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linux数据存储

linux数据存储

发布时间: 2023-05-13 09:07:51

linux中什么和什么可以存储数据

Linux中swap与memory可以存储数据。
memory就是机器的物理内存,读写速度低于cpu一个量级,但是高于磁盘不止一个量级。
swap全称为swap place,即交换区,当内存不够的时候,被踢出的进程被暂时存储到交换区当需要这条被踢出的进程的时候,就从交换区重新加载到内存,否则它不会主动交换到真实内存中。

❷ linux环境下通过软链接变更mysql数据存储路径

想要改变mysql数据存储路径的想法最初是在生产服务器上mysql的数据放到了系统盘上,导致系戚昌散统盘满额,没有足够的内存交换空间而死机。
将mysql数据存储到其他目录下有两种方法,方法一修改my.cnf配置文件,不过经过笔者通过网上的配置资料尝试总是不成功,环境是在centos7下操作的。后来想到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linux的软链接高氏将实际数据放到另外的目录里面就可以了。

操作系迅芦统是centos7
mysql是通过二进制包里面的rpm方式安装的。相当于全自动了。

先关闭mysql

默认情况下,rpm安装好的mysql会将数据放置在 /var/lib/mysql 目录当中,我们像将数据迁移到/mnt/data目录当中在terminal当中输入:

mv命令会直接将 /var/lib/mysql 文件夹直接剪切到 /mnt/data 目录当中。
这时我们需要回到/var/lib目录当中,

在这个目录当中建立软链接。

软链接相当于windows里面创建目录快捷方式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应该可以看到mysql文件夹回到了 /var/lib 目录当中,要进去查看一下mysql的路径是否和my.cnf一致。
这时候我们再启动mysql

以上我们就将数据迁移到其他目录下,并且还没有修改和变更my.cnf文件。

❸ Linux 下如何用SD卡存储数据

用moumt 把SD卡的设备号挂载到本机的一个目录下 就可以使用了

❹ Linux文件存储和删除的过程

我们在Linux上创建或删除一个文件或文件夹,都习以为常,但这背后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呢?

imap:inode map映射表

bmap:block map映射表

假如要存储a.txt到/tmp目录下。

当a.txt文件要存储到/tmp下时:

1) 元数据区分配node id :从元数据区的inode table中找一个空闲的inode号分配给a.txt,如2222。再将imap表中2222这个inode号标记为已使用。

2) 数据区添加记录 :在/tmp的data block中添加一条a.txt文件的记录。该记录中包括一个指向inode号的指针,例如"0x2222"。

3) 元数据区分配data block(每段空间)并写数据到数据区data block :从元数据区bmap中找出空闲的data block,并开始将a.txt中的数据写入到data block中。每写一段空间( ext4每次分配一段空间 )就从bmap中找一次空闲的data block,直到存完所有数据。

4) 元数据区设置inode id的data block point :元数据区在inode table中设置关于2222这条记录的data block point指针,通过该指针可以找到a.txt使用了哪些data block。

当要删除a.txt文件时:

1) 元数据区取消inode id的data block  point :在inode table中删除指向a.txt的data block指针。这里只要一删除,外界就找不到a.txt的数据了。但是这个文件还存在,只是它是被"损坏"的文件,因为没有任何指针指向数据块。

2) 元数据区释放node id :在imap中将2222的inode号标记为未使用。这个inode号就被释放,可以被后续的文件重用。

3) 数据区删除记录 :删除父目录/tmp的data block中关于a.txt的记录。这里只要一删除,外界就看不到也找不到这个文件了。

4) 元数据区释放data block :在bmap中将a.txt占用的block标记为未使用。这里被标记为未使用后,这些data block就可以被后续文件覆盖重用。

考虑一种情况,当一个文件被删除时,但此时还有进程在使用这个文件,这时是怎样的情况呢?外界是看不到也找不到这个文件的,所以删除的过程已经进行到了第(3)步。但进程还在使用这个文件的数据,也能找到这个文件的数据,是因为进程在加载这个文件的时候就已经获取到了该文件占用哪些data block,虽然删除了文件,但bmap中这些data block还没有标记为未使用。

详细分析和df的统计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❺ linux中怎样将数据按16位的格式存储

将结枣没构体声明模纤用编译参数括起来就可以旦岩仿让它双字节对齐:
#pragma pack(2)
struct data
{
time_t sTime;
unsigned char uiPipeIndex;
float Press[sample_num]; //#define sample_num 50
float Temp;
unsigned int Flow[6];
float AnalogFlow;
float Density;
}SAMPLE_DATA;
#pragma pack()

❻ Linux存储管理方式

这种方式中,将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注意,是 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 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成为“页”或“页面”。我们可以知道,这也页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划分内存空间的方法。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将用户的程序 “肢解” 了,分成很多个小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页”。

将逻辑地址的前n位作为页号,后面32-n位作为页内偏移量。

由于进程的最后一页经常装不满一个块,从而形成了不可利用的碎片,称之为 “页内碎片”

作用:实现页号到物理号的地址映射。

页表是记录逻辑空间(虚拟内存)中每一页在内存中对应的物理块号。但并非每一页逻辑空间都会实际对应着一个物理块,只有实际驻留在物理内存空间中的页才会对应着物理块。

系统会为每一个进程建立一张页表,页表是需要一直驻留在物理内存中的(多级页表除外),另外页表的起址和长度存放在 PCB(Process Control Block)进程控制结构体中。

可以在页表的表项中设置相关的权限控制字段,例如设置存取控制字段,用于保护该存储块的读写;若存取控制字段为2位,则可以设置读/写、只读和只执行等存取方式。

物理块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内存中的:

由于执行频率高,要求效率比较高,需要使用硬件实现。

在系统中设置一个 页表寄存器(PTR) ,其中存放页表在内存的起始地址和页表的长度。平时进程未执行的时候,页表的起始地址和页表长度放在本进程的PCB中。当调度程序调度到某个进程的时候,才将这两个数据装入 页表寄存器

变换过程:

快表的变换机构

为了提高地址变换速度,可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增设一个具有并行查询能力的特殊高速缓冲寄存器,又称为"联想寄存器"或者“快表”。俗称TLB。

快表与页表的功能类似,其实就是将一部分页表存到 CPU 内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CPU 寻址时先到快表查询相应的页表项形成物理地址,如果查询不到,则到内存中查询,并将对应页表项调入到快表中。但,如果快表的存储空间已满,则需要通过算法找到一个暂时不再需要的页表项,将它换出内存。

由于成本的关系,快表不可能做得很大,通常只存放 16~512 个页表项,这对中、小型作业来说,已有可能把全部页表项放在快表中;但对于大型作业而言,则只能将其一部分页表项放入其中。由于对程序和数据的访问往往带有局限性,因此,据统计,从快表中能找到所需页表项的概率可达 90% 以上。这样,由于增加了地址变换机构而造成的速度损失可减少到 10% 以下,达到了可接受的程度。

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① 对于页表所需的内存空间,可采用离散分配方式,以解决难以找到一块连续的大内存空间的问题;

只将当前需要的部分页表项调入内存,其余的页表项仍驻留在磁盘上,需要时再调入。

二级页表的页表项:

过程:

在采用两级页表结构的情况下,对于正在运行的进程,必须将其外层页表调入内存,而对于内页表则只需调入一页或几页。为了表征某页的页表是否已经调入内存,还应在外层页表项中增设一个状态位 S,其值若为 0,表示该页表分页不在内存中,否则说明其分页已调入内存。进程运行时,地址变换机构根据逻辑地址中的 P1去查找外层页表;若所找到的页表项中的状态位为 0,则产生一个中断信号,请求 OS 将该页表分页调入内存。

多级页表和二级页表类似。多级页表和二级页表是为了节省物理内存空间。使得页表可以在内存中离散存储。(单级页表为了随机访问必须连续存储,如果虚拟内存空间很大,就需要很多页表项,就需要很大的连续内存空间,但是多级页表不需要。)

为什么引入分段存储管理?

引入效果:

它将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分为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的段,每个段可以定义一组完整的信息。

段号表示段名,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且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

在该地址结构中,允许一个作业最长有64K个段,每个段的最大长度为64KB。

在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为每一个分段分配一个连续的分区。进程的各个段,可以离散地装入内存中不同的分区中。

作用: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内存区的映射。

为了保证程序能够正常运行,就必须能够从物理内存中找出每个逻辑段所对应的位置。为此在系统中会为每一个进程建立一张 段表 。每个段在表中有一个表项,其中记录了该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和段的长度。一般将段表保存在内存中。

在配置了段表之后,执行的过程可以通过查找段表,找到每一个段所对应的内存区。

为了实现进程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功能,在系统设置了段表寄存器,用于存放段表的起始地址和段表长度TL。

在进行地址变换时,系统将逻辑地址中的段号与段表长度TL 进行比较。若 S > TL,表示段号太大,是访问越界,于是产生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根据段表的始址和该段的段号,计算出该段对应段表项的位置,从中读出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然后,再检查段内地址 d 是否超过该段的段长 SL。若超过,即 d>SL,同样发出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将该段的基址 d 与段内地址相加,即可得到要访问的内存。

分页和分段系统相似之处:两者都采用离散分配方式,且都是通过地址映射机构实现地址变换。

但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分页系统以页面作为内存分配的基本单位,能有效地提高内存利用率,而分段系统以段作为内存分配的基本单位,它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要。

段页式地址结构由段号、段内页号及页内地址三部分所组成

段页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分段和分页原理的结合,即先将用户程序分成若干个段,再把每个段分成若干个页,并为每一个段赋予一个段名。如下图展示了一个作业地址空间的结构。该作业有三个段:主程序段、子程序段和数据段;页面大小为 4 KB:

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系统中需要同时配置段表和页表。段表的内容与分段系统略有不同,它不再是内存始址和段长,而是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下图展示出了利用段表和页表进行从用户地址空间到物理(内存)空间的映射。

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便于实现地址变换,须配置一个段表寄存器,其中存放段表始址和段长 TL。进行地址变换时,首先利用段号 S,将它与段长 TL 进行比较。若 S < TL,表示未越界,于是利用段表始址和段号来求出该段所对应的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从中得到该段的页表始址,并利用逻辑地址中的段内页号 P 来获得对应页的页表项位置,从中读出该贝所在的物理块号 b,再利用块号 b 和页内地址来构成物理地址。

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须三次访问内存。第一次访问是访问内存中的段表,从中取得页表始址;第二次访问是访问内存中的页表,从中取出该页所在的物理块号,并将该块号与页内地址一起形成指令或数据的物理地址;第三次访问才是真正从第二次访问所得的地址中取出指令或数据。

显然,这使访问内存的次数增加了近两倍。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增设一个高速缓冲寄存器。每次访问它时,都须同时利用段号和页号去检索高速缓存,若找到匹配的表项,便可从中得到相应页的物理块号,用来与页内地址一起形成物理地址:若未找到匹配表项,则仍需第三次访问内存。

参考链接:

❼ linux存储都做些什么

从技亏扰术上来讲,linux 存储:磁盘的调度算法,文件系统的开数碰发(速度,效率,使用率),容灾(磁盘阵薯空谈列)。应用层面:数据中心,网络存储。。。。

❽ 如何给Linux添加一块新硬盘并且存储数据

在/dev目录下,可以找到新硬盘,一般拦段顷都标做sd?
# cd /dev
# ls sd*
这样就可以看到所有的硬简陆盘了,一般最后一个就是新的硬盘了,这里假设是 sde

给硬盘进行分区
fdisk /dev/sde
n (表示新建分区)
p (主分区)
1 (分区编号)
(接下来的分区大小可以直接回车,默认是整块硬盘一个分区,当然也可以选择多个分区)
w (确定分区后写燃孙入)
这样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分区 /dev/sde1

分区格式化
# mkfs ext4 /dev/sde1
挂载硬盘分区
首先新建一个目录,作为挂载目录 # mkdir /newdisk
# mount /newdisk /dev/sde1

这样一来,/newdisk目录就是新硬盘的存储,可以存储数据了

热点内容
sim卡的密码怎么设置密码 发布:2025-05-10 23:41:09 浏览:714
自定义缓存注解 发布:2025-05-10 23:40:06 浏览:117
sqltext类型长度 发布:2025-05-10 23:30:21 浏览:978
图形AI算法 发布:2025-05-10 23:30:19 浏览:182
java上传的文件在哪里 发布:2025-05-10 23:30:06 浏览:159
议长访问台湾 发布:2025-05-10 23:22:46 浏览:433
启动电机如何配置开关 发布:2025-05-10 23:21:21 浏览:959
三维数组存储 发布:2025-05-10 23:14:35 浏览:980
普通电脑架设成云服务器 发布:2025-05-10 23:13:56 浏览:807
为什么找回密码总是说验证码 发布:2025-05-10 23:04:07 浏览: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