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箍筋怎么配置
㈠ 梁柱节点核心区内的箍筋应当怎样设置
1、框架结构的节点核心区受力状态很复杂,为使梁、柱纵向受力钢筋有可靠的锚固条件,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约束,节点核心区应配置水平箍筋。
在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时,我们通用理念是需要保证“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设计理念。因此,我国相关标准对节点核心区的配箍特征值、柱端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以及箍筋的直径、间距都有明确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对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进行抗震验算。
2、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核心区中水平箍筋,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要求配置,不得随意减少。
按16G101-1图集编制的平法施工图,无特殊注明时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等同于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箍筋。当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时,设计人员应在括号中注明核心区箍筋直径及间距。
如:φ10100/200(φ120@100),括号内数值表示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直径12mm,间距100mm,不同于柱端箍筋。
3、在施工中当节点核心区的复合箍筋肢数较多时,经设计确认后,可采用除最外侧矩形箍筋、菱形或多边形箍筋必须为封闭箍筋外,中间部分箍筋用符合抗震构造要求的拉筋或封闭箍筋加拉筋的复合箍替代的做法。
㈡ 怎样配置钢筋
在理论上,梁结构一般是不会产生扭转的。由于在结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结构产生扭转力矩,必须配置抗扭钢筋。根据受扭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箍筋的构造要求和构建截面尺寸的要求综合确定抗扭钢筋怎么配,配多少。1)最小配筋率: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的截面宽度,在截面四角必须设置受扭纵向受力钢筋,区域纵向钢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配置。2)抗扭箍筋和抗震箍筋必须封闭,做成135°弯钩且弯钩直段10d或者焊接成封闭箍,焊接长度单面10d或双面5d。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配置钢筋。
㈢ 框架梁的箍筋如何配置《规范》有何要求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
但当在构件中部l0/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矩形箍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
——外包长度=h-2c;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类似于一个S钩。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箍筋
㈣ 结构设计:梁中箍筋有哪些配置规定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但当在构件中部l0/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
㈤ 如何配置梁内的箍筋数量
题目可能有误,Asv是截面全部箍肢钢筋的截面积,mm²,s是箍筋间距,mm。Asv/s的结果单位应该是mm, 而不是像0.83(83%)这样的无单位的比例关系!GB50010-2010规范公式是Vcs=0.7ftbho+1.25fyv·Asv·ho/s (6.3.4—2)
或者说是每mm间距应配箍筋截面积0.83mm²。设间距200mm,则应配箍肢截面积166mm²,可配Φ8四肢箍,截面积201mm²。Φ10双肢箍截面积157mm²<166mm²,不够。
㈥ 梁箍筋怎么配筋
1、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
2、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箍筋加密区
1、柱箍筋加密范围是:
底层柱(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2、梁箍筋加密范围:
加密范围从柱边开始,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而且加密区间总长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㈦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配置有哪些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配置有哪些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1/4;
2)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3)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且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4)当梁截面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截面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㈧ 构造柱的箍筋要怎么配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的二次结构构造柱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要求预留钢筋。预留的方法就是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预留,设计要求规格的插筋就可以了;
插筋埋人一次结构混凝土中的长度要满足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外露长度要满足构造柱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要求;要求构造柱钢筋需要错开搭接接头就按错开搭接接头的长度插筋。
(8)43箍筋怎么配置扩展阅读:
例一: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例二: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设某框架梁截面尺寸bXh,保护层厚度c,箍筋直径d,钢筋按外皮计算,弯钩为135°,那么。
箍筋长度=(b-2c+2d)*2+(h-2c+2d)*2+(1.9d+max(10d,75mm))*2。
(b-2c+2d)*2和(h-2c+2d)*2不难理解,读者只要画出草图就可以分析出来,箍筋计算的关键是弯钩及弯钩平直段应该取多长才合适的问题。
㈨ 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筋怎么配
非抗震梁、柱的构造要求配箍,是条文直接规定箍筋直径及间距的,见GB50010-2010;
抗震框架梁 其抗震构造要求配箍直接规定按抗震等级不同的加密区箍筋直径及间距的.
见GB50011-2010.
抗震框架柱的抗震构造要求配箍是条文表里按抗震等级、箍筋形式、柱轴压比对加密区有不同的
配箍特征值λv,按公式算出体积配箍率,再计算出来配直径、间距的,非加密区不得少于一
半。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㈩ 如何配置梁内的箍筋数量
假如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135度弯钩,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箍筋公式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23.8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弯钩=23.8d=142.8(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
=2*(212+462)+142.8=1490.8(mm)
≈1491(mm)(抗震箍)
假如
加密区1米
非加密区4米
φ6@100/200
的箍筋
如何算量
解:箍筋根数公式=(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箍筋根数=(1000mm/100mm+1)×2+(4000m/200-1)+1=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