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人员如何配置
⑴ 内镜室的护士一般要干些什么 和血透室比哪个轻松
“内镜室护士的岗位职责是:认真执行医院和本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严防差错发生;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保持内镜室整洁、安静;热情接待病人,维护就诊秩序;向病人交待检查前和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等健康宣教工作,解除思想顾虑,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检查。”轻松程度看医院,不同医院不同情况。
血透室相比内镜室,专业性更强,因为护士在内镜室充其量也只是辅助,而在血透室就是主导,病人的造瘘护理非常重要,而且那些血透机器也在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
消洗与消毒方法
内镜室
器具:原始的有三桶法;坡形横卧双水槽法(省时、省力、方便,洗消效果理想,适于基层医院使用);自动清洗超声雾化消毒法。
内镜清洗与消毒
(1)内镜清洗先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内镜,清除内镜及活检橡皮盖表面的粘液和血迹等污物, 再用流水清洗镜身及管道30s以上,同时用毛刷刷洗管腔三次以上(约30s)。
(2)内镜消毒应选用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性能稳定、易溶于水、对人体无害、对内镜无损伤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氧(酸)化水浸泡10min,(2%戊二醛应用10d后废弃)。
(3)内镜再清洗内镜消毒完毕,应再用流水或清水,冲洗镜身和管道,将消毒液冲净,待干备用。
(4)消毒机消毒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用2%戊二醛液雾化5min,细胞刷、活检钳、异物钳等打开开关插入附件洗消管的孔道,同时在流动水冲洗时启动吸引器并反复按压操作柄上的吸引按钮以达到最佳管道清洗效果;再用酒精纱布彻底擦净操作柄、镜身、吸引钮,注水注气钮及活检孔道口、瓶盖内面及所用附件,内镜吹干备用。
其特点:超声波使消毒液雾化,加上超声波自身的作用,增强了灭菌消毒的效果;消毒液及清水均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重复使用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且节省了大量消毒液;全部消毒过程由电脑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省力、可靠。监测:30min即可使致病微生物、乙肝病毒均呈阴性。以上为每日结束的终末消毒。
(5)检查期间的消毒法每例检查后应立即洗消内镜方能对下一个患者进行检查。注水/气冲掉送水/气管道粘液及污物;用流水边冲边洗,用毛刷刷去内镜上附着的粘液及污染物;吸水清洗活检钳管道入口部;用消毒液消毒内镜1min~2min;吸引消毒液消毒活检钳管道,用清水冲掉镜身及管道内的消毒液,消毒机则用3min即可。
内镜室
活检钳、细胞刷、冲洗管(塑料管)、异物钳清洗消毒内镜室
(1)清洗和消毒与内镜程序相似,先用清水冲洗或酒精纱布擦拭粘液及污物,并用小毛刷刷洗钳瓣及细胞刷的刷头,再浸泡在消毒液中3min~5min,最后用清水冲净药液再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备用。
(2)冲洗管、网篮、鼠齿钳等先用清水边冲洗边用毛刷洗管外粘液及污物,管内用注射器注入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注入消毒液并浸泡在消毒液中3min~5min,最后再用清水冲洗药液,吹干备用。治疗息肉所用的圈套器则须将把手与圈套器、绝缘套管分解,程序同上,最后再连接备用。
内镜室消毒
内镜室保持干净整洁,每日检查后用紫外线照射60min,地面、检查床用84液擦洗,消毒柜保持清洁干燥。
监测
(1)内镜、活检钳、细胞刷、弯盘、口圈及消毒用具至少每月采样做病原微生物培养检测一次,并记录。同时定期由防疫部门取样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和HIV的检测和记录。
(2)胃镜室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并记录。以上两项检查一旦发现阳性,应重新消毒后再次检测直至转阴方可使用。
⑵ 内镜清洗步骤是
初洗
1. 拆下内镜的各个部件,在流动水下进行反复的清洗,用纱布正反两面擦拭。同时还要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 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水送气按钮,用清洁毛刷对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可以为45°或90°)进行刷洗。在刷洗的时候必须要两头见到刷头,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 高压水枪要反复的清洗各个孔道,对于内镜的弯曲部,轴节部等要用软毛刷进行彻底的清洗,在清洗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划伤镜面。
4. 内部的附件如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等使用后,要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子刷洗嵌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完毕后擦干。
清洗时擦拭的纱布应是一次性,清洁毛刷应该一用一清洗。
02
酶洗
1. 多酶洗液的比例应按照说明书正确的配置。
2. 把擦干净的内镜放在酶洗槽当中,用注射器在多酶洗液中抽取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可用酶洗液进行擦拭。
3. 擦干净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浸泡完毕后,还需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5-10分钟即可。
每清洗一条内镜的时候应该换一次多酶洗液。
03
漂洗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可以注射器彻底的清洗各个管道,以便清除管道内多余的多酶洗液及污物,清洗内镜外表面的时长应在1分钟。
2.向各管道冲气10秒钟,来排出管道里的水分,同时用纱布擦拭镜面。
04
浸泡清洗
1.将内镜及各个按钮擦干后放在清洗液中,在管腔内充分的注入清洗液。没有全部浸泡在液体中的,必须要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
2.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如果说当天不再使用该内镜的话,应当延长清洗的时间至30分钟。
05
末洗
1.清洗人员应该在内镜从槽取出前,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个管腔注入空气,来消除清洗液。
2.将内镜放在冲洗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的抽吸清水来冲洗各个孔道。
06
干燥
1. 内镜应用酒精纱布来擦拭,用高压水枪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取并吸收干净。取下清洗时的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时所需的各种附件,这样子才能有请下一位病人进行诊疗。
例外,支气管镜在上面的操作后,还需要用75%的乙醇等进行干燥。
07
无菌储藏/使用
1. 每次诊疗结束后,应该把干燥后的内镜储存在干净的镜房内,垂直的悬挂起来。
每天诊疗之前,必须要把当天要使用的内镜进行再次的清洗。可以用2%戊二醛浸泡,时候应不少于20分钟,再冲洗和干燥后,才能给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