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页面缓存参数

页面缓存参数

发布时间: 2023-08-16 22:25:31

‘壹’ .net带有参数的页面怎么进行缓存,缓存后可浏览正确页面

ASP.NET 提供三种主要形式的缓存:页面缓存、用户控件输出缓存和缓存 API。

页面输出缓存作为最简单的缓存形式,将已经生成的动/静太页面全部内容保存在服务器内容中。当再有请求时,系统将缓存中的相关数据直接输出,直到缓存数据过期。在这个过程中,缓存不再要再次经过页面处理生命周期。这样可以缩短请求响应时间,提高应用程序性能。显然,页面输出缓存适用于不需要频繁更新数据,而占用大量时间和资源才能编译生成的页面。

实现页面输出缓存,通常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使用@ OutputCache指令

使用@ OutputCache指令,能够实现对页面输出缓存的一般性需要。@ OutputCache指令在ASP.NET页或者页中包含的用户控件的头部声明。这种方式非常方便,只需几个简单的属性设置,就能够实现页面的输出缓存策略。

二、使用HttpCacheability类

该类主要包含用于设置缓存特定的HTTP标头的方法和用于控制ASP.NET页面输出缓存的方法。与.NET Framework 1.x中的HttpCachePolicy类相比,.NET Framework 2.0中的HttpCachePolicy类得到了扩充和发展。

使用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实现下列功能:

1、使用参数对页的各个版本进行缓存

使用 ASP.NET,您可以根据指定的 HTTP 标头的值对某页的多个版本进行缓存。当请求页时,您可以指定按传递到应用程序的单个标头、多个标头或所有标头进行缓存。

根据 HTTP 标头值以声明方式对某页的各个版本进行缓存

A、 在 ASP.NET 页中,在 @ OutputCache 指令中包括必需的 Duration 和 VaryByParam 或 VaryByControl 属性。必须将 Duration 属性设置为大于零的整数。如果希望只按 HTTP 标头值进行缓存,则必须将 VaryByParam 属性设置为“None”。

B、 在 @ OutputCache 指令中,包含 VaryByHeader 属性,将其值设置为要作为改变缓存内容的依据的 HTTP 标头的名称。

下面的示例将页缓存 60 秒,并根据随 Accept-Language HTTP 标头传递的值设置要缓存的页的版本:

<%@ OutputCache Duration="60" VaryByParam="None" VaryByHeader="Accept-Language" %>

注意:如果要根据多个标头改变缓存的内容,请以分号 (;) 作为分隔符包括标头名称的列表。如果要根据所有标头值改变缓存的内容,请将 VaryByHeader 属性设置为星号 (*)。

根据 HTTP 标头值以编程方式对某页的各个版本进行缓存

A、 在页的 Page_Load 方法中,对页的 Response 对象的 Cache 属性调用 SetCacheability 和 SetExpires 方法。

B、 将 VaryByHeaders 属性中的 HTTP 标头值设置为 true。

下面的代码示例演示如何为有不同的 Accept-Language HTTP 标头值的请求,将某页的多个版本缓存一分钟之久。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Cache.SetExpires(DateTime.Now.AddMinutes(1d));

Response.Cache.SetCacheability(HttpCacheability.Public);

Response.Cache.SetValidUntilExpires(true);

Response.Cache.VaryByHeaders["Accept-Language"] = true;

}

注意:如果要根据多个标头改变缓存的内容,需要在 VaryByHeaders 属性中设置多个值。如果要根据所有标头改变缓存的内容,请将 VaryByHeaders["VaryByUnspecifiedParameters"] 设置为 true。

2、使用请求浏览器缓存页的各个版本

基于浏览器类型以声明方式缓存页的多个版本

A、 在 ASP.NET 页中,包括一个具有必需的 Duration 以及 VaryByParam 或 VaryByControl 属性的 @ OutputCache 指令。必须将 Duration 属性设置为大于零的整数。如果希望仅按浏览器类型进行缓存,请将 VaryByParam 属性设置为“None”。

B、 在 @ OutputCache 指令中,包括 VaryByCustom 属性并将其设置为“browser”。下面的示例将导致持续缓存该页达 10 秒。输出将因浏览器类型而异。

<%@ OutputCache Duration="10" VaryByParam="None" VaryByCustom="browser" %>

基于浏览器类型以编程方式缓存页的多个版本

A、 在页代码中,对页的 Response 属性的 Cache 属性调用 SetExpires 和 SetCacheability 方法。

B、 调用 SetVaryByCustom 方法,在 custom 参数中传递值“browser”。

下面的代码示例演示如何持续缓存页的多个版本达 1 分钟。输出将因发出请求的浏览器的类型而异。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Cache.SetExpires(DateTime.Now.AddMinutes(1d));

Response.Cache.SetCacheability(HttpCacheability.Public);

Response.Cache.SetValidUntilExpires(true);

Response.Cache.SetVaryByCustom("browser");

}

3、 使用自定义字符串对页的各个版本进行缓存

根据自定义字符串对页输出的多个版本进行缓存

A、 在 ASP.NET 页中包括 @ OutputCache 指令,该指令带有必需的 Duration 和 VaryByParam 属性。必须将 Duration 属性设置为大于零的整数。如果不想使用 VaryByParam 属性提供的功能,则必须将其值设置为“无”。

B、 若要以声明方式设置自定义字符串,请在 @ OutputCache 指令中包括 VaryByCustom 属性,并将该属性设置为您要作为进行不同输出缓存行为的依据的字符串。

下面的指令根据自定义字符串“minorversion”改变页输出。

<%@ OutputCache Duration="10" VaryByParam="None" VaryByCustom="minorversion" %>

1. 若要以编程方式设置自定义字符串,请调用 SetVaryByCustom 方法,并将要使用的自定义字符串传递给它。

下面的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将自定义字符串设置为“minorversion”。

Response.Cache.SetVaryByCustom("minorversion");

在应用程序的 Global.asax 文件中,重写 GetVaryByCustomString 方法以指定自定义字符串的输出缓存行为。

被重写的方法接受您在 VaryByCustom 属性或 SetVaryByCustom 方法中设置的字符串,作为它的 arg 参数。例如,有些页可能根据请求浏览器的次版本进行缓存。对于这些页,可以将 VaryByCustom 属性设置为“minorversion”。然后,在被重写的 GetVaryByCustomString 方法中,可以检查 arg 参数,并根据 arg 参数的值是否为“minorversion”返回不同的字符串。

下面的代码示例演示一个 Global.asax 文件,其中的 GetVaryByCustomString 方法被重写。

<%@ Application language="C#" %>

<script runat="server">

public override string GetVaryByCustomString(HttpContext context,

string arg)

{

if(arg == "minorversion")

{

return "Version=" +

context.Request.Browser.MinorVersion.ToString();

}

else

{

return "";

}

}

</script>

‘贰’ asp动态页面如何设置缓存

ASP页面缓存的语句
Response.Buffer = True
Response.ExpiresAbsolute = Now() - 1
Response.Expires = 0
Response.CacheControl = "no-cache"
Response.AddHeader "Pragma", "No-Cache"

<HEAD>
<META HTTP-EQUIV="Pragma" CONTENT="no-cache">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cache">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0">
</HEAD>

注解:
当Buffer为True的时候,asp会将这个程序解释完毕后一起发送到客户端,当Buffer为False的

时候,asp会边解析边发送数据.
ExpiresAbsolute 属性指定缓存于浏览器中的页的到期日期和时间。在未到期之前,若用户

返回到该页,该缓存的页就显示。如果未指定时间,该主页在当天午夜到期。如果未指定日

期,则该主页在脚本运行当天的指定时间到期。
表示当前页面在客户端 CACHE 存储的时间,在指定时间内用户浏览此网页看到时

CACHE 里面的而不是最新的内容,超过了指定时间浏览器则重新从服务器上取最新的内容

,然后计时又重新开始。
CacheControl属性设置代理服务器是否可缓存ASP的输出。默认设置为不可存。
AddHeader 方法用指定的值添加 HTML 标题。该方法常常向响应添加新的 HTTP 标题。它并

不替代现有的同名标题。一旦标题被添加,将不能删除。

‘叁’ Nginx怎样设置浏览器缓存

浏览器缓存(BrowserCaching)

为了加速浏览器,浏览器在用户磁盘上,对最近请求过的文档进行存储。

访问者再次请求这个页面时,浏览器就可以从本地磁盘显示文档,这样,就可以加速页面的阅览,缓存的方式节约了网络的资源,提高了网络的效率。


浏览器缓存可以通过expires指令输出Header头来实现,expires指令的语法如下

语法:expires[time| epoch | max |off]

默认值:expiresoff

作用域:http、server、location

用途:使用本指令可以控制http应答中的expires和Cache-Control的Header头信息,起到控制页面缓存的作用。


参数说明

Time,可以使用正数或负数,Expires头标的值,将通过当前系统时间加上设定的time值来获得。

epoch,指定expires的值为1January,1970,00:00:01 GMT。

Max,指定expires的值为31December 2037 23:59:59 GMT,Cache-Control的值为10年。

Off,表示不修改Expires和Cache-Control的值。

一个HTML页面,会引用一些JavaScript文件、图片文件、而这些格式的文件很少会被修改,则可以通过expires设置浏览器缓存。

比如,对常见格式的图片、Flash文件在浏览器本地缓存30天,对JS、CSS文件在浏览器本地缓存1小时,代码如下

‘肆’ ☆前端优化:浏览器缓存技术介绍

在前端开发中,性能一直都是被大家所重视的一点,然而判断一个网站的性能最直观的就是看网页打开的速度。 其中提高网页反应速度的一个方式就是使用缓存 。缓存技术一直一来在WEB技术体系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是快速且有效地提升性能的手段。

一个优秀的缓存策略可以缩短网页请求资源的距离,减少延迟,并且由于缓存文件可以重复利用,还可以减少带宽,降低网络负荷。

所以,缓存技术是无数WEB开发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 在产品开发的时候我们总是想办法避免缓存产生,而在产品发布之时又在想策略管理缓存提升网页的访问速度 。了解浏览器的缓存命中原理,是开发WEB应用的基础,本文着眼于此,学习浏览器缓存的相关知识,总结缓存避免和缓存管理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场景说明缓存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在实际WEB开发过程中,缓存技术会涉及到不同层、不同端,比如:用户层、系统层、代理层、前端、后端、服务端等, 每一层的缓存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尽快返回请求数据、减少延迟 ,但每层使用的技术实现是各有不同,面对不同层、不同端的优劣,选用不同的技术来提升系统响应效率。所以,我们首先看下各层的缓存都有哪些技术,都缓存哪些数据,从整体上,对WEB的缓存技术进行了解,如下图所示:

本篇文章重点讲的就是上面红色框部分缓存内容。

当浏览器请求一个网站的时候,会加载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HTML文档、图片、CSS和JS等文件。对于一些不经常变的内容,浏览器会将他们保存在本地的文件中,下次访问相同网站的时候,直接加载这些资源,加速访问。

那么如何知晓浏览器是读取了缓存还是直接请求服务器?如下图网站来做个示例:

第一次打开该网站后,如果再次刷新页面。会发现浏览器加载的众多资源中,有一部分size有具体数值,然而还有一部分请求,比如图片、css和js等文件并没有显示文件大小,而是显示了 from dis cache 或者 from memory cache 字样。这就说明了,该资源直接从本地硬盘或者浏览器内存读取,而并没有请求服务器。

浏览器启用缓存至少有两点显而易见的好处: (1)减少页面加载时间;(2)减少服务器负载;

浏览器是否使用缓存、缓存多久,是由服务器控制的 。准确来说,当浏览器请求一个网页(或者其他资源)时, 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的“响应头”部分的某些字段指明了有关缓存的关键信息 。下面看下,HTTP报文中与缓存相关的首部字段:

根据上面四种类型的首部字段不同使用策略, 浏览器中缓存可分为强缓存和协商缓存

当浏览器对某个资源的请求命中了强缓存时, 返回的HTTP状态为200 ,在chrome的开发者工具的network里面 size会显示为from cache ,比如:京东的首页里就有很多静态资源配置了强缓存,用chrome打开几次,再用f12查看network,可以看到有不少请求就是从缓存中加载的:

Expires是HTTP 1.0提出的一个表示资源过期时间的header,它描述的是一个绝对时间,由服务器返回,用GMT格式的字符串表示 ,如:Expires:Thu, 31 Dec 2037 23:55:55 GMT,包含了Expires头标签的文件,就说明浏览器对于该文件缓存具有非常大的控制权。

例如,一个文件的Expires值是2020年的1月1日,那么就代表,在2020年1月1日之前,浏览器都可以直接使用该文件的本地缓存文件,而不必去服务器再次请求该文件,哪怕服务器文件发生了变化。

所以, Expires是优化中最理想的情况,因为它根本不会产生请求 ,所以后端也就无需考虑查询快慢。它的缓存原理,如下:

Expires是较老的强缓存管理header, 由于它是服务器返回的一个绝对时间 ,在服务器时间与客户端时间相差较大时,缓存管理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随意修改下客户端时间,就能影响缓存命中的结果 。所以在HTTP 1.1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新的header, 就是Cache-Control,这是一个相对时间,在配置缓存的时候,以秒为单位,用数值表示 ,如:Cache-Control:max-age=315360000,它的缓存原理是:

Cache-Control描述的是一个相对时间 ,在进行缓存命中的时候, 都是利用客户端时间进行判断 ,所以相比较Expires,Cache-Control的缓存管理更有效,安全一些。

这两个header可以只启用一个,也可以同时启用, 当response header中,Expires和Cache-Control同时存在时,Cache-Control优先级高于Expires

此外,还可以为 Cache-Control 指定 public 或 private 标记。 如果使用 private,则表示该资源仅仅属于发出请求的最终用户,这将禁止中间服务器(如代理服务器)缓存此类资源 。对于包含用户个人信息的文件(如一个包含用户名的 HTML 文档),可以设置 private,一方面由于这些缓存对其他用户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用户可能不希望相关文件储存在不受信任的服务器上。需要指出的是,private 并不会使得缓存更加安全,它同样会传给中间服务器(如果网站对于传输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应该使用传输层安全措施)。 对于 public,则允许所有服务器缓存该资源 。通常情况下,对于所有人都可以访问的资源(例如网站的 logo、图片、脚本等), Cache-Control 默认设为 public 是合理的

当浏览器对某个资源的请求没有命中强缓存, 就会发一个请求到服务器,验证协商缓存是否命中,如果协商缓存命中,请求响应返回的http状态为304并且会显示一个Not Modified的字符串 ,比如你打开京东的首页,按f12打开开发者工具,再按f5刷新页面,查看network,可以看到有不少请求就是命中了协商缓存的:

查看单个请求的Response Header, 也能看到304的状态码和Not Modified的字符串,只要看到这个就可说明这个资源是命中了协商缓存,然后从客户端缓存中加载的 ,而不是服务器最新的资源: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的控制缓存的原理,如下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都是根据服务器时间返回的header,一般来说, 在没有调整服务器时间和篡改客户端缓存的情况下,这两个header配合起来管理协商缓存是非常可靠的,但是有时候也会服务器上资源其实有变化,但是最后修改时间却没有变化的情况 ,而这种问题又很不容易被定位出来,而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就会影响协商缓存的可靠性。 所以就有了另外一对header来管理协商缓存,这对header就是【ETag、If-None-Match】 。它们的缓存管理的方式是:

Etag和Last-Modified非常相似,都是用来判断一个参数,从而决定是否启用缓存。 但是ETag相对于Last-Modified也有其优势,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文件内容是否被修改 ,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实用程度也更高。

协商缓存跟强缓存不一样,强缓存不发请求到服务器, 所以有时候资源更新了浏览器还不知道,但是协商缓存会发请求到服务器 ,所以资源是否更新,服务器肯定知道。大部分web服务器都默认开启协商缓存,而且是同时启用【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和【ETag、If-None-Match】,比如apache:

如果没有协商缓存,每个到服务器的请求,就都得返回资源内容,这样服务器的性能会极差。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和【ETag、If-None-Match】一般都是同时启用,这是为了处理Last-Modified不可靠的情况。有一种场景需要注意:

比如,京东页面的资源请求,返回的repsonse header就只有Last-Modified,没有ETag:

协商缓存需要配合强缓存使用,上面这个截图中,除了Last-Modified这个header,还有强缓存的相关header, 因为如果不启用强缓存的话,协商缓存根本没有意义

如果资源已经被浏览器缓存下来,在缓存失效之前,再次请求时,默认会先检查是否命中强缓存,如果强缓存命中则直接读取缓存,如果强缓存没有命中则发请求到服务器检查是否命中协商缓存,如果协商缓存命中,则告诉浏览器还是可以从缓存读取,否则才从服务器返回最新的资源。其浏览器判断缓存的详细流程图,如下:

‘伍’ .net带有参数的页面怎么进行缓存,缓存后可浏览正确页面

可以先打开“工具”-”internet选项“,找高级选项里重置ie设置;
不行就重新安装ie浏览器,重装ie浏览器也无法正常浏览网页的时候,建议换其它浏览器上网(如谷歌、火狐等品牌浏览器)

‘陆’ html 页面怎么对缓存进行设置

根据服务器系统环节的不同设置方法不一样

1、在Apache环境下

可以通过在.htaccess文件中添加下面的代码,设置图片的HTTP缓存和有效期(需要开启apache的headers模块支持):

#.gimhoy.com<FilesMatch".(flv|gif|jpg|jpeg|png|ico|swf)$">HeadersetCache-Control"max-age=3156000"

其中max-age后面这个数字就是设置的缓存有效期(以秒为单位),比如上面的代码设置了网站的图片使用为期一年(3156000秒)的HTTP缓存。

2、在Nginx下

可以通过修改nginx.conf配置文件,来修改缓存设置:
location ~* .(flv|gif|jpg|jpeg|png|ico|swf)$ { expires 1y; access_log off; break; }

注意:同样的方法,可以给js和css文件设置缓存。

‘柒’ 关于html缓存设置

通过HTTP的META设置expires和cache-control

指令不区分大小写,并且具有可选参数,可以用令牌或者带引号的字符串语法。多个指令以逗号分隔。

客户端可以在HTTP请求中使用的标准 Cache-Control 指令。

Cache-Control: max-stale[=<seconds>]
Cache-Control: min-fresh=<seconds>
Cache-control: no-cache
Cache-control: no-store
Cache-control: no-transform
Cache-control: only-if-cached

服务器可以在响应中使用的标准 Cache-Control 指令。

Cache-control: no-cache
Cache-control: no-store
Cache-control: no-transform
Cache-control: public
Cache-control: private
Cache-control: proxy-revalidate
Cache-Control: max-age=<seconds>
Cache-control: s-maxage=<seconds>

拓展缓存指令不是HTTP缓存标准的一部分,使用前请注意检查 兼容性 !

Cache-control: immutable
Cache-control: stale-while-revalidate=<seconds>
Cache-control: stale-if-error=<seconds>

public
表明响应可以被任何对象(包括:发送请求的客户端,代理服务器,等等)缓存。

private
表明响应只能被单个用户缓存,不能作为共享缓存(即代理服务器不能缓存它)。

no-cache
强制所有缓存了该响应的缓存用户,在使用已存储的缓存数据前,发送带验证器的请求到原始服务器

only-if-cached
表明如果缓存存在,只使用缓存,无论原始服务器数据是否有更新

max-age=<seconds>
设置缓存存储的最大周期,超过这个时间缓存被认为过期(单位秒)。与Expires相反,时间是相对于请求的时间。

s-maxage=<seconds>
覆盖max-age 或者 Expires 头,但是仅适用于共享缓存(比如各个代理),并且私有缓存中它被忽略。

max-stale[=<seconds>]
表明客户端愿意接收一个已经过期的资源。 可选的设置一个时间(单位秒),表示响 应不能超过的过时时间。

min-fresh=<seconds>
表示客户端希望在指定的时间内获取最新的响应。

must-revalidate
缓存必须在使用之前验证旧资源的状态,并且不可使用过期资源。

proxy-revalidate
与must-revalidate作用相同,但它仅适用于共享缓存(例如代理),并被私有缓存忽略。

immutable
表示响应正文不会随时间而改变。资源(如果未过期)在服务器上不发生改变,因此客户端不应发送重新验证请求头(例如If-None-Match或If-Modified-Since)来检查更新,即使用户显式地刷新页面。在Firefox中,immutable只能被用在 https:// transactions.

发送如下指令可以关闭缓存。此外,可以参考Expires 和 Pragma 标题。

对于应用程序中不会改变的文件,你通常可以在发送响应头前添加积极缓存。这包括例如由应用程序提供的静态文件,例如图像,CSS文件和JavaScript文件。另请参阅Expires标题。

缓存主要两个策略 强制缓存 ,协商缓存
强制缓存就是设置本地资源html img js等等缓存多长时间 超过时间就去服务器端取。
协商缓存就是每次都询问服务器资源是否已经过期 没有过期就使用缓存 已经过期就从服务器上重新取。

缓存流程可以分三个阶段 本地缓存,协商缓存 ,缓存失败

现在的vue项目里都不是这样缓存的 我个人感觉这是在静态页面时的缓存办法
现在都是webpack打包时通过 hash chunkhash contenthash来决定缓存方式 主要就是在请求的文件名称后面加一个id 来判断文件是否已经更新。

热点内容
内置存储卡可以拆吗 发布:2025-05-18 04:16:35 浏览:335
编译原理课时设置 发布:2025-05-18 04:13:28 浏览:378
linux中进入ip地址服务器 发布:2025-05-18 04:11:21 浏览:612
java用什么软件写 发布:2025-05-18 03:56:19 浏览:32
linux配置vim编译c 发布:2025-05-18 03:55:07 浏览:107
砸百鬼脚本 发布:2025-05-18 03:53:34 浏览:943
安卓手机如何拍视频和苹果一样 发布:2025-05-18 03:40:47 浏览:739
为什么安卓手机连不上苹果7热点 发布:2025-05-18 03:40:13 浏览:802
网卡访问 发布:2025-05-18 03:35:04 浏览:510
接收和发送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5-18 03:33:48 浏览:371