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app缓存技术

app缓存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2-07 10:37:35

1. APP缓存是什么

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当某一硬件要读取数据时,会首先从缓存中查找需要的数据,找到了则直接执行,找不到的话则从内存中查找。

2. 苹果微信缓存包含什么

简单讲,微信缓存就是微信临时存在手机上的各种文件。
微信缓存包括你好友的头像、你收藏的文章缩略图、小程序的资源文件、公众号的文章网页文件、小视频、表情包,朋友圈里的照片等等。
缓存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计算机技术,不止微信,还有其他很多APP都使用了这种技术。

缓存是什么?
计算机科学里讲的缓存,通常指的是一片存储空间。缓存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不同存储介质之间巨大的存储速度差异。因为成本的原因,一些高速的存储介质(比如cpu的寄存器)通常做的容量比较小,而容量大的存储介质(比如内存)存储速度都比较慢。当速度快的存储向速度慢的存储传输数据的时候,要等待确认速度慢的介质存储完毕才能进行下一组数据的存储。同理,速度慢的存储向速度快的存储传输数据的时候,速度快的存储要等待速度慢的存储准备好数据。这样一来存储的效率就高不起来。

3. APP中缓存、加载与刷新机制设计【转载】

1、为什么要加缓存?

场景一:【等待】,在向服务器请求新的数据时。我们让用户看到什么?第一种是漂亮的等待加载页面;第二种是缓存的内容。对于第二种,用户可以对页面进行操作,等待新数据时可以查看旧数据,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可用性”,从而减轻了从服务器获取数据这一动作的大小和时间长短,增强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如果内容更新的间隔较长或者用户刷新的间隔较短,在没有缓存的情况下,很多数据我们会多次重复的向服务器获取,增加了成本。

场景二:【结果】没有联网,或者在地铁上网络太差无法加载数据时,如果留给用户一个空白页面,实在是感觉有点不负责任啊。并且很多功能在没有联网的情况下也有使用的可能性,比如:APP中的通讯录,查看一些聊天记录,通知信息,文章列表等。因为用户打开APP不一定是要看新信息,说不定是回顾老信息(或许老信息里也有用户之前没看的),所以恰当的缓存可以满足更多的用户场景。

场景三:【金钱】有一天,一个用户发现自己装了某个APP后流量用的特别快,Ta可能永远将这个APP打入冷宫了,而增加缓存正是节省流量的一个方法。虽然节省的不多或者用户也察觉不到,但是作为一个有态度的产品经理,应该多做一些思考。

2、什么是缓存?

缓存可分为如下几类:

(1)app缓存。

(2)固定缓存。

(3)可手动清理的缓存。

(4)不可手动清理的缓存。

(5)临时缓存。

其中,临时缓存常用于一个功能页面内,保存各栏目的缓存。同一个功能里会把子功能分为多个栏目进行划分,每个标签栏目下的内容在本次使用中都可保存为临时缓存,在该功能里切换栏目,不需要重新加载数据,使用缓存显示。

对于用户来说,使用时达到了无缝切换浏览,对于服务器来说,在短时间内数据很少会有更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用户的正常需求,并达到体验优秀。

临时缓存的清理机制是:退出该功能模块就清除之前的缓存。也就是说下次进入该功能模块,需要重新获取一次数据。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临时缓存,因为那些信息真的不是那么重要,而且不需要经常反复查看,那对于那些我们经常使用而且经常需要反复查看的信息,马海祥建议采取固定缓存,保存在本地,方便下次翻阅时不需要再一次向服务器请求数据了。

对于固定缓存又会细分为可手动清理的缓存和不可手动清理的缓存。

第一种是我们最常见的缓存,几乎所有产品都采用这种缓存方式。平时用户浏览文章、图集加载的数据就以这种形式缓存在本地,下次看回这篇文章、图集时就不需要加载了。用户也可以手动把这些缓存清理了,释放空间。

而对于某些特殊场景,例如一些相对固定的数据,我们不愿意一开始就打包进App里,这样会占太大容量,造成产品包很大,也不愿意每次进入页面都向服务器加载这些信息,那怎么办?建议的解决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只加载一次就永远存在本地了,这样安装包也不会大,以后也不用加载了。

3、如何清理缓存?

一般App都会在“设置”里提供一个清理缓存的功能,一键把空间释放。除此之外,App最好要设计自动清理机制,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设计这个机制。

(1)、时间

通过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或者根据用户使用周期灵活设定时间来清理缓存。每个产品的场景不一,用户使用频率不一,设定这个机制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了。

(2)、容量

一般是设定一个容量上限,采用堆栈的设计原理进行缓存清理,溢出堆栈的旧数据将自动清除。

1、页面加载

方案1:单页面整体加载

这种加载比较简单,一般运用在页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所以直接一次性加载完所有数据后再显示内容。其单页面加载失败的状态相对来说也比较好处理。

方案2:单页面分块加载

这种方案的特点是,能让用户逐步看到内容,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降低用户的焦虑心理。

其中又可以分为,模块间有关联性的,先加载父内容,再加载子内容。如优酷,先把栏目加载出来,再加载各栏目的内容。

模块间没有绝对关联性的,可独自加载各自模块内容,根据请求的速度不同分别显示。这样处理有一定几率让用户在没完全刷出数据的情况下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如大众点评、淘宝客户端等。

框架固定,内容更新的,可先把框架显示出来,再把各模块的数据各自加载显示,如各种iOS自带应用。

这种分模块加载的需要特别注意加载失败的状态,毕竟每个模块都提示加载失败,点击重试是很挫的一件事,可以根据信息的优先级来决定哪些数据失败了采用默认状态,哪些数据采用失败提示。

方案3:跨页面加载

父页面&子页面 or 同一app内,页面间字段可以复用的,在加载子页面时不需要重新加载新数据。

方案4:预加载

这种加载方式的特点是,在加载一个页面内容的同时,预测用户的下一步行为,并为他下一步需要使用的页面加载内容,使得他在下一步的操作中能立刻获取信息而不需要加载等待。

预加载提供给用户无缝的产品使用体验,使得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更直接流畅,没有被打断的感觉。

具体的例子有:

在浏览图集的时候,当看到第一张的图片时,就自动后台加载第二第三第四张图片,用户浏览完第一张图片切换到第二张时就不会有加载等待的过程。

在浏览新闻列表时,就把每篇新闻的内容在后台进行预加载,用户选择看某篇新闻时,能立刻阅读到内容。

但是这种方案也需要面临很多的问题,马海祥觉得最直接的就是流量问题,因为会自动跑掉很多用户可能根本用不上的数据流量,所以,一般情况下马海祥建议可以设定在wifi环境才采用这种加载模式。又或者设定加载规则,只把主要内容预加载,而部分次要内容可以在用户真的用到的时候才加载,例如预加载新闻正文的情况,可以只加载文本信息,图片信息等到用户进入内页才加载。这种预加载与分块加载结合的方式也普遍运用在各个场景。

另外,预加载也需要时间的,他只是不在客户端显示给用户,默默在后台运作而已,需要特殊考虑未加载完用户就使用到那些信息的情况,所以在做预加载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另一种适合该情况的普通加载方式。

预加载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来进行设计,设定好信息优先级,综合考虑各种类型信息的具体大小流量,整体考虑预加载的方式,这些都是需要经过精心分析思考的。

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预加载将成为以后产品普遍的加载方式,他提供给用户的无缝使用体验**地提升了产品的可用性。

2、操作加载

除了页面的信息需要加载,页面内的操作也是需要通过给服务器发送请求记录的。

方案1:加载层

进行一个操作后,弹出模态的提示层,告知用户正在加载。采用模态的提示主要是防止用户在该过程中进行其他操作,导致当前加载出错。由于采用模态的提示,并且有可能因为网络原因导致长时间处于加载状态,建议提供一个“关闭”的操作,中止本次加载,恢复App可用状态。加载失败时可在当前浮层变换为失败提示。模态提示层是最稳妥的方式,但他会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打断的感觉。

方案2:控件自身加载状态

这种方式是把操作加载的状态与控件的样式结合起来了,对某个控件进行操作后,控件变换为加载状态,此时控件不能重复操作。由于这种加载方式是控件的自身状态,不影响其他操作,所以用户也可以对页面进行其他操作,可能会导致同时有多个请求的情况,增加了加载失败的风险,这也算是这种方式的弊端,不过这种极端情况很少出现。请求失败后,可配合Toast提示告知用户失败的原因。

方案3:后台加载

用户在操作后,客户端立刻反馈操作成功,然后把请求放到后台与服务器交互,这一过程用户不需要了解,不需要等待,在正常情况**验是非常棒的。

但是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状况,由于是后台记录请求并与服务器交互,所以实际请求是否成功客户端是不说明的,全部以操作成功来显示,这就会导致用户误以为操作成功了,但实际上下次来看发现没有成功。

所以,这种加载方式是需要根据具体使用场景来权衡使用的,对于一些重要的操作,建议还是使用模态的方式加载,对于一些小操作,如点赞、订阅、关注,可采用后台加载的方式。

3、下一页加载还是当前也加载

用户进入首页,正式迈出体验的第一步,接下来迎接的就是基于用户目标的界面间跳转。完成界面的跳转,会有各种加载策略,但无论形式如何,我们都可以将其归为两大类:“下一页加载”、“当前页加载”。

(1)“下一页加载”满足了用户提前窥视的需求

我们把页面看成“点”,页面流是连接这些点的“线”,我们以“用户想买一条牛仔裤”这一场景作为案例做了简单的眼动研究,从应用启动到商品浏览再到商品确定最后进入下单页,用户所呈现的瞳孔梯次增大,即E>D>C>B>A,为了解释这一现象,通过与被试交流,我们发现相比于各种浏览,用户更期待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因此此时的”下一页加载“正好,满足了用户提前窥视的需求。

(2) Wait!I Need Think Think

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又对“使用支付宝对手机充值”这一场景做了研究,从开始支付到二次确认支付,用户所呈现的瞳孔都比较大,即A与B近似相等,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与“递增体验流”不同的是,当用户遇到判断逻辑的界面时,用户并非急于想看下一页面到底包含怎样的内容,而是非0即1的验证心态,即我的操作效成功了吗?因此在判断逻辑界面中,用户的内容窥视需求并不强,当然也没什么内容,要么仅是一个小小的Toast,再大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界面(意味着“下一页加载”在这里就是个鸡肋),用户反而对非0即1的验证需求较为强烈,其中还伴随着等待结果过程中的紧张感、激动感,因此界面通过 当前页加载 表明系统正在努力地处理用户交代的指令**了用户的紧张感、激动感,直到结果显现——“处理成功”,完成了非0即1验证的满足感。

4、先加载还是先展示

当需加载的是功能时,可以先展示再加载,当需加载的是内容时,则反过来。

淘宝

打开APP的第一个页面是功能,所以先展示再加载的:

随便点击一个模块(不要点菜单),下面要展示的将要是内容(商品),所以是先加载再展示的,没有加载完都不展示:

京东

同样的,功能模块先展示后加载:

内容先加载,没加载完不展示: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先展示,后加载:

优点:给用户0等待的错觉

缺点:当前数据有可能是错的,而且得等用户操作到最后一步才会发现

先加载,后展示:

优点: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

缺点:网络不好时,造成等待

显然,功能模块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是既有固定的,在短时间内几乎不会更新,所以这种数据出现错误或与当前状态不同的几率小得多,因此,可以使用先展示后加载的方式。

另一方面,内容(特别是商品数据)是最容易产生变动的,为了保证每一个消费者看到的数据都是最真实,最准确的,所以务必要先加载再展示。

1、空白页面刷新失败有提示

现在的应用都标榜以内容为中心,所以都会极力避免空白页面的出现。对于大部分的应用,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缓存,进入页面之后,先显示之前的缓存,然后再进行内容的刷新。其次,消灭空白页面的第二种方法就是提供系统推荐项进行替代。但是对于一些页面,页面内容跟用户的使用状态关系密切,无法避免会出现空白页面,这时候会使用一些引导类的提示,使得页面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可以促进用户产生内容。

但是一些资讯类应用,比如读读日报,打开默认是空白页面,然后再加载内容(我不是很明白这种设定)。其他一些应用,比如:豆瓣一刻和MONO,每天第一次进入应用的时候也会出现空白页面。我猜想第二类应用的展示方式的原因是这样的。他们的内容**都是严格以天为单位的,每天固定时段**精选内容。他们会希望你每天只看并且看完当天的东西,所以一旦到了第二天,昨天的内容就是累赘了。所以每天第一次进入应用的时候会出现空白页面,象征着每天都是从新开始。此时就会对应一个“空白刷新”逻辑。

空白刷新对应的场景是这样子的:用户想要刷新出内容,并且用户知道这里可以刷出新内容,但是没有刷新成功,这时候需要给用户一个交待。所以需要提示用户。同时,提示完用户之后需要给用户一个解决方法,这就是“点击后重试”。

2、缓存页面刷新失败无提示

常见的应用比如知乎、网易新闻、好奇心日报、微信朋友圈等,这些应用都会采用缓存的形式,打开之后显示的是缓存内容,然后系统会给服务器发送请求,如果有内容更新的话就会自动更新一次内容,更新之后的内容直接覆盖当前的内容。更新失败之后是没有提示的。但是有一些应用,比如有道词典、企鹅FM、网易云音乐等,他们更新失败之后是有提示的。

我觉得这两种应用的区分点在于

应用的使用频率;

内容的时间连续性;

界面之间的关系紧密度。

比如说网易新闻,作为一个打发时间的工具,每天使用频率就会比较高,所以用户进来之后是想看看有没有更新。其次,网易新闻的内容是连续不断更新的,所以用户会知道当前显示的内容是我看看过并且处理过的。最后,新闻列表页面显示的是摘要,用户可以通过摘要快速进行判断是否要进入详情页,摘要有助于帮助用户回忆上一次的使用场景。

所以这就对应着一个这样的场景:用户只是想看看有没有更新,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没有新内容”的心理预期,所以即使是更新不了内容,用户也不会想太多。反倒是,如果进行了错误提示,用户可能会有一种挫败感。因为他知道现在有内容,只是因为网络的原因而没有更新,他要进行的任务受到了外界因素的阻碍,由此产生一种细微的挫败感。

3、缓存页面刷新失败有提示

另一类应用,使用频率没那么高,或者内容不具备时间连续性的,又或者说当前界面无法唤起用户上一次的使用场景。那么就有必要进行率先你失败提示了。

比如说企鹅FM,音频类的应用注定使用不会那么频繁,因为通过视觉接收的信息会比通过听觉接收的信息更快更多,同时音频类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用耳机时要求环境不那么嘈杂,外放时要求在私人场所)。其次,此类应用都是实时推荐的,不存在时间连续性的问题,用户无法通过时间来判断内容是否被阅读过。再者,标题也无法帮你快速做出判断,你还是要进去听过才知道内容是什么。最后如果不提醒,用户进入到详情页再收到提醒,就会觉得应用浪费了用户的时间。所以,对于此类内容,刷新失败是有必要进行提醒的。

4. 新东方在线app怎么缓存 缓存方法教程详细介绍

APP听课及缓存步骤介绍:

一、苹果手机APP缓存步骤:

第一步:选择课程进入后,点击左上方绿色标志的缓存后,便出现6的界面


5. 怎么清理手机应用缓存

周末闺蜜跟我抱怨她的手机卸载了好几个APP了,但是手机运行还是卡卡的,卸载了软件跟没卸载一样……

说到卸载APP,很多都会说,不是长按住APP图标,然后点击上面的“X”不就可以了嘛,简单方便!

但是你知道吗,我们是把软件卸载了,可是软件在使用的数据缓存垃圾还是存在手机内存里面,并没有腾出多少的空间。

这也是手机运行卡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说,明明我已经把手机好几个APP卸载了,为什么手机运行还是很卡呢?

直接把APP从手机的桌面卸载了,仅仅只是把这些APP从我们的手机里移除了而已,但是这些APP下载包和运行的数据和缓存一直偷偷残留在我们手机里面。

所以呀,手机软件占内存别这样卸载,一定要清理彻底,那么今天跟大家唠唠如何干净的卸载手机软件的办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卸载APP才能彻底呢?

正确的方法:打开我们心爱的手机里的设置,找到应用和管理,然后点击应用管理,打开后我们就会看到我们下载的各类软件了,然后选择一个要卸载的APP点开。

然后打开了APP之后,可以清晰的看到存储、权限、通知等。这时候很多人就会直接点击卸载,那么这样跟在桌面卸载没两样的,并没有彻底清除APP。

正确操作是点开【存储】按钮,选择清除缓存和清除数据,耐心等一下,把数据和缓存变为0就即可。

这样操作之后再返回上一个页面,再点击卸载就可以彻底把这个APP卸载,给手机节省了很多空间啦!

这样一个APP的正确卸载方式就算是完成了。

但是如果我们在之前就已经错误卸载APP了,那么这些APP的缓存和数据现在还躺在你的手机内存了呢,该咋办呢?

我们可以通过文件管理,删除这些文件夹,也可以清除这些缓存和数据,为你的手机腾空间!

可直接删除的文件夹:Alipay、cache、temp。

在这里小伙伴会有疑问删错了万一把重要文件删除了怎么办?

其实不用担心!

Alipay:支付宝缓存垃圾;

Cache;所有APP运行产生的缓存垃圾;

Temp:浏览网页时残留的垃圾。

这三个文件夹都是可以直接删除的。

还有一些选择性删除的文件,如backups文件是我们的备份文件夹,不用重装手机系统的话是可以选择删除的;

而DCIM文件则是我们手机里所有的照片、视频、截图等,可以选择我们不要的东西删除;

tencent则是QQ、微信的垃圾,比如一些默认保存的视频和照片,你可以点击查看文件夹,选择不需要的内容删掉。

今天的分享就唠嗑到这里了,还要提醒一下小伙伴们要保持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哦!

你还有什么清理手机内存垃圾的方法呢,可以跟小编分享一下喔!

6. 手机应用缓存是什么清除了会怎样

手机应用缓存是应用程序缓存的图片文本日志等数据,清除不会影响程序的正常运行,而且有利于手机更加流畅的运行。具体步骤如下:

1、在手机的设置页面中,找到更多设置,点击进入。

7. 如何解决h5、vue、uniapp等项目缓存问题

我们再开发web项目时,经常会遇到修改了css、js、html等静态文件,并部署到服务器之后。使用浏览器进行访问的时候,发现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静态缓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静态缓存呢?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静态缓存。

html文件添加Expires时间

CDN是静态缓存加速最典型的代表。CDN技术并不是一门新的技术,它是基于传统 nginx、squid、varnish 等 web 缓存技术,结合 DNS 智能解析的静态缓存加速技术。

方式二:

uniapp解决缓存的方式与vue一样,但是uniapp兼容了很多平台,所以修改vue.config.js又不太一样。如果uniapp根目录下面没有vue.config.js,则新建vue.config.js文件即可。

8. APP缓存是什么

就像你打开一张图片,第一次打开要加载很久,第二次打开就很快打开了,第一次打开后软件会从在临时缓存目录从服务器下载缓存一些静态文件,如图片等。当你第二次打开的时候,软件运行速度就会变得更快,直接从本地访问,就不用再去访问服务器了,这个就是缓存,缓存一是为了更好地用户体验,二也可以减少服务器的开销

9. 应用节流缓存功能是什么

现如今优秀的手机APP软件已成为人们必备的生活用品,手机APP已经覆盖到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社交等方方面面,各无线应用市场的APP层出不穷,面对众多类似的APP软件,如何扩大APP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各互联网企业的重中之重。
应用节流是基于原APP缓存加速衍生的高级功能,不仅可以缓存客户需要推广的APP,同样也可以缓存互联网上其他的APP。简单来说就是:APP应用软件可以缓存到本地无线网络中了,从而实现减少APP软件下载流量的损耗。
操作步骤:首先,我们需要进入到信锐无线AC(无线控制器)的后台对应管理界面,开启应用节流——APP下载节流功能,系统即会自动把首次下载的APP程序缓存到无线控制器的本地硬盘中(或者AP的U盘),当第二个用户下载同样APP(名称、路径、版本均相同)时,将直接从本地硬盘中提取下载,有效节省了出口带宽资源。

热点内容
android状态栏导航栏 发布:2025-07-26 10:22:10 浏览:121
tomcat内存配置都有哪些 发布:2025-07-26 10:02:39 浏览:378
sql语句快捷键 发布:2025-07-26 09:59:01 浏览:964
ipad和安卓pad哪个更耐用 发布:2025-07-26 09:58:59 浏览:535
php是不是数字 发布:2025-07-26 09:58:08 浏览:728
云服务器在哪买最划算 发布:2025-07-26 09:55:00 浏览:861
android视频竖屏 发布:2025-07-26 09:52:08 浏览:232
安卓手机哪个街机模拟器最好 发布:2025-07-26 09:50:51 浏览:793
ios手机编程软件 发布:2025-07-26 09:49:20 浏览:488
苹果的照片转移到安卓为什么少了 发布:2025-07-26 09:26:34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