化效果。植物可以带给园林景观丰富自然的形态,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有些植物跟别的植物很难搭配,适宜单独配置,比如说垂柳,这与垂柳比较特殊的形态有关;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别的植物搭配,如大多数松树,草类等。植物在形态要素上不仅要协调,还要有变化,但变化最好是采用渐变方式,剧烈的变化,除非有足够的空间间隔,否则会导致不协调。

4线条

关于几何线条的形状,与其作为一种植物要素特征来解释,还不如说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

直线表现强烈的方向性、运动性,因此人们常用竖直或水平线状的植物群植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有趣点。曲线使景观带有更多自然、温和,飘逸的效果。不规则直线会使作品显得精力十足。需要说明的是,直线更多地用于建筑之中,如路基、步道,通道等。

5质地

质地为植物外在所具有的粗糙或精细表象和整体气质的综合,它是植物大小、表面视觉、叶、枝形态等要素的综合表现。

一般来说,粗糙的质地易于察觉,能够远距离施加视觉影响,而细致的质地不宜远距离察觉,因为它容易混入背景之中。

落叶植物质地随季节而变,而常绿植物全年质地基本相似。质地过度一般会导致单调,可以通过变化获得,但须避免过多的变化,变化最好采用渐变方式。


;
热点内容
为什么把文件拖不进ftp 发布:2025-07-14 14:52:45 浏览:678
vod存储位置不存在 发布:2025-07-14 14:49:28 浏览:194
怎么清理uc浏览缓存 发布:2025-07-14 14:44:34 浏览:13
打开linux端口号 发布:2025-07-14 14:37:27 浏览:168
高防云服务器妙解 发布:2025-07-14 14:34:01 浏览:630
苹果怎么设置信息密码 发布:2025-07-14 14:23:44 浏览:990
java输入多行 发布:2025-07-14 13:59:05 浏览:110
asp数据库下载 发布:2025-07-14 13:30:36 浏览:219
shell脚本多判断条件 发布:2025-07-14 13:26:16 浏览:177
微信php开发框架 发布:2025-07-14 13:24:52 浏览: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