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存储容量计算公式
1. 硬盘存储容量如何计算
单位简介:
网络上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位”(bit)为单位传递的,一个位就代表一个0或1。
每8个位(bit)组成一个字节(byte)。字节是什么概念呢?一个英文字母就占用一个字节,也就是8位,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一般位简写为小写字母“b”,字节简写为大写字母“B”。
单位换算:
每一千个字节称为1KB,注意,这里的“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严格计算的话,也可以忽略地认为1K就是1000。 4)每1024个KB就是1MB(同样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这是准确的计算。如果不精确要求的话,也可认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储产品生产商会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计算方式统计产品的容量,这就是为何买回的存储设备容量达不到标称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盘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至于等于多少字节,自己算吧。现在我们搞清楚了,常听人说什么一张软盘是1.44MB、一张CD光盘是650MB、一块硬盘是120GB是什么意思了。打个比方,一篇10万汉字的小说,如果我们把存到磁盘上,需要占用多少空间呢?100,000汉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单位换算介绍:
随着存贮信息量的增大,现在有更大的单位表示存贮容量单位,比吉字节(GB, gigabyte)更高的还有:太字节(TB ,terabyte)、PB(Petabyte)、EB(Exabyte)、ZB(Zettabyte)和YB(yottabyte)等,其中,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1YB=1024ZB。那么,这些单位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呢?请看一下表示: Kilobyte(KB)=1024B相当于一则短篇故事的内容。
Megabyte(MB)=l024KB相当于一则短篇小说的文字内容。
Gigabyte(GB)=1024MB相当于贝多芬第五乐章交响曲的乐谱内容。
Terabyte(TB)=1024GB相当于一家大型医院中所有的X光图片资讯量。
Petabyte(PB)=l024TB相当于50%的全美学术研究图书馆藏书资讯内容。
Exabyte (EB)=1024PB;5EB相当于至今全世界人类所讲过的话语。
Zettabyte(ZB)=1024EB如同全世界海滩上的沙子数量总和。
Yottabyte(YB)=1024ZB相当于7000位人类体内的微细胞总和。
常用单位:
存储容量是指该便携存储产品最大所能存储的数据量,是便携存储产品最为关键的参数。一般便携存储的容量有16MB、32 MB、64 MB、128 MB、256 MB、512 MB、1GB、2GB,还有部分更高容量的产品,但价格已超出了用户可以接受的地步。其中16MB~256MB的便携存储,目前已基本被市场淘汰;而512MB~2GB的产品是市场中的主流,价格在普通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也是厂家推出产品类型最多的容量类型;4GB~8GB的产品,因为价格昂贵,用户群体较少,产品种类也较少。
磁盘存储容量
如上面所说,一块磁盘通常采用三级编址,因此,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存储容量C=柱面(磁道)数T x 磁盘面(磁头)数H x 扇区数S
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存储容量是指磁盘存储器能够保存的有效数据量,在磁盘上记录的许多其他信息不计算在存储容量之内。
有些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新购买的硬盘,格式化之后显示的存储容量与磁盘上实际标称的存储容量并不符合。其主要原因是:磁盘上的标称容量是用十进制给出的,而计算机内部实际上是用二进制来表示存储容量的。例如,1KB=1024B,1MB=1 048 576B等,如果用MB来表示磁盘存储器的容量,则磁盘的标称容量与实际显示的容量之间有近5%的误差,如果用GB来表示,则有7.4%的误差,如果用TB表示,则误差高达10%。
2. 磁盘存储容量计算
磁盘空间按照一定的磁盘阵列排布方法,有序且很规则得划分为若干个扇区,然后再把其中的所有存储介质的电离子清除,使之上面不管有无数据,都清零。
在格式化中,要插入一些停顿位,写入一些辅助位,使得格式化后的容量小于格式化前的容量。磁盘格式化后能存储有用信息的总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储容量 = n×t×s×b
其中n为保存数据的总盘面数;t为每面磁道数;s为每道的扇区数;b为每个扇区存储的字节数。
(2)硬盘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磁盘的存储时间包括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寻道时间(查找时间,seek time)为磁头移动到目标磁道所需要的时间(movable-head disk),对于固定磁头磁盘而言,无需移动磁头,只需选择目标磁道对应的磁头即可。等待时间为等待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方所用的时间。
一般选用磁道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作为平均等待时间。寻道时间由磁盘机的性能决定,目前主流硬盘典型的AST(average seek time)一般在10ms左右,而转速则有2400r/min,5400r/min,7200r/min,等等.软盘转速较慢,一般只有360r/min(因为磁头与盘面接触性读写)。
磁盘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指磁头找到地址后,单位时间写入或读出的字节数:
R = TB÷T
其中TB为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字节数,T为磁盘每转一圈所需的时间,R为数据传输速率。
3. 计算机的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计算机硬盘容量大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2*2*10000*1000*512)/(1024*1024*1024) =20GB。
但是硬盘实际容量总小于规格量,
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运算,且2的10次方等于1024,很接近1000,为方便起见,在和计算机有关的数值上,往往使用1024来代替上面的1000,即:1k=10241M=1024k1G=1024M
但是硬盘厂家往往采用更简便的算法,即:1GB=1000MB, 1MB=1000KB,这样的话,硬盘的标识80G的实际容量只有80×1000×1000×1000/1024/1024/1024=74.51G左右,也就是76300M左右。
(3)硬盘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单位
在PC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需要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多,硬盘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硬盘的容量也是越来越大。
硬盘的容量通常以MB(兆)和GB(千兆)为单位的,早期的硬盘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为单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而随着硬盘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百GB容量的硬盘也已进入到普通家庭用户的手中。
常见的硬盘的容量有8GB、16GB、32GB、40GB、60GB、64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40GB、250GB、300GB、320GB、400GB、480GB、500GB、512GB。
640GB、750GB、800GB、880GB、960GB、1TB、1.5TB、2TB、3TB、4TB、5TB、6TB、8TB、10TB、12TB等。硬盘技术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还将不断推出。
4. 硬盘的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是: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 _______
存储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硬盘存储信息的格式是按柱面、磁头号和扇区来存储的,硬磁盘每个存储表面被划分成若干个磁道,每道划分成若干个扇区。每个存储表面的同一道形成一个圆柱面,称为柱面。硬盘的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是:存储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常见硬盘的存储容量有40GB、60GB、80GB和120GB等。
5. 硬盘容量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
1T=1024G
1G=1024M
1M=1024K
1K=1024B
(5)硬盘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目前的主流硬盘容量为500G~2TB,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碟容量和盘片数量。许多人发现,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行换算的。 硬盘是个人电脑中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决定着个人电脑的数据存储量大小的能力,这也就是用户购买硬盘所首先要注意的参数之一。
硬盘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为单位的,早期的硬盘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为单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而现今硬盘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百GB容量的硬盘也已进入到家庭用户的手中。硬盘的容量有8GB、16GB、32GB、40GB、60GB、64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40GB、250GB、300GB、320GB、400GB、480GB、500GB、512GB、640GB、750GB、800GB、880GB、960GB、1TB、1.5TB、2TB、3TB、4T等等
6.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按位计算 (b) : 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x 存储字长,按字节计算(B): 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x 存储字长 / 8。
存储容量是一种虚拟的数据通常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进的二进制的信息。容量。
一般来说二进制的信息在储存器的地址寄存器mar的编址数和存储字位数和积进行显示的。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的(6)硬盘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硬盘容量计算方式:750GB SATA实际容量为667(698.5)GB(少于的部分用于操作系统);CBR影响系数:是指CBR(恒定码流)正误差给存储容量带来的影响系数。
存储设备采用RAID5+1的方式布置,每台存储需要损耗2块硬盘,如果IPSAN的硬盘为500GB的侧每台存储有效容量为6.316TB;如果IPSAN的硬盘为750GB的侧每台存储有效容量为9.119TB存储模式与硬盘数量关系。
模式1,部署JBOD盘,采用750G硬盘有效容量667GB,单机16个有效盘位总容量为10.672TB,不考虑存储数据可靠性为最经济模式。
模式2,部署RAID5但不配热备盘,采用750G硬盘(有效容量667GB),单机15个有效盘位总容量为9.771TB,不考虑RAID5重建对存储性能影响,这是最经济的模式。
模式3,部署RAID5且配热备盘,采用750G硬盘(有效容量667GB),单机14个有效盘位总容量为9.119TB,不考虑RAID5重建对存储性能影响(允许在坏掉一个硬盘后短时间内再坏掉一个硬盘)。根据各布点区域监控点的数量可具体计算出所需的存储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