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cpu寄存器缓存

cpu寄存器缓存

发布时间: 2023-03-19 16:42:35

1. 关于cpu的寄存器与缓存的关系

cpu中的寄存器分为好多类吧!比如通用寄存器,cs,ds,ss等等,还有ip这些专用寄存器,各有各的用处啊!cpu中的缓存是用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寄存器是必须的而缓存有大小之分,越大速度越快!

2. CPU寄存器和缓存有什么区别

寄存器是汇编用上的吧!和缓冲不是一回事!

以下是C-V的
寄存器是CPU内部重要的数据存储资源,是汇编程序员能直接使用的硬件资源之一。
由于寄存器的存取速度比内存快,所以,在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时,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寄存器的存储功能。
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程序的中间结果,为随后的指令快速提供操作数,从而避免把中间结果存入内存,再读取内存的操作。在高级语言(如:C/C++语言)中,也有定义变量为寄存器类型的,这就是提高寄存器利用率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另外,由于寄存器的个数和容量都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中间结果都存储在寄存器中,所以,要对寄存器进行适当的调度。根据指令的要求,如何安排适当的寄存器,避免操作数过多的传送操作是一项细致而又周密的工作。
有关“寄存器的分配策略”在《编译原理》中会有详细的介绍。
1、 16位寄存器组

16位CPU所含有的寄存器有(见图2.1中16位寄存器部分):

4个数据寄存器(AX、BX、CX和DX)
2个变址和指针寄存器(SI和DI) 2个指针寄存器(SP和BP)
4个段寄存器(ES、CS、SS和DS)
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IP) 1个标志寄存器(Flags)

2、 32位寄存器组

32位CPU除了包含了先前CPU的所有寄存器,并把通用寄存器、指令指针和标志寄存器从16位扩充成32位之外,还增加了2个16位的段寄存器:FS和GS。

32位CPU所含有的寄存器有(见图2.1中的寄存器):

4个数据寄存器(EAX、EBX、ECX和EDX)
2个变址和指针寄存器(ESI和EDI) 2个指针寄存器(ESP和EBP)
6个段寄存器(ES、CS、SS、DS、FS和GS)
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EIP) 1个标志寄存器(EFlags)

3. 缓存是什么意思...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率很快。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CPU缓存中查找,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没有找到,就从速率相对较慢的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

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CPU可达90%左右),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在CPU缓存中,只有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

主要意义

缓存工作的原则,就是“引用的局部性”,这可以分为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是指CPU在某一时刻需要某个数据,那么很可能下一步就需要其附近的数据;时间局部性是指当某个数据被访问过一次之后,过不了多久时间就会被再一次访问。对于应用程序而言,不管是指令流还是数据流都会出现引用的局部性现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缓存

4. 高速缓存,寄存器和CPU内的缓存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cpu要取数据,处理数据,都要放到寄存器处理。一般寄存器不用太大,它只要存放指令一次操作的数据就够了。
高速缓存是内存的部分拷贝,因为高速缓存速度快,把常用的数据放这里可以提高速度。
高速缓存一般不能被程序直接更改,它由硬件自己处理。程序直接读写cpu的寄存器,来完成操作。
一般两者都集成在cpu上。

5. 寄存器和此CPU缓存有何区别寄存器有多大容量

寄存器属于CPU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缓存只是集成到CPU封装内完全是和CPU独立的器件。另外二者速度相差很大,寄存器存取速度最快
其次缓存最后是内存。三张容量上的关系就像饭碗、饭锅和米缸的关系,容量越大级别越低,速度越慢与CPU的联系越不密切。寄存器分通用寄存器
标志寄存器
堆栈寄存器等完成CPU的加法运算,缓存是缓冲存储器,属于静态电路存储器。
对于寄存器的容量:
16位寄存器组
16位CPU所含有的寄存器有
4个数据寄存器(AX、BX、CX和DX)
2个变址和指针寄存器(SI和DI)
2个指针寄存器(SP和BP)
4个段寄存器(ES、CS、SS和DS)
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IP)
1个标志寄存器(Flags)
32位寄存器组
32位CPU除了包含了先前CPU的所有寄存器,并把通用寄存器、指令指针和标志寄存器从16位扩充成32位之外,还增加了2个16位的段寄存器:FS和GS。
32位CPU所含有的寄存器有
4个数据寄存器(EAX、EBX、ECX和EDX)
2个变址和指针寄存器(ESI和EDI)
2个指针寄存器(ESP和EBP)
6个段寄存器(ES、CS、SS、DS、FS和GS)
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EIP)
1个标志寄存器(EFlags)

6. cpu和gpu之间的高速缓冲

cpu和gpu之间的高速缓冲一致性内存。主存(DRAM)和CPU寄存器之间存在着高首顷槐速缓存(SRAM)来作为过渡。高者友速缓存通常被封装在CPU中。CPU通过北桥来与主存通信并控制主存。乎者

7. 存储器层次结构中的缓存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p422

6.1 存储器层次结构中的缓存

一般而言,高速缓存( cache ,读作“ cash ”)是一个小而快速的存储设备,它作为存储在更大、也更慢的设备中的数据对象的缓冲区域。使用高速缓存的过程称为缓存( caching ,读作“ cashing ”)。存储器层次结构的中心思想是,对于每个 k ,位于 k 层的更快更小的存储设备作为位于 k 十1层的更大更慢的存储设备的缓存。换句话说,层次结构中的每一层都缓存来自较低一层的数据对象。例如,本地磁盘作为通过网络从远程磁盘取出的文件(例如 Web 页面)的缓存,主存作为本地磁盘上数据的缓存,依此类推,直到最小的缓存—— CPU 寄存器组。图6-22展示了存储器层次结构中缓存的一般性概念。第 k 十1层的存储器被划分成连续的数据对象组块( chunk ),称为块( block )。每个块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或名字,使之区别于其他的块。块可以是固定大小的(通常是这样的),也可以是可变大小的(例如存储在 Web 服务器上的远程 HTML 文件)。例如,图6-22中第 k 十1层存储器被划分成16个大小固定的块,编号为0~15。

类似地,第 k 层的存储器被划分成较少的块的集合,每个块的大小与 k 十1层的块的大小一样。在任何时刻,第 k 层的缓存包含第 k 十1层块的一个子集的副本。例如,在图6-22中,第 k 层的缓存有4个块的空间,当前包含块4、9、14和3的副本。

数据总是以块大小为传送单元( transfer unit )在第 k 层和第 k +1层之间来回复制的。虽然在层次结构中任何一对相邻的层次之间块大小是固定的,但是其他的层次对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块大小。例如,在图6-21中,L1和 LO 之间的传送通常使用的是1个字大小的块。L2和L1之间(以及I3和I2之间、L4和I3之间)的传送通常使用的是几十个字节的

块。而L5和L4之间的传送用的是大小为几百或几千字节的块。一般而言,层次结构中较低层(离 CPU 较远)的设备的访问时间较长,因此为了补偿这些较长的访问时间,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块。

1. 缓存命中

当程序需要第 k 十1层的某个数据对象 d 时,它首先在当前存储在第 k 层的一个块中查找 d 。如果 d 刚好缓存在第 k 层中,那么就是我们所说的缓存命中( cache hit )。该程序直接从第 k 层读取 d ,根据存储器层次结构的性质,这要比从第 k +1层读取 d 更快。例如,一个有良好时间局部性的程序可以从块14中读出一个数据对象,得到一个对第 k 层的缓存命中。

2. 缓存不命中

另一方面,如果第 k 层中没有缓存数据对象 d ,那么就是我们所说的缓存不命中( cache miss )。当发生缓存不命中时,第 k 层的缓存从第 k 十1层缓存中取出包含 d 的那个块,如果第 k 层的缓存已经满了,可能就会覆盖现存的一个块。

覆盖一个现存的块的过程称为替换( replacing )或驱逐( evicting )这个块。被驱逐的这个块有时也称为牺牲块( victim block )。决定该替换哪个块是由缓存的替换策略( replace — ment policy )来控制的。例如,一个具有随机替换策略的缓存会随机选择一个牺牲块。一个具有最近最少被使用 LRU )替换策略的缓存会选择那个最后被访问的时间距现在最远的块。

在第 k 层缓存从第 k 十1层取出那个块之后,程序就能像前面一样从第 k 层读出 d 了。例如,在图6-22中,在第 k 层中读块12中的一个数据对象,会导致一个缓存不命中,因为块12当前不在第 k 层缓存中。一旦把块12从第 k 十1层复制到第 k 层之后,它就会保持在那里,等待稍后的访问。

3. 缓存不命中的种类

区分不同种类的缓存不命中有时候是很有帮助的。如果第 k 层的缓存是空的,那么对

任何数据对象的访问都会不命中。一个空的缓存有时被称为冷缓存( cold cache ),此类不命中称为强制性不命中( compulsory miss )或冷不命中( cold miss )。冷不命中很重要,因为它们通常是短暂的事件,不会在反复访问存储器使得缓存暖身( warmed up )之后的稳定状态中出现。

只要发生了不命中,第 k 层的缓存就必须执行某个放置策略( placement policy ),确定把它从第 k 十1层中取出的块放在哪里。最灵活的替换策略是允许来自第 k +1层的任何块放在第 k 层的任何块中。对于存储器层次结构中高层的缓存(靠近 CPU ),它们是用硬件来实现的,而且速度是最优的,这个策略实现起来通常很昂贵,因为随机地放置块,定位起来代价很高。

因此,硬件缓存通常使用的是更严格的放置策略,这个策略将第 k 十1层的某个块限制放置在第 k 层块的一个小的子集中(有时只是一个块)。例如,在图6-22中,我们可以确定第 k 十1层的块 i 必须放置在第 k 层的块( i mod 4)中。例如,第 k 十1层的块0、4、8和12会映射到第 k 层的块0;块1、5、9和13会映射到块1;依此类推。注意,图6-22中的示例缓存使用的就是这个策略。

这种限制性的放置策略会引起一种不命中,称为冲突不命中( conflict miss ),在这种情况中,缓存足够大,能够保存被引用的数据对象,但是因为这些对象会映射到同一个缓存块,缓存会一直不命中。例如,在图6-22中,如果程序请求块0,然后块8,然后块0,然后块8,依此类推,在第 k 层的缓存中,对这两个块的每次引用都会不命中,即使这个缓存总共可以容纳4个块。

程序通常是按照一系列阶段(如循环)来运行的,每个阶段访问缓存块的某个相对稳定不变的集合。例如,一个嵌套循环可能会反复地访问同一个数组的元素。这个块的集合称为这个阶段的工作集( working set )。当工作集的大小超过缓存的大小时,缓存会经历容量不命中( capacity miss )。换句话说就是,缓存太小了,不能处理这个工作集。

4. 缓存管理

正如我们提到过的,存储器层次结构的本质是,每一层存储设备都是较低一层的缓存。在每一层上,某种形式的逻辑必须管理缓存。这里,我们的意思是指某个东西要将缓存划分成块,在不同的层之间传送块,判定是命中还是不命中,并处理它们。管理缓存的逻辑可以是硬件、软件,或是两者的结合。

例如,编译器管理寄存器文件,缓存层次结构的最高层。它决定当发生不命中时何时发射加载,以及确定哪个寄存器来存放数据。L1、L2和L3层的缓存完全是由内置在缓存中的硬件逻辑来管理的。在一个有虚拟内存的系统中, DRAM 主存作为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块的缓存,是由操作系统软件和 CPU 上的地址翻译硬件共同管理的。对于一个具有像 AFS 这样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机器来说,本地磁盘作为缓存,它是由运行在本地机器上的 AFS 客户端进程管理的。在大多数时候,缓存都是自动运行的,不需要程序采取特殊的或显式的行动。

6.3.2 存储器层次结构概念小结

概括来说,基于缓存的存储器层次结构行之有效,是因为较慢的存储设备比较快的存储设备更便宜,还因为程序倾向于展示局部性:

1)利用时间局部性: 由于时间局部性,同一数据对象可能会被多次使用。一旦一个数据对象在第一次不命中时被复制到缓存中,我们就会期望后面对该目标有一系列的访问命中。因为缓存比低一层的存储设备更快,对后面的命中的服务会比最开始的不命中快很多。

2)利用空间局部性: 块通常包含有多个数据对象。由于空间局部性,我们会期望后面对该块中其他对象的访问能够补偿不命中后复制该块的花费。现代系统中到处都使用了缓存。正如从图6-23中能够看到的那样, CPU 芯片、操作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和万维网上都使用了缓存。各种各样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构成和管理着缓存。注意,图6-23中有大量我们还未涉及的术语和缩写。在此我们包括这些术语和缩写是为了说明缓存是多么的普遍。

8. cpu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可以长期存放数据

cpu的高速缓冲存储睁衫器cache是不可以长期存放数据的。游皮cpu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悉磨腔,简称高速缓存或者Cache,是一种尺寸较小、读写效率介于寄存器和RAM型主存储器之间的易失性存储器(即无法永久性存储数据)。

热点内容
外贴算法 发布:2025-05-17 16:13:34 浏览:387
多出口ip服务器 发布:2025-05-17 16:04:50 浏览:659
双指针算法 发布:2025-05-17 16:04:04 浏览:703
媒体采访问答 发布:2025-05-17 15:59:44 浏览:690
androidstudiojni 发布:2025-05-17 15:59:42 浏览:165
唱吧上传伴奏歌词 发布:2025-05-17 15:53:29 浏览:862
5g服务器怎么填写 发布:2025-05-17 15:49:39 浏览:314
c语言二级操作题 发布:2025-05-17 15:48:45 浏览:376
手机录音机在哪个文件夹 发布:2025-05-17 15:43:37 浏览:49
我的世界手机版服务器如何给管理 发布:2025-05-17 15:34:06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