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存储方式
⑴ 什么是动态存储器的定时刷新
动态存储器的定时刷新是指定期地对存储单元中的电容进行充电操作,以补充因漏电流而流失的电荷,从而保持存储信息的完整性。
动态MOS存储单元存储信息的原理是利用MOS管栅极电容的暂时存储特性。然而,由于漏电流的存在,栅极电容上存储的电荷会逐渐减少,导致存储的信息可能丢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定期地对栅极电容进行刷新操作,即重新充电以补充流失的电荷。
常用的刷新方式主要有三种:
集中式刷新:
- 在整个刷新间隔内,大部分时间用于正常的读写操作或维持信息。
- 当需要进行刷新时,会暂停读写操作,转而逐行刷新整个存储器。
- 这种刷新方式适用于高速存储器,因为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存储器的刷新。
分散式刷新:
- 将一个存储系统周期分为两部分。
- 前半部分时间用于正常的读写操作或维持信息。
- 后半部分时间则专门用于刷新操作。
- 这种刷新方式可以确保在读写操作的同时进行刷新,但可能会略微降低读写效率。
异步式刷新(未在参考信息中明确提及,但作为一种可能的刷新方式):
- 这种刷新方式可能结合了集中式和分散式的优点,根据存储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灵活地进行刷新。
- 具体的刷新策略可能因存储器的设计和应用场景而异。
总结:动态存储器的定时刷新是保持存储信息完整性的关键操作。通过选择合适的刷新方式,可以在确保信息不丢失的同时,尽量提高存储器的读写效率。
⑵ 静态存储分配和动态存储分配之间有什么不同 编译原理
动态存储方式
所谓动态存储方式是指在程序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进行动态的分配存储空间的方式。动态存储变量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它时才分配存储单元,
使用完毕立即释放。
典型的例子是函数的形式参数,在函数定义时并不给形参分配存储单元,只是在函数被调用时,才予以分配,
调用函数完毕立即释放。如果一个函数被多次调用,则反复地分配、
释放形参变量的存储单元。
静态存储方式
所谓静态存储方式是指在程序编译期间分配固定的存储空间的方式。该存储方式通常是在变量定义时就分定存储单元并一直保持不变,
直至整个程序结束。全局变量,静态变量等就属于此类存储方式。
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知,
静态存储变量是一直存在的,
而动态存储变量则时而存在时而消失。我们又把这种由于变量存储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特性称变量的生存期。
生存期表示了变量存在的时间。
生存期和作用域是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变量的特性,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个变量究竟属于哪一种存储方式,
并不能仅从其作用域来判断,还应有明确的存储类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