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硬盘缓存
① 缓存是什么与内存,硬盘各有什么区别
主要硬件基本都配置了一个缓存
内存和硬盘的功能差不多也是用来贮存东西东西的
我们一般说的内存是指ram,比方说你打开一个程序,如qq,那么qq首先会占用内存一部分空间,
然后才开始输出,当退出qq的时候,那么就会从内存中删除占用的空间,
拿硬盘和内存的数据交流来说吧
比方说看你下载来的电影
因为硬盘速度比内存速度慢多了,
硬盘如果没有缓存,那么当你看电影的时候,会出现卡的症状,
因为两个速度相差太大了,
所以出现了缓存,在硬盘上建立一个缓存,那么电影会一点一点的放在缓存上,然后由内存读取,这样就不会出现卡的症状了,
你是不是经常出现正在缓冲的现象呢,就是因为缓存没有还没有数据,\
② 机械硬盘64m缓存和256m缓存差别大吗
区别不大的,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机械硬盘64m缓存和128m的区别如下:硬盘存取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如果缓存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一般情况,缓存越大越好,数据在拷贝过程中比较明显。
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1μm~0.5μm,较高的水平已经达到 0.005μm~0.01μm,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
(2)内存硬盘缓存扩展阅读:
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优缺点对比:
1、防震抗摔性:机械硬盘都是磁盘型的,数据储存在磁盘扇区里。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即内存、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
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较机械硬盘,固硬占有绝对优势。
2、数据存储速度:机械硬盘的速度约为120MB/S,SATA协议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500MB/S,NVMe协议(PCIe3.0×2)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1800MB/S,NVMe协议(PCIe3.0×4)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3500MB/S。
③ 内存当硬盘缓存和内存直接做硬盘哪个快啊
这个当然是内存硬盘快了,内存有着无可比拟的速度优势,但是内存毕竟昂贵,如果是大内存的话如8GB,建议使用1到2GB虚拟成硬盘就可以了。
④ 硬盘缓存和内存哪个快 CPU的缓存是快于内存的,那硬盘呢
这个真不一定,有可能是硬盘快。
很多人回答说是内存快,其实那是错误的。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知识跟不上发展。
话不多说,上图对比,你看一下。
看看我内存数据69,000多每秒,就问你怕不怕。4533的频率。
所以说兄弟别听他们瞎叨叨,硬盘和内存真不一定谁快呀。关键看你想和谁比。田忌赛马的故事知道吧,就这个道理。
⑤ 硬盘缓存有什么用
硬盘的缓存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是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
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它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硬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由于对于写入数据的性能有提升,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假如数据还在缓存里的时候突然掉电,那么这些数据则会丢失。
二、是预读取。
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假如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硬盘并不需要重新读取数据,只需要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度大于磁头读写的速度,因此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作用。
三、临时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数据。
有时某些数据需要经常访问的,硬盘内部的缓存则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下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四,还有个缓存算法问题。
如果算法不够优秀,命中率就不会高,这样大容量缓存形同虚设,甚至会出现掉速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硬盘本身的单碟容量、转速来决定。比方说传输持续读写速度在150MB/s左右、单碟不超过1TB容量的机械硬盘,缓存64MB就足够,128MB显然有些浪费;只有那些单碟容量超过1TB、持续读写性能在200MB/s左右的机械硬盘,128MB的缓存才有意义哦。
⑥ 硬盘中的缓存容量是什么意思
缓存容量是提供一个数据缓冲,先将读出的数据暂存起来,然后进行一次性传送。解决与其它设备的速度匹配差距。在处理数据时,数据的临时存放点。
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
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
(6)内存硬盘缓存扩展阅读:
磁盘缓存分为读缓存和写缓存。写缓存实际上就是将要写入磁盘的数据先保存于系统为写缓存分配的内存空间中,当保存到内存池中的数据达到一个程度时,便将数据保存到硬盘中。这样可以减少实际的磁盘操作,有效的保护磁盘免于重复的读写操作而导致的损坏,也能减少写入所需的时间。
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写通式在读硬盘数据时,系统先检查请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在的话就由缓存送出响应的数据。这样系统就不必访问硬盘中的数据,由于SDRAM的速率比磁介质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在写入硬盘数据时也在缓存中找,找到就由缓存就数据写入盘中,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缓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性能。CPU 缓存也是内存的一种,其数据交换速率快且运算频率高。磁盘缓存则是操作系统为磁盘输入输出而在普通物理内存中分配的一块内存区域。
硬盘的读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冲区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可见,缓冲区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它的作用也是提高性能,但是它与缓存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它是容量固定的硬件,而不像缓存是可以由操作系统在内存中动态分配的。
二、它对性能的影响大大超过磁盘缓存对性能的影响,因为没有缓冲区,就会要求每传一个字(通常是4字节)就需要读一次磁盘或写一次磁盘。
⑦ 内存作为硬盘缓存,怎样操作
对于你的问题,从两方面来回答:
首先是32位系统最多只能识别3.5-3.7G,那么剩下的就是空闲的,也就是无法使用,说白了你有500G的硬盘用了300G,后面200G没有格式化,不识别。这一点可以通过打一个32位的内存扩展补丁,使你的系统识别更多的内存。具体可以搜索“32位内存补丁”来下载,据称可以最多支持128G。另外是就是通过安装64位系统,不过这个缺点是部分软件64位还不是十分支持,经过绝大部分都没问题,还有就是64位的系统占用C盘空间要多1倍,也就是如果你的系统是15G 那么安装成64位的话就至少要30G空间(其实是即装了32位的包又扩充了64位的程序),个人建议使用前面的方法,打一个补丁。
第二方面是内存和硬盘缓存性质是不同的,硬盘缓存是硬盘自身在读写时连接数据线与内部磁头存储速度的缓冲带,总之是硬盘电路板上的“内存”,是没法改变了。但是你可能是想增加虚拟内存,但是这个是当你的内存条中的空间满了,将硬盘中的存储空间“借用”的空间,针对以前内存小的可怜时候设计的,现在只要你的电脑不同时开20个以上的程序一般6G够了(当然变态的游戏和大型设计软件除外)。 因此个人感觉你只需使用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可。
⑧ 缓存、内存、闪存的区别分别指什么样的东西
一、主体不同
1、缓存:是指访问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的一种高速存储器
2、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外存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
3、闪存:一种电子式可清除程序化只读存储器的形式,允许在操作中被多次擦或写的存储器。
二、特点不同
1、缓存:不像系统主存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
2、内存: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内存条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3、闪存:是一种特殊的、以宏块抹写的EPROM。闪存进行一次抹除,就会清除掉整颗芯片上的数据。
三、作用不同
1、缓存: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率很快。
2、内存: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3、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断电数据也不会丢失。因为闪存不像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一样以字节为单位改写数据,因此不能取代RAM。
⑨ 在系统内存中设置磁盘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作用:
1、预读取
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
2、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
是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
注意事项:
硬盘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中途突然断电,可能会造成磁头与磁盘剧烈摩擦,损坏硬盘,应避免突然关机。关闭计算机时,必须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仍在闪烁。只有在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读写完成后,才能关闭电脑的电源开关。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散热问题。最佳温度为20~25℃,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晶体振荡器的主频。温度也会导致硬盘电路元件失效,磁介质也会因热膨胀效应而导致记录误差。
⑩ 硬盘的缓存
想知道“写入缓存”选项是如何设置的吗?请打开“设备管理器”,展开“磁盘驱动器”,接着在下面任何一个驱动器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并选择“属性”,然后切换到“策略”标签。在这里你应该会看到两个选项:“为快速删除而优化”(所有的东西都直接写入硬盘驱动器)和“为提高性能而优化”(写入到缓存)。
第一个选项可以允许你快速的断开设备与电脑的连接,例如一个USB闪存,你不用点击任务栏里面的“安全删除硬件”图标就可以直接把这些设备和电脑断开。如果两个选项都处于灰色无法选择的状态,那么说明你的磁盘驱动器默认已经把“写入缓存”选项打开了。(欲查看更多关于延缓写入默认状态的信息,请查看微软的文章“Windows XP and Surprise Removal of Hardware” )
在Windows XP系统中有时候会弹出“写入缓存失败(Delayed write failed)”的提示,告诉你延缓写入系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这并不是什么致命错误,不过也值得引起你足够的关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引起“写入缓存失败”的原因:
1.磁盘驱动器本身的原因。这种情况尤其发生SCSI或者RAID驱动器上。有一些RAID驱动器的驱动程序会在安装了SP2的XP操作系统中报告一个虚假消息告诉用户“写入缓存失败”。所以你应该为你的磁盘驱动器安装最新版本的驱动程序。
2.数据线的原因。一些错误或者损坏的数据线,特别是外部USB线和火线,会造成这种情况。如果你的数据线过长,或者数据线连接到的是一个质量不合格的USB HUB上,也会造成写入缓存失败。最后,还有可能是因为你有一个需要80针数据线的UDMA驱动器,但你却使用了一条40针脚的数据线。
3.SCSI终止错误。虽然这种情况在使用了self-terminating技术的SCSI设备上很少发生,但是我们还是必须把它考虑进来。
4.媒体错误。这是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情况,换句话说,也就是磁盘驱动器坏了。如果你能通过SMART(比如SMART & Simple )软件获取磁盘驱动器的统计信息,那么你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磁盘驱动器出现了机械(物理)故障。你还可以使用一个叫Gibson Research's SpinRite的工具来帮助你诊断媒体错误,只是这个软件在对磁盘驱动器进行完全检测的时候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希捷Barracuda 1TB 32M SATA3
5.计算机的BIOS设定强制开启了驱动器控制器不支持的UDMA模式。虽然UDMA 模式能够增强磁盘的性能,但是如果驱动器控制器不支持的话将会导致一些错误发生。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主要是发生在新安装的硬件设备上(该硬件设备支持UDMA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升级BIOS或者将BIOS中关于硬盘驱动器的选项恢复成默认的“自动检测”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举个例子:如果设置成UDMA Mode6模式的设备出现了问题,那么你可以将它设置成Mode5模式。
6.驱动器控制器的问题。如果你的系统同时拥有长和短两种PCI插槽(64位和32位),请尝试将USB控制器从长PCI插槽中拔出。一些比较老的PCI 卡并不支持这种类型的插槽。
7.内存的奇偶校验错误。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你新增了一条内存之后,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很可能是你的新内存条和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类型不符,或者是内存本身有问题。(内存有问题还会造成其他一些错误,例如随机死锁等)
8.注册表中的LargeSystemCache键值错误。这种情况很少见,通常发生在那些安装了ATI显示适配器,内存大于521MB的机器上。这些机器上的注册表中有一个叫做LargeSystemCache的键
(HKEY LOCAL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该键值用来管理系统分配给一些核心进程的内存容量,如果键值被设为1的话(这样设置可以增强内存大于512MB的机器的性能),有可能会在一些系统中导致数据错误和产生写入缓存失败的错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请把该键值改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