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压缩也叫
A. 如何实现恒温可逆压缩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恒温可逆压缩的过程中,压强P和体积V的关系曲线是一条双曲线。在这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对外界做负功。
对气体分析,这个功的计算可用积分形式来求。
即 W=∫P dV ,V的积分区间从初态数值V1到末态数值V2。
根据克拉伯龙方程 PV=nRT,气体摩尔数n、热力学温度T是不变的(本题条件)。
得 W=∫(nRT/ V)dV=nRT*lnV
把V的积分区间代入上式,得
W=nRT*[(lnV2)-(lnV1)]
=nRT*ln(V2 / V1)。
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过程和绝热可逆过程没有什么什么特别的关系。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pV为定值,绝热过程中pV^gamma为定值。其中gamma=等压热容/等体热容。等温过程中,内能是不变的;绝热过程中,内能会变化,转化为机械功 用P--V图来分析容易理解.初态的体积是V0,终态的体积是V.当用等温压缩时,初态与末态的温度相等,即初态和末态两个位置都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等温线是双曲线),这时末态压强是P1(P1比初态压强大些).当用绝热压缩时,显然末态的温度高于初态温度(相信你知道温度较高的等温线与前一情况的等温线的位置关系).由于以上两个过程中,末态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容易看到在绝热压缩过程中的末态。
恒温压缩中 PV=nRT 当压至体积为V时,继续压缩dV,所做元功dW=P*dV=nRTdV/V 所以总功W1=nRTΣdV/V=P0V0*ln(V0/V1) 绝热压缩中 W2=ΔE=inRΔT/2=iΔ(pV)/2 因为P0V0^((i+2)/i)=P1V1^((i+2)/i) 所以W2=i(p0*(V0/V1)^((i+2)/i)*V1-P0V0)/2=iP0((V0/V1)^((i+2)/i)*V1-V0)/2 对于单原子气体,i=2,双原子,i=3,多原子,i=5 由功能关系W1必大于W2 恒温过程终态压力更大,因为绝热线比等温线陡。定性的解释:等温膨胀和绝热膨胀都会对外做功,但等温膨。
B. 有损压缩是不是一种可逆压缩
所谓有损压缩是利用了人类对图像或声波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许压缩过程中损失一定的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原始数据,但是所损失的部分对理解原始图像的影响缩小,却换来了大得多的压缩比。
C. 可逆与不可逆是什么意思
可逆是指过程的可反演性,不可逆是指过程的不可反演性。
当系统经历了一个过程,如果过程的每一步都可沿相反的方向进行,同时不引起外界的任何变化,那么这个过程就称为可逆过程。
显然,在可逆过程中,系统和外界都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反之,如果对于某一过程,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外界恢复到原来状态,该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3)可逆压缩也叫扩展阅读:
物理学意义上的不可逆性概念最初是由经典热力学提出的。它把热的过程区分为可逆的和不可逆的两种,并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的热过程中,热量总是自发地从较热物体传输给较冷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用熵的增加来描述这种不可逆过程。这个定律的统计解释表明,不可逆过程就是封闭的分子系统从有序状态趋向于无序状态。
物理学意义上的可逆性是指时间反演,即过程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在经典力学的运动方程中,把时间参量 t换成-t,就意味着过程按相反的顺序历经原来的一切状态,最后回到初始状态。但实际上,机械运动过程总是受到各种复杂的随机因素的作用,因此完全的可逆性是不存在的。
自然界发展中的进化和退化是不可逆过程的两种形式。虽然自然界中的不可逆过程是绝对的,但有些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却表现出相对的可逆性,因此,人类可以创造条件,利用这种近似的可逆性。
D. 什么是可逆过程,它有哪些特点
可逆过程是指热力学系统在状态变化时经历的一种理想过程。热力学系统由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后,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既使系统回到原来状态,同时又完全消除原来过程对外界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反之,如果无论采用何种办法都不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
特点:
(1)可逆过程是以无限小的变化进行的,整个过程是由一连串非常接近于平衡态的状态所构成。
(2)在反向的过程中,用同样的手续,循着原来的过程的逆过程,可以使系统和环境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无任何耗散效应。
(3)在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中系统对环境做最大功,在等温可逆压缩过程中环境对系统做最小功。
有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是不可逆过程。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一切实际宏观过程,如热传导、气体的自由膨胀、扩散等都是不可逆过程。
注意:不可把不可逆过程理解为系统不能复原的过程。一个不可逆过程发生后,也可以使系统恢复原态,但当系统恢复原态后,环境必定发生某些变化!
E. 数据压缩技术的数据压缩技术
在现今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有长远影响的数字化革命。由于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尤其是数字视频、音频信号的数据量特别庞大,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压缩就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因此,数据压缩技术已成为当今数字通信、广播、存储和多媒体娱乐中的一项关键的共性技术。
1.什么是数据压缩
其作用是:能较快地传输各种信号,如传真、Modem通信等;
在现有的通信干线并行开通更多的多媒体业务,如各种增值业务;紧缩数据存储容量,如 CD-ROM、VCD和DVD等;
降低发信机功率,这对于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尤为重要。
由此看来,通信时间、传输带宽、存储空间甚至发射能量,都可能成为数据压缩的对象。
2.数据为何能被压缩
首先,数据中间常存在一些多余成分,既冗余度。如在一份计算机文件中,某些符号会重复出现、某些符号比其他符号出现得更频繁、某些字符总是在各数据块中可预见的位置上出现等,这些冗余部分便可在数据编码中除去或减少。冗余度压缩是一个可逆过程,因此叫做无失真压缩,或称保持型编码。
其次,数据中间尤其是相邻的数据之间,常存在着相关性。如图片中常常有色彩均匀的背影,电视信号的相邻两帧之间可能只有少量的变化影物是不同的,声音信号有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等等。因此,有可能利用某些变换来尽可能地去掉这些相关性。但这种变换有时会带来不可恢复的损失和误差,因此叫做不可逆压缩,或称有失真编码、摘压缩等。
此外,人们在欣赏音像节目时,由于耳、目对信号的时间变化和幅度变化的感受能力都有一定的极限,如人眼对影视节目有视觉暂留效应,人眼或人耳对低于某一极限的幅度变化已无法感知等,故可将信号中这部分感觉不出的分量压缩掉或“掩蔽掉”。这种压缩方法同样是一种不可逆压缩。
对于数据压缩技术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尽量降低数字化的在码事,同时仍保持一定的信号质量。不难想象,数据压缩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但本质上不外乎上述完全可逆的冗余度压缩和实际上不可逆的嫡压缩两类。冗余度压缩常用于磁盘文件、数据通信和气象卫星云图等不允许在压缩过程中有丝毫损失的场合中,但它的压缩比通常只有几倍,远远不能满足数字视听应用的要求。在实际的数字视听设备中,差不多都采用压缩比更高但实际有损的嫡压缩技术。
只要作为最终用户的人觉察不出或能够容忍这些失真,就允许对数字音像信号进一步压缩以换取更高的编码效率。摘压缩主要有特征抽取和量化两种方法,指纹的模式识别是前者的典型例子,后者则是一种更通用的摘压缩技术。
3数字音、视频的压缩标准
数字音频压缩技术标准分为电话语音压缩、调幅广播语音压缩和调频广播及CD音质的宽带有频压缩3种。
(1)电话(200HZ-3.4kHZ)语音压缩,主要有国际电信联盟(ITU)的G.711(64kbit/s、G.721(32kbit/s)、G.728(16kbit/s)和G.729(8kbit/的建议等,用于数字电话通信。
(2)调幅广播(50HZ-7kHZ)语音压缩,采用ITU的G.722(64kbit/s)建议,用于优质语音、音乐、音频会议和视频会议等。
(3)调频广播(20HZ-15kHZ)及CD音质(20HZ-20kH)的宽带音频压缩,主要采用MPEG-1或2双杜比AC-3等建议,用于CD、MD、MPC、VCD、DVD、HDTV和电影配音等。
视频压缩技术标准主要有:
①ITU H.261建议,用于ISDN信道的PC电视电话、桌面视频会议和音像邮件等通信终端。
②MPEG-1视频压缩标准,用于 VCD、MPC、PC/TV一体机、交互电视ITV和电视点播VOD。
③MPEG-2/ITU H.262视频标准,主要用于数字存储。视频广播和通信,如HDTV、CATV、DVD、VOD和电影点播MOD等。
④ITU H.263建议,用于网上的可视电话、移动多媒体终端、多媒体可视图文、遥感、电子邮件、电子报纸和交互式计算机成像等。
⑤MPEG-4和 ITU H.VLC/L低码率多媒体通信标准仍在发展之中。
4.数据压缩的实现
在各种数据类型中,最难实现的是数字机频的实时压缩,因为视频信号尤其是HDTV信号所占据的带宽甚宽,实时压缩需要很高的处理速度。现在,视频解码以及音频的编码、解码多依赖于专用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未完成,并已有许多厂商推出了音视合一的单片MPEG-1、MPEG-2解码器。我国在发展数据压缩技术过程中,则充分利用了软件人才优势。
在软件实现方面,由于PC主机的处理能力正在飞速提高,直接利用主CPU编程实现各种视听压缩和解码算法对于桌面系统及家用多媒体将越来越有吸引力。
1996年上半年,Intel向全球软件界发布了它的微处理器媒体扩展(MMX)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在Pentium或Pentium Pro芯片中增加了8个64位寄存器和57条功能强大的新指令,以提高多媒体和通信应用程序中某些计算密集的循环速度。MMX采用单指令多数据(SIMD)技术并行处理多个信号采样值,可使不同的应用程序性能成倍提高。如:视频压缩可提高1.5倍,图像处理可提高40倍,音频处理可提高3.7偌,语音识别可提高1.7倍,三维动画可提高20倍。
与Pentium完全兼容的P55C芯片是1998年3月正式推出的。以后推出的Pentium、Pentium pro或P7等CPU,均将支持MMX指令。
在数据压缩的硬件实现方面,根本的出路是要有自己的音像压缩芯片(特别是解压芯片),不管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还是借助于通用DSP来编程。
而这一类芯片,目前还只是“雾里看花”。
不过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也会成为现实。
F. 什么是无损音乐什么意思
无损音乐是音乐文件播放格式的一种类型。
相关介绍:
音乐文件播放格式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
有损压缩是利用了人类对图像或声波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许压缩过程中损失一定的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原始数据,但是所损失的部分对理解原始图像的影响缩小,却换来了大得多的压缩比。
所谓无损压缩格式,是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可完全恢复原始数据而不引起任何失真,但压缩率是受到数据统计冗余度的理论限制,一般为2:1到5:1这类方法广泛用于文本数据,程序和特殊应用场合的图像数据(如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等)的压缩。
(6)可逆压缩也叫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常见到的MP3、WMA、OGG被称为有损压缩,有损压缩顾名思义就是降低音频采样频率与比特率,输出的音频文件会比原文件小。
无损压缩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而常见的、主流的无损压缩格式目前有APE、FLAC、TTA、TAK。
很多语音压缩方式都是采用不可逆的压缩方式,在压缩时通过减少数据得到高压缩率。可逆压缩(无损失压缩)与通常的文件压缩相同,可以将被压缩的数据完全回复成以前的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损音乐
G. 物理化学中的可逆压缩什么意思 然后这道题为什么s等于0 还有压缩至5p什么意思
可逆压缩即准静态的压缩,即过程中的每个状态都可以认为是平衡态,说白了就是外界做工的压力和气体自身压力时刻相等。
绝热可逆过程s等于0是根据s的定义得到的,s=Qr╱T。
5p即原来压强p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