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云存储评测

云存储评测

发布时间: 2023-02-14 00:47:10

❶ 人人会用的数据管理大师——群晖DS218+NAS评测

作为一款双盘位NAS,群晖DS218+是一款面向个人及家庭用户、以及IT爱好者的设备,除了满足存储这些用户的存储需求外,还为这款设备提供了加密功能及全新的文件系统,不仅能守护用户的数据安全,也因采用全新的文件系统,为用户带来高效易用的备份功能。目前这款NAS的DSM系统版本为6.2.2,群晖也为这款设备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接下来就来体验一下这款产品。

群晖DS218+产品图赏

群晖DS218+为牛皮纸盒包装,非常简约。在盒子正面左下方有群晖logo和产品所属系列“DISK STATION”字样。在右上方为一张贴纸,指明产品型号以及正面外观,下方黑色部分还有产品特性。

包装背面主要就是右上方和下方的两张贴纸,都标注了产品的具体参数等信息。虽然是双盘位设计,但是DS218+采用的是英特尔赛扬双核处理器,标注的基础频率为2.0GHz,最大睿频为2.5GHz。

群晖DS218+只包含基础的附件,一根电源线及外置电源,一根网线、一包螺丝、一根网线以及中英文两本快速上手指南。

DS218+的正面设计非常简洁。正面是一块盖板,打开后就可看到硬盘托架和插槽。在右上方有四个指示灯。右下方有一个USB 3.0接口,一个开关键。左下方为型号。

四个指示灯为状态、有线网络、硬盘1及硬盘2指示灯

下方有一个USB 3.0接口以及开关键

右侧有镂空设计的“Synology”logo,可以增强散热

在左侧同样有镂空设计的“Synology”字样

后侧有一个直径为9厘米的风扇,在下方有一些接口

后侧接口为双USB 3.0接口、RJ45千兆网络接口。下方一个e-SATA接口,同时有一个防盗锁孔。供电为12V DC输入

群晖附送了一根网线,规格为CAT.5e

外置电源为台湾侨威 科技 出品,100V~240V宽幅电压设计,保证全球通用。输出规格为12V 5A,功率60W

初始安装配置体验

虽然NAS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在此之前安装配置一台NAS还略显麻烦,如安装NAS系统。群晖虽然在之前推出了Synology Assistant电脑端软件,用户只需点击“下一步”以及填写必要的登录账号密码即可完成设置,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平板逐渐成为个人、家庭等用户的主要设备,所以如果能通过手机这种随身设备实现快速安装设置,那会极大地提升使用体验。

所以在新版的群晖管家App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便捷地安装设置群晖系统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体验一下整个设置过程。

首先将硬盘装入,然后将电源及网线插到NAS上,并保证手机和NAS处于同一局域网下。按下前面板的开机键后等待一会儿,DS218+就开机了,不过此时可以看到NAS的状态指示灯处于黄色状态,所以这时打开手机上的群晖管家App,就可以进行NAS系统的安装和设置了。

群晖管家App很简洁,在首页无过多按钮,如果是新用户,用户点击“设置新 NAS”即可。群晖现在推荐创建“Synology 账户”,初次使用之后就可以设置NAS了。

初始界面及Synology账户创建

在设置过程中会有很多提示,辅助用户设置安装NAS

相比此前需要电脑安装Synology Assistant配置NAS,现在可以通过App安装NAS系统了,而且只需要用户“下一步”即可完成。在搜索到设备后,点击即可看到NAS信息,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安装。实际安装速度与网速、硬盘速率有关,但实际等待时间不长,所以整个安装体验还是非常出色的。

在同一局域网下就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搜索到NAS了

搜索到NAS后可以看到NAS的信息,在安装时需要格式化硬盘

实际安装过程和设置过程比较顺利,但是系统下载需要看所在网络速率如何

需要设置DSM账号,这个账号不同于之前注册的Synology账户,是NAS登录账号

QuickConnect设置可以延伸NAS的体验,让用户在外网也可以方便的访问NAS中的数据。设置好QuickConnect ID后,就可以基础设置就完成了。

QuickConnect设置比想象要简单方便

iOS端群晖管家的界面,可以方便的管理NAS

安装后就需要设置“DSM账号”,在设置好服务器名称、账号、密码后即可完成设置。

这种只需少量填写的“下一步”配置方法,好的一点是没有令人疑惑的选项,在使用体验过程中确实让我感到了便利,降低了初期使用门槛。

Drive 2.0 Beta体验

除了传统的存储功能外,同步盘的出现让日常工作越加便捷。无需使用U盘等来回拷贝。群晖现在将旗下的Drive应用进行更新,推出了2.0版。虽然目前还是Beta版本,但是只需开启允许Beta测试后安装“Synology Drive Server” Beta版即可开启。

安装过程并不繁琐,首先在套件中心开启体验Beta版软件选项。之后在“Beta套件”选项中安装“Synology Drive Server”。一路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需要在套件中心开启Beta体验

可以看到目前Synology Drive Server还是Beta版,但是这个版本的功能更加强大

接下来就与多数同步盘类似,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最新的Synology Drive软件。首次打开软件后点击“立即开始”后即可进入设置选项,这里选择“同步任务”选项。选择“按需同步”后就可以完成电脑端配置了。

这里选择同步任务

在安装过程中设置的QuickConnect ID及DSM账号派上了用场,在这里输入就可以登录到NAS了

选择将文件同步到NAS中的哪个目录

选择本地同步文件夹

最终确认一下

选择按需同步,这样虽然在本地可以看见这个文件/文件夹,但是并不占用空间,当用户需要时可以将这个文件/文件夹下载到本机

配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方便之处了,在电脑的同步文件夹中,会有“状态”一栏,可以看到目前本机文件是否被同步进NAS中。“对勾”表示文件既在本机中,也在NAS中。而“云朵”表示目前该文件夹中有文件只存在于NAS中,而没有在本机中。

在本地同步文件夹有状态一栏,可以看到当前文件同步情况

单击鼠标右键可以选择该文件/文件夹的同步状况,选择“释放空间”会将本地文件删除,但是NAS中还会存在。获取链接也是一个相当方便的功能,类似于网盘,这个功能可以将文件/文件夹分享给家人/朋友等,而无需担心其他文件的隐私。

右键文件可以看到Synology Drive选项

可以方便的获取链接进行分享

在手机上也有Synology Drive应用,也可以通过输入QuickConnect ID以及DSM账号登录,方便在手机上获取NAS中的文件。

登录与PC端相同

iOS客户端登录后的情况

这一系列设置依旧比较轻松,整体都是“下一步”。但是正还是存在账号略显混乱的问题,比如群晖账号及NAS权限账号的区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还是有存在弄混的可能。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体验

群晖为了方便用户推出的另一个备份功能就是“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ABB)”了。虽然已经有“Synology Drive”备份了,但是后者主要是针对某个文件夹的,而“ABB”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全盘备份的。这种一体化备份方案可以让用户方便的完成备份任务而无需考虑设置文件夹等问题。

首先打开DSM面板,在套件中心下载“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安装后在套件托盘中点击“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图标在NAS端进行设置。在激活后就可以进行设置了。在“计算机”标签下进行设置,将“须备份的电脑”添加到NAS备份列表中。在选择备份位置后,可以设置“计划备份”时间以及“备份文件保留策略”,点击完成创建了备份模板。随后在就可在添加设备中使用新创建的备份模板了。

在NAS中安装后需要激活应用

添加需要备份的电脑

不过在添加“需备份电脑”之前需要先设置备份模板

在模板中选择备份文件在NAS中的位置

设置备份计划,这样就不用每次手动备份了

保留策略,设置每过多久删除备份,虽然是增量备份,但是架不住次数多了后占用NAS过多的空间

在需备份电脑上安装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填写NAS的内网IP(如果需备份电脑也在同一内网中),用户名和密码填写DSM账号即可登录

设置完后的摘要

正在备份的信息

在备份时NAS的CPU和内存占用都不高,在进行其他操作时并不会产生卡顿现象

开始备份后会在手机端的群晖管家上显示通知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是增量备份,这个可以网页显示该电脑的备份时间戳,可以从某一时间节点恢复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恢复介质创建程序可以自动在U盘中创建备份或将备份创建为ISO文件

实际上恢复介质创建工具依赖Windows ADK,不过整个安装比较方便

在安装ADK时只需要装部署工具和Windows预安装工具(Windows PE)即可

整个过程还算迅速,因为所有的备份文件还是在NAS中

恢复备份需要进入系统引导

填写NAS的IP地址及DSM账号登录,这样就可以从NAS恢复文件了

搜索到本机后就可以恢复备份了

在设置完毕后,确实能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完成备份任务。打开电脑中安装的Agent软件就可以看到备份情况了。首次因为需要全盘备份所以需要较长时间,但是此后都是增量备份,所以就不会用更长的时间了。

同时在实际备份过程中,DS218+的CPU和内存占用都比较合理,在这时操作NAS也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同时在创建安装镜像也比较简单,可以由软件自动搞定,而且针对技术好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手动创建。在还原过程中的流程也很简单,仅需填写账号密码登录即可,基本不会让用户产生疑惑。

Moments体验

在新版的DSM系统中,Moments已经默认安装了,而且已经看不见此前的DS Photo了。作为目前默认的群晖NAS照片管理软件,现在的Moments也非常称职了。

从DSM网页端打开Moments,跳转后就能看到上传的照片了。

在DSM 6.2.2版系统中,Moments已经默认安装

照片页是以时间线顺序整理的

相册可以方便的以某一主题进行分类

智能助手可以帮助用户选择照片并应用自动校色以及归类相似照片进行照片管理,而这一切都不需要我们手动完成,它会通过AI智能识别照片类型,将照片进行自动分类,拯救“懒癌患者”

在手机端,Moments也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不过在外网访问依旧需要QuickConnect ID才能实现。再完成账号密码的输入后,首先就是选择是否备份手机中的照片。

软件下方的选项与网页版相同,都有照片、相册以及智能助手

智能助手、更多

Cloud Sync体验

公有云存储有时会帮助我们很多,但是当我们将公有云存储空间中的资料转移到NAS中时需要很多步骤,很影响体验,所以群晖开发了Cloud Sync功能,通过将公有云存储登录到NAS中,我们只需要简单地输入密码后登录即可完成将公有云上的资料同步到自己的NAS中,打通了整个操作。

有众多的云服务商选项,国内常见的就是网络云等云存储服务

同步设置

选择将云存储上的文件同步到NAS的位置

保证安全,可以设置密码加密

设置完毕后就可以同步了

功耗与传输测试

功耗测试

群晖官方称DS218+的电源消耗数据为5.4W-17.23W,不过还是要看其中装的是什么硬盘。在测试过程过分为双盘和单盘测试。在单盘测试中使用的是希捷的Barracuda 7200.12(ST3500418AS),而双盘测试使用的是一个希捷的Barracuda 7200.12(ST3500418AS)以及西数1.5TB绿盘(WD15EARS)。用于DS218+支持硬盘休眠所以可以看其休眠功耗为多少。

在单盘测试中,DS218+的休眠功耗为6W左右,静置无操作功耗为11W左右,大文件写入时功耗为15W左右,与官方给出的数据相差无几。而在双盘测试中,休眠状态下功耗也为6W左右,原因是此时两块硬盘是停转的。而静置无操作时功耗为17W左右,而大文件读写时功耗为22W左右。表现不错。

传输速率测试

我们在两种测试,分别是单SSD传输性能测试以及双HDD组成SHR阵列传输性能测试,测试网络为千兆连接,单个大文件读写测试的文件大小为4.47GB,而大量小文件测试大小为0.97GB,由1000个1MB大小的文件组成。使用FastCopy来进行测试。

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加密后的读写性能测试。在双盘测试中我们使用了希捷的Barracuda 7200.12(ST3500418AS)以及西数1.5TB绿盘(WD15EARS),组成群晖SHR阵列进行测试。

由于使用的机械硬盘属于较早前推出的产品,所以性能可能差一些,不过从测试中可以看出,群晖DS218+的性能是很不错的,在单个大文件读写传输速率能接近100MB/s。在加密传输测试中,由于DS218+采用的Intel赛扬J3355支持AES-IN,所以在进行加密大文件读写时,影响很小,而在大量小文件读写中,会有一些影响,不过差距不算大。总体在传输性能上表现优秀。

群晖DS218+ NAS拆解

作为成品NAS在用户安装配置时已经足够方便,仅需将硬盘放入硬盘托架即可。而且由于此次DS218+已经可以方便的扩充内存了,实际上用户不再需要拆机扩充内存升级了。不过我们还是将DS218+进行拆解,看看其内部构造。

将前面板取下可安装或取下硬盘

硬盘托架,实际为免工具安装

将两个硬盘托架拿下后就可以看到扩充内存的地方了,群晖称可以在扩充4GB内存,而本身是2GB,所以扩充后可以有6GB内存容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DS218+使用的是DDR3L内存

将外壳拆下后看内存扩充插槽

这个就是硬盘接口与主板连接的电路板

硬盘数据和供电接口

台湾元山 科技 出品的风扇,尺寸为9厘米,直流12V供电

这就是主板背面了,可以看到DS218+有两条内存插槽

在主板正面,这是主板与硬盘连接电路板的插槽PCI-E x1规格

英特尔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芯片,型号为WG1211AT

华邦电子16M SIP Flash芯片,型号为25Q128FWSQ

DS218+等嗡鸣器

Marvell SATA I/O控制器,型号为88se9170-nnx2

群晖DS218+的2GB DDR3L内存,频率为1866MHz,时序为13,电压1.35V

内存颗粒为三星的K4B4G16,单颗DRAM容量为512MB,共4颗组成2GB

群晖DS218+的核心,英特尔赛扬J3355,不过芯片上没有激光标识,通过英特尔产品规范往网站查询后可知为14nm工艺制造,双核双线程,TDP为10W,内置英特尔核芯显卡500,SATA 6.0Gb/s的端口数为2个。而且支持虚拟化指令集以及AES指令集,所以可以在DSM系统内使用Docker容器,而在硬件加密后实际对传输速度影响也很小,能保持相当的传输速度。

总体而言群晖DS218+的拆解并不复杂,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必要进行拆解,因为群晖已经提供了可方便扩展内存的方法。而经过拆解后发现群晖DS218+的主板设计的很好,而且其采用的芯片也是大厂设计,所以无需担心因芯片会影响性能的问题。

总结:一款出色的数据整理专家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仅是平时人们接受的信息,我们也在产生大量数据。身处信息时代,个人数据的重要性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同步,还需要备份,同时还需保证安全。而看似容易实现的需求累加到一起,就成为了一个难上加难的任务。

NAS这种网络设备的出现最初方便了我们对于数据同步、备份的需求,但这些产品给部分用户看来都有些“阳春白雪”,安装配置并不简单,所以除了硬件外,软件功能更需要打磨。群晖作为专业的NAS设备制造商,早已知晓这个问题。在经历了这么多代更新的DSM系统,也终于通过各种方式让用户方便的管理自己的数据,真正做到简单方便,条理清晰。

再到具体体验上,群晖确实做到了“软硬件合一”。从最初的通过群晖管家手机App安装设置系统,仅需不停“下一步”和少量填写信息就可完成整个过程。而到具体同步备份设置,那就更轻松了,就如在手机中安装App一样,在套件中心搜索安装即可,即使有设置流程,根据指示也可轻松搞定。而移动端也有很好的体验,无论是图片备份,还是文件查看,都与其他网盘应用无异。

所以无论是PC端用户、还是以移动设备为主的用户,都能完成安装设置,不需要让用户明白各种深奥的概念和操作,同时又能通过一些功能保证“高玩”的需求。目前这款群晖DS218+在将在接下来的618活动中促销,价格为2650元。有大量数据存储整理需求、希望能够掌控自己数据的用户可以考虑这款产品。

❷ 2TB存储!小白家庭云盘评测:年轻人的第一个私人云盘

一、前言:网盘还是硬盘?私人NAS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如今这个智能移动、高速网络时代,随时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不断冗余,个人数据越来越多,更不要说一个家庭的数据了。

虽说智能手机的存储空间、传统硬盘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硬盘的文件备份需要依靠电脑,并不友好,而大容量固态硬盘又价格昂贵,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代价有点高,更何况闪存存储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不适合拿来做数据存储和备份。

而网盘虽然操作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但是一方面传统网盘已经纷纷关闭,现存的寥寥无几,而且网盘都是上传容易下载难,好多都是以限速为由收取会员费。尽管有一些手机厂商也提供免费的网盘,但大小一般都在5G左右,完全不够用。此外,网盘还存在数据隐私泄露的安全问题,也让很多用户担忧。

这两年,NAS网络存储产品逐渐走进了普通用户的视野。NAS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备份、共享功能的产品,也就是“网络存储器”。

最初的NAS产品价格昂贵,主要面对的群体是企业用户,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个人或者家庭群体对数据存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再加上NAS产品不断丰富、平民化,家庭私有云盘便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要评测的小白家庭云盘,就是这样一款性价比极高的NAS存储设备。它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创米 科技 旗下的产品,主要用来满足家庭和个人用户的需求,性价比高,传输速度快,可以保证家庭及个人的数据快速备份与安全存储。

我们快 科技 已经第一时间拿到,并对这款售价仅为699元的小白家庭云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体验。如果你还在为挑选NAS产品感到无从下手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带来的评测或许对你有一些帮助。

二、外观:简约的机身设计 出色的磨砂手感

小白家庭云盘的包装盒和手机盒类似,比一般的手机盒稍大,左上角是“有品”两个字,表明这款产品是小米生态链下的产品。正中心是创米 科技 的logo。

包装背面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型号、规格以及生产厂商,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产品需要外接电源,手机系统支持安卓4.4和iOS9.0以上版本。

包装盒里标配电源线、网线、本机。我们拿到的是工程版,零售版还会有说明书。

小白家庭云盘整体颜色为白色,采用PC+ABS材质,重量为938克,尺寸为205×116×46mm,和普通路由器的大小相似。相比较传统的NAS服务器体积更小,更加趋近于主流的数码产品外观。

右上角有一个指示灯,连接电源后,无设备连接时是橙色,有设备接入时是蓝色,可以直观的判断机器是否工作。

左右两侧采用格栅式通风口设计,在外壳一端还有一个圆形的风扇口,并且配有智能调速静音风扇,在保证散热功能的同时降低机器本身的噪音。通过几天的使用来看,小白家庭云盘在工作的时噪音可以忽略不计。

机器所有的接口都位于产品一端,依次是DC电源接口*1,电源输入为12V-3A,千兆网口*1,使用时需要连接家中的宽带。 此外,还有一个USB 3.0接口。

三、体验:Wi-Fi自动备份 手机APP一键上传

配置方面,小白家庭云盘采用Marvell双核处理器,可以满足多个设备同时传输数据,选用3.5英寸2 TB监控级的硬盘,配有原生的STA3接口。

接下来我们用手机来进行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小白云盘主要通过手机APP来操作,不支持PC端操作。

——手机端绑定步骤

首先在手机上安装“小白智家”APP,并不能使用“米家”APP,而且,“小白智家”APP也没有出现在小米应用商店,需要在手机浏览器搜索下载。

通过网线把小白云盘和家庭宽带路由器连接起来,再接通电源。

打开APP使用小米账号登录,先进行扫描,可能会提示没有找到设备,这时可以利用“扫码添加”功能,扫描风扇口处的二维码,就可以找到设备。

完成绑定,通过APP可以对云盘的剩余空间实时查看,也可以手动解绑。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产品只能绑定一个手机设备,其他手机只能扫描主账号分享的二维码来使用设备。

——共享功能

打开“我的”,里面有一个“云盘共享”,点击“添加共享”就会出现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添加共享设备。

——主要功能及备份方法

小白智家APP的首页和网络网盘布局相似,最上面有私密文件和共享文件,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储存形式。下面还对文件进行分类,方面查找,最下面是一些工具,包括手机备份、摄像头备份等。

点击最下面的加号,就可以手动备份,然后选择你要上传的文件类型,还可以修改上传到私密文件或共享文件。

也可以选择自动备份,打开手机备份,可以选择对相册、视频、通讯录自动备份,还可以设置成仅在Wi-Fi下工作,避免造成流量损失,毕竟上传、备份一般都是大数据量。

小白云盘还具有“离线下载”的功能,不仅可以自动识别BT种子文件进行下载,还可以通过手动添加资源链接直接下载。

——小白云盘支持协议

小白云盘支持Samba协议和DLNA协议,开通Samba服务后,一些支持Samba协议的智能摄像头和智能电视就能与小白家庭云盘进行关联,可以存储和查看数据。

四、总结:网盘+硬盘 这才是年轻人的第一个私人云存储

很多人习惯把自己喜欢电影、音乐、拍照片等存储起来,以便日后查看,但是随着技术的升级,图像。视频质量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清照片和视频动辄几十GB,数据存储越来越麻烦,而小白云盘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小白家庭云盘具有2TB的大空间, 可以为16个128GB的手机备份,32个64GB的手机备份,笔者手机里有1GB的高清照片和几部高清电影,通过WiFi下自动备份,占用了不到1%的空间。

尽管小白家庭云盘不能在PC端操作,但其在手机端操作特别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的上传和操作数据,还可以添加BT种子和链接直接下载,笔者通过手机添加了一些视频种子和一些资料链接,在吃饭的过程中就已经下载完成,再通过共享功能,让同事也能共用,不必重复下载。

由于小白家庭云盘可以通过局域网传输文件,在Wi-Fi环境下,其下载上传速度可达数十乃至上百MB/s,这一点是普通网盘无可比拟的,即便出门在外,只要4G网络稳定,下载跑满5MB/s也是正常表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小白不用买网盘会员哦。

小白家庭云盘相比传统硬盘增加了远程传输数据的功能,克服了手机无法操作的弊端。而和网盘相比,也解决了限速,以及普通会员无法上传视频的问题。可以说,小白云盘兼具传统硬盘和网盘的优点,在使用中不仅可以本地备份数据,还能远程操作,随时下载。

价格方面,小白家庭云盘售价699元,相比传统NAS产品,性价比无疑更高一些,非常适合个人和家庭用户使用。

❸ 联想个人云存储A1评测:容量大不限速,这才是最具性价比的高速“网盘”

如今每个人可能都拥有一个网络云盘,云存储概念的兴起方便了我们在不同的设备端共享文件,提升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但是伴随方便的同时数据安全却令人担忧。时至今日,网络云盘已经成为家庭或个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数据,私有云存储产品孕育而生。

个人云存储A1是联想刚刚发布的产品,虽然称之为“云”,实际上数据是保存在本地,而文件分享也会通过私有通道在不同平台传播,相比网络云存储来说当然更让人放心;其次,目前大多数网络云盘为了盈利都需要花钱开通会员才能满速进行文件下载/上传,而联想个人云存储A1的传输速度只受你的网络环境影响。

外观设计:经典的多立克柱典雅大气

联想个人云存储A1与上一代产品基本保持了相同的设计,A1整体上是椭圆形的柱体,采用立式放置节约了家庭空间。A1的外壳采用了多立克柱设计,垂直的棱条不仅加强了A1外壳的硬度,同时也让A1显得更加精致。

体验总结

总体上来说联想个人云存储A1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就算是NAS领域的小白用户也能轻松上手,而且A1的应用与功能也能完全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如果你是一位喜欢拍照、拍视频的用户,联想个人云存储A1就可以作为你的手机扩展空间,保存你的照片与视频;如果你是一位电影爱好者,A1也可以成为你的私人影库,只要网络环境允许本地播放顺畅无卡顿。

对于现在的网络云盘来说,本地的个人云盘具有太多优势,不用再花钱购买会员换来下载速度,也不用担心数据放在网络云盘上不安全。而在个人云盘中,联想个人云存储A1就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如果你受够了网盘那些限速、会员收费机制,那么就换一个联想个人云存储A1吧!

❹ 行货HTC One X应用评测:社交/云存储/导航

四核不重要,看看行货HTC
One
X的应用/服务
行货HTC
One
X评测看完之后,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其实行货的One
X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地方的,例如非常深入的社交信息流,例如新浪微盘,例如集成的Evernote笔记本,当然还有必须要说的拍照。下面抛开四核、抛开跑分这些会扰乱我们视线的东西,来实际感受一下HTC
One
X会在各方面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吧!
下面将要介绍到的行货HTC
One
X的主要功能有:
·社交Friend
Stream信息流
·深度整合的Evernote跨平台笔记功能
·深度整合的云存储新浪微盘服务
·HTC位置服务导航功能
·拍照
新浪微博/人人/开心深度集成至Friend
Stream
社交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人会去怀疑了。Sense一向对于社交给予了比较大的比重,甚至有专门的社交主题和社交时钟。行货HTC
One
X已经将社交服务更换成了本地的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三种,缺少了QQ空间(可能是腾讯自身协议问题)。用过Sense的朋友应该会对Friend
Stream社交流很熟悉了,Sense
4.0即便是在界面上更加华丽,主要的感觉依然还是保留了下来,上手会非常快。
社交流支持人人网、新浪微博以及开心网服务
绑定完之后,好友的最新社交信息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在Friend
Stream社交流的APP中去了,我们可以筛选单独查看其中一种SNS账号的信息流,也可以合并查看。在行货HTC
One
X上可以一键发布状态到所有社交网络,非常方便。
社交流界面

❺ 家庭魔术存储—Magic M2 私有云盘 开箱与评测

NAS 是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的缩写,简单的说其实和移动硬盘类似给电脑提供了额外的存储空间。而移动硬盘通常连在一台计算机的 USB 接口上,想用在别处需要先在系统里卸载它,从接口上拔下来,再插到另外的计算机上。这种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制,同一时间只能接在一台计算机上,空间上也需要和使用它的计算机放得足够近,而且同时存在硬盘损坏的风险。而 NAS 和移动硬盘不一样,通过网络和各种计算设备相连接。这样多个设备就能够同时分享,另一方面也摆脱了空间上的局限——只要网络能连上的地方你都能用,并且NAS 产品多数都可以接上不止一块硬盘,家用产品中双盘位和四盘位比较常见,通常配合RAID的方式进行存储。

文件存取是 NAS 最基础的功能,在此之上又派生出很多应用。常见的比如说数据备份,计算机和手机可以设置成定期自动在 NAS 上保存备份,不必再担心哪一天硬盘挂了或者手机丢了就再也找不回重要的文件和照片。云端同步,可以在家里和办公室用不同的计算机,甚至是在路上的时候打开手机随时编辑同一份文档,再也不必借助邮件或者U盘在多个设备之间来回拷贝。再比如说影音 娱乐 ,不在家的时候掏出手机让 NAS 从 BT 或者迅雷下载高清电影,回到家打开电视就能直接播放。

虽然NAS优势很多,也不是没有代价。首先,为了联网和应对多个设备的访问,NAS 需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它自己就是一台计算机或者说服务器,有自己的 CPU 和内存。移动硬盘相对就简单多了,硬盘盒里面主要是把数据流在不同的硬件接口之间进行传递。不算上硬盘的成本,现在一个普通家用 NAS 的价格少说也是普通移动硬盘盒的十倍以上。其次,现在多数的移动硬盘用一根 USB 3.0 的数据线接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快速地读写文件,而 NAS 如果想达到与之相当的传输速度,要依靠高速网络,这样就需要千兆交换机、千兆网线、5GHz 高速无线路由器等等。部署这样一套基础设施多少需要了解一点网络知识,当然也免不了花费些银两。

当一开始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还是有些期待的。因为,对于新华三的初步了解,它以路由器、交换机为主,最近几年也开始涉及了服务器、云存储、云计算的方面,并且定位目标主要以政府、医疗、教育、交通、军事部门等为主,家庭及个人消费者的产品,和其他友商(华为、海康、大华等)相对来说少了一点。

随着各家云盘厂商的服务关闭,私有云盘、NAS显得有些迫切。总不想着某一天自己的资料无法存放而头痛。这次推出的 H3C Magic M2打上了家庭云盘,不知道其真正的功能和体验如何,是否称得上云盘或者家用NAS。

一、外包装

拆开快递拿出来的时候,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现在的 科技 圈开始流行,没有设计便是最好的设计 ,所以它整体的外观比较方正,用了比较环保的纸盒,摸上去也挺有质感。正面就简简单单的一张照片和“无线私有云盘”几个字解决了所有的设计。背面依照惯例,简单介绍介绍产品型号和主要技术特点。

来个整体的开箱照片,依次为电源适配器、说明书、主机、网线和HDMI线。

二、机身

Magic M2本身接口包括了:USB 3.0*1;Magic口*1;功能按键*1;复位按键*1。

魔术家M2的机身侧方是插口和按键,从左到右依次是“USB 3.0接口”、“Magic接口”、“复位键”、“功能键”。USB接口可外接优盘、硬盘等存储设备。复位键长按5秒或以上,直到系统指示灯快速闪烁,设置恢复至出厂设置(硬盘中的文件不会丢失)。功能键短按1次,导入数据;短按2次,弹出USB设备;长按5秒或以上,设备进入/退出睡眠模式。

三、电源适配器

M2延续了之前Magic极简设计,采用网口机身分离式设计,利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替代传统的RJ45接口,用一根简化版HDMI线缆实现了网线与电线的双重功能,将原本需要插在机身的网线全部通过HDMI线缆转移到了电源适配器上,同时将原本标示的“WAN”或“LAN”改为了更加容易懂的“互联网”和“电脑”,非常人性化。

四、关于硬盘的拆装

安装硬盘只需四步:1.沿绿色边线向外打开外壳 2.抽出可拆卸式硬盘盒3.放入硬盘(正面向上,接口向硬盘盒外侧)4.装回外壳。硬盘需自行购买,推荐支持2.5英寸SATA接口硬盘(7mm和9.5mm厚度硬盘)。在说明书中很形象的通过图片的形式进行可拆分讲解,为了更加明显的体现,加一个GIF动态图来说明一下把。

M2支持PC端web管理以及移动端APP管控两种方式,两种方式既可以本地局域网控制,也能实现远程管理。M2的APP基于CAPWAP协议的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线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配置功能,使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无线网络的操控方法。对于爱折腾的旁友,因为过于简单,也失去了一些可操作性。

1、PC端

在接通电源并连接至路由器下时,在网页上输入192.168.124.1(默认管理IP)即可打开管理页面。管理页面在也面的最下方,又分为了简洁版和专业版,方便不同的人群对其的设置。

通过进一步的在专业版本的设置界面发现,M2也举具备了普通路由器的功能,2.4G/5GWIFI的设置,用户管理与升级,整体性能监控,基本的上网控制等。

1.1存储功能

在我的计算机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24.1,会跳出登陆界面,默认的账号为magic,密码为WIFI密码。成功登陆后,便可以对内置硬盘进行访问。(在刚对它设置时,会提示需要格式化硬盘,只有在格式化成功后才可以正常访问)。在格式化完成后,在硬盘中会自动创建:其他,视频,图片,文档,下载,音乐这几个文件夹

我配置了一块INTEL的SSD硬盘,我在视频文件夹中尝试放一部260M左右的视频,实际测试中,上传速度大约在11MB/S左右,也不能说特别把。

可惜的是,简单的设置之后硬盘访问与管理,只支持局域网内进行,也就是说异地电脑无法对其进行访问和管理。感觉和云盘有些出入了。。。当然,如果动手能力强的话,通过端口映射或者DDNS等其他方法应该也可以达到云盘的效果,但上传速度应该会有点感人。。。

2、APP

它的首页还是偏向于简单把,整体色调偏冷。

注册好之后连接之前设置好的无线,它会提示输入管理密码,管理密码和WIFI密码一致。

2.1设置界面

设置界面其实更多的和PC端相类似,无非转移到了APP上。只不过也比PC多了一些应用,比如硬盘备份、手机备份和离线下载。

Wi-Fi管理也很简便,可以单独设置2.4G和5G Wi-Fi,也可以开启双频二合一功能,开启后2.4G和5G将使用相同的配置,终端将自动适配更强的设备,近距离时自动连接到更高速的5G WiFi,远距离时可以连接穿墙质量更好的2.4G WiFi。高级设置里也可根据个人需求对Wi-Fi一键开启或断开。

因为Magic M2有一个USB3.0的接口,也增加了可以外接移动硬盘的可能,所以在APP中也增加了硬盘备份的功能。

用户控制界面,可以查看当前连接云盘的有哪些设备的存在。

2.2离线设置下载

Magic M2支持离线下载功能,支持磁链接,HTTTP等和种子文件。但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链接能够下载,一些链接无法下载的情况。当然,这也不是它一家的问题,在国内迅雷基本独占下载软件的市场,再加最近迅雷关闭了第三方的离线下载通道,迫使多家厂商的离线下载功能失效,寻求其他厂商的合作。

为了测试,我随机找了一部电影进行测试。1.8G的电影大小,算上获取种子时间和下载时间差不多半天左右的时间。如果平时找到好看的电影,进行远程离线下载,回家也就可以进行观看了。前提是,你的保证链接的可下载性。

在存储界面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下进行查看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图片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局域网、异地WIFI、4G)进行查看。但是视频文件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只能在局域网下观看,4G和异地无线无法进行在线观看,只能进行下载后查看。不知道后续是否能够升级解决。

2.3备份功能

手机用户只需点击主页面按钮,选择手机相册,选择需要上传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勾选删除源文件),点击确定,编辑分类标签即可上传。照片视频智能分类,支持标签、时间、地点多种分类方式。

官方宣称H3C Magic M2是针对个人数据市场特别定制的家庭私有云盘,产品将网络存储、文件管理、安全备份、社交分享、离线下载、无线路由等功能融为一体。采用最新的802.11ac技术,企业级防火墙,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167Mbps,内置1TB监控级硬盘(选配),是一款集网络存储、文件管理、安全备份、社交分享、离线下载、无线路由、智能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家庭私有云盘。

从我个人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取名为家庭私有云盘,有点对不起这个“云”字。从整体的框架、构造和功能上去解析:

1、硬件

因为Magic M2从整体的设计思路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路由器,所谓的云盘与备份,只是相当于在路由器上在硬件上直接增加了SATA的接口。其实和外界的带有USB接口的路由去性质差不多,例如小米、华硕、360等。

使用网线和电源线合一的HDMI线的方式确实比较创新和方便,同时在电源适配器上以中文的形式注明,使消费者的入门难度降低,更加清楚明白WAN/LAN的区别。(一开始我以为那个HDMI的接口是输出接口,可以将硬盘中的视频输出到电视等设备,当然后续升级可以考虑一下)

2、软件

M2的软件其实更偏向于传统路由器的系统,和真正的云盘或者家用NAS的Linux系统没法比较。M2只能定时更新固件,和nas的LINUX相比可操作性不高,但也因为如此,还是比较适合那些不太喜欢折腾的人们,安安单单的最好。

总结

1、家里正好想换路由器的朋友们,这个产品还是挺好的,毕竟还带着存储功能。老人孩子的照片刚刚好可以存放。后续APP会升级,会增加隐私存放,用户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居家旅行必备利器。

2、喜欢折腾或者最近考虑自己搭建家用NAS或者云盘的,这个产品就不太适合你们了,不要被云盘两个字迷惑到了,他们并没有云服务,纯硬件而已。它就是一个路由器带了个硬盘槽位而已。

谢谢!多谢各位!

热点内容
密码器动态密码怎么弄 发布:2025-07-14 00:44:27 浏览:386
小米怎么把视频加密 发布:2025-07-14 00:42:59 浏览:406
在线申诉找回密码根本什么都没有 发布:2025-07-14 00:41:22 浏览:306
拉新用什么安卓手机可以 发布:2025-07-14 00:41:19 浏览:418
androidhome键退出 发布:2025-07-14 00:30:03 浏览:506
我都世界模组反编译教程 发布:2025-07-14 00:29:45 浏览:646
法因数控钻床编程手册 发布:2025-07-14 00:18:26 浏览:490
gcc编译怎么知道错误的行数 发布:2025-07-14 00:06:21 浏览:383
压强算法 发布:2025-07-14 00:02:52 浏览:552
dns怎么配置端口 发布:2025-07-13 23:49:16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