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主存储器读取

主存储器读取

发布时间: 2023-03-04 11:50:04

A.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是指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是指RAM。

主存储器由中央处理器(CPU)直接随机存取。现代计算机是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顾合理的造价,往往采用多级存储体系。

即由存储容量小,存取速度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适中的主存储器是必不可少的。主存储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与地址无关。

32位(比特)的地址最大能表达4GB的存储器地址。这对多数应用已经足够,但对于某些特大运算量的应用和特大型数据库已显得不够,从而对64位结构提出需求。

(1)主存储器读取扩展阅读:

相关特点:随机存取

当存储器中的数据被读取或写入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写入的位置无关。相对的,读取或写入顺序访问(Sequential Access)存储设备中的信息时,其所需要的时间与位置就会有关系。它主要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数据等。

当RAM处于正常工作时,可以从RAM中读出数据,也可以往RAM中写入数据。与ROM相比较,RAM的优点是读/写方便、使用灵活,特别适用于经常快速更换数据的场合。

B. 【操作系统】0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操作系统存储器,如何对存储器进行有效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存储器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2、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3、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4、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5、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内存分配策略
分页的地址变换,页表的使用
分页和分段的优缺点

1、存储的层次结构

这个图不怎么看的清,总体是三个部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程序的装入和链接、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

(1)内存分配——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的内存空间
(2)地址映射——把程序中所用的相对地址转换成内存的物理地址
(3)内存保护——检查地址的合法性,防止越界访问
(4)内存扩充——解决“求大于供”的问题,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内存分配
内存分配的主要任务是:为每一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使它们“各得其所”;当程序撤消时,则收回它占用的内存空间。分配时注意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
地址映射
目标程序所访问的地址是逻辑地址集合的地址空间,而内存空间是内存中物理地址的集合,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这两者是不一致的,因此,存储管理必须提供地址映射功能,用于把程序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中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保护
内存保护的任务是确保每道程序都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互不干扰。保护系统程序区不被用户侵犯(有意或无意的),不允许用户程序读写不属于自己地址空间的数据(系统区地址空间,其他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
内存扩充
内存扩充的任务是从逻辑上来扩充内存容量,使用户认为系统所拥有的内存空间远比其实际的内存空间(硬件RAM)大的多。

缓存都在其使用的工具之前,目的是为了减少访问次数】

2.1 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件,用于保存进程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CPU的控制部件只能从主存储器中取得指令和数据,数据能够从主存储器中读取并将他们装入到寄存器中,或者从寄存器存入到主存储器,CPU与外围设备交换的信息一般也依托于主存储器地址空间。但是,主存储器的访问速度远低于CPU执行指令的速度,于是引入了寄存机和告诉缓冲。

2.2 寄存器

寄存器访问速度最快,能与CPU协调工作,价格昂贵,容量不大,寄存器用于加速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如用寄存器存放操作数,或用作地址寄存器加快地址转换速度等。

2.3 高速缓存

高速缓存容量大于或远大于寄存器,但小于内存,访问速度高于主内存器,根据程序局部性原理,将主存中一些经常访问的信息存放在高速缓存中, 减少访问主存储器的次数 ,可大幅度提高程序执行速度。通常,进程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主存,每当使用时,被临时复制到高速缓存中,当CPU访问一组特定信息时,首先检查它是否在高速缓存中,如果已存在,则直接取出使用,否则,从主存中读取信息。有的计算机系统设置了两级或多级高速缓存,一级缓存速度最高,容量小,二级缓存容量稍大,速度稍慢。

2.4 磁盘缓存

磁盘的IO速度远低于对主存的访问速度,因此将频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盘数据和信息暂时存放在磁盘缓存中, 可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 磁盘缓存本身并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存储介质,它依托于固定磁盘,提供对主存储器空间的扩充,即利用主存中的存储空间,来暂存从磁盘中读出或写入的信息,主存可以看做是辅存的高速缓存,因为,辅存中的数据必须复制到主存方能使用,反之,数据也必须先存在主存中,才能输出到辅存。

主存储器简称 主存或内存 , 用于保存程序运行时的指令和数据.

寄存器是有限存贮容量的高速存贮部件,它们可用来暂存指令、数据和 地址 .

通常, 处理机从指存中读出数据放入指令寄存器, 这一时间段我们称之为取指周期; 处理机从数存中读取数据放入数据寄存器, 再流入运算器, 这一时间段我们称之为执行周期.

高速缓存和磁盘缓存: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介于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存储器, 主要用于备份主存中较常用的数据, 用来减少处理机对主存储器的访问次数, 提高运行效率.

磁盘缓存主要用于暂时存放频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盘数据和信息, 以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

C. 主存储器是什么

主存储器英文全称是Main memory,也简称为主存。它是计算机硬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并且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

主存储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与地址无关。

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它和辅助存储器相比下,具有容量小、读写速度快、价格高等特点。

(3)主存储器读取扩展阅读:

技术指标

1、容量

在一个存储器中容纳的存储单元总数通常称为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用字数或字节数(B)来表示,如64K字,512KB,10MB。外存中为了表示更大的存储容量,采用MB,GB,TB等单位,存储容量这一概念反映了存储空间的大小。

2、时间

存储器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具体讲,从一次读操作命令发出到该操作完成,将数据读入数据缓冲寄存器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即为存储器存取时间。

3、周期

是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通常,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储时间,其时间单位为ns。

容量扩展

由于存储芯片的容量有限,主存储器往往要是由一定数量的芯片构成的位扩展:位扩展是指只在位数方面扩展(加大字长),而芯片的字数和存储器的字数。

位扩展的连接方式是将各存储芯片的地址线、片选线和读写线相应地并联起来,而将各芯片的数据线单独列出字扩展。字扩展是指仅在字数方面扩展,而位数不变。

字扩展将芯片的地址线、数据线、读写控制线并联,而片选信号来区分各个芯片字和位同时扩展:当构成一个容量较大的容器时,往往需要在字数方向和位数方向上同时扩展。

产品分类

1、RAM是构成内存的主要部分,其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按地址读出或写入,以某种电触发器的状态存储,断电后信息无法保存,用于暂存数据,又可分为DRAM和SRAM两种。

RAM一般使用动态半导体存储器件(DRAM)。因为CPU工作的速度比RAM的读写速度快,所以CPU读写RAM时需要花费时间等待,这样就使CPU的工作速度下降。人们为了提高CPU读写程序和数据的速度,在RAM和CPU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Cache)部件。

2、ROM是只读存储器,出厂时其内容由厂家用掩膜技术写好,只可读出,但无法改写。信息已固化在存储器中,一般用于存放系统程序BIOS和用于微程序控制。

3、PROM是可编程ROM,只能进行一次写入操作(与ROM相同),但是可以在出厂后,由用户使用特殊电子设备进行写入。

4、EPROM是可擦除的PROM,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但是在一次写操作之前必须用紫外线照射,以擦除所有信息,然后再用EPROM编程器写入,可以写多次。

5、EEPROM是电可擦除PROM,与EPROM相似,可以读出也可写入,而且在写操作之前,不需要把以前内容先擦去,能够直接对寻址的字节或块进行修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主储存器

D. 主存储器和辅助储存器的区别

主存储器就是内存,辅助存储器就是硬盘或者优盘,主存储器的读取速度比辅助存储器高,但成本相对较高

E. 主存储器分为哪两大类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又叫做主存,外存又叫做辅助存储器
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ROM中的数据断电后信息不丢失,RAM中的数据断电后信息丢失。
通常所说的内存是指RAM,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内存条的大小指的都是RAM

热点内容
随机启动脚本 发布:2025-07-05 16:10:30 浏览:535
微博数据库设计 发布:2025-07-05 15:30:55 浏览:32
linux485 发布:2025-07-05 14:38:28 浏览:310
php用的软件 发布:2025-07-05 14:06:22 浏览:760
没有权限访问计算机 发布:2025-07-05 13:29:11 浏览:437
javaweb开发教程视频教程 发布:2025-07-05 13:24:41 浏览:734
康师傅控流脚本破解 发布:2025-07-05 13:17:27 浏览:249
java的开发流程 发布:2025-07-05 12:45:11 浏览:696
怎么看内存卡配置 发布:2025-07-05 12:29:19 浏览:288
访问学者英文个人简历 发布:2025-07-05 12:29:17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