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被压缩
① 音频信号能进行压缩的依据是什么
音频信号能进行压缩的依据是音频压缩技术。
音频压缩技术指的是对原始数字音频信号流(PCM编码)运用适当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不损失有用信息量,或所引入损失可忽略的条件下,降低(压缩)其码率,也称为压缩编码。它必须具有相应的逆变换,称为解压缩或解码。音频信号在通过一个编解码系统后可能引入大量的噪声和一定的失真。
在音频压缩领域,有两种压缩方式,分别是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常见到的MP3、WMA、OGG被称为有损压缩,有损压缩顾名思义就是降低音频采样频率与比特率,输出的音频文件会比原文件小。另一种音频压缩被称为无损压缩,也就是所要说的主题内容。无损压缩能够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数据的前提下,将音频文件的体积压缩的更小,而将压缩后的音频文件还原后,能够实现与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码率。无损压缩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见的、主流的无损压缩格式只有APE、FLAC。
② 效果器、什么压缩、过载之类的是什么意思
1、效果器
拉胡琴或拉小提琴时,演奏者常常将捺弦的左手指在弦上故意的作抖动使发出的声音随之微微颤抖,听起来很优美,这种添加的吸音就称为效果。又如卡拉OK演唱者通过混响器之后的声音,变得丰满、宽广,这种混响也是效果。
效果有增润音色和改变音色的作用,效果器就是专用于产生以上各种效果的电子仪器。它的作用是改变原有声音的波形,调制或延迟声波的相位、增强声波的偕波成分等一系列措施,产生各种特殊声效。给音色施加effect(效果、影响),许多乐器、合唱等都使用它。
2、压缩
指压缩效果器(Compressor),是一种能够压缩高电平、提升低电平,具有改变或放大波形作用的效果器。用于排除电吉他信号在传输中出现的过载或不良瞬变发生,当电平仍然超值时,内设的压控放大器(VCA)bo以压缩,使声音不产生严重失真。
它与失真器不同的是提供不失真的多种弹奏音色,并能延长音符或缩短音符的时值,可产生打击音或长延音。
3、过载
指过载效果器(OverDrive),超速驱动器、激励器。利用适度的畸变(失真)、产生管乐般失真效果,模拟管乐音色。常用于电吉他主旋律领奏、前奏、间奏、结尾等中加入。可产生从柔和圆润到金属般的激昂的音色。
(2)信号被压缩扩展阅读:
压缩效果器部分参数:
1、THRESH 阈值(临界电平):
这个参数决定了压缩器在信号输入电平达到多少时开始进行压缩工作。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开关装置,当信号输入电平达到阈值后信号才会被压缩,一旦输入电平降到阈值以下,压缩将会停止。
2、RATIO 压缩比:
压缩比决定了当输入电平越过阈值开始进行压缩工作时,对输入电平施加多大程度的压缩。这个比例表示的是输入电平与输出电平之间的比例。我们以 2:1 的压缩比举例,这时压缩比表示的是将超过阈值的每 2dB 的信号输入电平压缩至 1dB 的输出电平。
3、ATTACK 启动时间:
启动时间决定在输入电平超过阈值后,压缩器接收到压缩指令到作出压缩动作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通常非常短,一般的压缩器会使用毫秒(ms)来计算。启动时间其实决定了一个声音初始的动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头”被压缩多少。
4、RELEASE 释放时间:
与启动时间类似,释放时间决定在信号输入电平低于阈值后压缩器从压缩状态到停止压缩所用的时间。注意过短的释放时间会造成声音的“喘息”效应。如果过长的释放时间,压缩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极不自然的声音效果。
③ 声音信号为什么能够被压缩
音乐信号中有许多冗余成分,其中包括间隔和一些人耳分辨不出的信息(如混杂在较强背景中的弱信号)。CD声音不经压缩,采用44.1kHz的固定速率采样,可以保证最大动态音乐的良zd好再现,当然,信息量较少处的数据量也是相同的,因而存在压缩的可能性。音响频宽为20~20kHz(顶级CDPlayer可向下延伸至2Hz)已成为目前的音乐标准。MP3为降低声音失真采取了名为"感官编码技术"的编码算法:编码时先对音频文件进行频谱分析然,然后用过滤器率掉噪音电平,接着通过量专化的方式将剩下的每一位打散排列,最后形成具有较高压缩比的MP3文件,并使压缩后的文件在回放时能够达到比较接近原音源的声音效果。虽然他是一种有损压缩,但是它的最大优势是一极小的声音失真换来了较高的压缩比。且现在的MP3采用与杜比AC-3相似的变压缩比率(VBR)压缩技术,采样的压缩比率依音乐中信息多寡,并利用人耳的掩蔽效应属来减少冗余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