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决策权经营权如何配置
1. 公司设立初期如何配置股权
在现实社会中公司的设立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的,首先要有一定的资金,还有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经营场所,这个是很重要的,股份制公司股东需要出资获取股权,那么公司设立初期配置股权是怎样的呢?下面由我为读者进行的解答。一、公司设立初期如何配置股权
(1)股权结构不要平均化。在美国,几个创始人平分股权,公司也能做起来。但中国正相反,能够做起来的公司,更多还是一股独大。比较成功的模式是这样的,有一个大股东,是决策的中心;另外搭配几个占股10个点或8个点的小股东,有话语权,能跟老板唱唱反调。基于这样的一个模式,既保持有不同的意见,又有人拍板。
(2)股权分配。利益结构要合理。创业期的公司一般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形式可以现金,实物,知识产权等,现金以外出资需评估或者大家协商一下,按价值设定股权比例。也就是说,资金算一部分,工作能力算一部分,原来的背景、将来的贡献也算一部分,从这三个层面来划分股权比例。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胡知,利益结构要合理,贡献要正相关。基本的原则就是股权只发给不可被替代的人,可被替代的人一般不需要股权。
(3)设立防冲突机制。我们看到股权分散的企业,一般都是建议,一是先做好股权集中,二是设立防冲突机制。现在通-行的做法就是大家会签订一个共同发起公司的协议书,把各自的权利、义务包括发生纠纷的解决办法,全部白纸黑字约定清楚。防止某个股东因为一定的原因必须离开而产生矛盾。
裤皮消(4)要适时发放期权。不同的公司不太一样,互联网类公司一开始设立,可能就会留有期权池,但是有一些公司可能是会晚一些。时间点根据业务发展来定。一般做一次期权激励(什么叫股权激励),拿出不超过10%的股份比较合适。
二、法律规定
《公司法》
第六条 【公司登记】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第七条 【营业执照】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握悄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2. 公司经营决策权归属
法定代表人仅代表公司行使权利,该权利由股东会或董事会授权,你们可以在公司成立时的章程中约定法定代表人产生办法。
【拓展资料】
一、《公司法》规定决策权有哪些
法人代表享有的决策权:
股东的参与决策权,主要体现在股东参加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或者通过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高管人员的方式,行使权利。参与决策权的具体表现如下:
1、参加股东会权及表决权。
《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有限责任首举谨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答陪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十九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第一百零四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
2、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议权。
《公司法》第四十条规定: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三)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3、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权。
《公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董事会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大会会议职责的,监事会应当及时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不召集和主持的,连续九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4、股份公司股东临时提案权。
《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在收到提案后二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临时提案的内容应当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并有明确议题和具体决议事项。
5、股份公司股东累计投票权。
累计投票制是指股份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_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累计投票制的适用范围为股份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公司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
6、股份公司股东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提议权。
《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每次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十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7、参加清算组权。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二、公司法的概念
公司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3年(癸酉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者基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广义的公司法是指 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及其他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除包括《公司法》外,还包括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中有关公司的规定。
上文对《公司法》规定决策权有哪些这个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公司的法人代表享有许多权利,其中一条就是参与重大决策权,主要表现在股东会投票和提等方面,股东可以根据他所有的股份来参与决策和投票等等。《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享有的权利,当人股东也是要履行他们自己的相应义务的。
3. 关于经营权
经营权(managerial authority)的定义:私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董事会及经理人员代表公司法人经营业务的权利。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企业作为经济法人和独立经济实体所拥有的自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权力。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经营权主要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所具有的自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权力。
所以说,所谓经营权是指企业的经营者掌握对企业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企业的经营只有拥有了企业法人财产的经营权之后,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独立做出企业的经营决策,自主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的所有权的一种权能。与所有权相比,经营权少了一个收益的权利.。不变更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依法占有、支配和使用所有者的生产资料和商品的权利。
经营权在通常的情况下,属于所有者本人,但也可根据法律、行政命令和依照所有者的意志转移给他人,这种转移是合法的,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性质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销睁企业,既是一个有着自身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又亏态岁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和有利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综合平衡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发展生产、搞活流通。企业经营权的确定和运用,都要体现这种特点和要求。实行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营原则和目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和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样,既能在总体上保证国民经济的统一性,又能在微观上保证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灵活性和进取性。
分类
经营权可分为法定经营权和约定经营权,其中法定经营权作为物权法定主义的必然结果,是企业依法律规定而直接取得的经营权,在性质上表现为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是以法人制度的规范化为基础的。所谓约定经营权是指由两个以上出资人共同约定创设新的法人所衍生的经营权。它是以平等的商品生产者主体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合同为基础所发生的经营权。
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规定,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具体分为十四项。
a.生产经营决策权;
b.产品劳务定价权;
c.产品销售权;
d.物资采购权;
e.进出口权;
f.投资决策权a;
g.留用资金支配权;
h.资产处置权b;
i.联营兼并权c;
j.劳动用工权;
k.人事管理权;
l.工资奖金分配权;
m.内部机构设置权;
n.拒绝摊派权;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企业经营权的内容较为广泛,牵涉到生产、供应、销售和闭燃人力、财力、物力等诸多的方面和问题。概括地说,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统一管理,保证国家利益或国家所得的前提下拥有的主要经营权有:①生产经营方式的选择权,即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②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和指挥权,即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有权自主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③自有资金的自主使用权,即根据国家对企业留利使用的有关规定,有权作出机动灵活的使用安排;④人事权,即有权依照规定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⑤资产运用权,即有权运用企业拥有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⑥工资、奖励形式决定权,即在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工资地区类别和一些必须全国统一的津贴制度的条件下,有权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工资,有权对奖励基金自主分配;⑦联合经营权,即在不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的前提下,有权参与和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经营或企业集团;⑧用工权,即有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决定用工办法;⑨产品的部分定价权,即在国家有关价格政策的管理和指导下,对非国家统一定价的产品,企业有权依据市场供求状况,自行确定产品销售价格。
特征
其一,经营权的主体不再是自然人,而是经济组织,尤以企业法人为主;
其二,经营权的客体不再局限于土地及其之上的附着物,而是包括几乎全部的有形物质财产和无形财产,统称之为资产;
其三,经营权的行使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物质资源,如耕种土地、居住房屋、穿行邻地,而是现代广义的资产经营行为;
其四,经营权的效益实现不仅仅来源于客体本身,还来源于客体以外;
其五,所有权人的利益更为密切地与经营权人联系在一起。
变化
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全民所有制企业长期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下,生产经营活动都决定于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指令,生产经营自主权小,缺乏企业活力,存在着被动经营和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这种体制既不利于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同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权限入手。
4. 企业管理中的”三权分立”是哪三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相互作用
三权:决策权、经营控制权、监督权。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确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权力构造机制,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它来源于“三权分立”学说。
所谓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的制度。这一原则简咐以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分权学说为基础。
表现形式
三权竖咐败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总统制、英国的内阁制、法国的双首长制三种模式。在美国,行政权指政府,立法权指国会的上下议院制度,余颤司法权指法院,三者互相制衡。
罗斯福新政时期,行政权力全面扩张,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新的三权分立格局。英国没有成文宪法,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到2010年才设立最高法院。法国在第五共和建立时,创立并实施半总统半议会的民主制。因此,只有美国实行较彻底的三权分立,而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主要实行议会制,立法权与行政权不完全分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权分立
5. 公司的决策权是怎样算的
法律分析:有限责任公冲局司的决策权由公司章程规定,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等重大事项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让判漏,一般事项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重大事项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法律坦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四十三条 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6. 公司的两种权利:控制权和经营权
关键词:企业管理
公司有两种权利:控制权和经营权。
控制权:哗衡顾名思义是企业负责人或大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民营企业的控制权一般都在老板手里,一般国内上市公司为隐性终级控制权,通常最终控制者是通过交叉持股等方式获得。
经营权: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企业经营财产、投资和其他事项所享有的支配、管理权。
目前国内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都在企业负责人,也就是老板手里。
备注:企业负责人要在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基础上,下放经营权。
我们来延展一下,对于企业的负责人来说,企业控制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股权层面、董事会层面和实际控差裤制层面。
企业负责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保有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
1. 间接乱庆做控制
在主体公司外,新成立一家或多家持股平台,把需要激励的对象放在持股平台里,由持股平台持有主体公司的股份。
我们来看一个马云通过有限合伙企业获得蚂蚁金服控制权的案例。
马云100%持股,500万元注册了杭州云铂投资咨询,然后用这个云铂投资咨询发起成立两个有限合伙企业: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杭州君瀚(42%)和杭州君澳(34%)联合其他股东(23%)一起发起成立了浙江蚂蚁金服。这样马云就实现了用500万掌握了蚂蚁金服至少76.43%的股份的投票权,牢牢控制了蚂蚁金服。
2. 投票权委托
公司部分股东通过协议约定,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创始股东)行使。
3. 一致行动协议
指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就特定事项采取一致行动。意见不一致时,某些股东跟随一致行动人投票。
如,创始股东之间、创始股东和投资人之间就可以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加大创始股东的投票权权重。
4. AB股架构
这是一种境外双股权架构,核心是同股不同权。如果你的企业计划上市的话,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架构。
在这种架构下,公司股票分为A序列和B序列普通股。
A序列普通股通常由机构投资人与公众股东持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流通股,B序列普通股通常由创业团队持有。
A序列普通股与B序列普通股设定不同的投票权,如1:10。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京东用的就是AB股架构,公众持有的股票和刘强东团队持有的股票的投票权是1:20,美团是1:10。
5. 控制董事会
创始股东可以通过占有公司董事会的大部分席位的方式保障决策效果和效率。
7. 公司的决策权和经营权是谁
公司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属于公司股东,经营方针通过股东会决议通过,经营计划可以通过者大董事会决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举镇三十七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首答竖他职权。
对前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