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虚拟化svc
⑴ 存储虚拟化的存储技术
存储系统必须在能力和性能上直线升级,将问题推给硬件系统并不是解决办法。存储虚拟化需要全新的软件方式来平衡扩容体系架构来实现数以千兆的数据传输和存储。
相关的存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依赖于代理或管理软件,它们安装在一个或多个主机上,实现存储虚拟化的控制和管理。由于控制软件是运行在主机上,这就会占用主机的处理时间。
因此,这种方法的可扩充性较差,实际运行的性能不是很好。基于主机的方法也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为有可能导致不经意间越权访问到受保护的数据。
这种方法要求在主机上安装适当的控制软件,因此一个主机的故障可能影响整个SAN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软件控制的存储虚拟化还可能由于不同存储厂商软硬件的差异而带来不必要的互操作性开销,所以这种方法的灵活性也比较差。
但是,因为不需要任何附加硬件,基于主机的虚拟化方法最容易实现,其设备成本最低。使用这种方法的供应商趋向于成为存储管理领域的软件厂商,而且目前已经有成熟的软件产品。
这些软件可以提供便于使用的图形接口,方便地用于SAN的管理和虚拟化,在主机和小型SAN结构中有着良好的负载平衡机制。从这个意义上看,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是一种性价比不错的方法。
基于存储设备的存储虚拟化方法依赖于提供相关功能的存储模块。如果没有第三方的虚拟软件,基于存储的虚拟化经常只能提供一种不完全的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对于包含多厂商存储设备的SAN存储系统,这种方法的运行效果并不是很好。
依赖于存储供应商的功能模块将会在系统中排斥JBODS(Just a Bunch of Disks,简单的硬盘组)和简单存储设备的使用,因为这些设备并没有提供存储虚拟化的功能。当然,利用这种方法意味着最终将锁定某一家单独的存储供应商。
基于存储的虚拟化方法也有一些优势:在存储系统中这种方法较容易实现,容易和某个特定存储供应商的设备相协调,所以更容易管理,同时它对用户或管理人员都是透明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因为缺乏足够的软件进行支持,这就使得解决方案更难以客户化(customzing)和监控。
一般而言,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的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将其分为三种:交换架构虚拟化,磁盘阵列虚拟化,以及整合到应用设备内的虚拟化。对于三种不同的虚拟化方式,存储供应商都有各自的独门兵器。飞康的IPStor/NSS 存储虚拟化产品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在市场上 ,截止2014年已经正式发布了其第七代存储虚拟化产品,技术成熟度和广泛的应用范围都具备良好的可参考性。飞康 NSS 在接管底层存储子系统的磁盘卷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接入:一种是将底层磁盘卷直接虚拟化为Virtual Disk(虚拟磁盘)以供NSS管理和分配;另一种可将磁盘卷转换为SED(Service-Enabled Devices)磁盘设备以供NSS管理和分配。当转换为SED设备时,磁盘卷原有数据不会被修改,可以快速通过NSS分配给主机系统,整个接入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数据迁移,停机时间很少,当然也可以实现快速回退,磁盘重新分配给原主机系统,可以被正确识别和使用IBM自两年前推出SVC(SAN卷控制器)(IBM SAN Volume Controller 对于存储虚拟化,IBM SAN Volume Controller(SVC)能够将多个磁盘系统的容量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容量池”。SVC 可帮助节省空间和能源,并能通过合并来简化存储资产的管理,这将极大地提高现有存储器的利用率,并减少额外的存储需求。)产品后,在这一领域独占鳌头。去年,HDS(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发布了TagmaStore通用存储平台(USP),这是基于磁盘阵列的解决方案。近几个月,EMC公司新发布的Invista网络存储虚拟解决方案则是基于存储交换的解决方案。
⑵ ibm v7000不识别2t的硬盘
一、IBM V7000简要:
1. 第一个IBM自主研发的中端存储2.0产品,架构上突破传统,吸收了DS和IBM横向扩展架构XIV的精华。
2. 第一次集“EasyTier自动分层”“虚拟化”“精简调配”三大存储效率于一身的磁盘阵列,使IBM Storwize V7000当之无愧的成为更加看重存储效率的中端存储市场上的杀手级产品。
3. 第一次把DS8000的RAID技术和自动分层、SVC虚拟化架构以及XIV的赏心悦目的管理界面等高端存储上的技术用在中端存储上,拥有企业级阵列的功能和使人眼前一亮的GUI。
二、故障描述
客户设备型号为IBM V7000存储,架构为AIX+Sybase+V7000存储阵列柜,需要恢复的数据主要存放在阵列柜上,共12块600G容量的SAS机械硬盘(其中一块为热备盘)。
由于IBM V7000磁盘故障,在更换磁盘数据同步的时候,另一个磁盘也出现了问题,导致逻辑盘无法挂接在小型机上,业务暂时中断。从存储管理界面查看,两块硬盘显示故障脱机,其中10号槽位故障硬盘为热备盘,3号槽位故障硬盘情况如下图所示:
客户的阵列柜中共创建了2组Mdisk,加到一个pool中,现客户主要数据pool无法加载,其中共三个通用卷均无法挂载,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六、验证数据
对生成出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数据没有问题。
七、数据移交
客户提供存储设备,在存储设备上创建与原先环境一样大小数量的LUN,将提取出的数据LUN的镜像文件,使用dd的方式,复制到存储上创建的LUN中,交给客户。
八、恢复结果
数据移交后,客户重新配置存储环境,数据一切正常。本次数据恢复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