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存储
1. 国内做人脸识别公司排行榜
1、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旷视科技是一家以深度学习和物联传感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拥有自主原创的深度学习算法引擎Brain++,其人脸识别技术Face++在过去几年中屡获嘉奖。2018年,旷视科技与鲜生活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了人工智能新零售研究院。
2、商汤科技SenseTime
商汤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着成果。2018年,商汤科技发布了首款智能汽车产品SenseDrive DMS驾驶员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实时检测驾驶员的状态,并提供智能提醒。
3、无图科技
无图科技专注于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智能算法,其人脸识别技术在不存储或传输视频、图像等的前提下,仍能实现高效识别。无图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源自公安部项目,特别针对东亚人脸进行了准确率增强。
4、智慧眼科技
智慧眼科技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安防、司法、交通等领域。其人脸识别技术在百万干扰级的人脸识别算法挑战中名列前茅,指静脉识别技术连续三年荣获全球算法挑战赛冠军。
5、依图科技
依图科技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创新性研究,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2018年,依图科技与华为合作,发布了“华为-依图视频云人像大数据”解决方案。
6、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作为安防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海康威视不仅做人脸识别算法,也做人脸识别相关的产品和系统方案。
7、云从科技
云从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并参与人脸识别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2018年,云从科技推出了“御眼人脸卫士”新品,旨在辅助公安快速便捷布控。
8、佳都科技
佳都科技发布了首款商用智能人脸识别终端产品,这款产品通过了人脸识别设备研发的铁人三项,在算法、设计、应用三个方面均实现了突破。
9、深醒科技
深醒科技专注于计算机人脸识别的研发,其识别技术主要基于人的面部特征。2018年,深醒科技获得了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2.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看好商汤科技
AI行业的复杂性及落地挑战
AI技术的实现与应用面临着众多复杂性问题,这使得AI的落地实践变得尤为困难。以智慧城市业务为例,涉及网络摄像头的接入、图像识别、结果推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跨领域技术的融合与优化。
首先,连接网络摄像头并非易事。不同厂家的设备需要兼容GB28181/ONVIF协议,处理RTSP流,并解码H265格式的视频。同时,面对厂商的私有协议和字段,工作量会成倍增加。而要实现算法效果的实时显示,还需解决视频编码、网络环境适应性、丢包与卡顿等问题。
其次,开发对应的系统框架同样复杂。这涉及到算法配置与调度、数据存储、数据库设计、展示算法效果的前端开发等方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能与经验,而需求的多样化进一步增加了开发的难度。
再者,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是AI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行人检测、人脸关键点检测,到人脸识别、车牌检测等,针对不同功能的模型训练要求收集、标记、清洗数据。随着需求的增加,数据收集与处理成为了瓶颈。
部署深度学习模型同样面临挑战。原始模型往往不支持硬件适配,需要通过模型量化、异构编程等手段优化推理速度。而在软硬件集成方面,如何与现场条件相结合,如视频集中接入与处理,远程管理与升级等,也考验着项目团队的能力。
供应链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项目准备阶段,可能遇到硬件资源短缺、厂商合作等问题,导致需要重新调整方案或更换底层设备,对成本管理与团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实施阶段,更是面临持续的技术与管理挑战。从算法调优、设备故障处理,到技术方案的迭代与优化,都需要团队保持高效协作与创新。而当技术链路发生改变时,如芯片架构的转变,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更是巨大。
AI技术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算法本身,更在于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构建与实施。实际应用中,模型与算法只是整个项目工程化的一部分,数据的获取与使用、成本控制、团队协作等同样重要。
对比AI领域的巨头,如英伟达,它们不仅提供了全面的软件、硬件与算法支持,还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而AI项目通常涉及多个技术栈,需要跨领域团队协作,这在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商业场景探索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AI落地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体现在技术的多样性、工程化的高要求、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持续的迭代优化上。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需要从多维度综合考量,以实现真正的技术落地与价值创造。
3. 商汤科技马堃:新基建是创业者的幸运机会,同样也带来挑战
9月27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0中国智造业年会”上,商汤 科技 联合创始人马堃表示,新基建对技术的要求到了新阶段,新阶段要强调智能化、数据化以及工具用法。“这对各位创业者是很幸运的机会,国家把新基建提到这么高的高度,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同样也是挑战。”
他进一步分析,传统基建是包括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是网络通讯建设。这些加起来就像是在做一个人,先把四肢做好,能跑,接着能和别人进行交流。
现在到了一个节点。“通讯也好、交流也好,尴尬的是前面的数据仅仅是存储,还不能让机器真正去用,这时候要塑造人的大脑,就需要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马堃续称。
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数据。马堃表示,算力是很基础的,这次新基建最基础的就是加进去了用于人工智能的大算力计算。
据他介绍,今年商汤 科技 在上海建设一个新的超算中心,全面采用国产化的算力,加持商汤 科技 的人工智能算法,为各行各业提供算力支持。
当然,目前的AI技术在落地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不断出现问题,并解决它。马堃举例道,商汤 科技 把人脸识别用于智慧城市等场景就有类似过程。相关需求几十年前都有了,但是十来年前,一大波公司给客户卖了很多产品,最后对方发现并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所以,在新技术出来的时候,实际上客户是不相信的。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把它做得足够成熟,让他相信。”他强调说。
当终于让落地的产业界厂商相信了,又出来一个问题,厂商会觉得价格太高。“这时候我们要做到性价比高的产品,选择技术这条路,就要降成本,这样就能把技术应用于生活。”马堃表示。
据介绍,在今年疫情期间,商汤就尝试在各种场景快速落地AI技术。
“疫情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对病毒都不太确定。”他提及,彼时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授是专门从事病毒检测分析的人,在研究中需要高算力计算,商汤接到这个消息,就把GPU集群无偿提供给教授做病毒检测时分析使用。
随着疫情逐渐蔓延,如何检测病毒成为新的问题。咽喉测试不太准确,就需要对CT影像进行分析,这是新的挑战。
据称,商汤迅速完成SenseCare肺部AI智能分析产品的新冠肺炎功能升级,并第一时间驰援湖北前线及多个省市的医院及医疗机构。
在测温方面,最早期大家都是靠人工测量,需要近距离测温,对双方都有很大风险。后来,商汤推出了无接触火神智能测温设备,当体温高于37.3的时候就会提示。
另外,商汤此前出版的面向中学小学的人工智能教材,在学生无法到校学习期间,公司也向学生和教师免费提供AI科普和教学视频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